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光纜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中心管式阻燃光纜。
背景技術:
隨著電信業的發展,我國通信技術服務行業的服務范圍越來越廣泛,通信技術服務商的服務范圍逐漸擴展到為互聯網、廣電、電力、交通等行業的通信網絡提供技術服務。隨著社會信息化的加速,政務信息化、企業信息化等向縱深展開,這些變化使得各行業對通信網絡技術服務的需求亦持續擴大。通信光纜安全事關國家和社會的通信命脈,是信息社會的基礎。阻燃光纜是通信光纜的一種派生型式,廣泛應用于室內綜合布線、電力、飛機、船舶、礦井、地鐵與輕軌以及容易發生火災等特殊通信場所的傳輸設備和通信網絡。這些場所除了保證光纜的傳輸特性、機械特性外,最重要的是保證光纜的燃燒性能。
現有專利申請號為201320495003.8,申請日2013.8.14,名稱為“一種中心管式煤礦用阻燃通信光纜”的實用新型專利,包括光纖或光纖帶和一個松套管,所述光纖或光纖帶的外部設置有所述松套管,所述松套管與其內部的光纖或光纖帶之間填充有阻水纖膏,所述松套管外設置磷化鋼絲層,所述磷化鋼絲層包括多根相對于光纖或光纖帶長度方向縱向設置的磷化鋼絲,所述磷化鋼絲層外設置扎紗層,所述扎紗層內填充阻燃纜膏,所述扎紗層外設置阻燃隔氧層,所述阻燃隔氧層外設置阻水紗層,所述阻水紗層外設置金屬復合帶,所述金屬復合帶外設置阻燃外護層。上述專利設置有扎紗層、阻燃隔氧層和阻水紗層,同時加強件采用多根細圓磷化鋼絲繞包,光纜結構復雜,生產工序復雜,制造成本較高。
再如專利申請號為201420263285.3,申請日2014.5.22,名稱為“一種中心管式ADSS光纜”的實用新型專利,包括多個光纖,所述各光纖平行套入在松套管中,所述松套管內填充有纖膏,所述纖膏為阻燃光纖填充膏,所述松套管外設置有內墊層,所述內墊層外設置有加強件,所述加強件為芳綸紗層,所述芳綸紗層外設置外護層,所述外護層為阻燃護套料層或耐電痕黑色聚烯烴護套料層。上述專利因芳綸紗的放線張力、放線張力均勻性、絞合節距等要求較高,需要配置價格昂貴的芳綸紗放線專用設備來進行芳綸紗布置,生產工序復雜,制造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在保證中心管式阻燃光纜的阻燃性能同時,如何簡化生產工序,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中心管式阻燃光纜,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纖,所述光纖平行套入松套管中,所述松套管內填充有纖膏,所述松套管置于中心位置,所述松套管外設置阻水層,所述阻水層外設置金屬復合帶縱包層,所述金屬復合帶縱包層外設置加強構件和阻燃護層,所述加強構件平行且對稱放置在阻燃護層中,所述阻燃護層與所述金屬復合帶之間、金屬復合帶兩邊緣搭接處的金屬帶之間、以及加強構件與阻燃護層之間相互粘結為一體。
優選地,所述光纖為單模光纖、多模光纖、光纖束、色環光纖或光纖帶。
優選地,所述纖膏為阻燃纖膏。
優選地,所述松套管為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
優選地,所述阻水層為阻燃纜膏、阻水帶或阻水紗。
優選地,所述加強構件為高強度磷化鋼絲或玻璃纖維增強塑料(FRP)。
優選地,所述加強構件外緣至阻燃護層外緣的阻燃護層厚度最小值不小于0.8mm。
優選地,所述金屬復合帶為鋼塑復合帶或鋁塑復合帶。
優選地,所述阻燃護層為低煙無鹵阻燃材料。
