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操作部發光機構及操作機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796407閱讀:17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操作部發光機構及操作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操作部發光機構及操作機構。
背景技術
以往,要求用于在夜間、黑暗場所提高操作部的視認性的技術。例如,在日本特開2009-86436號公報中公開了一種具有用于照明按鍵的導光片的照明裝置。在日本特開 2007-199362號公報中公開了一種用外裝部件保持光導件的構造。

發明內容
但是,在日本特開2009-86436號公報中,雖然能夠使用導光片向一方向射出光, 但難以使采用橡膠開關的按鍵發光。在日本特開2007-199362號公報中,雖然能夠通過光導件的照明視認標識(電源 LED窗露出部)的位置,但在夜間、黑暗場所難以判別模式標度盤處于何種狀態。本發明的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夜間、黑暗場所提高操作部的視認性的操作部發光機構及操作機構。本發明的方案采用與實施方式所示的圖1 圖5對應的以下結構。另外,為了便于理解地說明本發明,對應標注表示一實施方式的附圖標記地說明,但本發明不限于實施方式。操作部發光機構(2)包括具有導電部(12b)和有透光性的操作部件(12a)的操作單元(12)、從設置導電部(12b)的一側照明操作部件(12a)的照明單元(3),導電部 (12b)周圍的操作部件(12a)的形狀是以使來自照明單元(3)的照明光均勻地照明與設置導電部(12b) —側相對的操作部件面的方式使照明光折射的形狀。操作機構(1)具有操作部發光機構(2)。利用操作部發光機構,能夠在夜間、黑暗場所提高操作部的視認性。此外,能夠提供具有該操作部發光機構的操作機構。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操作機構的立體圖。圖2是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操作機構的剖面圖。圖3是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操作部件的第1變形例的剖面圖。圖4是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操作部件的第2變形例的剖面圖。圖5是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操作部件的第3變形例的剖面圖。圖6是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操作部件的第4變形例的剖面圖。圖7是表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操作機構的剖面圖。圖8是表示本發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操作機構的剖面圖。圖9是表示本發明的第4實施方式的操作機構的剖面圖。
圖10是表示本發明的第5實施方式的操作機構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該實施方式表示本發明的一方案,不限定該發明,在本發明的技術構思的范圍內可任意變更。此外,在以下的附圖中,為了容易理解各結構,實際的構造和各構造的縮小比例、數目等不同。(第1實施方式)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操作機構的立體圖。圖2是表示操作機構的剖面圖。操作機構1是具有為了在夜間、黑暗場所提高按鍵(操作部件)的視認性而照明按鍵的照明單元的操作機構,在例如照相機等拍攝(攝像)裝置中應用于操作部。如圖1所示,操作機構1具有操作部發光機構2、蓋11、撓性(柔性)基板14、壓板 15和螺釘16。操作部發光機構2具有操作單元12、和照明操作單元12的照明單元3。操作單元12具有按鍵(button,按鈕)1 和導電部12b。按鍵1 是具有透光性的操作部件,例如由有機硅橡膠等橡膠部件構成。按鍵1 可以是用橡膠部件一體成形使用者的手指所接觸的按鍵頭的部分和按鍵背面側(與按鍵頭相反一側)的突起部分,也可以用塑料等樹脂部件一體成形上述兩部分。雖然未圖示,在按鍵12a的按鍵頭實施具有透光性的白色涂覆,并在其上印刷黑色。由此,在照明單元3發光時,僅按鍵12a的露白部(未印刷黑色的部分)亮光。在操作機構1設有多個(例如5個)的操作單元12。多個按鍵1 在與顯示部 20相鄰的位置排成一列地配置。多個按鍵1 與人的手指配置對應配置。由此,可謀求提高操作性。顯示部20例如是液晶顯示器。顯示部20顯示通過拍攝而得的圖像數據、操作單元12的操作畫面等。按鍵1 是具有防塵性能及防滴(drip-proof)性能的結構。如圖2所示,按鍵12a 中,按鍵12a的周邊部分成為如裙子那樣擴展的裙部12c。即,按鍵1 采用有機硅裙。例如,按鍵12a由有機硅橡膠構成。按鍵12a的裙部12c彎曲成截面為L字狀。