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圖像形成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229568閱讀:1128來源:國知局
圖像形成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打印機、復印機等圖像形成裝置。



背景技術:

電子照相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具有定影裝置,由該定影裝置使轉印在用紙等片材上的調色劑圖像實現定影。

例如,定影裝置具有:加熱單元,其經由在定影罩內旋轉的定影膜來加熱記錄介質;加壓部件,其與加熱單元壓力接觸而形成夾持部。另外,該定影裝置具有從定影罩延伸而與定影膜接觸的分離爪。分離爪被配置在比夾持部靠定影膜的旋轉方向下游側的位置。設置分離爪的目的是將卷在定影膜上的記錄介質從定影膜上剝離。因此,能防止記錄介質完全卷在定影膜上的情況發生。

但是,在上述定影裝置中有時出現以下情況,即,被卷在定影膜(定影部件)上的記錄介質(片材)觸碰分離爪而折彎成波紋狀。該波紋狀的片材被卡在定影罩和定影膜之間的間隙內(發生卡紙)。此時,操作人員必須從圖像形成裝置內取出定影裝置,才能去除被卡住的片材。即,上述定影裝置(圖像形成裝置)存在進行卡紙處理而浪費時間和勞力的問題。

另外,假設定影部件包括彈性層,需在分離爪和彈性層之間設置細小的間隙。此時,片材進入間隙而被卷在定影部件上的可能性變大。當定影部件上被卷上片材時,與上述情況相同,必須分解定影裝置,才能進行卡紙處理。



技術實現要素:

因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其能容易地去除被卡在定影裝置內的片材。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圖像形成裝置具有裝置主體、定影裝置、傳送引導件和分流引導件。所述裝置主體內設有:傳送通道,其從片材的供應部延伸至片材的排出部;翻轉傳送通道,其從所述傳送通道的下游側部分分流并匯合到所述傳送通道的上游側部分。所述定影裝置使圖像定影于在所述傳送通道內被傳送的片材上。所述傳送引導件在比所述定影裝置靠所述傳送通道的下游側的位置對所述片材進行引導。所述分流引導件在比所述定影裝置靠所述傳送通道的下游側的位置向所述排出部引導所述片材,而且,所述分流引導件在比所述定影裝置靠所述傳送通道的下游側的位置向所述翻轉傳送通道引導所述片材。所述傳送引導件以能夠拆下來的方式安裝在所述裝置主體或定影裝置上,并從所述片材的傳送方向下游側覆蓋所述定影裝置的一部分。所述分流引導件以能夠拆下來的方式安裝在所述傳送引導件上。

附圖說明

圖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機的內部結構的剖視圖。

圖2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機的后部的剖視圖。

圖3是沿圖1的ⅲ-ⅲ線剖切而成的剖視圖。

圖4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機的立體圖。

圖5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機的卡紙處理結構的傳送引導件的后方立體圖。

圖6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機的卡紙處理結構的傳送引導件的前方立體圖。

圖7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機的卡紙處理結構的剖視圖。

圖8是用于說明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機的卡紙處理結構的作用的剖視圖。

圖9是用于說明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機的卡紙處理結構(打開開閉引導件)的作用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而且,下面以各圖所示的方向為基準進行說明

參照圖1說明作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圖像形成裝置的打印機1。圖1是示意性地表示打印機1的內部結構的剖視圖。而且,在下面的說明中,“傳送方向”是指片材s被傳送的方向。另外,“上游”和“下游”以及與之類似的用語是指片材s的傳送方向上的“上游”和“下游”以及與之類似的概念。

打印機1具有裝置主體2、供紙盒3和出紙盤4。作為片材的供應部的供紙盒3被設在裝置主體2的下部且能沿前后方向插拔。被切成一定大小的片材s(堆疊)被收裝在供紙盒3中。作為片材的排出部的出紙盤4被設在裝置主體2的上表面。而且,能開閉的手動送紙盤5被設在裝置主體2的前表面。

在裝置主體2內設有傳送通道15和翻轉傳送通道16。傳送通道15從供紙盒3延伸至出紙盤4。翻轉傳送通道16形成在傳送通道15的下方。翻轉傳送通道16從傳送通道15的下游側部分分流并匯合到傳送通道15的上游側部分。

