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能眼鏡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智能眼鏡,包括眼鏡支架、控制裝置以及顯示裝置,在眼鏡支架上還安裝有,分別與控制裝置連接的供電電路和聲紋識別裝置,所述供電電路用以對封裝后的電池組件進行供電控制,并對顯示裝置以及控制裝置進行供電;所述聲紋識別裝置用以根據環境的語音信號在控制裝置中的微處理器對眼鏡進行解鎖。通過高度集成化的PMU(電源管理單元),優化了眼鏡的電量管理,增加了智能眼鏡的續航能力。通過加入聲紋識別裝置,實現了用聲音指令鎖定或解鎖智能眼鏡,使得解鎖方式更加保密和方便。
【專利說明】
一種智能眼鏡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智能穿戴領域,特別涉及智能眼鏡。
【背景技術】
[0002]智能眼鏡,是指能夠像智能手機一樣,具有獨立的操作系統,可以由用戶安裝軟件、游戲等軟件服務商提供的程序,可通過語音或動作操控完成添加日程、地圖導航、與好友互動、拍攝照片和視頻、與朋友展開視頻通話等功能,并可以通過移動通訊網絡來實現無線網絡接入的這一類眼鏡總稱。
[0003]而目前,谷歌的智能眼鏡Google Glass,存在以下缺點:
[0004]I)智能眼鏡中的電池續航能力嚴重不足,連續拍攝狀態僅可支持不到I小時的續航;
[0005]2)智能眼鏡中硬件的發熱問題突出,在用戶佩戴智能眼鏡運行時,可明顯感覺發燙;
[0006]3)智能眼鏡的解鎖方式不安全,信息泄露存在很大風險;
[0007]4)在智能眼鏡的操作系統中缺少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進行定制或優化。
[0008]上述缺點I)、2)由于硬件核心芯片功耗高,發熱量大所致;上述缺點3)、4)由于缺少相關聯的功能組件,使得解鎖方式單一缺乏安全性、同時也缺少定制化設計。
【實用新型內容】
[0009]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續航能力強、散熱效果良好,具備多種解鎖方式,以及可滿足用戶定制化需求的智能眼鏡。
[0010]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智能眼鏡,包括眼鏡支架、控制裝置以及顯示裝置,在眼鏡支架上還安裝有,分別與控制裝置連接的供電電路和聲紋識別裝置,
[0011]所述供電電路用以對封裝后的電池組件進行供電控制,并對顯示裝置以及控制裝置進行供電;
[0012]所述聲紋識別裝置用以根據環境的語音信號在控制裝置中的微處理器對眼鏡進行解鎖。
[0013]更進一步,采集裝置與所述控制裝置連接,用于采集眼球和/或眼球周邊的特征信息,并將所述特征信息傳輸至所述控制裝置中的微處理器。
[0014]更進一步,所述采集裝置包括攝像頭,所述攝像頭的前端部分為可調節。
[0015]更進一步,所述采集裝置包括麥克風,用以識別用戶的聲紋信息,并啟動微處理器對眼鏡進行解鎖,以及用戶身份識別;
[0016]所述麥克風還用以獲取用戶的語音指令,并啟動微處理器對眼鏡進行控制操作。
[0017]更進一步,所述控制裝置還包括通信單元,所述微處理器根據所述語音信號啟動所述通信單元進行信息傳送和接收操作。
[0018]更進一步,所述通信單元包括無線通信裝置和有線通信裝置,所述無線通信裝置為藍牙通信設備或者W1-FI通信設備;所述有線通信裝置為USB接口。
[0019]更進一步,所述顯示裝置包括,
[0020]位于右眼鏡鏡片下方的穿透式棱鏡顯示器,用以提供抬頭顯示操作功能;
[0021]設置有防滑部的鼻托,所述鼻托可拆卸的安裝于眼鏡支架上。
[0022]更進一步,所述供電電路至少包括一組電池組件,所述電池組件配置于所述鏡腳。
[0023]更進一步,所述智能眼鏡還包括:功能鍵和觸控板,
[0024]所述功能鍵安裝于眼鏡支架的控制裝置中部上側,用于對眼鏡進行語音和圖像控制操作;
[0025]所述觸控板:安裝于眼鏡支架的控制裝置外側,用以通過外界觸摸對眼鏡進行觸摸控制。
[0026]更進一步,所述控制裝置、所述顯示裝置、所述聲紋識別裝置、所述供電電路封裝為一體,可拆卸的安裝于所述眼鏡支架上。
[002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28]I)由于在眼鏡支架上還安裝有,分別與控制裝置連接的供電電路和聲紋識別裝置,所述供電電路用以對封裝后的電池組件進行供電控制,并對顯示裝置以及控制裝置進行供電;通過高度集成化的PMU(電源管理單元),以及針對電路設計及電池放電曲線,優化了眼鏡的電量管理,增加了智能眼鏡的續航能力。
[0029]2)由于在眼鏡支架上還安裝有,分別與控制裝置連接的供電電路和聲紋識別裝置,所述聲紋識別裝置用以根據環境的語音信號在控制裝置中的微處理器對眼鏡進行解鎖。通過加入聲紋識別裝置,實現了用聲音指令鎖定或解鎖智能眼鏡,使得解鎖方式更加保密和方便。
[0030]3)同時,位于右眼鏡鏡片下方的穿透式棱鏡顯示器,用以提供抬頭顯示操作功能;設置有防滑部的鼻托,所述鼻托可拆卸的安裝于眼鏡支架上。更加科學的結構設計,遵循了人體工程學的各項理論,使得產品在符合用戶實際需求的同時,兼顧了舒適性和易用性。
[0031]4)另外,由于所述供電電路至少包括一組電池組件,所述電池組件配置于所述鏡腳。在本實用新型中通過將較重的電池放在了耳后,以平衡產品的重心,使得眼鏡能被更牢靠的固定好。
[0032]5)更進一步,本實用新型中的智能眼鏡,產品發熱量很小,在連續在拍攝狀態下工作數小時也并沒有明顯發燙。
[0033]6)更進一步,本實用新型中的智能眼鏡,能夠對操作系統進行了深入的用戶定制,使之更貼近用戶的真實需求和操作習慣。
【附圖說明】