裙部12c的彎曲部分抵接于蓋11端部的與導光板13相對的部分。構成為在按鍵12a的裙部12c與蓋 11的端部之間不產生間隙。通過這樣的結構,使得塵埃、水滴不會自按鍵1 與蓋11之間進入到操作機構1的內部。導電部12b設于按鍵12a的背面。導電部12b例如由含碳的材料形成,不透光。在按鍵12a被按下時,導電部12b與設于撓性基板14的導電部14b導通。照明單元3采用側光源方式(邊緣光源(edge light)方式)。照明單元3包括導光板13、使光入射于導光板13的端面的LED (光源)14a、和使在導光板13傳播的光向按鍵 12a發光的發光部13a。在本實施方式中,LEDHa設于撓性基板14上。導光板13與按鍵12a的背面相對配置。在導光板13形成俯視為圓形的貫通孔 13b,以使得不妨礙在按鍵1 被按下時按鍵1 背面的導電部12b與撓性基板14的導電部14b的接觸。在導光板13的貫通孔13b的周圍形成有俯視為環狀的發光部13a。
發光部13a可以通過例如在丙烯酸樹脂板用白色墨印刷反射點而形成。另外,為了抑制發光,發光部13a也可以通過例如在丙烯酸樹脂板用黑色墨印刷反射點而形成。從LEDHa入射到導光板13端面的光Ll 一邊反復進行全反射一邊擴展到導光板 13的廣大的面積。此時若存在反射點,則光Ll在反射點處散射。射到反射點的光中的角度小于全反射角的光被從導光板13的表面射出。如此,在導光板13的發光部13a取出來自 LED 14a 的光。蓋11是用于固定操作機構1的結構部件的外裝部件。蓋11在設置按鍵12a的位置具有開口部11a。該開口部Ila是按鍵12a的按鍵頭露出的部分。雖然未圖示,在蓋11 形成有用于安裝螺釘16的安裝孔。撓性基板14配置在導光板13與壓板15之間。在撓性基板14設有LEDHa和導電部14b。雖然未圖示,在撓性基板14設有各種布線(例如用于傳遞按鍵1 背面的導電部I2b與導電部14b接觸時的信號的信號布線)、控制電路。壓板15是用于將操作部發光機構2和撓性基板14固定于蓋11的部件。在壓板 15形成有多個開口部15a。通過在該開口部1 插通螺釘16、在蓋11的安裝孔(圖示省略)安裝螺釘16,從而將蓋11和壓板15固定。如圖2所示,按鍵1 背面的形狀是設有導電部12b的部分朝向導光板13凸出的形狀。此外,導電部12b周圍的按鍵12a的形狀是用與導光板13上面平行的面切斷的截面的面積隨著遠離導光板13而變大的形狀。換言之,如圖2所示,導電部12b周圍的按鍵12a 的形狀,在剖面中看是以導光板13與按鍵12a的距離隨著接近導電部12b而變短的方式傾斜的直線狀。即,導電部12b周圍的按鍵12a的形狀是使得來自照明單元3的照明光折射以使得對與設有導電部12b側相對的按鍵頭的表面(操作部件面)均勻照射的形狀。在本實施方式中,導電部12b周圍的按鍵12a的形狀成為下述形狀以使得來自照明單元3的照明光對與設有導電部12b的一側相對的按鍵12a照明的方式,相對于與照明光向按鍵12a的入射方向垂直的方向具有傾斜。在此,“來自照明單元3的照明光向按鍵 12a的入射方向”是與導光板13的上面(在導光板13的發光部13a中取出來自LEDHa的光的面)的法線方向相同的方向。在本實施方式中,導電部12b周圍的按鍵12a的形狀是使從距離導電部12b近的位置入射到按鍵12a內部的光相對較大地折射、使從距離導電部12b遠的位置入射到按鍵 12a內部的光相對較小地折射的形狀。另外,導電部12b周圍的按鍵12a的形狀不限于此, 也可以是使從距離導電部12b近的位置入射到按鍵12a內部的光相對較小折射、使從距離導電部12b遠的位置入射到按鍵12a內部的光相對較大折射的形狀。從導光板13的發光部13a射出的光從按鍵12a背面中的導電部12b的周圍部分入射到按鍵12a內部。所述從導電部12b的周圍部分入射到按鍵12a內部的光的一部分由于上述的導電部12b周圍的按鍵12a的形狀而朝向與導電部12b相對的按鍵12a的按鍵頭側區域折射。由此,例如與導電部周圍的按鍵的形狀是平的結構(在與導電部相對的部分幾乎不入射光的結構)相比,按鍵頭的表面的發光均勻。根據本實施方式的操作部發光機構2,能夠利用來自照明單元3的照明光對位于與設有導電部12b的一側相對側的按鍵頭的表面均勻照明。例如,在按鍵12a的按鍵頭實施具有透光性的白色涂覆,并在白色涂覆上印刷黑色以使得知曉按鍵12a的功能,從而在照明單元3的發光時僅按鍵12a的露白部發光。因此,在夜間、黑暗場所能夠提高按鍵12a 的視認性。此外,根據該結構,由于采用側光源方式,與采用正下方光源方式的結構相比,可謀求操作部發光機構2的薄型化。此外,根據該結構,由于發光部13a是環狀,因此能夠使照明光選擇地入射到按鍵 1 背面中的導電部12b的周圍部分。因此,能夠無光損失、高效率地使按鍵1 發光。根據本實施方式的操作機構1,由于具有上述的操作部發光機構2,因此在夜間、 黑暗場所能夠提高按鍵12a的視認性。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用橡膠部件將按鍵1 一體成形,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用塑料等樹脂部件成形使用者的手指所接觸的按鍵頭,用橡膠部件成形其余的部分。由此, 能夠提高按鍵的操作感。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以在操作部發光機構中使用按鍵作為操作部件的結構為例進行說明,但不限于此。