另外,打印機1具有供紙機構10、圖像形成部11、定影裝置12、出紙機構13和控制裝置14。供紙機構10被設在傳送通道15的上游端部。圖像形成部11和定影裝置12被設在傳送通道15的中間部。出紙機構13被設在傳送通道15的下游端部。控制裝置14總體控制打印機1的各結構。而且,在手動送紙盤5的附近設有手動供紙機構17。

供紙機構10將供紙盒3內的片材s一張張地送至傳送通道15。手動供紙機構17將放在手動送紙盤5上的片材s一張張地送至傳送通道15。而且,傳送通道15在比定影裝置12靠下游側的位置向上方彎曲并向上方延伸設置。翻轉傳送通道16在比定影裝置12靠下游側的位置從傳送通道15分流并向下方折返,向前方延伸設置。在傳送通道15和翻轉傳送通道16上配置有多個用于檢測片材s的傳送不良(卡紙)的檢測裝置(未圖示)。檢測裝置與控制裝置14電連接,用于將表示發生卡紙的電信號發送給控制裝置14。

圖像形成部11包括調色劑容器20、感光鼓單元21和光掃描裝置22。調色劑容器20例如收裝黑色調色劑(顯影劑)。感光鼓單元21包括感光鼓23、充電裝置24、顯影裝置25、轉印輥26和清潔裝置27。充電裝置24、顯影裝置25、轉印輥26和清潔裝置27按照轉印過程順序配置在感光鼓23的周圍。轉印輥26從下側與感光鼓23壓力接觸而形成轉印夾持部26a。

在此說明打印機1的動作。控制裝置14根據輸入的圖像數據如下執行圖像形成處理。

充電裝置24使感光鼓23的表面帶電。光掃描裝置22對感光鼓23進行對應于圖像數據的曝光(參照圖1的虛線箭頭)。顯影裝置25將感光鼓23上的靜電潛像顯影為調色劑圖像。另外,片材s從供紙盒3(或手動送紙盤5)被送至傳送通道15。調色劑圖像被轉印在通過轉印夾持部26a的片材s的表面。定影裝置12將調色劑圖像定影在片材s上。定影處理后的片材s被出紙機構13排出至出紙盤4上。

而且,在對片材s進行雙面打印時,出紙機構13使片材s調轉方向而送至翻轉傳送通道16。片材s通過翻轉傳送通道16再次進入傳送通道15,并再次向轉印夾持部26a被傳送。因此,能在片材s的背面形成圖像。

接著,參照圖2和圖3說明定影裝置12。圖2是表示打印機1的后部的剖視圖。圖3是沿圖1的ⅲ-ⅲ線剖切而成的剖視圖。

定影裝置12采用所謂的滑動帶方式。定影裝置12包括定影架30、定影帶31、加壓輥32、定影驅動部33、ih加熱器34、旋轉檢測機構35和分離爪36。

作為定影部件的定影帶31具有可撓性且形成環形。定影帶31形成為左右方向(旋轉軸方向)上較長的圓筒狀。定影帶31被設在定影架30上且能以軸心為中心旋轉(繞圈運動)。而且,雖省略圖示,但定影帶31從內側起由基材層、彈性層和離型層層積而形成。基材層例如由混合有鎳或金屬粉末的聚酰亞胺樹脂形成。彈性層例如由硅膠形成,離型層例如由氟樹脂形成。

不能旋轉的推壓部件37被配置在定影帶31的內側。推壓部件37將定影帶31推壓至加壓輥32。在定影帶31的左右方向(旋轉軸方向)兩端部安裝有左右一對的端帽38。在各端帽38的內周面和定影帶31的外周面之間夾設有圓環狀的彈性部件38a。在各端帽38的外周面形成有連接齒輪38b。上述推壓部件37的左右兩端部以與左右一對的端帽38隔開間隙的方式與該左右一對的端帽38相嵌合。

作為加壓部件的加壓輥32形成為在左右方向上較長的圓筒狀。加壓輥32被設在定影架30上且能以軸心為中心旋轉。加壓輥32從定影帶31的下側與定影帶31壓力接觸。在定影帶31和加壓輥32之間形成有定影夾持部n1。加壓輥32是通過在芯材32a的周面層積彈性層32b等而形成。芯材32a例如由不銹鋼或鋁等金屬形成,彈性層32b例如由硅膠或硅海綿形成。而且,雖省略圖示,但在彈性層32b的表面層積有離型層(氟樹脂等)。

