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背框的制造方法以及背光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796509閱讀:17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背框的制造方法以及背光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背框的制造方法以及背光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液晶顯示裝置包括前框、面板以及背光模組,其中背光模組包括背框、 反射片、導光板以及燈組等。目前,市場上有多種顯示面板尺寸以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例如在電視領域中,液晶面板的尺寸包括31. 5、42、46、48或55寸,需要根據不同尺寸的液晶面板進行設置不同的背框模具。請參見圖1,圖1是現有技術中液晶顯示裝置的背框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現有技術中背框10均采用整體式的背框,通常通過金屬沖壓或者塑料注射方式生產整體式的背框10,整體式的背框10需要消耗過多的材料,材料成本高。此外大尺寸的背框10需要使用較大的沖壓設備,背框10對應的模具尺寸很大,結構復雜,背框模具的成本高。因此現有技術的背框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背框的制造方法以及背光系統,能夠降低材料成本和模具成本,并且能提高背框拼接處的強度。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背框包括至少兩個主拼接件,至少兩個主拼接件均包括拼接部,至少兩個主拼接件通過相應拼接部的拼接配合形成背框的主框架;至少其中一個主拼接件的拼接部設有加強結構。其中,每個主拼接件在拼接部的橫截面為折線形狀,以形成加強結構,折線形狀包括至少兩條相連線段,并且兩個主拼接件的加強結構為凹凸疊置。其中,加強結構的折線形狀是矩形、梯形、燕尾形、T形、倒T形、錐形、十字形、叉形或網格形。其中,每個主拼接件在拼接部的橫截面為弧形,形成加強結構,并且兩個主拼接件的加強結構呈凹凸疊置。其中,加強結構的弧形是一個或以上的單曲率、雙曲率或多曲率弧形。其中,至少兩個主拼接件包括相互拼接的第一主拼接件和第二主拼接件,其中第一主拼接件一端表面設有至少兩個沿第一主拼接件的長度方向上間隔排列的拼接部,第一主拼接件通過其一拼接部與相應的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拼接,以形成不同尺寸的背框的主框架。其中,拼接部是第一主拼接件表面上設置的形狀與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適配的凹部,以收容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
其中,第一主拼接件的凹部底部設有第一貫穿孔,第二主拼接件的相應位置設有第二貫穿孔,背框包括固定件,固定件穿過第一貫穿孔和第二貫穿孔以將第一主拼接件和第二主拼接件拼接。其中,拼接部是第一主拼接件表面上設置的凹部,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表面相應位置設有沿第二主拼接件長度方向上間隔排列的凸起,凸起嵌入凹部,以拼接第一主拼接件和第二主拼接件。其中,背框包括第三主拼接件以及第四主拼接件;第一主拼接件、第二主拼接件、 第三主拼接件以及第四主拼接件拼接,以形成背框的主框架。其中,背框包括設置于主框架內的輔拼接件,輔拼接件與主框架拼接。其中,輔拼接件包括第一輔拼接件和第二輔拼接件,第一輔拼接件的兩端分別與第一主拼接件、第二主拼接件、第三主拼接件以及第四主拼接件中的至少兩個主拼接件拼接,第二輔拼接件的兩端分別與第一主拼接件、第二主拼接件、第三主拼接件以及第四主拼接件中的至少兩個主拼接件拼接。其中,第一輔拼接件的兩端分別與相鄰設置的第一主拼接件、第二主拼接件拼接, 第二輔拼接件的兩端與相鄰設置的第三主拼接件、第四主拼接件拼接;或第一輔拼接件的兩端分別與相對設置的第一主拼接件、第三主拼接件拼接,第二輔拼接件的兩端與相對設置的第一主拼接件、第三主拼接件拼接。其中,背框包括至少一個支架,可拆卸固定于第一主拼接件、第二主拼接件、第三主拼接件、第四主拼接件、第一輔拼接件以及第二輔拼接件之一或以上,支架設有凸包。其中,相拼接的主拼接件之間螺接、扣接或焊接。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制造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方法,包括制作至少兩個主拼接件,至少兩個主拼接件均包括拼接部,并在至少其中之一的拼接部形成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的加強結構;利用拼接部將至少兩個主拼接件進行拼接。