優選地,所述光纖具有多種識別顏色。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1、本實用新型中心管式阻燃光纜是在擠制阻燃護套的同時將兩根或多根高強度磷化鋼絲或玻璃纖維增強塑料(FRP)平行放置在阻燃護層中,不需要通過成纜工序或專用設備進行磷化鋼絲或FRP布放。同時,纖膏采用阻燃纖膏,纜膏采用阻燃纜膏,阻燃護層采用黑色低煙無鹵阻燃材料,在保證中心管式阻燃光纜的阻燃性能同時,優化光纜結構,簡化生產工序,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在阻燃光纜中,現有技術中沒有出現過采用阻燃纖膏+阻燃纜膏+阻燃護套+鋼絲平行放置的結構。所述阻燃護層與所述金屬復合帶之間、金屬復合帶兩邊緣搭接處的金屬帶之間、以及加強構件與阻燃護層之間相互粘結為一體,使光纜結構更穩定,以發揮不同元件的不同功能,除了能達到防水隔潮阻燃作用外,還保護光纜免遭機械損傷,并提高光纜抗拉伸、抗側壓、抗彎曲和抗沖擊等機械性能。金屬帶采用雙面覆膜方式,所擠制的光纜護套通過護套材料本身的熱收縮性將金屬帶及加強構件緊緊包裹,使金屬帶及加強構件無法左右滑移,同時擠制護套的高溫熱量使金屬帶之間也粘結在一起。
2、加強構件高強度磷化鋼絲或玻璃纖維增強塑料(FRP)平行放置在阻燃護層中,可以是2根,也可以是多根。阻燃護層與金屬復合帶之間、金屬復合帶兩邊緣搭接處的金屬帶之間、以及磷化鋼絲或FRP與阻燃護層之間相互粘結為一體,不僅提高光纜的抗拉性能和抗壓性能,而且減小光纜的直徑和重量。
3、纖膏采用阻燃纖膏,纜膏采用阻燃纜膏,阻燃護層采用黑色低煙無鹵阻燃材料,突出阻燃光纜的阻燃性能以及阻燃護層的無鹵、低煙和阻燃性能。
4、設置中心松套管、阻水層、金屬復合帶縱包層以及夾帶平行鋼絲或FRP的護套層,光纜結構簡單,制造成本較低。
5、通過光纖著色、二次套塑以及護套工序即可完成阻燃光纜生產,省去了成纜工序,不需要芳綸紗放線專用設備,簡化生產工序,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光纖;2阻燃纖膏;3松套管;4加強構件;5阻水層;6金屬復合帶;7阻燃護層。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中心管式阻燃光纜包括光纖,所述光纖1平行套入松套管3中,所述松套管3內填充有纖膏,所述松套管3置于中心位置,所述松套管3外設置阻水層5,所述阻水層5外設置金屬復合帶6縱包層,所述金屬復合帶6縱包層外設置加強構件4和阻燃護層7,所述加強構件4平行且對稱放置在阻燃護層7中,所述阻燃護層7與所述金屬復合帶6之間、金屬復合帶6兩邊緣搭接處的金屬帶之間、以及加強構件4與阻燃護層7之間相互粘結為一體。本申請的加強構件4平行放置是指不用絞合,直放。
在阻燃光纜中,現有技術中沒有出現過采用阻燃纖膏2+阻燃纜膏+阻燃護套+鋼絲平行放置的結構。
所述阻燃護層7與所述金屬復合帶6之間、金屬復合帶6兩邊緣搭接處的金屬帶之間、以及加強構件4與阻燃護層7之間相互粘結為一體,使光纜結構更穩定,以發揮不同元件的不同功能,除了能達到防水隔潮阻燃作用外,還保護光纜免遭機械損傷,并提高光纜抗拉伸、抗側壓、抗彎曲和抗沖擊等機械性能。金屬帶采用雙面覆膜方式,所擠制的光纜護套通過護套材料本身的熱收縮性將金屬帶及加強構件緊緊包裹,使金屬帶及加強構件無法左右滑移,同時擠制護套的高溫熱量使金屬帶之間也粘結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中心管式阻燃光纜是在擠制阻燃護套的同時將兩根或多根高強度磷化鋼絲或玻璃纖維增強塑料FRP平行放置在阻燃護層7中,不需要通過成纜工序或專用設備進行磷化鋼絲或FRP布放。同時,纖膏采用阻燃纖膏2,纜膏采用阻燃纜膏,阻燃護層7采用黑色低煙無鹵阻燃材料,在保證中心管式阻燃光纜的阻燃性能同時,優化光纜結構,簡化生產工序,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實施例2
一種中心管式阻燃光纜,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纖1,所述光纖1平行套入松套管3中,所述松套管3內填充有纖膏,所述松套管3置于中心位置,所述松套管3外設置阻水層5,所述阻水層5外設置金屬復合帶6縱包層,所述金屬復合帶6縱包層外設置加強構件4和阻燃護層7,所述加強構件4平行且對稱放置在阻燃護層7中,所述阻燃護層7與所述金屬復合帶6之間、金屬復合帶6兩邊緣搭接處的金屬帶之間、以及加強構件4與阻燃護層7之間相互粘結為一體。
