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顯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顯示裝置與流程

文檔序號:11152813閱讀:363來源:國知局
顯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顯示裝置與制造工藝

本申請涉及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顯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顯示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顯示裝置,其中,透明顯示裝置由于能夠在透明的狀態下顯示圖像而受到人們的關注。

相關技術中,透明顯示裝置可以包括:透明顯示面板和光源模組,光源模組設置在透明顯示面板的側面。光源模組包括光源和反射片,光源發出的光線能夠在反射片的作用下被反射至透明顯示面板的一側。透明顯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陣列基板、液晶和兩個偏光片。在陣列基板中薄膜晶體管的控制下,部分液晶發生偏轉,透明顯示面板中發生液晶偏轉的區域在偏光片的作用下,允許射入透明顯示面板一側的光線從另一側射出,未發生液晶偏轉的區域在偏光片的作用下,禁止射入透明顯示面板一側的光線從另一側射出。且在光線射出透明顯示面板前,需要經過彩膜基板,在彩膜基板的作用下,光線中的彩色光線從透明顯示面板射出,從而使得透明顯示面板顯示圖像。進一步的,由于光源模組并未設置在透明顯示面板的一側,因此,位于透明顯示面板的另一側的用戶能夠透過該未發生液晶偏轉的區域看到顯示面板一側的景象,實現該透明顯示面板的透明顯示。

由于相關技術中,光源發出的光線需要經過兩個偏光片,且在經過偏光片時光線會發生較多的損耗,因此,透明顯示面板對光線的利用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顯示裝置。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所述顯示面板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襯底基板和第二襯底基板;

所述第一襯底基板和所述第二襯底基板之間設置有多個像素單元,所述像素單元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襯底基板靠近所述第二襯底基板的表面上的共通電極,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二襯底基板靠近所述第一襯底基板的表面上的可動電極,所述共通電極的材質和所述可動電極的材質均為透明反光材質;

在所述共通電極和所述可動電極加載電壓后,所述可動電極能夠向靠近或遠離所述共通電極的方向移動,以改變所述可動電極與所述共通電極的間距,以及所述可動電極上與所述共通電極的間距為預設間距的區域的面積。

可選的,所述像素單元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襯底基板靠近所述第一襯底基板的表面上的兩個連接電極,所述可動電極的兩端分別固定設置在所述兩個連接電極上。

可選的,所述像素單元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共通電極靠近所述可動電極的表面的像素絕緣塊,所述像素絕緣塊的材質為透明材質,且所述多個像素單元中存在至少兩個像素單元中的像素絕緣塊的厚度不同。

可選的,所述可動電極包括:疊加的可伸縮樹脂膜基材和碳納米管層,且所述可伸縮樹脂膜基材靠近所述第二襯底基板設置。

可選的,所述像素單元還包括:至少兩個用于支撐所述可動電極和所述共通電極的隔墊絕緣塊。

可選的,所述顯示面板還包括:設置在所述任意兩個像素單元之間,用于支撐所述第一襯底基板和所述第二襯底基板的間隔絕緣塊。

可選的,所述共通電極靠近所述第二襯底基板的表面設置有第一鋁膜;

所述可動電極靠近所述第一襯底基板的表面設置有第二鋁膜。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的控制方法,所述顯示面板為第一方面所述的顯示面板,所述方法包括:

向所述像素單元中的共通電極輸入第一電壓;

向所述像素單元中的可動電極輸入第二電壓,使得所述可動電極在所述第一電壓和所述第二電壓的作用下,向靠近或遠離所述共通電極的方向移動,以改變所述可動電極與所述共通電極的間距,以及改變所述可動電極上與所述共通電極的間距為預設間距的區域的面積,從而改變從所述像素單元射出的光線的波長和亮度。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所述顯示裝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顯示面板。

可選的,所述顯示裝置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襯底基板和第二襯底基板,所述顯示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襯底基板遠離所述第一襯底基板一側的背光源,