其中,制作至少兩個主拼接件的步驟包括制作至少第一、第二兩個主拼接件,其中第一主拼接件的一端設有至少兩個拼接部,每個拼接部的結構與相應的第二主拼接件一端適配;將至少兩個主拼接件進行拼接的步驟包括根據背框的尺寸選擇至少兩個拼接部的一拼接部與相應的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拼接。其中,當第二主拼接件的拼接位置與第一主拼接件的相鄰端部之間存在其他拼接部時,在根據背框的尺寸選擇至少兩個拼接部的一拼接部與相應的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拼接的步驟之前或之后,將第一主拼接件中位于第二主拼接件的拼接位置外側的其他拼接部裁切掉。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背光系統,背光系統包括光源、勻光機構以及背框;背框承載光源和勻光機構,背框為如上所述各實施例中任一項的背框。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區別于現有技術的情況,本發明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背框的制造方法以及背光系統通過拼接方式形成背框,使背框的結構簡單,并且節省背框的材料,可降低背光顯示裝置的生產成本。進一步通過在主拼接件的拼接位置設置加強結構,能夠提高背框拼接處的強度,進而保證背框整體的強度達到要求。


圖1是現有技術中液晶顯示裝置的背框結構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所示主拼接件的拼接部第一實施例沿AB軸縱切橫截面的放大示意圖;圖5是圖3所示主拼接件的拼接部第二實施例沿AB軸縱切橫截面的放大示意圖;圖6是圖3所示主拼接件的拼接部第三實施例沿AB軸縱切橫截面的放大示意圖;圖7是圖3所示主拼接件的拼接部第四實施例沿AB軸縱切橫截面的放大示意圖;圖8是圖3所示主拼接件的拼接部第五實施例沿AB軸縱切橫截面的放大示意圖;圖9是圖3所示主拼接件的拼接部第六實施例沿AB軸縱切橫截面的放大示意圖;圖10是圖3所示主拼接件的拼接部第七實施例沿AB軸縱切橫截面的放大示意圖;圖11是圖3所示主拼接件的拼接部第八實施例沿AB軸縱切橫截面的放大示意圖;圖12是圖3所示主拼接件的拼接部第九實施例沿AB軸縱切橫截面的放大示意圖;圖13是圖3所示主拼接件的拼接部第十實施例沿AB軸縱切橫截面的放大示意圖;圖14是圖3所示背框的加強結構的另一結構示意圖;圖15是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結構示意圖;圖16是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結構示意圖;圖17是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中的拼接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18是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中的第一輔拼接件對角設置在主框架上的示意圖;圖19是根據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中的第一輔拼接件以及第二輔拼接件在主框架上的示意圖;圖20是根據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中拼接部的結構示意圖;圖21是圖20中拼接部的第一實施例的截面示意圖;圖22是根據本發明第九實施例的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中拼接部的拼接方式的示意圖;圖23是根據本發明第十實施例的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中拼接部的拼接方式的示意圖;圖M是根據本發明第十一實施例的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中拼接部的拼接方式的示意圖;圖25是根據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的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中拼接部的結構示意圖;圖沈是根據本發明第十三實施例的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中拼接部的結構示意圖;圖27是根據本發明第十四實施例的一種制造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方法的流程圖;圖觀是根據本發明第十五實施例的一種具有觸摸屏的平板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四是根據本發明第十六實施例的立體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0是根據本發明第十七實施例的等離子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請參見圖2-3,圖2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 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20包括背光系統21以及顯示面板22,背光系統21設置于顯示面板22的背面,并且為顯示面板22提供光源。