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背光模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改進散熱性能的背光模組。
背景技術:
背光模組(Back Light Unit)是液晶顯示器(LCD)光源的提供者,背光模組光源的表現便決定了顯示器的視覺感。液晶顯示器在亮度,色度方面的要求越來越苛刻,并對背光模組的整體性價比要求也越來越高,背光模組必須向低電力消耗,高亮度,及高均勻性的方向發展,以符合業界要求。
LED 光源具有高亮度、耗電量低、體積小、壽命長等優點,故背光模組采用LED 光源為市場趨勢。但因為LED 的效能與壽命會直接和其結溫(Temperature Junction)有關,故背光模組結構若設計不良會導至內部所產生的熱能無法有效導出,造成背光模組工作溫度大大升高,而直接的影響LED 效能與使用壽命。由于LED 的光效較低,工作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如果不解決散熱問題,會導致LED 發光亮度的衰減和使用壽命的縮短。為了抑制LED 產生的熱量影響背光模組的輝度和色度,就要對LED 進行散熱設計。為了達到更好的散熱效果,將LED 陣列焊接在鋁基板上(MCPCB),鋁基板比普通的PCB(FR4材質的PCB)散熱效果要好很多倍。在鋁基板下面,設計了長條形的散熱塊或散熱柱。在散熱塊和燈條之間貼敷導熱雙面膠,并用螺釘固定鋁基板和散熱塊。在背光源的四周熱量聚積地帶,貼敷帶保護膜的導熱片。為了降低熱阻,在LED 焊盤上加導熱過孔。這樣,減少了PCB板垂直于熱流方向的截面積,從而減少了頂層和底層之間的熱阻而加強了LED燈熱量的傳導。最后,依靠電視機殼里的空氣對流將熱量散掉。
現有技術的背光模組,其不足之處在于:1、散熱塊增加結構設計的復雜性;2、散熱塊與導熱雙面膠具高成本;3、散熱塊具有體積大使模阻無法縮小,增加產品輕、薄設計困難度。因此,需要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進散熱性能的背光模組,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改進散熱性能的背光模組,包括背板和背光模組,所述背板四個頂角端設有陶瓷支架,所述背光模組設置在陶瓷支架上面,所述背光模組背面設有散熱槽,所述散熱槽與散熱槽之間設有熱隔離層,所述背光模組的上端和下端均設有散熱貼片。
優選的,所述散熱槽深度設置為1mm-4mm。
優選的,所述散熱槽長度與背板1長度比例為1:1。
優選的,所述散熱槽寬度設置為3mm-10mm。
優選的,所述背板涂有防塵涂層。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和優點:該改進散熱性能的背光模組,通過散熱貼片可以傳輸一定的熱量,通過將背光模組設置在陶瓷支架上,而不是直接將背光模組與背板接觸,這樣設計的效果是背光模組所產生的熱量可以通過散熱槽散失掉,該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散熱效果好,能夠有效地防止溫度過高對背光模組的性能產生影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背板、2背光模組、3散熱貼片、4陶瓷支架、5散熱槽、6熱隔離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圖1 所示的一種改進散熱性能的背光模組,包括背板1和背光模組2,所述背板1四個頂角端設有陶瓷支架4,所述背光模組2設置在陶瓷支架4上面,所述背光模組2背面設有散熱槽5,所述散熱槽5與散熱槽5之間設有熱隔離層6,所述背光模組2的上端和下端均設有散熱貼片3。
進一步地,所述散熱槽5深度設置為1mm-4mm。
進一步地,所述散熱槽5長度與背板1長度比例為1:1。
進一步地,所述散熱槽5寬度設置為3mm-10mm。
進一步地,所述背板1涂有防塵涂層。
該改進散熱性能的背光模組,通過散熱貼片3可以傳輸一定的熱量,通過將背光模組2設置在陶瓷支架4上,而不是直接將背光模組2與背板1接觸,這樣設計的效果是背光模組2所產生的熱量可以通過散熱槽5散失掉,該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散熱效果好,能夠有效地防止溫度過高對背光模組2的性能產生影響。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