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f20mm機械被動無熱化長波紅外定焦鏡頭及其調焦方法。
背景技術:
長波紅外非制冷光學系統在軍用和民用領域均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因為紅外鏡頭抗干擾性能好,晚間作用距離遠,穿透煙塵、霧霾能力強,可全天候、全天時工作,具有多目標全景觀察、追蹤和目標識別能力及良好的抗目標隱形的能力等優點,所以對光學系統的成像質量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但由于紅外光學材料和機械材料存在一定的熱效應,工作溫度的劇烈變化會對光學系統產生嚴重的影響,例如引起焦距變化、像面漂移、成像質量下降等。因此,為了適應不同環境溫度,要求紅外鏡頭具有一定的溫度自適應能力;另外,市面上大多數的鏡頭結構復雜,加工難度和成本較高,因此也需要鏡頭具有結構簡便易加工性,而且市面上的多數鏡頭都難以根據不同物距輕松、快捷的調節后截距,而且相對成像靶面較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f20mm機械被動無熱化長波紅外定焦鏡頭及其調焦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f20mm機械被動無熱化長波紅外定焦鏡頭,包括鏡筒、設置在鏡筒內的光學系統,所述光學系統包括沿光線入射方依次設的正光焦鏡片A、負光焦鏡片B、正光焦鏡片C,所述鏡筒包括前鏡筒、后鏡筒,正光焦鏡片A設置在前鏡筒內并用前壓圈壓緊,負光焦鏡片B、正光焦鏡片C設置在后鏡筒內,所述鏡筒外套設有套筒,套筒外套設有外罩,主鏡筒后部設置有后壓圈,套筒與外罩螺紋連接,外罩上穿設有對套筒進行鎖緊的鎖緊釘,套筒周側設置有限位槽,限位槽內設置有限位釘,限位釘固定在外罩上,前鏡筒與套筒滑動配合,前鏡筒外周設置有外凸緣,外凸緣前側面與套筒之間設置有伸縮環,外凸緣后側與后鏡筒之間設置有彈片,后鏡筒外周側與套筒螺紋連接,伸縮環的膨脹系數大于彈片的膨脹系數。
進一步的,所述正光焦鏡片A和負光焦鏡片B之間的空氣間隔是0.72mm,所述負光焦鏡片B和正光焦鏡片C之間的空氣間隔是12.14mm。
進一步的,所述負光焦鏡片B與正光焦鏡片C之間設置有隔圈。
進一步的,所述前鏡筒轉套筒之間設置有密封圈A,套筒與外罩之間設置有密封圈B。
進一步的,所述套筒內設置有臺階面,前鏡筒的一端經伸縮環頂在套筒的臺階面。
一種f20mm機械被動無熱化長波紅外定焦鏡頭的調焦方法,旋松鎖緊釘,轉動套筒,旋轉套筒經伸縮環與前鏡筒外周的外凸緣相互作用,帶動鏡筒前后移動,與外罩發生相對位移,實現后截距的變化;當環境溫度升高時,由于正光焦鏡片A、負光焦鏡片B以及正光焦鏡片C同時發生膨脹導致原先的焦面向前發生偏移導致模糊,此時伸縮環膨脹推動前鏡筒壓縮彈片使正光焦鏡片A與負光焦鏡片B的空氣距變小,彌補原先向前偏移的焦面,使其恢復到常溫狀態下清晰畫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結構簡單緊湊,體積小,可以與大靶面探測器相匹配,實用性更強,適用性更寬,具有高的成像分辨率、高穿透性,能夠捕捉細小溫度變化的物體,調焦方式簡便輕松。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闡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光學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機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
A-正光焦鏡片A,B-負光焦鏡片B,C-正光焦鏡片C;D-像面,1套筒,2-密封圈B,3-伸縮環,4-鎖緊釘,5-外罩,6-后鏡筒,7-密封圈A,8-前壓圈,9-限位釘,10-前鏡筒,11-彈片,12-BC隔圈,13-后壓圈。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一種f20mm機械被動無熱化長波紅外定焦鏡頭,包括鏡筒、設置在鏡筒內的光學系統,所述光學系統包括沿光線入射方依次設的正光焦鏡片A、負光焦鏡片B、正光焦鏡片C,所述鏡筒包括前鏡筒、后鏡筒,正光焦鏡片A設置在前鏡筒內并用前壓圈壓緊,負光焦鏡片B、正光焦鏡片C設置在后鏡筒內,所述鏡筒外套設有套筒,套筒外套設有外罩,主鏡筒后部設置有后壓圈,套筒與外罩螺紋連接,外罩上穿設有對套筒進行鎖緊的鎖緊釘,套筒周側設置有限位槽,限位槽內設置有限位釘,限位釘固定在外罩上,前鏡筒與套筒滑動配合,前鏡筒外周設置有外凸緣,外凸緣前側面與套筒之間設置有伸縮環,外凸緣后側與后鏡筒之間設置有彈片,后鏡筒外周側與套筒螺紋連接,伸縮環的膨脹系數大于彈片的膨脹系數。