在本實施例中,背光系統21包括光源25、勻光機構M以及背框23。其中,背框23 承載光源25和勻光機構24。在背光系統21為側光式時,勻光機構M是導光板;在背光系統21為直下式時,勻光機構M是擴散板。背框23包括至少第一主拼接件和第二主拼接件, 至少第一、第二兩個主拼接件形成背框23的主框架27。一起參閱圖3,背框23的第一實施例包括第一主拼接件以及第二主拼接件 262 第一主拼接件的一端與第二主拼接件沈2的一端拼接,第一主拼接件的另一端與第二主拼接件262的另一端拼接,以形成背框23的主框架27。第一主拼接件261和第二主拼接件262均為鋁件或鍍鋅鋼件。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主拼接件261和第二主拼接件 262為L形。繼續參閱圖3,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主拼接件261包括拼接部沈11,第二主拼接件 262包括拼接部沈21,第一主拼接件261與第二主拼接件沈2中的至少一個在其拼接部設有加強結構,即至少在拼接部或拼接部沈21設有加強結構。下面以拼接部沈11與拼接部沈21均設有加強結構為例進行說明。拼接部沈11和拼接部沈21的橫截面為折線形狀,以形成加強結構,折線形狀包括至少兩條相連線段,比如加強結構的折線形狀是矩形(如圖4所示)、梯形(如圖5所示)、 燕尾形(如圖6所示)、倒T形(如圖7所示)、錐形(如圖8所示)、波紋形(如圖9所示) 或網格形(如圖10所示),還可以是T形、十字形或叉形等。第一主拼接件的拼接部 2611的加強結構和第二主拼接件沈2的拼接部沈21的加強結構之間凹凸疊置?;蛘撸唇硬可?1和拼接部沈21的橫截面為弧形,以形成加強結構。橫截面為弧形時,弧形是一個或以上的單曲率(如圖11所示)、雙曲率(如圖12所示)或多曲率弧形 (如圖13所示)。第一主拼接件的拼接部沈11的加強結構和第二主拼接件沈2的拼接部沈21的加強結構之間凹凸疊置。當然形成加強結構的橫截面的形狀不僅限于此,只要能加強拼接部的強度即可。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圖4-圖13所示主拼接件的拼接部所有實施例中,除圖4示出拼接部 2611的加強結構和拼接部沈21的加強結構的形狀以及兩加強結構其凹凸疊置之外,為力求簡略,其余均只示出拼接部2611或拼接部其中之一的加強結構的形狀而并未示出
7其凹凸疊置。參閱圖14,其是在拼接部沈21設有加強結構的另一結構示意圖。該加強結構是板層沈23,該板層沈23是對拼接部沈21的加厚,并且拼接部沈11和拼接部沈21疊置。以上可以了解,本發明實施例,通過拼接方式形成背框,使背框的結構簡單,并且節省背框的材料,可降低背光顯示裝置的生產成本;同時,通過在主拼接件的拼接位置設置加強結構,能提高背框拼接處的強度,進而保證背框整體的強度達到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前述加強結構的各個實施例也適用于下述各背框、背光系統或平板顯示裝置的實施例。一起參閱圖15,背框23的第三實施例包括第一主拼接件觀1、第二主拼接件282 以及第三主拼接件觀3。三個主拼接件觀1、觀2以及283拼接形成背框23的主框架27。三個主拼接件觀1、觀2以及283均為鋁件或鍍鋅鋼件。第一主拼接件的一端與第二主拼接件282的一端拼接,第二主拼接件282的另一端與第三主拼接件283的一端拼接,第三主拼接件觀3的另一端與第一主拼接件的另一端拼接。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主拼接件為L形,第二、三拼接件觀2、283均為直條形。此外,背框23還可以包括設置于主框架27內并與之拼接的輔拼接件。以下以四個主拼接件和兩個輔拼接件詳細說明本發明平板顯示裝置20的背框 23。請參見圖16,圖16是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6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背框23包括第一主拼接件231、第二主拼接件232、第三主拼接件233、第四主拼接件234、第一輔拼接件235、第二輔拼接件236以及支架2371、2372、 2373、2374、2375、2376及2377。第一主拼接件231、第二主拼接件232、第三主拼接件233 以及第四主拼接件234通過首尾拼接形成背框23的主框架27。第一輔拼接件235和第二輔拼接件236作為輔拼接件,設置于主框架27內,并且與主框架27拼接。