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新能源領域,涉及一種集熱器的反射鏡,具體涉及一種槽式太陽能集熱器反射鏡組及其成型工藝。
背景技術:
太陽能作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高效、清潔等特點,在全世界得到了廣泛應用,聚光器技術是太陽能開發利用的一種主要方式,其中槽式太陽能聚光器技術是當前最具商業化前景的聚熱光熱技術。
現有的槽式太陽能聚光器主要是由拋物面反射鏡片、鏡片安裝支架、支柱、集熱管、驅動跟蹤系統這五大部分組成,其中集熱管和拋物面反射鏡的集熱效率直接影響聚光器的熱利用效率。目前現有的槽式太陽能集熱器的反射鏡材質通常選用的是超白玻璃,制作工藝是采用鋼化爐熱彎成型工藝和鍍膜工藝,整個生產制造過程需要配備專業的設備、模具和技術人員,因此價格較貴,后期安裝過程中四點定位的鋼化反射鏡需要人工對焦調試,安裝過程復雜,受天氣狀況影響嚴重。為解決以上問題,許多研究人員選用其他反光材料代替超白玻璃,例如鋁塑板或薄平面鏡,成型工藝則是將反光材料剪裁成小條粘結在其他拋物面成型襯板上或用鉚釘(或者是沉頭螺釘)直接接觸鏡面安裝,這些方法存在的問題是不能形成明亮的聚焦光斑,聚光效果差,安裝工作量大,增加了人工成本。基于以上原因,目前市場上的槽式太陽能聚光器存在的問題是制作成本高,反射率低,聚光效果差。
因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種制造成本低,性價比高,便于安裝維護的槽式聚光器反射鏡組。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槽式太陽能聚光器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槽式太陽能集熱器反射鏡組及其成型工藝,其設計合理,安裝維護方便。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提供一種槽式太陽能集熱器反射鏡組,其包括:支撐翅膀(1)、構架方管(2)、U型卡(3)、鏡面不銹鋼板(4)、回轉軸(5)、反射鏡安裝長軸(6)、壓條(7),其中,
所述支撐翅膀(1)和壓條(7)組成支撐翅膀結構,支撐翅膀(1)作為反射鏡組成型工藝的關鍵技術,利用先進的激光切技術直接加工出高精度的支撐翅膀上端面,即反射鏡組拋物面成型面,此加工方法不僅節省了鑄塑工藝中所需模具與專用機床等的額外成本,同時提高了反射鏡面的成型精度;
所述構架方管(2)放在支撐翅膀(1)上下槽口中,確定尺寸后焊接牢固,構架方管(2)與支撐翅膀(1)組成拋物面成型面;
所述U型卡(3)是特制U型卡結構,起固定作用,其作用是將鏡面不銹鋼板(4)固定在支撐翅膀(1)和壓條(7)中間,避免了直接接觸造成的鏡面凹凸不平致使鏡面漫反射或光斑變形不規整的情況,保證了聚光器聚光效率;
所述鏡面不銹鋼板(4)是反射鏡組中又一關鍵選擇,目前廣泛使用的槽式太陽能聚光器的拋物面反射鏡是采用超白玻璃經過專用的鋼化爐熱彎成型技術制作成型,反射鏡面的反射率受諸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如所購買的超白玻璃等級是否達標,熱彎鋼化工藝,模具精度,后期鍍膜材質及工藝等等都影響反射鏡拋物面的成型和反射率,現有改進方案是選用其他材質鋼板,例如鋁塑板或薄平面鏡等,但這些不能形成明亮的聚焦光斑,不能達到良好的聚光效果,本發明中所述的鏡面不銹鋼板(4)選用的是8K鏡面不銹鋼板,其是由普通不銹鋼板一面經過拋光或者研磨技術制作,能夠形成光亮的聚焦光斑,反射效率高,由于目前市場上的鋼材價格較便宜,故此種鏡面不銹鋼板價格也相對低廉;
所述回轉軸(5)的設計是用機械設計專業軟件計算出整體結構重心,再將回轉中心和反射鏡組的重心重合,提高結構強度,保證選用較小力矩輸入機構,降低整個驅動成本;