如圖3所示,定影驅動部33包括馬達和齒輪組(未圖示)。定影驅動部33與固定在芯材32a的一端部(右端部)的驅動齒輪32c連接。定影驅動部33對加壓輥32進行驅動以使其以軸心為中心旋轉。

作為熱源的ih加熱器34被配置在定影帶31的上側(定影夾持部n1的相反側)。ih加熱器34產生磁場以加熱定影帶31。定影裝置12對通過定影夾持部n1的片材s加壓并加熱,從而將調色劑圖像定影在片材s上。

旋轉檢測機構35包括傳動齒輪35a、旋轉脈沖板35b和旋轉檢測傳感器35c。

傳動齒輪35a與右側的端帽38的連接齒輪38b嚙合以將定影帶31的旋轉傳遞給旋轉脈沖板35b。旋轉脈沖板35b具有沿周向等間隔排列的多個遮光片(未圖示)。旋轉檢測傳感器35c是發光部和受光部隔著旋轉脈沖板35b相向的光遮斷器(photointerrupter)。旋轉檢測傳感器35c將隨旋轉脈沖板35b的旋轉而變化的受光信息發送給控制裝置14。而且,旋轉檢測傳感器35c也可設置1個以上,只要能檢測到左右一對的端帽38的至少一方的旋轉即可。

如圖2所示,作為分離部件的分離爪36被配置在比定影夾持部n1靠傳送通道15的下游側的位置。另外,分離爪36被配置在比定影夾持部n1靠定影帶31的旋轉方向下游側的位置。分離爪36的基端部被定影架30支承。分離爪36被設置成其頂端部從反轉方向接近定影帶31的表面。設置分離爪36的目的是將卷在定影帶31上的片材s進行分離。而且,分離爪36的頂端部和定影帶31的表面之間的間隔例如被設定在0.1~0.5mm的范圍內。而且,分離爪36也可被設置成其頂端部接觸定影帶31。

分離爪將通過(穿過)定影夾持部n1并開始卷到定影帶31上的片材s從定影帶31上剝開。但是,偶爾也發生如下情況,即,片材s進入定影帶31和分離爪36之間的間隙而造成片材s的傳送不良(卡紙)。上述多個檢測裝置中的一個被設置成能檢測到發生在定影裝置12中的片材s的卡紙。定影裝置12中發生卡紙時,檢測裝置將表示發生卡紙的信號發送給控制裝置14。控制裝置14在識別出發生卡紙這一情況時使圖像形成處理停止。之后,控制裝置14在液晶畫面(未圖示)上顯示表示發生卡紙的信息。用戶根據顯示在液晶畫面上的信息來執行卡紙處理(解除卡紙)。

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機1具有用于去除卡在定影裝置12附近的片材s的卡紙處理結構40。參照圖1、圖2、圖4至圖9說明卡紙處理結構40。圖4是表示打印機1的立體圖。圖5是表示卡紙處理結構40的傳送引導件42的后方立體圖。圖6是表示卡紙處理結構40的傳送引導件42的前方立體圖。圖7是表示卡紙處理結構40的剖視圖。圖8是用于說明卡紙處理結構40的作用的剖視圖。圖9是用于說明卡紙處理結構40(敞開開閉引導件44)的作用的剖視圖。

如圖2和圖4所示,卡紙處理結構40包括罩41、傳送引導件42、左右一對的分流引導件43和開閉引導件44。罩41被設置成能開閉在裝置主體2的后表面開口的背面開口部2a。傳送引導件42、各分流引導件43和開閉引導件44被設在裝置主體2的內部。

如圖2所示,罩41例如由合成樹脂材料形成大致矩形板狀,罩輥45被軸支承在罩41的下部。罩輥45包括被固定在軸上的多個滾子(例如4個)。在罩41的下部設有左右一對的罩旋轉軸41a。罩41被裝置主體2支承且能以各罩旋轉軸41a為中心轉動。罩41被設置成能在以下位置之間轉動:關閉背面開口部2a的閉口位置p11(參照圖2)、和敞開背面開口部2a的開口位置p12(參照圖4)。

