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光電儀器主鏡支撐結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應用于大口徑分色鏡的支撐調整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地基望遠鏡口徑的增大,光路中鏡片口徑也在不斷增大。普通的支撐調整結構主要采用球頭加預緊彈簧實現對鏡子位置的傾斜量調整。但由于鏡片口徑的不斷增大,分色鏡本身重量的增加使其在運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產生較大的沖擊力,造成球頭脫落的危險,即使在實驗室環境中,對于大口徑分色鏡的搬運也會出現球頭滑動,或彈簧拉力失效的危險。同時分色鏡重量增加還帶來了開膠脫落的可能,因此傳統的只依靠膠粘的方式已不能有效的滿足目前口徑不斷增大的分色鏡的運輸安全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大口徑分色鏡的支撐結構存在球頭易脫落或彈簧拉力失效等,同時分色鏡自身重量導致開膠脫落等問題,提供一種應用于大口徑分色鏡的支撐調整機構。
應用于大口徑分色鏡的支撐調整機構,包括壓環、墊圈、膜片、墊柱、碟簧、調節螺釘組件以及由固定板和鏡室板組成的鏡架;分色鏡放置于鏡室板中,所述鏡室板和固定板之間安裝膜片和碟簧,所述墊柱插入鏡室板的圓孔中;將鏡室板與固定板采用螺釘及碟簧連接施加預緊力;通過安裝在固定板的旋鈕調整鏡室板傾斜量;
分色鏡采用側向三點支撐結構,所述三點支撐結構與分色鏡背部對應位置采用無應力膠固定;分色鏡與鏡室板的間隙處放置墊圈并用壓環壓緊,將調節螺釘組件裝入固定板。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本發明所述的調整機構中采用膜片機構代替球頭作為傾斜調整的旋轉中心,避免由于大口徑分色鏡在運輸過程中由于自身重力帶來的巨大沖擊力所引起的球頭脫落移位等影響光路變化的問題。
2、本發明所述的調整機構采用側向三點中有兩點為聚四氟乙烯棒,具有一定柔性,在壓力作用下會變形,增加與鏡接觸面積防止光學元件出現應力集中。
3、本發明中對應三點支撐位置用無應力膠點粘,對面型影響微小且起到一定防護作用。
4、本發明所述的調整機構中設置帶有間隙的前墊圈并用壓環固定,有效保護分色鏡且不影響面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應用于大口徑分色鏡的支撐調整機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右側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1和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應用于大口徑分色鏡的支撐調整機構,包括鏡室板1、鏡室墊2、壓環3、墊圈4、分色鏡5、膜片6、固定板7、墊柱8、碟簧9和調節螺釘組件10;所述固定板7和鏡室板1組成鏡架主體結構,鏡室板1和固定板7之間安裝膜片6及若干碟簧9。
采用膜片6代替球頭作為傾斜調整的旋轉中心。鏡架具有兩維傾斜調整能力,使傾斜調整范圍在±1.2°;分色鏡采用側向三點支撐,另有兩點輔助提供固定力,側向三點中有兩點為聚四氟乙烯棒,具有一定柔性,在壓力作用下會變形,增加與分色鏡接觸面積防止光學元件出現應力集中。并于背部對應位置使用無應力膠固定,通過安裝在固定板7遠端的旋鈕調整鏡室板傾斜量,另有一組M6螺釘通過壓緊碟簧9對鏡室板施加預緊力,配合傾斜量調整后可用防松膠固定。在分色鏡與鏡室板的間隙處放置保護墊圈4并通過壓環3固定,對分色鏡進行保護。
本實施方式中采用膜片6代替球頭作為傾斜調整的旋轉中心,這樣設計是源于大口徑分色鏡慣性較大,在長途轉場過程中鏡架有受到較大的沖擊力的可能,這樣傳統的作為傾斜調整中心的球頭結構的固定彈簧有松動的危險,從而造成球頭脫落或失位,引起分色鏡角度變化,對光路造成巨大影響。而膜片機構則有效的避免這樣的問題。
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大口徑分色鏡的支撐調整機構對應三點支撐位置用無應力膠點粘,對面型影響微小且起到一定防護作用。
本實施方式所述的應用于大口徑分色鏡的支撐調整機構裝調過程為:
首先將墊柱8插入鏡室板1中預先加工好的開直徑約四分之一弧長的圓孔中,圓孔中預先點無應力膠,并適當調整墊柱8位置后放置晾干。待無應力膠干后,將分色鏡5放置于鏡室板1中,適當調整位置后于鏡室板1上端預先加工好的孔中放入鏡室墊2并用螺釘壓緊,此間不斷調整分色鏡5位置及壓緊力度,使達到合理位置。由于口徑較大不能直接進行檢測面型,所以待水平放置一段時間(10到20分鐘)后進行面型檢測,如結果不滿足要求,需要對分色鏡位置及壓緊力度進行調整再測,如結果滿足要求,可在背住按側面三點對應位置點無應力膠,待膠干后復測,復測結果達標后即可依次安裝墊圈4和壓環3,之后將膜片6及若干碟簧9放置于鏡室板1和固定板7內側,用M4螺釘固定,之后將鏡室板1與固定板7用M6螺釘及碟簧9連接施加預緊力。最后在固定板上裝入調節螺釘組件10。
本實施方式所述的支撐結構的工作過程:通過調整上方調節螺釘組件10可控制整個支撐結構的俯仰調整,通過下方的調節螺釘組件10可控制整個支撐結構的方位調整,調整過程中連接鏡室板1和固定板7的M6螺釘及碟簧9起到預緊作用,適當調節M6螺釘可配合調整俯仰和方位,均可達到±1.2°。待整個支撐調整機構定型后可對各個螺釘及調節機構點放松膠處理,使分色鏡位置固定保證光路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