[0034]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智能眼鏡內部結構示意圖。
[0035]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智能眼鏡外部結構示意圖(俯視圖)。
[0036]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智能眼鏡外部結構示意圖(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7]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
[0038]請參考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智能眼鏡內部結構示意圖。
[0039]在本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智能眼鏡,包括眼鏡支架、控制裝置102以及顯示裝置100,在眼鏡支架上還安裝有,分別與控制裝置102連接的供電電路104和聲紋識別裝置101。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所述眼睛支架包括了眼鏡框、帶有或者沒有眼鏡片、鼻托、眼鏡腳等基本的結構。所述控制裝置102—般安裝于位于右邊的眼鏡片一側,沿著眼鏡架直到眼鏡腳。所述顯示裝置100—般與顯示微型處理器連接,用戶顯示圖像或者正在執行的程序。所述供電電路104用以對封裝后的電池組件進行供電控制,并對顯示裝置100以及控制裝置102進行供電;通過高度集成化的PMU(電源管理單元),以及針對電路設計及電池放電曲線,優化了眼鏡的電量管理,增加了智能眼鏡的續航能力。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明了,所述PMU電源管理單元是指,是一種高度集成的、針對便攜式應用的電源管理方案,即將傳統分立的若干類電源管理器件整合在單個的封裝之內,這樣可實現更高的電源轉換效率和更低功耗,及更少的組件數以適應縮小的板級空間。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明了,所述電池放電曲線,包括了充放電功率、效率隨電池荷電狀態(SOC)變化而變化的特性曲線。充放電功率和效率隨電池SOC的變化有著相同的變化趨勢,比如當SOC下降時,最大充電功率和充電效率均增大,而最大放電功率和放電效率則均減小;當當SOC上升時,最大充電功率和充電效率均減小,而最大放電功率和放電效率則均增大。所述聲紋識別裝置101用以根據環境的語音信號在控制裝置102中的微處理器1021對眼鏡進行解鎖。通過加入聲紋識別裝置,實現了用聲音指令鎖定或解鎖智能眼鏡,使得解鎖方式更加保密和方便。
[0040]在一些實施例中,聲紋識別裝置101可以包括,主次兩塊數字硅麥,用以實時采集周圍環境聲音的頻譜信息,并發送給處理芯片進行處理。對于具體的聲紋識別過程,不涉及本實用新型的改進之處。本領技術人員能夠明了,聲紋識別主要由前端處理、模型訓練、模式匹配和判決四個部分組成。前端處理過程中,首先對注冊用戶的指定原始語音信號進行采樣、量化、預加重、分幀和加窗等處理,接下來進行端點檢測和特征提取。在訓練階段,系統進行模型訓練,提取出注冊用戶的特征建立模型并加入模型庫。模式匹配階段,通過對待識別語音的特征序列與模型庫中用戶模型的特征序列按規則進行匹配,最后得出識別結果O
[0041]在一些實施例中,采集裝置103與所述控制裝置102連接,用于采集眼球和/或眼球周邊的特征信息,并將所述特征信息傳輸至所述控制裝置102中的微處理器1021。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眼睛可看到的環境的聲音、圖像以及影像等。更進一步,當特征信息為聲音信息時,需要通過聲紋識別裝置101,用以根據環境的語音信號在控制裝置102中的微處理器1021對眼鏡進行解鎖。
[004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采集裝置包括攝像頭1031,所述攝像頭1031的前端部分為可調節,這樣用戶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攝像頭及顯示器的水平角度進行微調。
[004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采集裝置包括麥克風1032,用以識別用戶的聲紋信息,并啟動微處理器對眼鏡進行解鎖,以及用戶身份識別即包括但不限于解鎖以及用戶身份的認證;所述麥克風還用以獲取用戶的語音指令,并啟動微處理器對眼鏡進行控制操作。
[004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控制裝置102還包括通信單元1022,所述微處理器1021根據所述語音信號啟動所述通信單元進行信息傳送和接收操作。
[0045]更進一步,所述通信單元1022包括無線通信裝置10221和有線通信裝置10222,所述無線通信裝置10221為藍牙通信設備或者W1-FI通信設備;所述有線通信裝置10222為USB接口。用以實現功能有藍牙連接,Wifi連接通信,GPS定位,攝像頭攝錄,視頻播放,電話撥打,短信,天氣等用戶功能。
[0046]請參考圖1以及圖2,其中所述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智能眼鏡外部結構不意圖(俯視圖)。
[0047]在本實施例中的智能眼鏡外部結構包括:眼鏡支架1、鏡腳2、觸控板3、外接麥克風
4、功能按鍵5、穿透式棱鏡顯不器6、外接攝像頭7、鼻托8。
