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光線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小型單根光纖熱剝器。
背景技術:
光纖是一種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纖維中的全反射原理而達成的光傳導工具,在通信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在光纖敷設的施工和維護過程中,經常需要對光纖進行熔接操作,而在對光纖熔接操作前,需要對光纖進行切割和剝去涂覆層,因此需要一種剝纖工具。但是,采用傳統的冷剝方式容易造成光纖表面劃傷,因此,光纖熱剝越來越受到重視。目前,市面上的光纖熱剝裝置結構比較復雜,制造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小型單根光纖熱剝器,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制造成本低,操作簡便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小型單根光纖熱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且上殼體和下殼體上下疊放形成一個整體,在所述上殼體和下殼體接觸側面上分別設有相互配合的兩個凹槽和兩個凸起,在所述上殼體和下殼體接觸側面分別還設有上熱管片和下熱管片且上熱管片和下熱管片組成形成一個圓柱型的加熱腔,在所述上熱管片和下熱管片外側表面設有加熱元件和保溫隔熱層,在所述上熱管片和下熱管片端部內側設有刀片卡槽且兩塊刀片分別通過刀片卡槽安裝在上熱管片和下熱管片上,在所述上殼體和下殼體外側還是設有指套。
進一步地,在所述上熱管片和下熱管片相接觸的端面上分別設有相互配合的凹槽和凸起,使得上熱管片和下熱管片能夠準確定位組合成加熱腔。
進一步地,在所述上殼體和下殼體外側分別設有上導向管片和下導向管片且上導向管片和下導向管片組合形成一個圓柱型的導向腔,導向腔延伸到刀片處,輔助導向作用,再將光纖拉出過程中,光纖只能按照特定方向拉出,避免光纖纖芯劃傷。
進一步地,在所述上導向管片和下導向管片內側設刷毛,輔助對光纖表面進行清理。
進一步地,在所述上導向管片和下導向管片相接觸的端面上分別設有相互配合的凹槽和凸起,輔助定位作用。
進一步地,所述加熱元件采用直流或者交流供電。
進一步地,兩塊所述刀片在豎直方向上位于同一平面內且組成形成一個圓環型,能對光纖表面進行圓周環切。
進一步地,所述上熱管片、下熱管片和刀片采用鑄鐵材料制成,傳熱快,縮短熱剝時間,提高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體積小,制造成本低。將上殼體和下殼體分別套在拇指和食指上,且光纖熱剝器上設置的多個配合的凹槽和凸起結構,上殼體和下殼體上下受壓疊放形成一個整體,光纖線端部在加熱腔內受熱,同時在上殼體和下殼體疊合的同時刀片對光纖進行圓周環切,然后從導向腔處將光纖拉出即完成操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A 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B-B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刀片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5是刀片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技術方案的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附圖1~5所示,1種小型單根光纖熱剝器,包括上殼體1和下殼體2且上殼體1和下殼體2上下疊放形成一個整體,在所述上殼體1和下殼體2接觸側面上分別設有相互配合的兩個凹槽3和兩個凸起4,在所述上殼體1和下殼體2接觸側面分別還設有上熱管片5和下熱管片6且上熱管片5和下熱管片6組成形成一個圓柱型的加熱腔,在所述上熱管片5和下熱管片6外側表面設有加熱元件7和保溫隔熱層8,在所述上熱管片5和下熱管片6端部內側設有刀片卡槽9且兩塊刀片10分別通過刀片卡槽9安裝在上熱管片5和下熱管片6上。在所述上殼體1和下殼體2外側還是設有指套11。在所述上熱管片5和下熱管片6相接觸的端面上分別設有相互配合的凹槽3和凸起4。在所述上殼體1和下殼體2外側分別設有上導向管片12和下導向管片13且上導向管片12和下導向管片13組合形成一個圓柱型的導向腔,導向腔延伸到刀片10處。在所述上導向管片12和下導向管片13內側設刷毛14。在所述上導向管片12和下導向管片13相接觸的端面上分別設有相互配合的凹槽3和凸起4。所述加熱元件7采用直流或者交流供電。兩塊所述刀片10在豎直方向上位于同一平面內且組成形成一個圓環型。所述上熱管片5、下熱管片6和刀片10采用鑄鐵材料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