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液晶觸控領域,尤其涉及一種FPC、液晶觸控模組及顯示器。
背景技術:
集成觸控模組的顯示器在整機的可靠性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大片玻璃破裂的問題,從而導致整個顯示器的顯示異常。如圖1所示,目前市場上為了防止大片玻璃破裂,一般會在FPC位于TFT基板和觸控屏之間的兩側面上采用點膠或貼PET片或泡棉等方式,為TFT基板和觸控屏之間提供一定的緩沖,防止大片玻璃破裂發生。這種方案有以下不足之處:1、貼合的精度低,貼片容易導致結構干涉等問題;2、人工成本高或物料成本高;3、隨著玻璃厚度越來越薄,PET的厚度也要求越來越薄,PET越薄貼合的難度就越大。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FPC、液晶觸控模組和顯示器。該FPC可以為液晶觸控模組的觸控屏和TFT玻璃之間提供緩沖,防止大片玻璃破裂發生;且所述FPC本體的兩側原本就有PI覆蓋膜,所述若干PI塊可以和兩側的PI覆蓋膜在制作FPC時,一體化制作而成,能夠節省液晶觸控模組的組裝時間,減少液晶觸控模組的組裝工序,提高液晶觸控模組的組裝效率。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FPC ,用于連接液晶觸控模組中的彩膜基板上的公共電極,該FPC在TFT基板和觸控屏之間區域的至少一側面上設置有若干PI塊。
一種液晶觸控模組,包括液晶面板、觸控屏和上述的FPC,所述液晶面板包括彩膜基板和TFT基板,所述FPC連接至所述彩膜基板,所述FPC上的若干PI塊位于所述TFT基板和觸控屏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若干PI塊接觸并支撐所述TFT基板和/或觸控屏。
進一步地,所述TFT基板遠離所述上玻璃基板的一側設置有下偏光片。
進一步地,所述彩膜基板遠離所述下玻璃基板的一側設置有上偏光片。
一種顯示器,包括上述的液晶觸控模組。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該FPC的至少一側面上設置有若干PI塊,所述若干PI塊可以為液晶觸控模組的觸控屏和TFT玻璃之間提供緩沖,防止大片玻璃破裂發生;且所述FPC本體的兩側原本就有PI覆蓋膜,所述若干PI塊可以和兩側的PI覆蓋膜在制作FPC時,一體化制作而成,能夠節省液晶觸控模組的組裝時間,減少液晶觸控模組的組裝工序,提高液晶觸控模組的組裝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的液晶觸控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FPC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FPC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液晶觸控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1
如圖2所示,一種FPC 1,設置在液晶觸控模組中的TFT基板和觸控屏之間,用于連接液晶觸控模組中的彩膜基板上的公共電極,該FPC 1在TFT基板和觸控屏之間區域的至少一側面上設置有若干PI塊2。
其中,如圖3所示,所述FPC 1還包括基材、設置在所述基材上的銅箔、覆蓋所述基材和銅箔的PI覆蓋膜。
該FPC 1的至少一側面上設置有若干PI塊2,所述若干PI塊2可以為液晶觸控模組的觸控屏和TFT玻璃之間提供緩沖,防止大片玻璃破裂發生;且所述FPC 1的兩側原本就有PI覆蓋膜,所述若干PI塊2可以和兩側的PI覆蓋膜在制作FPC 1時,一體化制作而成,能夠節省液晶觸控模組的組裝時間,減少液晶觸控模組的組裝工序,提高液晶觸控模組的組裝效率。
實施例2
如圖4所示,一種液晶觸控模組,包括液晶面板、觸控屏和實施例1中所述的FPC 1,所述液晶面板包括彩膜基板和TFT基板,所述FPC 1連接至所述彩膜基板上,所述FPC 1上的若干PI塊2位于所述TFT基板和觸控屏之間。
所述若干PI塊2的厚度應根據TFT基板和觸控屏之間堆疊后的間隙大小而定,優選地,所述若干PI塊2接觸并支撐所述TFT基板和/或觸控屏。
所述TFT基板遠離所述上玻璃基板的一側設置有下偏光片,所述彩膜基板遠離所述下玻璃基板的一側設置有上偏光片,所述上偏光片和觸控屏之間還通過OCA、或泡棉、或其它連接件貼合。
實施例3
一種顯示器,包括實施例2中所述的液晶觸控模組。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形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應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