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鋁合金眼鏡鉸鏈合口結構,按國際專利分類表(IPC)劃分屬于鋁合金眼鏡結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視力保健工作的展開,眼鏡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人們由于各種原因而佩戴眼鏡。而對于大多數的眼鏡配戴者來說,眼鏡不僅要美觀實用,更要輕便舒適。但是現有眼鏡鉸鏈b(見圖1所示)的設計常因結構的復雜和裝配的繁瑣,而破壞眼鏡整體的美觀性。
如圖1及圖2所示,現有眼睛結構中眼鏡結構,其包括鏡框a、兩個鏡腳(未示出),鏡框a包括兩鏡圈及鼻梁部,各鏡圈靠近鏡腳包括框架a1及鉸接框a2,所述鉸接框a2靠近鼻梁部一端與框架a1鉸接,該鉸接框a2靠近鏡腳b另一端由螺絲c鎖合于鏡框a1上,配合螺絲c鎖合的鋁合金合口鎖在鋁合金鉸接框a2上,因鋁材比較軟,很容易滑牙,直接影響眼睛架的實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鋁合金眼鏡鉸鏈合口結構,其主要解決現有技術中鋁合金合口鎖在鋁合金鉸接框上,因鋁材比較軟,很容易滑牙等技術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鋁合金眼鏡鉸鏈合口結構,鋁合金眼鏡包括鏡框、兩個鏡腳,鏡框包括兩鏡圈及鼻梁部,各鏡腳通過鉸鏈合口結構與鏡框中鏡圈相連,其中各鏡圈靠近鏡腳包括框架及鉸接框,所述鉸接框靠近鼻梁部一端與框架鉸接,該鉸接框靠近鏡腳另一端由螺絲鎖合于鏡框上;所述鉸鏈合口結構包括前鉸固定槽、前鉸鏈、后鉸鏈、鏡框鎖合口,其中:
鏡框鎖合口,其縱向開設在鏡框鏡圈靠近鏡腳一側;
前鉸固定槽,其橫向開設在鏡框鏡圈靠近鏡腳一側并與縱向設置的鏡框鎖合口連通;
前鉸鏈,其為白銅合金片體,其上開設有能與縱向設置的鏡框鎖合口貫通的前鉸固定孔,及能與后鉸鏈配合鉸接的鉸鏈孔;
后鉸鏈,其安裝在鏡腳內側面。
進一步,所述前鉸鏈開設前鉸固定孔的一端能伸入至前鉸固定槽內并與縱向設置的鏡框鎖合口貫通;該前鉸鏈開設鉸鏈孔的一端邊沿呈圓弧狀。
進一步,所述后鉸鏈一端固定在鏡腳的內側面上,其一端朝向前鉸鏈上鉸鏈孔一端延伸,形成能與鉸鏈孔配合鉸接的部分。
進一步,所述鏡框鎖合口為由鉸接框向框架開設內螺紋孔,該內螺紋孔能與前述螺絲配合相連。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鏡框鎖合口是由鉸接框向框架開設內螺紋孔,該內螺紋孔能與前述螺絲配合相連,且框架處還開設有能與前鉸鏈配合相連的前鉸固定槽,前鉸固定孔的一端能深入至前鉸固定槽內并與縱向設置的鏡框鎖合口貫通,實現螺絲將框架與鉸接框鎖合的同時將前鉸鏈固定在框架上,前述前鉸鏈上開開設有鉸接孔,而鏡腳內側設置有后鉸鏈,該后鉸鏈能與前鉸鏈的鉸接孔配合,實現鏡框與鏡腳鉸接,從而有效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將鋁合金合口鎖在鋁合金鉸接框上,導致滑牙情況的出現,同時達到拆卸便捷、美觀且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結構主視圖;
圖2是現有技術結構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主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俯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鏡框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更加詳細的描述。在附圖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在本技術方案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請參閱圖3至圖5所示,一種鋁合金眼鏡,鋁合金眼鏡包括鏡框A、兩個鏡腳B,鏡框A包括兩鏡圈A1及鼻梁部A2,各鏡腳B通過鉸鏈合口結構C與鏡框A中鏡圈A1相連,其中各鏡圈A1靠近鏡腳B包括框架A11及鉸接框A12,所述鉸接框A12靠近鼻梁部A2一端與框架A11鉸接,該鉸接框A12靠近鏡腳B另一端由螺絲D鎖合于鏡框A上。具體的說,所述一個眼鏡架上具有兩個鉸鏈合口結構C,所述各鉸鏈合口結構C設置在任意一個鏡腳B與鏡框A連接處。
結合圖3至圖6所示,前述鉸鏈合口結構C包括鏡框鎖合口1、前鉸固定槽2、前鉸鏈3、后鉸鏈4,其中:
鏡框鎖合口1,其縱向開設在鏡框鏡圈A1靠近鏡腳B一側,該鏡框鎖合口1為由鉸接框A12向框架A11開設內螺紋孔,該內螺紋孔能與前述螺絲D配合相連。
前鉸固定槽2,其橫向開設在鏡框鏡圈A1靠近鏡腳B一側并與縱向設置的鏡框鎖合口1連通;
前鉸鏈3,其為白銅合金片體,其上開設有能與縱向設置的鏡框鎖合口1貫通的前鉸固定孔31,及能與后鉸鏈4配合鉸接的鉸鏈孔32,前鉸鏈3開設前鉸固定孔31的一端能伸入至前鉸固定槽2內并與縱向設置的鏡框鎖合口1貫通;該前鉸鏈3開設鉸鏈孔32的一端邊沿呈圓弧狀;
后鉸鏈4,其安裝在鏡腳B內側面,后鉸鏈4一端固定在鏡腳B的內側面上,其一端朝向前鉸鏈3上鉸鏈孔一端延伸,形成能與鉸鏈孔32配合鉸接的部分。
結合圖3至圖6所示,上述結構中鏡框鎖合口1是由鉸接框A12向框架A11開設內螺紋孔,該內螺紋孔能與前述螺絲D配合相連,且框架A11處還開設有能與前鉸鏈3配合相連的前鉸固定槽2,前鉸鏈3中前鉸固定孔31的一端能伸入至前鉸固定槽2內并與縱向設置的鏡框鎖合口1貫通,實現螺絲D將框架A11與鉸接框A12鎖合的同時將前鉸鏈3固定在框架A1上,前述前鉸鏈3上開開設有鉸接孔32,而鏡腳B內側設置有后鉸鏈4,該后鉸鏈4能與前鉸鏈3的鉸接孔32配合,實現鏡框A與鏡腳B鉸接,從而有效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將鋁合金合口鎖在鋁合金鉸接框上,導致滑牙情況的出現,同時達到拆卸便捷、美觀且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以上所記載,僅為利用本創作技術內容的實施例,任何熟悉本項技藝者運用本創作所做的修飾、變化,皆屬本創作主張的專利范圍,而不限于實施例所揭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