所述背光源包括第三襯底基板,所述第三襯底基板靠近所述第二襯底基板的表面依次設置有透明陽極、透明有機電致發光層和透明陰極。

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請提供的顯示面板中,第一襯底基板和第二襯底基板之間設置有像素單元,像素單元包括共通電極和可動電極,且共通電極和可動電極的材質均為透明反光材質,共通電極與可動電極形成光學諧振腔。由于構成光學諧振腔的兩個反射面的距離,與從該光學諧振腔射出的光線的顏色相關,且在共通電極和可動電極加載電壓后,可動電極能夠向靠近或者遠離共通電極的方向運動,因此,本申請中可以通過向共通電極和可動電極上的電壓,改變可動電極與共通電極的間距,以及可動電極上與共通電極的間距為預設間距的區域的面積。從而使得顯示面板上該像素單元所在的區域發出相應顏色和相應亮度的光,得顯示面板顯示圖像。由于該顯示面板中并不包括偏光片,因此,能夠在實現顯示面板顯示圖像的前提下,減少光的損耗,提高了對光線的利用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由可動電極和對應的共通電極形成的光學諧振腔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光學諧振腔的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顯示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薄膜晶體管分布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可動電極的運動狀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可動電極的狀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方法流程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面板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顯示面板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又一種顯示面板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面板的制造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顯示面板的制造示意圖;

圖1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再一種顯示面板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1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面板的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圖;

圖1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背光源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申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申請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面板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顯示面板0可以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襯底基板01和第二襯底基板02。

第一襯底基板01和第二襯底基板02之間設置有多個像素單元A,像素單元A可以包括:設置在第一襯底基板01靠近第二襯底基板02的表面上的共通電極03,以及設置在第二襯底基板02靠近第一襯底基板01上的可動電極04,共通電極03的材質和可動電極04的材質均可以為透明反光材質;在共通電極03和可動電極04加載電壓后,可動電極04能夠向靠近或遠離共通電極03的方向移動,以改變可動電極04與共通電極03的間距,以及可動電極04上與共通電極03的間距為預設間距的區域的面積。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中,第一襯底基板和第二襯底基板之間設置有像素單元,像素單元包括共通電極和可動電極,且共通電極和可動電極的材質均為透明反光材質,共通電極與可動電極形成光學諧振腔。由于構成光學諧振腔的兩個反射面的距離,與從該光學諧振腔射出的光線的顏色相關,且在共通電極和可動電極加載電壓后,可動電極能夠向靠近或者遠離共通電極的方向運動,因此,本申請中可以通過向共通電極和可動電極上的電壓,改變可動電極與共通電極的間距,以及可動電極上與共通電極的間距為預設間距的區域的面積。從而使得顯示面板上該像素單元所在的區域發出相應顏色和相應亮度的光,得顯示面板顯示圖像。由于該顯示面板中并不包括偏光片,因此,能夠在實現顯示面板顯示圖像的前提下,減少光的損耗,提高了對光線的利用率。

需要說明的是,每個像素單元A中的共通電極03均可以為塊狀電極,且多個像素單元A中的共通電極03可以相互連接在一起(如通過導線連接在一起),在需要向多個共通電極03施加電壓時,可以直接向一個共通電極03施加電壓即可以實現向多個共通電極03施加電壓。實際應用中,第一襯底基板上可以形成有平板電極,且該平板電極可以包括每個像素單元A中的共通電極03,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定。