具體而言,第一主拼接件231的一端與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拼接,第二主拼接件232的另一端與第三主拼接件233的一端拼接,第三主拼接件233的另一端與第四主拼接件234的一端拼接,第四主拼接件234的另一端與第一主拼接件231的另一端拼接,以形成長方形的主框架27。其中,第一主拼接件231、第二主拼接件232、第三主拼接件233以及第四主拼接件234均為鋁件或鍍鋅鋼件。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主拼接件231、第二主拼接件 232、第三主拼接件233以及第四主拼接件234均為直條形,在其他實施例中,本領域技術人員完全可以將第一主拼接件231、第二主拼接件232、第三主拼接件233以及第四主拼接件 234全部設置為L形,或部分設置為直條形,剩余的設置為L形。例如,在圖3中,第一主拼接件261和第二主拼接件262全部設置為L形;在圖15中,第一主拼接件281設置為L形, 第二、三主拼接件觀2以及283設置為直條形。請參見圖17,圖17是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拼接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平板顯示裝置20的背框23均采用拼接連接方式進行拼接固定。如圖17所示,以第一主拼接件231的一端與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拼接連接方式為例,將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拼接在第一主拼接件231的一端上,比如,采用螺接、扣接或焊接等方式將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拼接在第一主拼接件231的一端上。請參見圖18,圖18是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中的第一輔拼接件對角設置在主框架上的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輔拼接件235和第二輔拼接件236設置于背框23的主框架27內。第一輔拼接件235的一端與第一主拼接件231拼接,第一輔拼接件235的另一端與第三主拼接件233拼接,第二輔拼接件236的一端與第一主拼接件 231拼接,第二輔拼接件236的另一端與第三主拼接件233拼接,并且第二主拼接件232、第四主拼接件234、第一輔拼接件235以及第二輔拼接件236之間平行設置。在其它實施例中,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主框架27內設置至少一個輔拼接件,例如在主框架27內僅僅設置第一輔拼接件235。此外,第一輔拼接件235的兩端可以分別與第一主拼接件231、第二主拼接件232、第三主拼接件233以及第四主拼接件234中的至少兩個主拼接件拼接,例如第一輔拼接件235對角設置在主框架27內,如圖18所示。同理可知,第二輔拼接件236的兩端亦可以分別與第一主拼接件231、第二主拼接件232、第三主拼接件233以及第四主拼接件 234中的至少兩個主拼接件拼接。請參見圖19,圖19是根據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中的第一輔拼接件以及第二輔拼接件在主框架上的示意圖。例如,第一輔拼接件235的兩端分別與相鄰設置的第一主拼接件231、第二主拼接件232拼接,第二輔拼接件236的兩端分別與相鄰設置的第三主拼接件233、第四主拼接件234拼接。并請結合圖15-圖19,在上述實施例中,背框23包括七個支架2371、2372、2373、 2374、2375、2376及2377。其中,支架2371固定于第四主拼接件234上,支架2372,2373分別固定于第一輔拼接件235上,支架^74固定在第二輔拼接件236上,支架^75固定在第二主拼接件232上,支架2376、2377的兩端分別固定于第一輔拼接件235和第二輔拼接件 236上。實際上,支架可以固定于第一主拼接件231、第二主拼接件232、第三主拼接件233、 第四主拼接件234、第一輔拼接件235以及第二輔拼接件236之一或以上。在其他實施例中,本領域技術人員完全可以在背框23上設置其他數量的支架,比如一個支架或以上。此外,支架可以拆卸固定于第一主拼接件231、第二主拼接件232、第三主拼接件233、第四主拼接件234、第一輔拼接件235以及第二輔拼接件236之一或以上。在支架2371、2372、2373、2374、2375、2376及2377上均設有凸包(未標示),背框 23可以通過該凸包固定電路板等器件。以下進一步說明上述背框23相應的模具。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主拼接件231和第三主拼接件233的尺寸相同,形狀相同,使用相同的模具沖壓制得。