如圖1和圖2所示,移至閉口位置p11的罩41的外表面構成裝置主體2的后表面。移至閉口位置p11的罩41的內表面既構成傳送通道15的比定影裝置12靠下游側的一個表面,又構成翻轉傳送通道16的上游側的一個表面。在罩41的內表面豎立設置有用于順暢地傳送片材s的多個罩側突筋46(參照圖4)。多個罩側突筋46在左右方向上以規定間隔并排設置。

另外,如圖4所示,使罩41移至開口位置p12時,傳送通道15的比定影裝置12靠下游側的另一表面和翻轉傳送通道16的上游側的另一表面露出。因此,能進行包括卡紙處理在內的保養作業。

傳送引導件42例如由合成樹脂材料形成在左右方向上較長的大致長方體狀(參照圖5和圖6)。如圖2所示,傳送引導件42被設置成從傳送方向下游側覆蓋定影帶31。傳送引導件42構成傳送通道15的比定影裝置12靠下游側的上表面。在傳送引導件42的下表面豎立設置有用于順暢地傳送片材s的多個上側突筋50(參照圖5和圖6)。多個上側突筋50在左右方向上以規定間隔并排設置。傳送引導件42在比定影裝置12靠傳送通道15的下游側的位置對通過定影裝置12(定影夾持部n1)的片材s向傳送通道15的下游側進行引導。

作為第1輥的從動輥51被軸支承在傳送引導件42的下部的背面側。從動輥51包括被固定在軸上的左右一對的滾子。如圖4和圖5所示,在傳送引導件42的背面凹設有左右一對的引導件配置部52。各引導件配置部52在從背面觀察時大致呈矩形,是敞開傳送通道15側(后表面)的下凹部。在各引導件配置部52的兩側的內側面52a,分別突出設置有圓柱狀的軸突53(參照圖5)。各軸突53被設在各引導件配置部52的下部。

如圖5和圖6所示,在各引導件配置部52的底面52b的中央附近穿設有通孔54。準確地講,右側的通孔54在底面52b的大致中央開口,左側的通孔54在底面52b的大致中央的下方開口。

如圖6所示,在傳送引導件42的前表面突出設置有左右一對的定位突起55。左側的定位突起55形成于左側的通孔54的右側,右側的定位突起55形成于右側的通孔54的下側。各定位突起55嵌合到凹設于定影架30的定位凹部(未圖示)。

通過將各定位突起55嵌合到各定位凹部,可將傳送引導件42定位到定影架30上。作為緊固部件的2根螺釘b從后方向前方穿過通孔54而與形成于定影架30上的螺孔(未圖示)螺合。即,傳送引導件42經由2根螺釘b被固定在定影裝置12(定影架30)上(參照圖4)。如上所述,傳送引導件42以能夠拆下來的方式設置在定影裝置12上且從傳送方向下游側覆蓋定影裝置12的上部(一部分)。

如圖2和圖4所示,左右一對的分流引導件43分別包括由連結部56所連結的3個分流突筋57。各分流突筋57和連結部56例如由合成樹脂材料一體形成。左右一對的分流引導件43分別被配置在傳送引導件42的引導件配置部52。而且,由于2個分流引導件43形狀相同,因此,下面說明1個分流引導件43。

3個分流突筋57在左右方向上等間隔并排設置。各分流突筋57包括豎立設置在突筋支承部57a的頂端部的突筋主體57b,且從側面觀察時形成大致l形(參照圖7)。3個突筋支承部57a被固定在連結部56。在左右兩端的突筋支承部57a分別凹設有軸承部57c。突筋主體57b具有朝向上方且向前方傾斜的斜面57d(參照圖7)。突筋主體57b使斜面57d側朝向傳送通道15突出。各分流引導件43(各分流突筋57的突筋主體57b)構成傳送通道15的比定影裝置12靠下游側的另一表面。

突出設置在傳送引導件42的引導件配置部52上的左右一對的軸突53嵌合到分流引導件43的左右一對的軸承部57c且能相對其旋轉(參照圖7)。在該狀態下,分流引導件43以能夠拆下來的方式設置在傳送引導件42的引導件配置部52上。另外,分流引導件43連結在傳送引導件42上且從傳送通道15側(后方)覆蓋螺釘b。