例如,在使用標度盤、滑動鼠標(K )等作為操作部件的結構中也可應用本發明。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照明單元采用側光源方式,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采用正下方光源方式。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操作機構以照相機等拍攝裝置的操作部機構為例進行說明,但不限于此。例如,在移動電話等電子設備的操作部的機構、汽車等的面板部、門部的操作部的機構中也可應用本發明。(第1實施方式的第1變形例)圖3是表示操作機構的第1變形例的剖面圖。在圖3中,僅圖示構成操作機構的操作單元,省略其他的結構部品的圖示。本變形例的操作單元22通過在有透光性的樹脂中分散光漫射性的顆粒22c而形成按鍵2^1。根據本變形例的結構,來自照明單元3的照明光在透射按鍵22a時借助光漫射性的顆粒22c而漫射,能夠更加均勻地照明按鍵頭的表面。(第1實施方式的第2變形例)圖4是表示操作機構的第2變形例的剖面圖。在圖4中,僅圖示構成操作機構的操作單元,省略其他的結構部件的圖示。本變形例的操作單元32中,導電部32b周圍的按鍵32a的形狀,剖面看是朝向導光板13(圖示省略)凹(朝向按鍵頭的表面凸出)的曲線狀。即,曲線的切線的傾斜隨著接近導電部32b而逐漸陡峭。該結構中,導電部32b周圍的按鍵32a的形狀是使從距離導電部32b近的位置入射到按鍵32a內部的光相對較大折射、使從距離導電部32b遠的位置入射到按鍵32a內部的光相對較小折射的形狀。在本變形例的結構中,也能夠均勻地照明按鍵頭的表面。(第1實施方式的第3變形例)圖5是表示操作機構的第3變形例的剖面圖。在圖5中,僅圖示構成操作機構的操作單元,省略其他的結構部件的圖示。本變形例的操作單元42中,導電部42b周圍的按鍵42a的形狀,剖面看是朝向導光板13(圖示省略)凸出(朝向按鍵頭的表面凹)的曲線狀。即,曲線的切線的傾斜隨著接近導電部42b而逐漸緩和。該結構中,導電部42b周圍的按鍵42a的形狀是使從距離導電部42b近的位置入射到按鍵42a內部的光相對較小折射、使從距離導電部42b遠的位置入射到按鍵42a內部的光相對較大折射的形狀。在本變形例的結構中,也能夠均勻地照明按鍵頭的表面。(第1實施方式的第4變形例)圖6是表示操作機構的第4變形例的剖面圖。在圖6中,僅圖示構成操作機構的操作單元,省略其他的結構部件的圖示。本變形例的操作單元52中,導電部52b周圍的按鍵52a的形狀,剖面看為菲涅爾 (^ >彳、形狀。該結構中,導電部52b周圍的按鍵5 的形狀是使從距離導電部52b近的位置入射到按鍵52a內部的光相對較大折射、使從距離導電部52b遠的位置入射到按鍵 52a內部的光相對較小折射的形狀。在本變形例的結構中,也能夠均勻地照明按鍵頭的表面。(第2實施方式)圖7是與圖2對應的、表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操作機構的剖面圖。如圖7所示,本實施方式的操作機構101在按鍵12a的側方設有遮光部件17,這一點與上述的第1實施方式的操作機構1不同。其他方面與上述的結構相同,因此對與圖 2相同的要素標注同一附圖標記,省略詳細說明。如圖7所示,操作機構101包括操作部發光機構102、撓性基板14、壓板15、和螺釘 16(圖示省略)。操作部發光機構102包括操作單元12、照明按鍵12a的照明單元3、在設置按鍵 12a的位置具有開口部Ila的蓋11、和遮光部件17。遮光部件17設于按鍵12a的側方。遮光部件17例如可通過沿著按鍵12a的側面形成環狀部件,并在該部件實施黑色涂覆而形成。遮光部件17防止來自發光部13a的照明光從蓋11與按鍵12a的間隙泄漏。根據本實施方式的操作部發光機構102,能夠防止在按鍵12a的周圍照明光泄漏。 因此,能夠使按鍵12a的按鍵頭的表面更明亮地發光。(第3實施方式)圖8是與圖2對應的、表示本發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操作機構的剖面圖。如圖8所示,本實施方式的操作機構201在按鍵1 的側面形成有光吸收膜18,這一點與上述的第1實施方式的操作機構1不同。其他方面與上述的結構相同,因此對與圖 2相同的要素標注同一附圖標記,省略詳細說明。如圖8所示,操作機構201包括操作部發光機構202、蓋11、撓性基板14、壓板15、 和螺釘16 (圖示省略)。操作部發光機構202包括操作單元12、照明按鍵12a的照明單元3、和光吸收膜 18。光吸收膜18形成在按鍵12a的側面。光吸收膜18例如可通過將炭黑等黑色的光吸收性優良的材料在按鍵12a的側面成膜而形成。光吸收膜18吸收來自發光部13a的照明光。