所述光纖1為單模光纖、多模光纖、光纖束、色環光纖或光纖帶。所述纖膏為阻燃纖膏2。所述松套管3為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所述阻水層5為阻燃纜膏、阻水帶或阻水紗。所述加強構件4為高強度磷化鋼絲或玻璃纖維增強塑料FRP。所述加強構件4外緣至阻燃護層7外緣的阻燃護層7厚度最小值不小于0.8mm。所述金屬復合帶6為鋼塑復合帶或鋁塑復合帶。所述阻燃護層7為低煙無鹵阻燃材料。所述光纖1具有多種識別顏色。
本實用新型中心管式阻燃光纜是在擠制阻燃護套的同時將兩根或多根高強度磷化鋼絲或玻璃纖維增強塑料FRP平行放置在阻燃護層7中,不需要通過成纜工序或專用設備進行磷化鋼絲或FRP布放。同時,纖膏采用阻燃纖膏2,纜膏采用阻燃纜膏,阻燃護層7采用黑色低煙無鹵阻燃材料,在保證中心管式阻燃光纜的阻燃性能同時,優化光纜結構,簡化生產工序,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在阻燃光纜中,現有技術中沒有出現過采用阻燃纖膏2+阻燃纜膏+阻燃護套+鋼絲平行放置的結構。所述阻燃護層7與所述金屬復合帶6之間、金屬復合帶6兩邊緣搭接處的金屬帶之間、以及加強構件4與阻燃護層7之間相互粘結為一體,使光纜結構更穩定,以發揮不同元件的不同功能,除了能達到防水隔潮阻燃作用外,還保護光纜免遭機械損傷,并提高光纜抗拉伸、抗側壓、抗彎曲和抗沖擊等機械性能。金屬帶采用雙面覆模方式,所擠制的光纜護套通過護套材料本身的熱收縮性將金屬帶及加強構件緊緊包裹,使金屬帶及加強構件無法左右滑移,同時擠制護套的高溫熱量使金屬帶之間也粘結在一起。必要時,金屬帶間也可加一些熱熔膠,以加強粘結效果。
加強構件4高強度磷化鋼絲或玻璃纖維增強塑料FRP平行放置在阻燃護層7中,可以是2根,也可以是多根。阻燃護層7與金屬復合帶6之間、金屬復合帶6兩邊緣搭接處的金屬帶之間、以及磷化鋼絲或FRP與阻燃護層7之間相互粘結為一體,不僅提高光纜的抗拉性能和抗壓性能,而且減小光纜的直徑和重量。
纖膏采用阻燃纖膏2,纜膏采用阻燃纜膏,阻燃護層7采用黑色低煙無鹵阻燃材料,突出阻燃光纜的阻燃性能以及阻燃護層7的無鹵、低煙和阻燃性能。設置中心松套管3、阻水層5、金屬復合帶6縱包層以及夾帶平行鋼絲或FRP的阻燃護套層,光纜結構簡單,制造成本較低。通過光纖1著色、二次套塑以及護套工序即可完成光纜生產,省去了成纜工序,不需要芳綸紗放線專用設備,簡化生產工序,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實施方案的工藝流程為:光纖1入庫-光纖1著色-二次套塑-護套-成品檢測-包裝入庫。具體工藝流程:光纖1入庫檢測合格后,進入光纖1著色工序,將一定盤長的光纖1一次涂覆層表面按需要涂覆顏色,以區分光纖1序號,要求用有機溶劑如酒精進行一定次數擦拭不脫色、不遷移,著色的色層無間斷,顏色純正易分辨,表面光滑,光纖1無附加衰減。然后進入二次套塑工序,采用PBT材料擠制松套管3,松套管3內連續填充阻燃纖膏2,以防止水或其他液體流入或遷移到松套管3里。光纖1置入充滿纖膏的松套管3中,由于松套管3外徑遠大于光纖1外徑,光纖1在松套管3中可以自由移動,從而保證光纜在受到拉伸力等機械外力時,光纖1有一定的裕度空間而不受力。松套管3用PBT材料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耐水解性能、耐老化性能和加工性能。接著進入護套工序,在中心管外設置阻水層5,以保證光纜具有良好的抗滲水能力,并同時施加一層縱包搭接的金屬復合帶6擋潮層,再同時擠包一層夾帶兩根或多根平行鋼絲或FRP的低煙無鹵阻燃護套。護套與復合帶之間、以及復合帶兩邊緣搭接處的鋼帶之間相互粘結為一體,必要時可在搭接處施加粘結劑來提高粘結強度。同時,鋼絲或FRP與護套粘結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