另外,分流引導件43被支承為能以軸承部57c(軸突53)為中心轉動。詳細地講,如圖2所示,分流引導件43被設置成能在以下位置之間轉動:與通過傳送引導件42之后而朝向傳送通道15的下游側傳送的片材s滑動接觸的排出位置p21和與通過傳送引導件42之后而朝向翻轉傳送通道16傳送的片材s滑動接觸的防止倒流位置p22。

朝向出紙盤4傳送的片材s將分流引導件43引向前方(引導件配置部52的底面52b側)。即,分流引導件43移至使突筋主體57b的頂端部(上端部)轉動到前方的排出位置p21(參照圖2的雙點劃線)。片材s通過與已移至排出位置p21的分流引導件43滑動接觸而被引導向傳送通道15的下游側。因此,可將已通過傳送引導件42的片材s向出紙盤4引導。

另外,朝向翻轉傳送通道16傳送的片材s將分流引導件43引向后方(離開引導件配置部52的底面52b的方向)。即,分流引導件43移至使突筋主體57b的頂端部(上端部)轉動到后方的防止倒流位置p22(參照圖2的實線)。片材s通過與已移至防止倒流位置p22的分流引導件43滑動接觸而被引導向翻轉傳送通道16。因此,能防止應被翻轉的片材s再次進入傳送通道15(倒流)。

如上所述,分流引導件43在比定影裝置12靠傳送通道15的下游側的位置將通過傳送引導件42而傳送過來的片材s引導向出紙盤4,并且在比定影裝置12靠傳送通道15的下游側的位置,于片材s通過傳送引導件42之后將該片材s引導向翻轉傳送通道16。

如圖2、圖4和圖7所示,開閉引導件44例如由合成樹脂材料形成為在左右方向上較長的大致長方體狀。開閉引導件44被設置成從傳送方向下游側覆蓋加壓輥32。開閉引導件44構成傳送通道15的比定影裝置12靠下游側的下表面。在開閉引導件44的上表面豎立設置有用于順暢地傳送片材s的多個下側突筋60。多個下側突筋60在左右方向上以規定間隔并排設置。

另外,開閉引導件44構成翻轉傳送通道16的上游側的另一表面。在開閉引導件44的背面豎立設置有多個后側突筋61。多個后側突筋61在左右方向上以規定間隔并排設置。

作為第2輥的驅動輥62被軸支承在開閉引導件44的上部的背面側。驅動輥62包括被固定在軸上的多個滾子(例如4個)。各驅動輥62經由齒輪組等而與驅動馬達連接。

開閉引導件44經由開閉軸44a被設在裝置主體2上且能轉動。詳細地講,開閉引導件44被裝置主體2支承且能在以下位置之間轉動:從下方支承傳送引導件42的支承位置p31(參照圖2)、和從傳送引導件42的下方脫離的脫離位置p32(參照圖7)。在開閉軸44a設有作為施力部件的扭簧63。扭簧63朝向支承位置p31對開閉引導件44施力。

如圖2所示,將開閉引導件44移至支承位置p31時,驅動輥62與從動輥51壓力接觸。另外,將開閉引導件44移至支承位置p31且將罩41移至閉口位置p11時,罩輥45與驅動輥62壓力接觸。在驅動輥62和從動輥51之間沿著傳送通道15形成有傳送夾持部n2。在驅動輥62和罩輥45之間沿著翻轉傳送通道16形成有翻轉傳送夾持部n3。驅動輥62接受來自驅動馬達的驅動力而旋轉。從動輥51和罩輥45從動于驅動輥62而旋轉。片材s被各夾持部n2、n3夾持的同時被傳送。

在此,說明卡紙處理結構40的作用(卡紙處理的步驟)。在使罩41移至閉口位置p11、并使開閉引導件44移至支承位置p31的狀態下執行圖像形成處理。

圖像形成處理中定影裝置12內發生片材s的卡紙時,控制裝置14在液晶畫面上顯示信息等。操作人員根據顯示在液晶畫面上的信息執行卡紙處理。首先,操作人員將罩41從閉口位置p11轉動到開口位置p12(參照圖4)。結果,翻轉傳送夾持部n3的形成被解除,背面開口部2a被敞開。因此,就能對裝置主體2的內部進行處理。