根據本實施方式的操作部發光機構202,能夠防止照明光從按鍵12a的側面泄漏。 因此,照明光僅用于使按鍵頭的表面發光。因此,能夠使按鍵1 的按鍵頭的表面更明亮地發光。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按鍵12a的側面形成吸收照明光的光吸收膜18,但本發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按鍵12a的側面取代光吸收膜18而形成反射照明光的光反射膜。光反射膜例如可通過將鋁蒸鍍在按鍵12a的側面而形成。由此,防止通過按鍵12a內部的光從側面泄漏到外部、并通過反射光而使反射光從按鍵頭的表面射出。因此,能夠抑制光從按鍵12a的側面泄漏,并高效率地使按鍵12a的按鍵頭的表面發光。另外,也可以在按鍵12a的側面取代光吸收膜18而形成由照明光激發而發出熒光的熒光體膜。熒光體膜例如可通過將YAG(釔鋁石榴石)系熒光體材料成膜在按鍵12a的側面而形成。由此,防止通過按鍵12a內部的光從側面泄漏到外部,并用熒光體膜吸收而作為熒光放射,從而將吸收光從按鍵頭的表面射出。因此,能夠高效率地使按鍵12a的按鍵頭的表面發光。另外,也可以組合使用上述的光吸收膜、光反射膜和熒光體膜。(第4實施方式)圖9是與圖2對應的、表示本發明的第4實施方式的操作機構的剖面圖。如圖9所示,本實施方式的操作機構301在導電部312b的周圍具有使向按鍵312a入射的光折射的折射單元19,這一點與上述的第1實施方式的操作機構1不同。其他方面與上述的結構相同,因此對與圖2相同的要素標注同一附圖標記,省略詳細說明。如圖9所示,操作機構301包括操作部發光機構302、蓋11、撓性基板14、壓板15、 和螺釘16 (圖示省略)。操作部發光機構302包括操作單元312、照明按鍵312a的照明單元303、和折射單元19。操作單元312具有按鍵312a和導電部312b。按鍵312a的形成有導電部312b的部分是圓柱形狀。按鍵312a的形成有導電部312b的部分的長度(圓柱的高度)是在按鍵 312a (按鍵頭)被按下時導電部312b能夠與設于撓性基板14的導電部14b導通的長度。照明單元303采用側光源方式(邊緣光源方式)。照明單元303包括導光板313、 使光向導光板313的端面入射的LED314a、使在導光板313傳播的光朝向按鍵312a發光的發光部313a、和使光反射的反射鏡31北。LED3Ha設于撓性基板14上。從LED3Ha入射到導光板313的端面的光Ll反復進行表面反射而被導向反射鏡 313b。光在反射鏡31 反射,反復進行表面反射而被導向發光部313a。然后,射到發光部 313a的光中的、角度小于全反射角的光被從導光板313的表面射出。如此,在導光板313的發光部313a取出來自LED314a的光。折射單元19在導電部312b的周圍設于導光板313的發光部313a與按鍵312a之間。折射單元19將向按鍵312a入射的光折射。折射單元19是以使來自照明單元303的照明光對與設置導電部312b的一側相對的按鍵頭的表面均勻照明的方式使照明光折射的形狀。從導光板313的發光部313a射出的光入射到按鍵312a背面中的導電部312b的周圍部分。所述入射到導電部312b的周圍部分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借助折射單元19的形狀而朝向按鍵31 的背面相反側的表面的與導電部312b相對的區域折射。由此,例如與僅有由導電部周圍的按鍵的形狀是平的結構(在與導電部相對的部分幾乎不入射光的結構) 構成的結構(不具有折射單元19的結構)相比,按鍵頭的表面的發光均勻化。在本實施方式的操作部發光機構302中,也能在夜間、黑暗場所中提高按鍵31 的視認性。(第5實施方式)圖10是與圖2對應的、表示本發明的第5實施方式的操作機構的剖面圖。如圖10所示,本實施方式的操作機構401中,導電部412b的周圍的按鍵41 的形狀為大致平坦形狀,這一點與上述的第1實施方式的操作機構1不同。其他方面與上述的結構相同,因此對與圖2相同的要素標注同一附圖標記,省略詳細說明。如圖10所示,操作機構401包括操作部發光機構402、蓋11、撓性基板14、和壓板 15。操作部發光機構402包括操作單元412、和照明按鍵41 的照明單元3。操作單元412具有按鍵41 和導電部412b。在本實施方式中,導電部412b周圍的按鍵41 的形狀為大致平坦形狀。具體而言,成為與來自照明單元3的照明光向按鍵41 的入射方向大致垂直的面。在此,“來自照明單元3的照明光向按鍵41 的入射方向”是與導光板13的上面(在導光板13的發光部 13a取出來自LEDHa的光的面)的法線方向相同的方向。在本實施方式中,按鍵412如圖3所示那樣,通過在具有透光性的樹脂中分散光漫射性的顆粒而形成。采用這種形狀時,通過在導電部412b周圍的按鍵41 分散有光漫射性的顆粒,從而來自照明單元3的照明光能夠照明與設置導電部412b —側相對的按鍵41加。在本實施方式的操作部發光機構402中,也能在夜間、黑暗場所提高按鍵41 的視認性。
權利要求
1.一種操作部發光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單元,其具有導電部和有透光性的操作部件;和照明單元,其從設置所述導電部一側對所述操作部件照明,所述導電部周圍的所述操作部件的形狀是以使來自所述照明單元的照明光對與設置所述導電部一側相對的所述操作部件面均勻照明的方式使所述照明光折射的形狀。
2.一種操作部發光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單元,其具有導電部和有透光性的操作部件;照明單元,其從設置所述導電部一側對所述操作部件照明;和折射單元,其在所述導電部的周圍使向所述操作部件入射的光折射,所述折射單元是以使來自所述照明單元的照明光對與設置所述導電部一側相對的所述操作部件面均勻照明的方式使所述照明光折射的形狀。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操作部發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件是通過使光漫射性的顆粒分散于有透光性的樹脂而形成。