在可動電極和共通電極均為加載電壓時,圖1中的多個可動電極04與共通電極03不接觸,且可動電極和共通電極在加載電壓時,可動電極能夠朝靠近或遠離共通電極的方向運動,并與第二襯底基板發生相對運動。示例的,圖1中的可動電極04可以通過支撐物(圖1中未示出)設置在第二襯底基板02上,或者通過電磁力懸浮在第一襯底基板01和第二襯底基板02之間,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定。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由可動電極和對應的共通電極形成的光學諧振腔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由于可動電極04和共通電極03均為透明反射材質,因此,光線均能夠穿過可動電極04和共通電極03,并進入可動電極04和共通電極03之間。且由于可動電極和共通電極均能夠反射光線,所以,進入可動電極04和共通電極03之間的光線會在可動電極04和共通電極03的表面進行反射,光線在每次反射的過程中都有部分光線從可動電極和共通電極形成的光學諧振腔內透出。示例的,由于光線具有干涉現象,當光線在可動電極和共通電極之間反射時,一部分波長的光線彼此抵消,而另一部分波長的光線會被加強并射出可動電極與共通電極形成的光學諧振腔。需要說明的是,被加強并射出的光線的波長與可動電極與共通電極之間的距離相關,也即是,在需要改變從光學諧振腔射出的光線的顏色時,可以通過改變光學諧振腔中可動電極與共通電極之間的距離實現。

另外,為了提高顯示面板對光線的利用率,可以在每個共通電極03靠近第二襯底基板02的表面設置第一鋁膜P1,在每個可動電極04靠近第一襯底基板01的表面設置第二鋁膜P2。從而增多光線在光學諧振腔中反射的次數,提高從光學諧振腔射出的光線的亮度。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光學諧振腔的示意圖,如圖3所示,當共通電極03與可動電極04相距400納米(英文:nanometer;簡稱:nm)時,射入光學諧振腔內的紅光能夠從光學諧振腔中射出;當共通電極03與可動電極04相距300納米時,射入光學諧振腔內的綠光能夠從光學諧振腔中射出;當共通電極03與可動電極04相距160納米時,射入光學諧振腔內的藍光能夠從光學諧振腔中射出;當共通電極03與可動電極04相距600納米時,射入光學諧振腔內的紅外光能夠從光學諧振腔中射出;當共通電極03與可動電極04相距60納米時,射入光學諧振腔中的紫外光能夠從光學諧振腔中射出。因此,在需要控制顯示面板顯示彩色圖像時,可以分別向多個可動電極施加三種電壓,從而使得顯示面板中,一部分可動電極與對應的共通電極相距400納米,一部分可動電極與對應的共通電極相距300納米,一部分可動電極與對應的共通電極相距160納米,從而使得顯示面板能夠發出紅、綠和藍三種顏色的光。在無需控制顯示面板顯示圖像時,可以控制每個可動電極與對應的共通電極相距60納米或者600納米,使得顯示面板發出人眼無法看到的紫外光或者紅外光,此時,人眼的視線可以穿過顯示面板,看到顯示面板背面的景象,也即此時顯示面板為透明的。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顯示面板的結構示意圖,如圖4所示,每個像素單元A還可以包括:設置在第二襯底基板02上的兩個連接電極05,該像素單元A中的可動電極04的兩端可以分別固定設置在兩個連接電極05上。也即是,可動電極04的兩端均搭接在兩個連接電極05上,可動電極04通過兩個連接電極05設置在第二襯底基板02上,且每個可動電極04與第二襯底基板02不接觸,在可動電極04與對應的共通電極03上的電壓的作用下,可動電極04能夠朝靠近或遠離對應的共通電極03的方向運動。

進一步的,本發明實施例中可以通過薄膜晶體管向每個可動電極施加電壓。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薄膜晶體管分布示意圖,請結合圖4和圖5,第二襯底基板02上可以設置有多條數據線C和多條柵線D,多條數據線C和多條柵線D交叉圍成陣列排布的多個像素區域,每個像素區域內設置有一個像素單元,該像素單元還可以包括薄膜晶體管B,且像素單元中的薄膜晶體管B與連接電極05相連接(圖4和圖5中均未示出該連接關系),且可動電極04與薄膜晶體管B不接觸。

由于可動電極04并未與第二襯底基板02以及薄膜晶體管B均不接觸,因此,在可動電極04需要向靠近對應的共通電極運動時,可動電極04不會受到第二襯底基板02和薄膜晶體管B的牽絆,可動電極04更不會帶動薄膜晶體管B運動使得薄膜晶體管B從第二襯底基板02上脫落。示例的,可動電極04可以與薄膜晶體管B中的絕緣層不接觸。

