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地理信息監測技術領域,特別涉一種地理信息監測裝置。
背景技術:
地理信息監測包括了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及全球定位系統,其中遙感是以航空攝影技術為基礎,廣泛應用于資源環境、水文、氣象,地質地理等領域,是一門實用的、先進的空間探測技術。遙感是利用遙感器從空中來探測地面物體性質的,它根據不同物體對波譜產生不同響應的原理,識別地面上各類地物,具有遙遠感知事物的意思,也就是利用地面上空的飛機、飛船、衛星等飛行物上的遙感器收集地面數據資料,并從中獲取信息,經記錄、傳送、分析和判讀來識別地裝置,可以有效的完成地理信息的監測采集。然而遙感器在運行過程中,需要經受微重力、熱環境變化、發射沖擊及噪音等因素的干擾,因此對于反射鏡的設計要求其重力釋放變形、熱環境變化變形、動態性能燈均有較嚴格要求,現有的結構中為了消除機械結構變形對反射鏡的影響,通常采用柔節來連接基座與反射鏡背板,然而其雖然改良了總體熱變形,然而在熱環境變化工況下,連接位置產生熱彈性變形,應力傳遞到鏡面后會產生局部面形誤差,影響了整體的監測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地理信息監測裝置,具有設計簡單合理、環境適應性強及監測信息精確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地理信息監測裝置,包括一遙感器,所述遙感器內設有一反射鏡組件,所述反射鏡組件由反射鏡、基座及柔節構成,所述基座上設有四個鏡面支撐孔,所述基座上設有三條呈相同結構的柔性鉸鏈,所述柔性鉸鏈寬度L尺寸為3mm~5mm,所述柔性鉸鏈內側設有切縫,所述切縫弧形角度尺寸α為60°~80°,所述基座端面厚度H尺寸為7mm~9mm。
所述反射鏡為SiC光學反射鏡。
所述柔性鉸鏈寬度L尺寸為4mm。
所述切縫弧形角度尺寸α為65°。
所述基座端面厚度H尺寸為8mm。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突出優點和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優化設計基座尺寸結構,減少了鏡面支撐孔的凸起變形,提高了面形精度,通過設計柔性鉸鏈,優化分離了熱應力發生區域,有效解決了空間反射鏡局部面形問題,提高了整體的溫度適應性,增強了地質信息監測的信息精確度,具有設計簡單合理、環境適應性強及監測信息精確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整體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基座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基座縱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地理信息監測裝置,包括一遙感器,遙感器用于地理信息的監測采集,遙感器內設有一反射鏡組件,反射鏡組件由反射鏡1、基座2及柔節3構成,反射鏡1為SiC光學反射鏡,基座2上設有四個鏡面支撐孔23,用于完成與反射鏡1的安裝,基座2上設有三條呈相同結構的柔性鉸鏈21,柔性鉸鏈21寬度L尺寸為3mm~5mm,柔性鉸鏈21內側設有切縫22,切縫22弧形角度尺寸α為60°~80°,基座2端面厚度H尺寸為7mm~9mm,通過優化設計該結構,有利于熱應力的擴散,減少了對反射鏡1的熱變形影響,提高了溫度適應性。
進一步,本實用新型柔性鉸鏈21寬度L優選尺寸為4mm。
進一步,本實用新型切縫22弧形角度優選尺寸α為65°。
進一步,本實用新型基座2端面厚度H優選尺寸為8mm。
本實用新型通過優化設計基座尺寸結構,減少了鏡面支撐孔的凸起變形,提高了面形精度,通過設計柔性鉸鏈,優化分離了熱應力發生區域,有效解決了空間反射鏡局部面形問題,提高了整體的溫度適應性,增強了地質信息監測的信息精確度,具有設計簡單合理、環境適應性強及監測信息精確的特點。
由技術常識可知,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其它的不脫離其精神實質或必要特征的實施方案來實現。因此,上述公開的實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舉例說明,并不是僅有的。所有在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或在等同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的改變均被本實用新型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