在此,當定影夾持部n1或比傳送夾持部n2靠傳送方向下游側的位置發生卡紙時,操作人員將開閉引導件44從支承位置p31轉動到脫離位置p32(參照圖7)。結果,傳送夾持部n2的形成被解除而露出加壓輥32。之后,操作人員去除卡住的片材s。

另外,例如在片材s進入定影帶31和分離爪36之間的間隙時,露出定影裝置12的定影帶31以去除卡住的片材s。首先,操作人員解除各軸承部57c與各軸突53的嵌合狀態,從傳送引導件42上取下各分流引導件43。結果,既露出傳送引導件42的引導件配置部52的底面52b,又露出將傳送引導件42固定在定影架30的各螺釘b(的頭部)(參照圖4)。操作人員用工具(螺絲刀等)擰松并取下各螺釘b。接下來,操作人員將傳送引導件42從定影架30取下(參照圖8)。因此,由于定影帶31的一部分會露出,因而能容易地去除進入定影帶31和分離爪36之間的間隙中的片材s(卡紙處理)。

而且,如圖9所示,也可在將開閉引導件44從支承位置p31轉動到脫離位置p32之后進行卡紙處理。通過取下傳送引導件42并使開閉引導件44移至脫離位置p32而露出定影裝置12(定影夾持部n1的下游側周邊)。因此,能容易地進行定影裝置12中的卡紙處理。

接著,操作人員進行傳送引導件42向定影架30的安裝作業。首先,操作人員使傳送引導件42的各定位突起55嵌合到定影架30的定位凹部(未圖示)中。操作人員將開閉引導件44從脫離位置p32轉動到支承位置p31(參照圖8)。開閉引導件44被扭簧63施力而被保持在支承位置p31。移至支承位置p31的開閉引導件44從下方支承傳送引導件42(參照圖2)。因此,傳送引導件42以平穩的狀態被保持在開閉引導件44上。因而能容易地進行傳送引導件42的安裝作業。另外,由于能防止安裝作業時傳送引導件42掉落,因此,能防止傳送引導件42、定影裝置12等因掉落而損壞。

操作人員在用各螺釘b將傳送引導件42固定到定影架30上后,再用傳送引導件42來支承各分流引導件43。之后,使罩41從開口位置p12移至閉口位置p11。即,操作人員實施與取下相反的工序。

采用以上說明的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機1時,用于覆蓋定影裝置12的傳送引導件42以能夠拆下來的方式設置在定影裝置12(定影架30)上,因此,只需取下傳送引導件42就能露出定影裝置12。因而,無需分解定影裝置12,就能容易地去除卡在定影裝置12中的片材s。而且,作為定影架30的替代,傳送引導件42也可以能夠拆下來的方式被裝置主體2支承。

另外,采用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機1時,各螺釘b被各分流引導件43遮蓋。即,各螺釘b被設在不易被操作人員看到的位置。另外,在取下各分流引導件43之后,才能實施螺釘b和傳送引導件42的拆除作業(卡紙處理作業)。因此,能防止不具有正確的卡紙處理知識的人取下螺釘b(傳送引導件42),并能防止因錯誤的卡紙處理而使定影裝置12產生故障的情況發生。

而且,在本實施方式的說明中,作為一例而表示了將本發明適用于單色打印機的情況,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將本發明適用于彩色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或多功能一體機等。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川县| 静乐县| 通州区| 宁乡县| 宝清县| 织金县| 扶绥县| 嘉鱼县| 进贤县| 南部县| 丘北县| 南宁市| 中西区| 格尔木市| 天津市| 枞阳县| 都江堰市| 凤阳县| 文安县| 涞水县| 增城市| 绍兴市| 洛浦县| 呈贡县| 灵台县| 潍坊市| 凤冈县| 宜都市| 始兴县| 象州县| 阜新市| 依兰县| 镶黄旗| 仪征市| 思南县| 潍坊市| 鸡东县| 侯马市| 丹东市| 馆陶县| 安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