在需要控制顯示面板顯示圖像時,可以向共通電極輸入電壓。然后,依次向每條柵線輸入開啟電壓,逐行開啟每行像素單元中的薄膜晶體管,并通過數據線和每個薄膜晶體管向可動電極輸入電壓,進而使得可動電極在共通電極和可動電極上電壓差的作用下運動。

請繼續參考圖4,每個共通電極03上均可以設置有一個像素絕緣塊06,每個可動電極04與對應的共通電極03上設置的像素絕緣塊06不接觸,像素絕緣塊06的材質可以為透明材質。當多個可動電極04中的某一可動電極04與對應的共通電極03上的像素絕緣塊06相接觸時,射入每個可動電極04與對應的共通電極03之間的光線中的可見光,能夠從顯示面板射出。示例的,本發明實施例中,設置在多個共通電極03上的多個像素絕緣塊06的厚度可以包括:400納米、300納米和160納米,在未向可動電極04和共通電極03施加電壓時,每個可動電極04朝向對應的共通電極03的表面,與對應的共通電極03朝向該可動電極04的表面之間的距離可以為600納米。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可動電極的運動狀態示意圖,如圖6所示,在未向可動電極04施加電壓或者向可動電極施加較低的電壓時,可動電極04處于初始的狀態,可動電極04與對應的共通電極03的距離為600納米,此時的顯示面板處于透明狀態。當向可動電極04施加高壓時,由于可動電極04與對應的共通電極03之間設置有像素絕緣塊06,因此,在向可動電極04和共通電極03施加電壓后,可動電極04與像素絕緣塊06接觸,且由于像素絕緣塊06的存在,無論可動電極04如何運動,可動電極04與共通電極03的最小距離為該像素絕緣塊06的厚度。另外,由于每個可動電極04和對應的共通電極03之間設置有一個像素絕緣塊,因此,無論可動電極04怎樣運動,可動電極04與對應的共通電極03均不會短路。

當可動電極04與該共通電極03的距離為像素絕緣塊06的厚度時,從該可動電極04和該共通電極03形成的光學諧振腔中射出的光線為:該像素絕緣塊06的厚度對應顏色的光線。

當可動電極04與共通電極03之間的電壓差越大時,可動電極04與像素絕緣塊06的接觸面積越大,此時,可動電極04上與共通電極03的間距為像素絕緣塊的厚度(也即預設間距)的區域的面積越大,從該可動電極04與該共通電極03形成的光學諧振腔中射出的該像素絕緣塊06的厚度對應顏色的光就越多,顯示面板上該可動電極04所在區域的亮度就越高。當可動電極04與共通電極03之間的電壓差越小時,可動電極04與像素絕緣塊06的接觸面積越小,此時,可動電極04上與共通電極03的間距為像素絕緣塊的厚度(也即預設間距)的區域的面積越小,從該可動電極04與該共通電極03形成的光學諧振腔中射出的該像素絕緣塊06的厚度對應顏色的光就越少,顯示面板上該可動電極04所在區域的亮度就越低。也即,本發明實施例中可以通過改變可動電極與像素絕緣塊的接觸面積,改變可動電極在顯示面板上所在區域的亮度,從而實現顯示面板的灰階顯示。

可選的,多個像素單元中可以存在至少兩個像素單元中的像素絕緣塊的厚度不同,也即在向可動電極和共通電極施加電壓后,可動電極與像素絕緣塊接觸,由于多個像素單元中存在至少兩個像素絕緣塊的厚度不同,因此,多個像素單元中能夠發出至少兩種顏色的光,從而豐富了顯示面板上像素單元發出光的顏色。

示例的,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多個像素單元可以包括多個陣列排布的像素單元組,每個像素單元組可以包括三個像素單元,且該三個像素單元中像素絕緣塊的厚度可以分別為400納米、300納米和160納米,從而使得該三個像素單元中的可動電極和共通電極加載電壓后,三個像素單元能夠分別發出紅光、綠光和藍光,進一步豐富了顯示面板上像素單元發出光的顏色,實現顯示面板的彩色顯示效果。