在本實施例中,外罩與探測器螺紋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伸縮環由塑料制成,彈片由金屬制成,伸縮環的膨脹系數大,彈片的膨脹系數小,彈片優選彈簧,但不局限于此。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正光焦鏡片A和負光焦鏡片B之間的空氣間隔是0.72mm,所述負光焦鏡片B和正光焦鏡片C之間的空氣間隔是12.14mm。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負光焦鏡片B與正光焦鏡片C之間設置有隔圈。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前鏡筒轉套筒之間設置有密封圈A,套筒與外罩之間設置有密封圈B。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套筒內設置有臺階面,前鏡筒的一端經伸縮環頂在套筒的臺階面。
在本實施例中,利用限位釘控制套筒與外罩在一定范圍進行相對位移調整后截距,使鏡頭更加匹配不同探測器,大大增大了鏡頭的實用性,利用鎖緊釘可使套筒在與外罩發生相對位移來調整后截距時,任意距離保持相對位置,不發生轉動變化,大大提高鏡頭的適用性。
一種f20mm機械被動無熱化長波紅外定焦鏡頭的調焦方法,旋松鎖緊釘,轉動套筒,旋轉套筒經伸縮環與前鏡筒外周的外凸緣相互作用,帶動鏡筒前后移動,與外罩發生相對位移,實現后截距的變化;當環境溫度升高時,由于正光焦鏡片A、負光焦鏡片B以及正光焦鏡片C同時發生膨脹導致原先的焦面向前發生偏移導致模糊,此時伸縮環膨脹推動前鏡筒壓縮彈片使正光焦鏡片A與負光焦鏡片B的空氣距變小,彌補原先向前偏移的焦面,使其恢復到常溫狀態下清晰畫面。
在本實施例中,該鏡頭實現的技術指標如下:
工作波段:8μm-12μm;
焦距:f′=20mm;
探測器:長波紅外非制冷型640×512,17μm;
視場角:30.4°×24.5°;
相對孔徑D/ f′:1/1.0;
光學體積:?44mm×29.5mm(直徑×長度)。
各鏡片參數:
在本實施例中,S1的間距是指S1與S2表面之間的中心距離,其他以此類推。
非球面具體面型方程如下:
Z=cr^2/(1+√[1-(1+k)c^2r^2)]+A0r^2+A1r^4+A2r^6+A3r^8+A4r^10
其中S2:c=1/R,R=32.014,k=0,A0=0,A1=-1.425E-005,A2=-3.431E-0.08,A3=2.2146E-010,A4=-1.5022E-012。
本鏡頭具有緊湊型無熱化結構設計、手動可調焦距式、高透過率以及大靶面等特點;在結構和光學設計中,合理分配光焦度,實現溫度自適應的機、光混合無熱化特點,可以與長波紅外非制冷型640x512,17μm探測器適配,執行實況記錄和安防監控任務;手動可調焦式更為日常執行安防任務提高無盡的方便。
本鏡頭克服手動調節后截距難、溫度對紅外鏡頭的影響以及市場上大多數的探測器靶面大等特點,在f20mm無熱化鏡頭的光機結構設計過程中,合理分配光焦度,在不同溫度下光學材料發生熱脹冷縮,使得鏡片曲率發生變化像面漂移,光學、機械混合式被動式無熱化利用光學機械材料熱特性之間的差異,通過不同特性材料的組合來消除溫度的影響,在較大范圍內保持像質穩定,實現溫度自適應的無熱化,使紅外光學系統能夠在一個較大的溫度范圍內保持良好的成像質量;采用套筒一體化設計,實現了結構極其輕巧,安裝簡單方便,大大降低了成本。
本鏡頭可以與大靶面探測器相匹配,實用性更強,適用性更寬;結構簡單,體積小,適合小型化的非制冷紅外光學系統使用;具有高的成像分辨率、高穿透性,能夠捕捉細小溫度變化的物體;構緊湊,制作成本低廉,適宜規?;a;在保證結構緊湊的前提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了鏡頭耐振動、沖擊的能力;本合理分配光機焦度實現溫度大范圍的無熱化;雙鏡筒帶密封圈設計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在鏡頭結構設計中可以進行剛度計算,適當增加壁厚,提高固有頻率,提高鏡頭的抗振能力,保證系統的使用要求;保證鏡頭的密封性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