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雙工dlc插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連接器領域,特別是一種雙工DLC插頭。
背景技術:
申請號為2010201127562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光纖連接器,所述光纖連接器包括保護殼及裝配在保護殼內部的雙工DLC插頭,雙工DLC插頭包括兩個插頭單體,插頭單體包括一前一后裝配在一起的外殼體和后套,外殼體的頂面上分別設有用于與適配連接器卡緊的卡子,卡子具有彈性,其前端一體設在外殼體的頂面上,后端向后懸伸并逐漸向外殼體的頂面外圍傾斜,兩個插頭單體的后套一左一右并列的插裝在一定位殼體上,兩外殼體上的卡子形成雙工卡子,在與適配的插座分離時,是通過按壓雙工卡子來實現解鎖的,因此當DLC插頭密集排布、多層排布時,采用按壓取卸形式從適配插座中解鎖DLC插頭時,就顯得很不方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工DLC插頭,以解決現有的雙工DLC插頭密集排布或多層排布時取卸不便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雙工DLC插頭采用以下技術方案雙工DLC插頭,包括兩個插頭單體,每個插頭單體包括一前一后裝配在一起的外殼體和后套,兩插頭單體分別通過各自的后套一左一右并列的裝配在一定位殼體上且二者的外殼體的頂面上分別設有一個用于與適配插座卡配的卡子,所述兩插頭單體中的至少一個的后套于面向另一個的一側上設有上下貫通的通槽或通孔并于所述通槽或通孔中設有用于拉動兩個插頭單體的卡子以使所述插頭與適配插座解鎖的拉繩,拉繩的前端自下而上穿過所述通槽或通孔后與對應的卡子連接在一起,拉繩的后端穿出所述通槽或通孔的下端。所述拉繩有一根且通過橋接在兩個卡子之間的橫桿與兩個卡子連接,所述橫桿的軸線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橫桿設在兩個卡子的后端處。所述拉繩與兩個卡子連接的一端設有連接套,拉繩通過連接套與橫桿的插配連接在一起,橫桿與連接套之間轉動配合。所述兩個卡子分別通過其各自的后端與拉繩連接。兩個插頭單體上均設有所述通槽且二者上的通槽圍成供拉繩穿過的上下通透的通道。所述拉繩遠離卡子的一端具有用于把持的拉環。由于本發明的雙工DLC插頭在其插頭單體的卡子上連接有所述的拉繩,且所述拉繩是通過前端自下而上穿過所述通槽或通孔后于對應的卡子連接,因此在使用時,可通過拉動所述拉繩的后端,通槽或通孔將拉繩向后的運動轉化為卡子向下的運動,進而完成解鎖動作,較之現有的按壓解鎖的方式,通過拉繩解鎖不受周圍操作空間的限制,即使是在DLC插頭密集排布或多層排布的情況下,也可輕松、準確的解鎖相應的DLC插頭,解決了現有的DLC插頭密集排布或多層排布時取卸不便的問題。
圖I是本發明的雙工DLC插頭的實施例I的結構示意 圖2是圖I的A-A剖視 圖3是本發明的雙工DLC插頭的實施例I在一個視角下的立體 圖4是本發明的雙工DLC插頭的實施例I在另一視角下的立體 圖5是圖I中的一個插頭單體的結構示意 圖6是圖I中的拉繩的結構示意 圖7是圖I中的定位殼體在一個視角下的結構示意 圖8是圖I中的定位殼體在另一視角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雙工DLC插頭實施例1,如圖1-8所示,由兩個插頭單體101、一個定位殼體102、拉繩103及橫桿104組成。插頭單體101包括外殼體11、后套12及裝配在外殼體11中的光接觸件(圖中未示出),光接觸件的后端連接有尾纜13,兩個插頭單體101的外殼體11分別于頂面上設有用于與適配插座卡接的卡子11-1,卡子11-1具有彈性,其前端一體固設在對應的外殼體11上,其軸端向后延伸并在向后延伸的過程中逐漸向插頭單體101的外圍(上方)傾斜,卡子11-1的兩端之間設有卡塊11-2,當與適配的插座插接時,便是通過卡塊11-2與適配的插座卡配的;定位殼體102包括底板21、頂板22和連接在頂、底板之間的連接板23,頂、底板與連接板23 —起構成工字型,其中頂板22的左右兩側均向下翻折后形成一護翼22-1,這使得頂底板之間在連接板23的左右兩側分別形成一安裝室,兩插頭單體101則通過其各自的后套12 —左一右并列的裝配在兩安裝室中,頂、底板及連接板上分別于后端處設有卡鍵24,卡鍵24 —方面用于防止插頭單體101從定位殼體102的后端處穿出,另一方面可與設在后套上的卡槽卡配將插頭單體固定在對應的安裝室內;兩個卡子在兩插頭單體裝上定位殼體后通過橫桿104橋接,橫桿104設在兩個卡子的后端處且其軸線沿左右方向延伸;拉繩103通過橫桿與兩個卡子連接,具體地說,拉繩103的前端設有一連接套103-1,橫桿104在橋接兩卡子的過程中穿入連接套103-1中并與連接套轉動配合;另夕卜,定位殼體102上設有從上向下貫通頂板、連接板及底板的轉向開口,該轉向開口同時貫通連接板的左右兩側,即連接板對應所述轉向開口的地方被整體切掉;兩插頭單體的后套上對應轉向開口左右兩側處也分別開設有與轉向開口對應的凹槽12-1,凹槽12-1為貫通后套上下側的通槽,兩插頭單體上的凹槽圍成一通道,拉繩103的前端在與兩卡子連接之前首先自下而上穿過所述通道,從而使得拉繩103在被向后拉拽時的運動轉化為卡子在上下方向上的運動,實現與卡子的收縮和釋放,開口的后側壁均為呈弧形,這樣可以減小拉拽拉繩時的阻力,同時減小拉繩在開口處受到的剪切力;連接板的前側面上設有與開口貫通的進繩口 23-1,該進繩口從上向下貫穿連接板,用于供拉繩從前側進入上述通道;拉繩的后端設有拉環,拉環用于供操作者把持。
在本發明的雙工DLC插頭其它實施例中,上述實施例I中所述的通道還可以由在定位殼體的前端處設在兩插頭單體上的凹槽圍成;所述凹槽還可以由上下貫通的通孔代替;所述的橫桿還可以橋接在兩卡子的中間部位處或省略,方橫桿省略時可通過繩子直接將綁定對應的卡子,此種情況下,拉繩的數量還可以為兩根;拉繩還可以在不穿過所述通道的情況下直接與卡子連接,此種情 況下,操作者可自己控制拉動拉繩的方向。
權利要求
1.雙工DLC插頭,包括兩個插頭單體,每個插頭單體包括一前一后裝配在一起的外殼體和后套,兩插頭單體分別通過各自的后套一左一右并列的裝配在一定位殼體上且二者的外殼體的頂面上分別設有一個用于與適配插座卡配的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兩插頭單體中的至少一個的后套于面向另一個的一側上設有上下貫通的通槽或通孔并于所述通槽或通孔中設有用于拉動兩個插頭單體的卡子以使所述插頭與適配插座解鎖的拉繩,拉繩的前端自下而上穿過所述通槽或通孔后與對應的卡子連接在一起,拉繩的后端穿出所述通槽或通孔的下端。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工DLC插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繩有一根且通過橋接在兩個卡子之間的橫桿與兩個卡子連接,所述橫桿的軸線沿左右方向延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工DLC插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桿設在兩個卡子的后端處。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工DLC插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繩與兩個卡子連接的一端設有連接套,拉繩通過連接套與橫桿的插配連接在一起,橫桿與連接套之間轉動配合。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工DLC插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卡子分別通過其各自的后端與拉繩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意一項所述的雙工DLC插頭,其特征在于,兩個插頭單體上均設有所述通槽且二者上的通槽圍成供拉繩穿過的上下通透的通道。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雙工DLC插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繩遠離卡子的一端具有用于把持的拉環。
8.根據權利要求1-5任意一項所述的雙工DLC插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繩遠離卡子的一端具有用于把持的拉環。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雙工DLC插頭,包括兩個插頭單體,每個插頭單體包括一前一后裝配在一起的外殼體和后套,兩插頭單體分別通過各自的后套一左一右并列的裝配在一定位殼體上且二者的外殼體的頂面上分別設有一個用于與適配插座卡配的卡子,所述兩插頭單體中的至少一個的后套于面向另一個的一側上設有上下貫通的通槽或通孔并于所述通槽或通孔中設有用于拉動兩個插頭單體的卡子以使所述插頭與適配插座解鎖的拉繩,拉繩的前端自下而上穿過所述通槽或通孔后與對應的卡子連接在一起,拉繩的后端穿出所述通槽或通孔的下端;解決了現有的DLC插頭密集排布或多層排布時取卸不便的問題。
文檔編號G02B6/36GK102654605SQ201210121729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4日
發明者李小衛 申請人:中航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