進一步的,可動電極04可以包括:疊加的可伸縮樹脂膜基材和碳納米管層(具有較大寬高比),且可伸縮樹脂膜基材靠近第二襯底基板設置。也即,可伸縮樹脂膜基材搭接在兩個連接電極上,碳納米管層覆蓋在可伸縮樹脂膜基材上。示例的,可動電極中的碳納米管層是一種透明、導電、反光且能夠發生彈性形變的材質;且為了防止碳納米管層在使用的過程中斷裂,在碳納米管層下可以設置有可伸縮樹脂膜基材。

請繼續參考圖4,為了對可動電極04和共通電極03進行支撐,每個可動電極04與對應的共通電極03之間可以設置有:至少兩個用于支撐每個可動電極04與對應的共通電極03的隔墊絕緣塊07。為了進一步的提高顯示面板的顯示效果,還可以在第一襯底基板01和第二襯底基板02之間,任意兩個相鄰的可動電極之間的位置設置間隔絕緣塊08,該間隔絕緣塊08可以起到類似液晶顯示面板中黑矩陣的作用。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可動電極的狀態示意圖,如圖7所示,在具有800*480像素(也稱WVGA)的4.5英尺(英文:inch)的顯示面板中,可動電極04在未拉伸時處于初始狀態,此時可動電極04的寬度L可以為40.8微米(簡稱:μm)。當可動電極在可動電極以及對應的共通電極上的電壓在作用下拉伸時,可動電極04處于拉伸狀態,此時可動電極04被拉長了△L,可動電極被拉高了H=440納米(假設此時像素絕緣塊的厚度為160納米),假設可動電極伸展后極限位置處的角度γ=30度,ΔL=2*(Y-X)=2*(H/cosγ-H*tanγ)=512.7nm,該可動電極04的伸展比率為512.7nm/40.8μm=1.26%,也即,可動電極04的拉伸程度較小,可動電極04不會發生斷裂。

示例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可以采用微機電系統(英文: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簡稱:MEMS)技術制成。且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中并未設置有液晶層、彩色膜層和偏光片,顯示面板的光利用率較高。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中,每個像素單元包括共通電極、可動電極、像素絕緣塊、連接電極以及隔墊絕緣塊。可選的,每個像素單元還可以不包括像素絕緣塊,并且像素單元還可以包括一種顏色的色阻層(紅色色阻層、綠色色阻層或藍色色阻層),在可動電極與共通電極均未加載電壓時,可動電極與共通電極的間距大于或等于600納米,在可動電極與共通電極加載電壓并且相互接觸時,光線能夠穿過可動電極和共通電極從而射出顯示面板,且在色阻層的作用下,色阻層允許穿過的顏色的光線才能夠射出顯示面板,從而使得顯示面板上每個像素區域發出該像素區域內色阻層允許穿過的顏色的光。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中,第一襯底基板和第二襯底基板之間設置有像素單元,像素單元包括共通電極和可動電極,且共通電極和可動電極的材質均為透明反光材質,共通電極與可動電極形成光學諧振腔。由于構成光學諧振腔的兩個反射面的距離,與從該光學諧振腔射出的光線的顏色相關,且在共通電極和可動電極加載電壓后,可動電極能夠向靠近或者遠離共通電極的方向運動,因此,本申請中可以通過向共通電極和可動電極上的電壓,改變可動電極與共通電極的間距,以及可動電極上與共通電極的間距為預設間距的區域的面積。從而使得顯示面板上該像素單元所在的區域發出相應顏色和相應亮度的光,得顯示面板顯示圖像。由于該顯示面板中并不包括偏光片,因此,能夠在實現顯示面板顯示圖像的前提下,減少光的損耗,提高了對光線的利用率。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方法流程圖,該顯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可以用于制造如圖4所示的顯示面板,如圖8所示,該顯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