第二主拼接件232、第四主拼接件234、第一輔拼接件235以及第二輔拼接件236的尺寸相同,形狀相同,使用相同的模具沖壓制得,實現模具共用。因此,本發明的背框23可以通過使用兩種小尺寸模具沖壓制得,相比于現有技術中背框10需要大尺寸模具,本發明的背框23的模具結構簡單且小, 進而降低背框23模具的成本。此外,本發明的背框23相對于現有技術中背框10的整體背框,能夠大幅節省材料,以降低平板顯示裝置20的生產成本。請參見圖20,圖20是根據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中拼接部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0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主拼接件的一端設有兩個拼接部,拼接部的結構與相應的第二主拼接部的一端適配,以使第一主拼接件與相應的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拼接。具體而言,第一主拼接件231的一端表面至少設有拼接部2311、2312,拼接部 2311、2312沿第一主拼接件231的長度方向上間隔排列,拼接部2311、2312是在第一主拼接件231設置的形狀與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適配的凹部,以收容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參見圖21,圖21是圖20中拼接部的第一實施例的截面示意圖。如圖21所示,拼接部2311、2312為未貫穿第一主拼接件231的一端相對兩側面的凹部,凹部的形狀為矩形, 第二主拼接件232為一直條形。在拼裝較大尺寸背框23時,首先選擇較鄰近第一主拼接件231的端部的拼接部 2311,并選擇相應寬度的第二主拼接件232。隨后將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設置在拼接部 2311的凹部上。隨后通過螺接、扣接或焊接等方式將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拼接固定在拼接部2311上。在拼裝較小尺寸背框23時,首先選擇較遠離第一主拼接件231的端部的拼接部2312,并選擇相應寬度的第二主拼接件232。隨后將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設置在拼接部2312的凹部上。隨后通過螺接、扣接或焊接等方式將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拼接固定在拼接部M12上。請參見圖22,圖22是根據本發明第九實施例的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中拼接部的拼接方式的示意圖。如圖22所示,為方便另一方向上背框23尺寸的可選,例如在第二主拼接件232的表面相應位置設有凸起,其中第二主拼接件232的凸起嵌入第一主拼接件 231相對應位置的凹部,以拼接第一主拼接件231和第二主拼接件232。此外,所述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表面可以設有至少兩個沿第二主拼接件232長度方向上間隔排列的凸起, 比如兩個、三個或四個等。更進一步,如圖23所示,圖23是根據本發明第十實施例的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中拼接部的拼接方式的示意。第一主拼接件231的凹部為多階梯結構的凹部,第二主拼接件232相對應位置設有與凹部適配的多階梯結構的凸部。此外,如圖M所示,圖M是根據本發明第十一實施例的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中拼接部的拼接方式的示意圖。以拼接部2311為例,第一主拼接件231的凹部底部設有第一貫穿孔2313,第二主拼接件232相應于拼接部2311的位置上設有第二貫穿孔2321,背框 23進一步包括固定件M0,固定件MO穿過第一貫穿孔2313和第二貫穿孔2321,以將第一主拼接件231和第二主拼接件232拼接。如圖25所示,圖25是根據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的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中拼接部的結構示意圖。第一主拼接件231的拼接部2311、2312的凹部形狀為圓形。但是,在其他實施例中,本領域技術人員完全可以將凹部的形狀設置成三角形等其他多邊形形狀。如圖沈所示,圖沈是根據本發明第十三實施例的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中拼接部的結構示意圖。在本發明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另一實施例中,拼接部2311、2312為貫穿第一主拼接件231的相對兩側的凹部,以使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在拼接部2311、 2312上移動。