所述反射鏡安裝長軸(6)是由一根通長的結構鋼管焊接若干個與支撐翅膀結構連接的安裝板構成,所述的安裝板上加工有凸臺卡與支撐翅膀端面限位配合,使安裝支撐翅膀結構時無需制作安裝工裝,裝配起來簡單、方便;
所述壓條(7)與支撐翅膀(1)是一次加工成型,不僅保證了配合精度,更節省了加工成本。
本發明的槽式拋物面太陽能聚光器反射鏡組可單獨作為一個反射鏡單元,把多個此種反射鏡組首尾相連即可組成一個大的鏡場。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槽式太陽能集熱器反射鏡組的成型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支撐翅膀結構的安裝
將支撐翅膀(1)安裝在反射鏡安裝長軸(6)上,對正卡口,用螺栓將兩件連接,再將構架方管(2)放在支撐翅膀(1)上下槽口中,確定尺寸后焊接牢固,將按照預定尺寸截剪的8K鏡面不銹鋼板(4)鋪設在多個支撐翅膀(1)與構架方管(2)組成的拋物面成型面上,自然彎曲形成整個反射拋物鏡面,最后將壓條(7)用特制的U型卡(3)把鏡面不銹鋼板(4)固定在構架方管(2)上。
步驟2:回轉軸的安裝
將回轉軸(5)與反射鏡安裝長軸(6)端板用螺栓連接上,回轉軸(5)用專業軟件計算好重心設計制作,其計算重心時將吸熱組件、支架結構及導熱介質重量都計算在內。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所有結構件的制作都是用最簡單的加工方法制作,成型工藝簡單,加工制作成本低;
2.拼裝時無須借助工裝,快速拼裝,后期調試維護便捷;
3.鏡面不銹鋼板代替熱彎鋼化反射鏡片,降低了材料和安裝調試成本,不易變形;
4.鏡面不銹鋼板的反射率比其他材質的反射率高;
5.整個安裝過程簡單,快捷,結構緊湊,抗扭能力強。
附圖說明
圖1:一種槽式太陽能集熱器反射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支撐翅膀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壓條與U型卡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撐翅膀;2構架方管;3U型卡;4鏡面不銹鋼板;5回轉軸;6反射鏡安裝長軸;7壓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并不作為對本發明限制的依據。
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槽式太陽能集熱器反射鏡組及其成型工藝的具體實施方案為:
現以2.5米開口的槽式太陽能聚光器反射鏡為例說明本發明。
選用一根4米長的無縫鋼管在兩端焊接軸連接端板,在已劃好位置處焊接支撐翅膀(1)的連接端板,完成反射鏡安裝軸(6)的制作,將用6mm厚鋼板制作的支撐翅膀(1)與反射鏡安裝長軸(6)用螺栓連接,將兩件的凸臺卡口處配合好,以保證整個反射鏡組的尺寸,再將20*20*2構架方管(2)截成預定尺寸,鉆出與U型卡(3)配合的連接孔,放在支撐翅膀(1)的槽口中焊接牢固,此時成型拋物面板制作完成。
鏡面不銹鋼板(4)優選的是0.8~1mm厚度的8K鏡面不銹鋼板,此厚度的鋼板可保證成型的拋物面是自然彎曲成型,反射率高,耐候性好,抗風載荷變形小,而且市面上較常見,容易購買,價格便宜。
將8k鏡面不朽鋼板(4)兩頭折彎20mm,加強剛度,鋪設在支撐翅膀(1)上,再用M6螺桿制作的U型卡(3)將鏡面不銹鋼板(4)固定在壓條(7)與支撐翅膀(1)形成的槽孔中,U型卡(3)用螺栓與構架方管(2)連接牢固。以上做好調整后,最后將回轉軸(5)與反射鏡安裝長軸(6)用螺栓連接牢固,完成整個槽式太陽能反射鏡組的組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