步驟801、在第一襯底基板上形成多個共通電極。

如圖9所示,在執行步驟801時,可以首先在第一襯底基板01上形成透明導電材質層,該透明導電材質層可以為氧化銦錫。然后可以采用一次構圖工藝對該透明導電材質層進行處理,得到如圖9所示的多個共通電極03。示例地,可以采用涂覆、磁控濺射、熱蒸發或者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法(英文: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簡稱:PECVD)等方法在第一襯底基板上沉積透明導電材質層,該一次構圖工藝可以包括:光刻膠涂覆、曝光、顯影、刻蝕和光刻膠剝離,因此,采用一次構圖工藝對透明導電材質層進行處理可以包括:在透明導電材質層上涂覆一層光刻膠,然后采用掩膜版對光刻膠進行曝光,使光刻膠形成完全曝光區和非曝光區,之后采用顯影工藝進行處理,使完全曝光區的光刻膠被去除,非曝光區的光刻膠保留,之后對完全曝光區在透明導電材質層上的對應區域進行刻蝕,刻蝕完畢后剝離非曝光區的光刻膠即可得到多個共通電極。

可選的,該多個共通電極也可以不為圖9所示的多個電極塊,而是第一襯底基板上可以形成有透明導電材質層,該透明導電材質層可以包括該多個共通電極。也即在形成透明導電材質層后,可以無需采用一次構圖工藝對該透明導電材質層進行處理。

需要說明的是,在步驟801之后,還可以在每個共通電極上形成一個如圖10所示的像素絕緣塊06。示例的,設置在多個共通電極03上的多個像素絕緣塊06的厚度可以包括:400納米、300納米和160納米。

步驟802、在第二襯底基板上形成多個支撐結構。

如圖11所示,在執行步驟802前,可以在第二襯底基板02上形成多條柵線(圖11中未示出)、多條數據線(圖11中未示出)和多個薄膜晶體管B。在執行步驟802時,如圖12所示,可以首先在多個薄膜晶體管B上形成支撐結構F,示例的,支撐結構F的材質可以為光刻膠。

步驟803、在形成有多個支撐結構的第二襯底基板上形成多個連接電極和可動電極。

如圖13所示,在執行步驟803時,可以在形成有支撐結構F的第二襯底基板02上形成多個連接電極05和多個可動電極04,且每兩個連接電極05和兩端搭接在兩個連接電極上的一個可動電極04位于一個像素區域內。此時可動電極04與支撐結構F相接觸。示例的,每個支撐結構上均形成有一個可動電極。

步驟804、去除第二襯底基板上的多個支撐結構。

如圖14所示,在執行步驟804時,可以將可動電極04下方的支撐結構去除,示例的,當支撐結構的材質為光刻膠時,可以通過顯影的方式去除支撐結構。此時,可動電極04與支撐結構下方的薄膜晶體管以及第二襯底基板均不接觸。

步驟805、將第一襯底基板和第二襯底基板相對設置。

最后,可以將第一襯底基板01和第二襯底基板02相對設置,得到如圖4所示的顯示面板。在將第一襯底基板和第二襯底基板相對設置后,多個共通電極和第二襯底基板上的多個可動電極均位于第一襯底基板和第二襯底基板之間,共通電極的材質和可動電極的材質均為透明反光材質,且多個共通電極與多個可動電極的設置位置一一對應,每個可動電極和對應的共通電極在加載電壓后,每個可動電極均能夠向靠近或遠離對應的共通電極的方向運動。

