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特別是一種新型投影機。
背景技術:
投影機是一種可以將圖像或視頻投射到幕布上的設備,可以通過不同的接口同計算機、VCD、DVD、BD、游戲機、DV等相連接播放相應的視頻信號。投影儀廣泛應用于家庭、辦公室、學校和娛樂場所,根據工作方式不同,有CRT,LCD,DLP等不同類型。
現有的投影機的調整結構通常是以機體中心(一般是重力中心)為調整中心。在具體的調整時,投影影像極其容易產生偏差,投影影像模糊不清,原因為調整X、Y、Z旋轉軸時,并未是以光學投影中心(即畫面中心)為調整中心軸線,而使調整時多了一個旋轉的距離,導致投影畫面不容易調整(無固定邏輯)。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投影機,改變了傳統的以機體中心為結構的調整結構,而采取了以投影中心為中心的調整結構,以減小投影畫面的偏差度。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投影機,包括一機體、一鏡頭以及一三維方向調整機構;所述鏡頭具有一投影中心線;所述三維方向調整機構,安裝于所述機體;其中,所述三維方向調整機構的調整軸均通過所述鏡頭的投影中心線。
進一步的,所述三維方向調整機構包括
一X軸調整機構,水平橫向安裝于所述機體,并通過所述投影中心線;
一Y軸調整機構,水平縱向安裝于所述機體,并通過所述投影中心線;
一Z軸調整機構,豎直安裝于所述機體,并通過所述投影中心線。
進一步的,所述機體包括
一底座組件;
一正牙滑板組件,安裝于所述底座上方;
一反牙滑板組件,配合安裝于所述正牙滑板組件上;
一上下移動板,安裝于所述反牙滑板組件上方;
一左右移動板,安裝于所述上下移動板上方,連接于所述X軸調整機構;
一前后移動板,安裝于所述左右移動板上方,連接于所述Y軸調整機構;
一旋轉板,安裝于所述前后移動板上方,連接于所述Z軸調整機構;
一前后傾斜板,安裝于所述旋轉板上方。
進一步的,所述新型投影機還包括前后斜向調整機構,連接于所述X軸調整機構、Y軸調整機構、Z軸調整機構;所述前后傾斜板連接于所述前后斜向調整機構。
進一步的,所述X軸調整機構還包括一旋轉調節,連接于旋轉扳上。
進一步的,所述X軸調整機構包括一左右蝸桿以及一左右斜齒輪組合件,所述左右蝸桿連接于所述左右斜齒輪組合件。
進一步的,所述前后斜向調整機構包括一斜蝸桿,連接于所述左右斜齒輪組合件。
進一步的,所述Z軸調整機構包括一上下蝸桿以及一上下斜齒輪組合件,所述上下蝸桿連接于所述左右斜齒輪組合件。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的新型投影機,改變了傳統的以機體中心為結構的調整結構,而采取了以投影中心線為中心的調整結構,以減小投影畫面的偏差度,提高了調整精度,有效的保證了投影畫面的清晰度,改善了投影畫面的視覺效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新型投影機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新型投影機主要構成部件爆炸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投影中心線水平方向分布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投影中心線豎直方向分布圖。
圖5為現有投影機投影效果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新型投影機的投影效果圖。
其中。
1機體; 2鏡頭; 4投影中心線;
41X軸調整機構; 42Y軸調整機構; 43Z軸調整機構;
11底座組件; 12正牙滑板組件; 13反牙滑板組件;
14上下移動板; 15左右移動板; 16前后移動板;
17旋轉板; 18前后傾斜板; 19支撐架;
311左右蝸桿; 312左右斜齒輪組合件; 331上下蝸桿;
332上下斜齒輪組合件; 5前后斜向調整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1、圖2所示,一種新型投影機,包括一機體1,一鏡頭2、三維方向調整機構以及一前后斜向調整機構5、一旋轉調整機構(圖未示)。
其中,鏡頭2安裝于機體1的前端的一側邊。鏡頭2具有一投影中心線4,投影中心線4為圖中的黑線部分。
如圖3、圖4所示,三維方向調整機構安裝于機體1。其中,三維方向調整機構的每一維的調整軸均通過鏡頭2的投影中心線4。
具體的,三維方向調整機構包括一X軸調整機構41、一Y軸調整機構42、一Z軸調整機構43。
X軸調整機構41水平橫向安裝于機體1,并通過投影中心線4。X軸調整機構41包括一左右蝸桿311以及一左右斜齒輪組合件312等組件。左右蝸桿311連接于左右斜齒輪組合件312。左右斜齒輪組合件312位于投影中心線4上,X軸調整機構41通過左右蝸桿311調節機體1的在水平X軸向的左右高度。
Y軸調整機構42水平縱向安裝于機體1,并通過投影中心線4。
Z軸調整機構43豎直安裝于機體1,并通過投影中心線4。Z軸調整機構43包括一上下蝸桿331以及一上下斜齒輪組合件332。上下斜齒輪組合件332位于投影中心線4上,同時與左右斜齒輪組合件312配合安裝。上下蝸桿331連接于左右斜齒輪組合件312,Z軸調整機構43通過上下蝸桿331調節機體1的上下位置。
前后斜向調整機構5連接于X軸調整機構41、Y軸調整機構42、Z軸調整機構43。前后斜向調整機構5包括一斜蝸桿(圖未示),連接于左右斜齒輪組合件312和上下斜齒輪組合件332。前后斜向調整機構5通過斜蝸桿調整機體1前后斜向的高度。
旋轉調整機構連接于機體1上,用于調整機體1在水平位置的投影角度。
機體1包括一底座組件11、一正牙滑板組件12、一反牙滑板組件13、一上下移動板14、一左右移動板15、一前后移動板16、一旋轉板17、一前后傾斜板18以及一支撐架19。
具體的,底座組件11為機體1底殼。正牙滑板組件12安裝于底座上方,正牙滑板組件12包括正牙滑板以及多個滑片。反牙滑板組件13,通過滑片配合安裝于正牙滑板組件12上。上下移動板14的底端通過一滑動板安裝于反牙滑板組件13上方,上下移動板14連接于Z軸調整機構43,通過Z軸調整機構43調整機體1的上下位置。左右移動板15安裝于上下移動板14上方,連接于X軸調整機構41;通過X軸調整機構41調整機體1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左右(橫向)位置。前后移動板16安裝于左右移動板15上方,連接于Y軸調整機構42;通過Y軸調整機構42調整機體1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前后(縱向)位置。前后傾斜板18安裝于所述旋轉板17上方,并連接于前后斜向調整機構5,通過前后斜向調整機構5調整機體1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前后斜向上的位置。旋轉板17安裝于前后移動板16上方,連接于旋轉調整機構。支撐架安裝于旋轉板17以及前后傾斜板18之間。
如圖5、圖6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具體調整時,轉動三維方向調整機構各維的調節桿的方向,以及轉動旋轉調整機構和前后斜向調整機構5,以投影中心線4為基準,實時調整機體1的投影角度。將鏡頭2所在一側的投影畫面的誤差由原來的4~5mm,調整至1mm左右,將鏡頭2另一側的投影畫面的誤差由原來的3~4mm,調整至1mm左右,有效的提高了畫面投影精度,保證了畫面投影的質量。
應當指出,對于經充分說明的本實用新型來說,還可具有多種變換及改型的實施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的具體實施例。上述實施例僅僅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說明,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總之,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包括那些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顯而易見的變換或替代以及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