比如在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穿出拼接部2312并拼接固定后,可裁切掉穿出部分,進而調節第二主拼接件232在作為背框主拼接件時的長度,從而得到不同尺寸的背框。在實際應用中,第一主拼接件231的另一端以及第三主拼接件233的兩端均設有兩個拼接部,其結構與拼接部2311、2312的結構相同;而在第二主拼接件232的兩端和第四主拼接件234的兩端,對應于不同的情況,也相應進行設計或不設計,比如1)第一種情況,如圖21所示,第二主拼接件232的兩端和第四主拼接件234的兩端可以不進行任何設計,即端部與其他部位的結構相同,這時候在選擇第一主拼接件231 一端的不同拼接部2311031 進行拼接時(另一端同樣處理),若想背框23的寬度相應變化,則相應的第二主拼接件232和第四主拼接件234的長度也作相應的選擇。即,若選鄰近第一主拼接件231 —端的拼接部2311進行拼接,則不對第二主拼接件232和第四主拼接件 234進行裁剪,或裁剪掉的部分較短;若選擇較遠離第一主拼接件231 —端的拼接部2312 進行拼接時,則對第二主拼接件232和第四主拼接件234均進行裁剪,按照拼接部距離第一主拼接件231 —端的遠近,裁剪掉的部分也較長或較短;幻第二種情況,類似前述第一種情況,如圖22所示,只不過第二主拼接件232和第四主拼接件234以不同的凸起來分別與第一主拼接件231和第三主拼接件233配合,實現背框23的寬度變化;同樣,若選擇除離第一主拼接件231 —端最近的第一拼接部2311之外的其他拼接部2312進行拼接時,在拼接后或拼接前,將多出的第二主拼接件232和第四主拼接件234部分進行裁剪。以上情況也適用于僅用兩個L形主拼接件進行拼接而得到背框23的主框架27。綜上所述,本發明的背框23的第一主拼接件上設有至少兩個拼接部,根據用戶需求進行設置拼接部的數量,在本實施例中選取兩個拼接部2311、2312進行描述。因此,在設置背框23的模具時,僅需設置兩組模具,即第一主拼接件的模具以及第二主拼接件的模具,在第一主拼接件上設置多個拼接部以拼接得到各種尺寸的背框23。在拼裝背框23時, 可以根據背框23的尺寸,選擇相應的拼接部,通過拼接部將第二主拼接件拼接在第一主拼接件的拼接部上,并將第一主拼接件中位于第二主拼接件的拼接位置外側的其他拼接部裁切掉,以獲取所需尺寸的背框23。相對于現有技術中根據不同尺寸的背框10設置不同背框模具,本發明的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23僅需設置第一主拼接件的模具和第二主拼接件觀的模具,實現滿足各種尺寸產品要求的模具共用,并且模具結構簡單,能夠降低背框模具的成本。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制造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模具,該背框的模具設有用于形成背框的主拼接件的主圖案,主圖案設有上設有用于在主拼接件的一端形成至少兩個拼接部的子圖案。其中,主拼接件為上述第一主拼接件和第二主拼接件,對應上述的主圖案;拼接部為上述第一主拼接件的拼接部,對應上述的子圖案,在此不再贅述。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制造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方法。如圖27所示,圖27是根據本發明第十四實施例的一種制造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方法的流程圖。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501 制作至少第一、第二兩個主拼接件,其中第一主拼接件的一端設有至少兩個拼接部,其中,至少其中一拼接部均相應設置有如上述任一實施例所述的加強結構,每個拼接部的結構與相應的第二主拼接件一端適配。步驟502 根據背框的尺寸選擇至少兩個拼接部的一拼接部與相應的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拼接,利用拼接部將至少第一、第二兩個主拼接件進行拼接。在本實施例中,當第二主拼接件的拼接位置與第一主拼接件的相鄰端部之間存在其他拼接部時,在根據背框的尺寸選擇至少兩個拼接部的一拼接部與相應的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拼接的步驟之前或之后,將第一主拼接件中位于第二主拼接件的拼接位置外側的其他拼接部裁切掉。其中第一主拼接件為上述第一主拼接件,第二主拼接件為上述第二主拼接件,在此不再贅述。如圖觀所示,圖觀是根據本發明第十五實施例的一種具有觸摸屏的平板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本發明的平板顯示裝置20進一步包括一觸摸屏四,觸摸屏四設置在平板顯示裝置20的顯示面板22的出光面上。