4.根據權利要求1 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操作部發光機構,其特征在于, 包括在設置所述操作部件的位置具有開口部的蓋,在所述操作部件的側方設有用于防止所述照明光從所述蓋與所述操作部件的間隙泄漏的遮光部件。
5.根據權利要求1 4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操作部發光機構,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部件的側面形成有吸收所述照明光的光吸收膜。
6.根據權利要求1 4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操作部發光機構,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部件的側面形成有反射所述照明光的光反射膜。
7.根據權利要求1 4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操作部發光機構,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部件的側面形成有熒光體膜。
8.根據權利要求1 7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操作部發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單元包括導光板、使光入射于所述導光板的端面的光源、和使在所述導光板傳播的光朝向所述操作部件發光的發光部。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操作部發光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發光部是環狀。
10.根據權利要求1 9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操作部發光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件由橡膠和塑料構成。
11.根據權利要求1 10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操作部發光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件是按鍵。
12.—種操作機構,具有權利要求1 11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操作部發光機構。
13.一種操作部發光機構,是便攜設備中的操作部發光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單元,其具有導電部和有透光性的操作部件;和照明單元,其從設置所述導電部一側對所述操作部件照明,構成為來自所述照明單元的照明光對與設置所述導電部一側相對的所述操作部件面照明。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操作部發光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件具有防塵性能及防滴性能。
15.根據權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操作部發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部周圍的所述操作部件的形狀是以使來自所述照明單元的照明光對與設置所述導電部一側相對的所述操作部件照明的方式使所述照明光折射的形狀。
16.根據權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操作部發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部周圍的所述操作部件的形狀,以使來自所述照明單元的照明光照明與設置所述導電部一側相對的所述操作部件的方式相對于與所述照明光向所述操作部件的入射方向垂直的方向具有傾斜。
17.根據權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操作部發光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電部的周圍還具有使向所述操作部件入射的光折射的折射單元, 所述折射單元是以使來自所述照明單元的照明光對與設置所述導電部一側相對的所述操作部件照明的方式使所述照明光折射的形狀。
18.根據權利要求13 17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操作部發光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單元具有多個所述操作部件,所述多個操作部件排成一列地配置。
