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航空拍攝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五金件應用的一種飛行器上的鏡頭前殼組件。
背景技術:
目前大多數航空攝像機通過電動云臺上的電動機精確地全方位調整,使攝像機在飛行器飛行過程中可自動掃描監視區域,全方位調整包括上下和左右各個方向調整。這種電動云臺包括實現上下轉動的組件以及實現左右轉動的組件,其中實現上下轉動的組件包括安裝攝像機的鏡頭前殼以及鏡頭后蓋、電機、單臂電機支架。不足之處是單臂支架單方向支撐攝像機在飛行變速運動中不穩定,電機轉子即傳遞扭力,還要受徑向力,電機負載大,耗電多。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電動云臺上負責上下方向調整的一種鏡頭前殼組件,其特點是穩定性好,減輕電機負載。
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上述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鏡頭前殼組件,包括安裝攝像機的鏡頭前殼以及安裝在鏡頭前殼上可裝拆的鏡頭后蓋、電機雙臂支架以及電機,所述鏡頭前殼組件還包括第一軸承、第二軸承、轉軸、心軸以及聯軸件,所述電機雙臂支架包括左臂支架以及右臂支架,所述右臂支架擁有軸承安裝孔、電機安裝孔、安裝在所述電機安裝孔上可裝拆的電機后蓋以及連接軸承安裝孔和電機安裝孔的電機轉子孔,所述第二軸承安裝固定在右臂支架的軸承安裝孔中,所述電機安裝在電機孔中,所述第一軸承安裝固定在左臂支架中,所述心軸一端安裝在所述第一軸承中,另一端與所述鏡頭前殼連接,所述轉軸一端與所述聯軸件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鏡頭前殼連接,所述聯軸件安裝在第二軸承中,所述電機的轉子穿過電機轉子孔與聯軸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軸承與所述心軸、所述轉軸、所述聯軸件、所述第二軸承以及所述電機轉子同軸心。
作為對上述一種鏡頭前殼組件進一步描述,所述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為角接觸球軸承。
作為對上述一種鏡頭前殼組件進一步描述,所述電機雙臂支架為鋁合金。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鏡頭前殼通過電機雙臂支架兩邊固定,使安裝在鏡頭前殼的攝像機在航空拍攝過程中更穩定,另外聯軸件不但將電機扭力傳遞給轉軸,而且還承擔了轉軸其他阻力,例如軸向阻力和徑向阻力,減輕了電機負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剖面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電機雙臂支架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至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鏡頭前殼組件,包括安裝攝像機的鏡頭前殼1以及安裝在鏡頭前殼上可裝拆的鏡頭后蓋2、電機雙臂支架3以及電機4,所述鏡頭前殼組件還包括第一軸承5、第二軸承6、轉軸7、心軸8以及聯軸件9,所述電機雙臂支架3包括左臂支架31以及右臂支架32,所述左臂支架31擁有安裝孔34,所述右臂支架32擁有軸承安裝孔35、電機安裝孔37、安裝在所述電機安裝孔上可裝拆的電機后蓋33以及連接軸承安裝孔和電機安裝孔的電機轉子孔36,所述第二軸承6安裝固定在軸承安裝孔35中,所述電機5安裝在電機安裝孔37中,所述第一軸承5安裝固定在安裝孔35中,所述心軸8一端安裝在所述第一軸承5中,另一端與所述鏡頭前殼1連接,所述轉軸7一端與所述聯軸件9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鏡頭前殼1連接,所述聯軸件9安裝在第二軸承6中,所述電機4的轉子穿過電機轉子孔36與聯軸件9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軸承5與所述心軸8、所述轉軸7、所述聯軸件9、所述第二軸承6以及所述電機4的轉子同軸心。
作為對上述一種鏡頭前殼組件進一步描述,所述第一軸承5和第二軸承6為角接觸球軸承。
作為對上述一種鏡頭前殼組件進一步描述,所述電機雙臂支架3為鋁合金。
以上所述并非對本新型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凡依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的實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新型的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