需要說明的是,在將第一襯底基板01和第二襯底基板02相對設置之前,還可以在第一襯底基板01和第二襯底基板02之間,每個可動電極與對應的共通電極之間設置:至少兩個用于支撐每個可動電極與對應的共通電極的隔墊絕緣塊,以及在第一襯底基板和第二襯底基板之間,任意兩個相鄰的可動電極之間的位置還設置間隔絕緣塊。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顯示面板中,第一襯底基板和第二襯底基板之間設置有像素單元,像素單元包括共通電極和可動電極,且共通電極和可動電極的材質均為透明反光材質,共通電極與可動電極形成光學諧振腔。由于構成光學諧振腔的兩個反射面的距離,與從該光學諧振腔射出的光線的顏色相關,且在共通電極和可動電極加載電壓后,可動電極能夠向靠近或者遠離共通電極的方向運動,因此,本申請中可以通過向共通電極和可動電極上的電壓,改變可動電極與共通電極的間距,以及可動電極上與共通電極的間距為預設間距的區域的面積。從而使得顯示面板上該像素單元所在的區域發出相應顏色和相應亮度的光,得顯示面板顯示圖像。由于該顯示面板中并不包括偏光片,因此,能夠在實現顯示面板顯示圖像的前提下,減少光的損耗,提高了對光線的利用率。

圖1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面板的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圖,該顯示面板的控制方法可以用于控制如圖4所示的顯示面板,如圖15所示,該顯示面板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步驟1401、向像素單元中的共通電極輸入第一電壓。

示例的,可以持續的向每個像素單元中的共通電極輸入第一電壓。當該多個共通電極相連接時,可以僅僅向一個共通電極輸入第一電壓就可以實現向多個共通電極輸入第一電壓。當該多個共通電極并未連接在一起時,可以分別向每個共通電極輸入第一電壓。

步驟1402、向像素單元中的可動電極輸入第二電壓,使得可動電極在第一電壓和第二電壓的作用下,向靠近或遠離共通電極的方向移動,以改變可動電極與共通電極的間距,以及改變可動電極上與共通電極的間距為預設間距的區域的面積,從而改變從像素單元射出的光線的波長和亮度。

在步驟1402中可以向每個像素單元中的可動電極輸入第二電壓,需要說明的是,每個像素單元中的可動電極被輸入的第二電壓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示例的,可以通過第二襯底基板上的薄膜晶體管向可動電極輸入第二電壓,如,依次向每個柵線輸入開啟電壓,將多行薄膜晶體管逐行打開,并通過數據線向每個薄膜晶體管輸入第二電壓,使得每個薄膜晶體管向第二電壓輸入至該薄膜晶體管相連接的可動電極。

需要說明的是,在需要控制顯示面板上可動電極所在區域發光時,該第一電壓可以與第二電壓為相反極性的電壓,使得可動電極向靠近共通電極的方向運動。在需要控制顯示面板上可動電極所在區域不發光時,該第一電壓可以與第二電壓為同極性的電壓,使得可動電極向遠離共通電極的方向運動。

示例的,當可動電極與對應的共通電極之間的距離變化時,顯示面板上該可動電極所在區域發出的光的顏色也會發生變化。當可動電極中與共通電極上設置的像素絕緣塊的接觸面積不同時,可動電極上與共通電極的間距為預設間距(也即像素絕緣塊的厚度)的區域的面積不同,顯示面板上該可動電極所在區域發出的光的亮度也會發生變化。也即,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改變向可動電極和對應的共通電極施加的電壓,改變可動電極與對應的共通電極之間的距離,從而改變顯示面板上該可動電極所在區域發出的光的顏色;通過改變向可動電極和對應的共通電極施加的電壓,改變可動電極與對應的共通電極上設置的像素絕緣塊的接觸面積,從而改變顯示面板上該可動電極所在區域發出光的亮度。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的控制方法中,通過向共通電極和可動電極上的電壓,使得可動電極向靠近或遠離共通電極的方向運動,調整可動電極與對應的共通電極的間距,以及可動電極上與共通電極的間距為預設間距的區域的面積。從而使得顯示面板上該像素單元所在的區域發出相應顏色和相應亮度的光,得顯示面板顯示圖像。由于該顯示面板中并不包括偏光片,因此,能夠在實現顯示面板顯示圖像的前提下,減少光的損耗,提高了對光線的利用率。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該顯示裝置可以包括圖1或圖4所示的顯示面板0。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顯示面板的一側可以設置有非透明的背光源,非透明的背光源發出的光線可以射入顯示面板內的多個光學諧振腔,此時的顯示裝置并非透明顯示裝置。或者,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的一側可以不設置有背光源,環境中的光線可以射入顯示面板內的多個光學諧振腔,此時的顯示裝置為透明顯示裝置。再或者,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的一側可以設置有透明的背光源,透明背光源發出的光線可以射入顯示面板內的多個光學諧振腔,此時的顯示裝置為透明顯示裝置。