19.根據權利要求13 18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操作部發光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便攜設備具有顯示部。
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操作部發光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顯示部顯示基于所述操作單元的操作畫面。
21.根據權利要求13 20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操作部發光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件是通過使光漫射性的顆粒分散于有透光性的樹脂而形成。
22.根據權利要求13 21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操作部發光機構,其特征在于, 包括在設置所述操作部件的位置具有開口部的蓋,在所述操作部件的側方設有用于防止所述照明光從所述蓋與所述操作部件的間隙泄漏的遮光部件。
23.根據權利要求13 22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操作部發光機構,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部件的側面形成有吸收所述照明光的光吸收膜。
24.根據權利要求13 2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操作部發光機構,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部件的側面形成有反射所述照明光的光反射膜。
25.根據權利要求13 M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操作部發光機構,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部件的側面形成有熒光體膜。
26.根據權利要求13 2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操作部發光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單元包括導光板、使光入射于所述導光板的端面的光源、和使在所述導光板傳播的光朝向所述操作部件發光的發光部。
27.根據權利要求沈所述的操作部發光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發光部是環狀。
28.根據權利要求13 27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操作部發光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件由橡膠和塑料構成。
29.根據權利要求13 觀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操作部發光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件是按鍵。
30.一種操作機構,具有權利要求13 四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操作部發光機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操作部發光機構以及操作機構。操作部發光機構(2),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導電部(12b)和有透光性的操作部件(12a)的操作單元(12)、和從設置導電部(12b)一側照明操作部件(12a)的照明單元(3),導電部(12b)的周圍的操作部件(12a)的形狀是以使來自照明單元(3)的照明光對與設置導電部(12b)一側相對的操作部件面均勻照明的方式使照明光折射的形狀。
文檔編號G03B15/03GK102466948SQ20111036184
公開日2012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16日
發明者山崎洋輔 申請人:株式會社尼康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于都县| 泊头市| 黄大仙区| 栖霞市| 绥中县| 临夏县| 沅江市| 高邑县| 乐业县| 辛集市| 辉南县| 富顺县| 高碑店市| 黄山市| 射洪县| 东乡| 天长市| 金乡县| 柞水县| 二连浩特市| 华蓥市| 新和县| 满洲里市| 夏津县| 平远县| 米泉市| 平谷区| 磴口县| 扶风县| 禹州市| 安福县| 通道| 南木林县| 红安县| 临澧县| 上杭县| 德钦县| 宁陕县| 沙洋县| 丰原市| 子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