其中,平板顯示裝置20包括背光系統21以及上述的顯示面板22,背光系統21設置于顯示面板22的背面,并且為顯示面板22提供光源。背光系統21包括光源25、勻光機構M以及背框23。其中,背框23承載光源25 和勻光機構24。在背光系統21為側光式時,勻光機構M是導光板;在背光系統21為直下式時,勻光機構M是擴散板。背框23包括至少第一主拼接件和第二主拼接件,至少第一、 第二兩個主拼接件形成背框23的主框架27。值得注意的是,本發明的平板顯示裝置20可以為液晶顯示裝置或液晶電視機。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立體顯示裝置30,如圖四所示,圖四是根據本發明第十六實施例的立體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立體顯示裝置30包括液晶透鏡光柵31、背光系統32以及顯示面板33。其中,液晶透鏡光柵31設置于顯示面板33的出光面上。背光系統32為上述任一實施例的背光系統,比如背光系統32包括背框23。其中,背框23包括至少第一主拼接件和第二主拼接件,至少第一、第二兩個主拼接件形成背框的主框架,在此不再贅述。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等離子顯示裝置40,如圖30所示,圖30是根據本發明第十七實施例的等離子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等離子顯示裝置40包括等離子顯示面板41以及背框42,背框42設置在等離子顯示面板41的背面。其中,背框42為上述任一實施例的背框,在此也不再贅述。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平板顯示裝置、立體顯示裝置以及等離子顯示裝置的背框模具結構簡單,降低背框模具的成本,并且節省背框的材料,以降低平板顯示裝置的成本, 通過在主拼接件拼接位置設置加強結構,能夠提高背框拼接處的強度,進而保證背框整體的強度。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1權利要求
1.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框包括至少兩個主拼接件,所述至少兩個主拼接件均包括拼接部,所述至少兩個主拼接件通過相應拼接部的拼接配合形成所述背框的主框架;至少其中一個所述主拼接件的拼接部設有加強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主拼接件在拼接部的橫截面為折線形狀,以形成所述加強結構,所述折線形狀包括至少兩條相連線段,并且所述兩個主拼接件的加強結構為凹凸疊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結構的折線形狀是矩形、梯形、燕尾形、T形、倒T形、錐形、十字形、叉形或網格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主拼接件在拼接部的橫截面為弧形,形成所述加強結構,并且所述兩個主拼接件的加強結構為凹凸疊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結構的弧形是一個或以上的單曲率、雙曲率或多曲率弧形。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兩個主拼接件包括相互拼接的第一主拼接件和第二主拼接件,其中第一主拼接件一端表面設有至少兩個沿第一主拼接件的長度方向上間隔排列的拼接部,所述第一主拼接件通過其一拼接部與相應的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拼接,以形成不同尺寸的所述背框的主框架。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部是第一主拼接件表面上設置的形狀與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適配的凹部,以收容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拼接件的凹部底部設有第一貫穿孔,所述第二主拼接件的相應位置設有第二貫穿孔,所述背框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穿過第一貫穿孔和第二貫穿孔以將第一主拼接件和第二主拼接件拼接。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部是第一主拼接件表面上設置的凹部,所述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表面相應位置設有沿第二主拼接件長度方向上間隔排列的凸起,所述凸起嵌入凹部,以拼接所述第一主拼接件和第二主拼接件。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框包括第三主拼接件以及第四主拼接件;所述第一主拼接件、第二主拼接件、第三主拼接件以及第四主拼接件拼接,以形成所述背框的主框架。