相關技術中存在一種透明顯示裝置,該透明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包括多個像素區域和多個透明區域,且多個透明區域穿插在多個像素區域中。在該透明顯示裝置顯示圖像時,每個像素區域能夠發出彩色的光線,此時像素區域為非透明的狀態,而透明區域為透明的狀態,人眼能夠透過透明區域看到透明顯示裝置背后的物體。且當透明區域在顯示面板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該透明顯示裝置的透明度越高。但是,由于顯示面板包括透明區域,使得顯示面板所顯示的亮度較低,這就需要提高背光源的亮度來提升透明顯示裝置的整體亮度,這無疑會大大地提升了透明顯示裝置的功耗。

當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所在的顯示裝置包括背光源時,由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顯示面板對光線的利用率較高,因此,背光源無需耗費較多能量發出較強的背光顯示面板就可以正常顯示,所以,降低了整個顯示裝置的功耗,極大地提高了顯示裝置的待機時間。

可選的,當顯示面板的一側可以設置有透明的背光源E時,如圖16所示,該背光源E可以包括第三襯底基板09,第三襯底基板09可以設置在第二襯底基板遠離第一襯底基板的一側,第三襯底基板09靠近第二襯底基板的表面可以依次設置有透明陽極010、透明有機電致發光層011和透明陰極012。

在需要控制背光源發光時,可以向透明陽極和透明陰極輸入電壓,使得透明有機電致發光層在透明陽極和透明陰極的上電壓的作用下發光。示例的,可以通過柔性線路板(英文: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簡稱:FPC)向背光源中的透明陽極和透明陰極施加電壓。由于該背光源E采用透明有機電致發光層發光,背光源的尺寸及重量均較小,因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裝置較輕薄。且由于顯示面板和背光源均為透明的,因此顯示裝置為透明的顯示裝置。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裝置中的顯示面板中,第一襯底基板和第二襯底基板之間設置有像素單元,像素單元包括共通電極和可動電極,且共通電極和可動電極的材質均為透明反光材質,共通電極與可動電極形成光學諧振腔。由于構成光學諧振腔的兩個反射面的距離,與從該光學諧振腔射出的光線的顏色相關,且在共通電極和可動電極加載電壓后,可動電極能夠向靠近或者遠離共通電極的方向運動,因此,本申請中可以通過向共通電極和可動電極上的電壓,改變可動電極與共通電極的間距,以及可動電極上與共通電極的間距為預設間距的區域的面積。從而使得顯示面板上該像素單元所在的區域發出相應顏色和相應亮度的光,得顯示面板顯示圖像。由于該顯示面板中并不包括偏光片,因此,能夠在實現顯示面板顯示圖像的前提下,減少光的損耗,提高了對光線的利用率。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實施例、顯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實施例、顯示面板的控制方法實施例以及顯示裝置實施例均可以互相參考,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上述本發明實施例序號僅僅為了描述,不代表實施例的優劣。

以上所述僅為本申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請,凡在本申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申請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廉江市| 积石山| 灵宝市| 阿城市| 上高县| 永兴县| 新建县| 垫江县| 岳阳县| 内黄县| 河曲县| 徐水县| 会昌县| 都匀市| 洛阳市| 泸水县| 长汀县| 威海市| 楚雄市| 嘉定区| 连平县| 孟连| 丰城市| 宜章县| 无极县| 吉林省| 泰安市| 微山县| 河间市| 教育| 清涧县| 徐闻县| 会昌县| 博爱县| 安龙县| 长丰县| 新野县| 南京市| 延津县| 永吉县| 田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