[0048]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顯示裝置100包括,位于右眼鏡鏡片下方的穿透式棱鏡顯示器6,用以提供抬頭顯示操作功能;設置有防滑部的鼻托8,所述鼻托8可拆卸的安裝于眼鏡支架上。比如,穿透式棱鏡顯示器6可位于眼鏡右側鏡片的下方,本身的尺寸不大,而且采用了HUD穿透顯示模式,將對使用者的視線影響降至最小。比如,橡膠防滑鼻托8,提高了使用時的舒適度和眼鏡本身的穩定性。
[0049]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供電電路104至少包括一組電池組件1041,所述電池組件1041配置于所述鏡腳2上。
[005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智能眼鏡還包括:功能鍵5和觸控板3,所述功能鍵5安裝于眼鏡支架I的控制裝置102中部上側,用于對眼鏡進行語音和圖像控制操作;所述觸控板3:安裝于眼鏡支架I的控制裝置102外側,用以通過外界觸摸對眼鏡進行觸摸控制。比如,功能鍵5:將開機、拍照和音量加減四個功能按鍵放在機身中部的上側,極大降低了它們被誤觸的可能。又比如,觸控板3,由于配備了語音控制功能,因此并不會經常用到觸摸板3。當用戶騰出右手,打算親自操作智能眼鏡時,外側的位置是操作起來最便利的。
[0051]作為本實施例中的優選,所述控制裝置102、所述顯示裝置100、所述聲紋識別裝置101、所述供電電路104封裝為一體,可拆卸的安裝于所述眼鏡支架上I。
[0052]請參考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智能眼鏡外部結構示意圖(仰視圖)。
[0053]在本實施例中,鏡腳2、觸控板3、外接麥克風4、穿透式棱鏡顯示器6以及外接攝像頭7封裝為一體,固定于上所述眼鏡支架I上。
[0054]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智能眼鏡,包括眼鏡支架、控制裝置以及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在眼鏡支架上還安裝有,分別與控制裝置連接的供電電路和聲紋識別裝置, 所述供電電路用以對封裝后的電池組件進行供電控制,并對顯示裝置以及控制裝置進行供電; 所述聲紋識別裝置用以根據環境的語音信號在控制裝置中的微處理器對眼鏡進行解鎖。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眼鏡,其特征在于,采集裝置與所述控制裝置連接,用于采集眼球和/或眼球周邊的特征信息,并將所述特征信息傳輸至所述控制裝置中的微處理器。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眼鏡,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裝置包括攝像頭,所述攝像頭的前端部分為可調節。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眼鏡,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裝置包括麥克風,用以識別用戶的聲紋信息,并啟動微處理器對眼鏡進行解鎖,以及用戶身份識別; 所述麥克風還用以獲取用戶的語音指令,并啟動微處理器對眼鏡進行控制操作。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眼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還包括通信單元,所述微處理器根據所述語音信號啟動所述通信單元進行信息傳送和接收操作。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眼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單元包括無線通信裝置和有線通信裝置,所述無線通信裝置為藍牙通信設備或者W1-FI通信設備;所述有線通信裝置為USB接口。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眼鏡,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裝置包括, 位于右眼鏡鏡片下方的穿透式棱鏡顯示器,用以提供抬頭顯示操作功能; 設置有防滑部的鼻托,所述鼻托可拆卸的安裝于眼鏡支架上。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眼鏡,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電電路至少包括一組電池組件,所述電池組件配置于所述鏡腳。9.根據權利要求1、2或5所述的智能眼鏡,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功能鍵和觸控板, 所述功能鍵安裝于眼鏡支架的控制裝置中部上側,用于對眼鏡進行語音和圖像控制操作; 所述觸控板:安裝于眼鏡支架的控制裝置外側,用以通過外界觸摸對眼鏡進行觸摸控制。10.根據權利要求1、2或5所述的智能眼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所述顯示裝置、所述聲紋識別裝置、所述供電電路封裝為一體,可拆卸的安裝于所述眼鏡支架上。
【文檔編號】G02C11/00GK205720950SQ201620475824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23日
【發明人】李明肇
【申請人】北京牛視科技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