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框包括設置于主框架內的輔拼接件,所述輔拼接件與主框架拼接。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輔拼接件包括第一輔拼接件和第二輔拼接件,所述第一輔拼接件的兩端分別與一主拼接件、第二主拼接件、第三主拼接件以及第四主拼接件中的至少兩個主拼接件拼接, 所述第二輔拼接件的兩端分別與第一主拼接件、第二主拼接件、第三主拼接件以及第四主拼接件中的至少兩個主拼接件拼接。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輔拼接件的兩端分別與相鄰設置的第一主拼接件、第二主拼接件拼接,第二輔拼接件的兩端與相鄰設置的第三主拼接件、第四主拼接件拼接;或所述第一輔拼接件的兩端分別與相對設置的第一主拼接件、第三主拼接件拼接,第二輔拼接件的兩端與相對設置的第一主拼接件、第三主拼接件拼接。
1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框包括至少一個支架,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一主拼接件、第二主拼接件、第三主拼接件、第四主拼接件、第一輔拼接件以及第二輔拼接件之一或以上,所述支架設有凸包。
15.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拼接的主拼接件之間螺接、扣接或焊接。
16.一種制造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作至少兩個主拼接件,所述至少兩個主拼接件均包括拼接部,并在至少其中之一的所述拼接部設置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加強結構;利用所述拼接部將至少兩個主拼接件進行拼接。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至少兩個主拼接件的步驟包括制作至少第一、第二兩個主拼接件,其中第一主拼接件的一端設有至少兩個拼接部,每個拼接部的結構與相應的第二主拼接件一端適配;所述利用拼接部將至少兩個主拼接件進行拼接的步驟包括根據背框的尺寸選擇所述至少兩個拼接部的一拼接部與相應的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拼接。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第二主拼接件的拼接位置與第一主拼接件的相鄰端部之間存在其他拼接部時,在根據背框的尺寸選擇所述至少兩個拼接部的一拼接部與相應的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拼接的步驟之前或之后,將所述第一主拼接件中位于第二主拼接件的拼接位置外側的所述其他拼接部裁切掉。
19.一種背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系統包括光源、勻光機構以及背框;所述背框承載所述光源和勻光機構,所述背框為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背框。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其包括至少兩個主拼接件,至少兩個主拼接件均包括拼接部,至少兩個主拼接件通過相應拼接部的拼接配合形成背框的主框架;至少其中一個主拼接件的拼接部設有加強結構。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背框的制造方法以及背光系統。本發明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背框的制造方法以及背光系統結構簡單,能夠降低背框模具的成本,并且節省背框的材料,以降低平板顯示裝置的成本,并且能夠提高背框拼接處的強度,進而保證背框整體的強度達到要求。
文檔編號G02F1/13357GK102401350SQ201110367438
公開日2012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8日
發明者程加河, 蕭宇均, 郭儀正, 黃沖 申請人: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原市| 泰来县| 宁强县| 凤台县| 上栗县| 崇明县| 昭平县| 太保市| 庄河市| 华阴市| 南汇区| 桂平市| 女性| 乐亭县| 柘城县| 社会| 昭觉县| 惠州市| 咸宁市| 汶川县| 霍州市| 惠州市| 会泽县| 陇南市| 昌图县| 安陆市| 新乐市| 云南省| 阿拉尔市| 商南县| 阳城县| 大冶市| 贵德县| 周宁县| 沙洋县| 尚义县| 濉溪县| 仪征市| 胶南市| 延津县| 大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