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側光式背光模組及其光源和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76071閱讀:572來源:國知局
側光式背光模組及其光源和顯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側光式背光模組及其光源和顯示面板。



背景技術:

圖1為現有技術中tft-lcd(thinfilmtransistor-liquidcrystaldisplay,薄膜場效應晶體管-液晶顯示屏)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現有的顯示面板技術中,都需要設計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電路)1來驅動顯示面板顯示,通常ic1分別與柔性電路板3和tft基板2上的柵極線和數據線相連,ic1通過導電膠焊接在tft基板2上,ic1通常設置在顯示面板的下邊框。目前隨著行業中對屏占比指數的要求越來越高,設置在下邊框的ic1限制了顯示面板下邊框的窄小化。

現有技術中,可以通過對tft基板左右兩邊的線路調整,在左右兩邊做適當的缺角,以提高屏占比指數。為了配合tft的缺角,背光模組中導光板的相對位置需要設置同樣大小的缺角,按照傳統的設計,圖2為現有技術中另一種tft-lcd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因為背光模組中導光板4缺角的影響,以背光模組光源使用led(lightemittingdiode,發光二極管)為例,如圖2中區域q所示,部分led5會超出背光外形,產生漏光現象。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現有技術中有減少光源中led數量的方案,圖3為現有技術中另一種tft-lcd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減少led數量將導致最邊緣led5與顯示區域aa側邊的距離變大,由于led5發光角度的限制,此方案中,在背光模組缺角對應的位置z會產生暗影,進而在顯示區的下邊框左右角落對應位置z會產生暗影,影響顯示區的顯示效果。

因此,提供一種解決顯示區角落暗影的側光式背光模組及其光源和顯示面板,是本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側光式背光模組及其光源和顯示面板,解決了顯示區角落暗影的技術問題。

一方面,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側光式背光模組的光源。

本發明的側光式背光模組的光源包括:多個發光單元,各個發光單元沿第一方向排列;發光單元包括支架、芯片承載件、發光芯片和封裝蓋板,其中,封裝蓋板和芯片承載件相對設置;發光芯片設置于芯片承載件的承載平面上,發光單元的光線經由封裝蓋板發出,封裝蓋板的外表面所在平面與第一方向平行;多個發光單元包括第一發光單元,其中,在第一發光單元中,芯片承載件的承載平面與第一方向具有傾斜夾角。

另一方面,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側光式背光模組。

本發明的側光式背光模組包括光源和導光板,該光源為本發明提供的任意一種側光式背光模組的光源;導光板包括靠近光源的第一端面以及在第一方向上相對設置的第二端面和第三端面,第一端面與第一方向平行;導光板具有缺角,缺角位于第一端面與第二端面的交界處,和/或,第一端面與第三端面的交界處;光源中第一發光單元的芯片承載件的承載平面向缺角傾斜。

第三方面,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顯示面板。

本發明的顯示面板包括本發明提供的任意一種側光式背光模組。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側光式背光模組及其光源和顯示面板,實現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側光式背光模組的光源中,設置多個發光單元,其中包括第一發光單元,第一發光單元的芯片承載件的承載平面與第一方向具有傾斜夾角,使得第一發光單元的發光角度傾斜,增大了光源的光線照射區域,且同時能夠與導光板密切配合,減少漏光發生,提高光線利用率,能夠適用于導光板設置左右缺角的背光模組,解決顯示面板顯示區下邊框左右角落暗影問題,無需將導光板的入光側的兩端做斜角設計,可降低導光板生產和光學效果處理難度,能夠適用于顯示面板下邊框窄小的設計。

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其它特征及其優點將會變得清楚。

附圖說明

被結合在說明書中并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的附圖示出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并且連同其說明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的原理。

圖1為現有技術中tft-lcd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中另一種tft-lcd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現有技術中另一種tft-lcd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側光式背光模組的光源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發光單元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第一發光單元截面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第一發光單元截面示意圖;

圖8為現有技術中的發光單元截面示意圖;

圖9為發光單元的發光角度示意圖;

圖10為第一發光單元一種可選實施方式的簡化示意圖;

圖11為第一發光單元另一種可選實施方式的簡化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側光式背光模組的光源一種可選實施方式示意圖;

圖13為本實施例提供的側光式背光模組示意圖;

圖1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將參照附圖來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各種示例性實施例。應注意到:除非另外具體說明,否則在這些實施例中闡述的部件和步驟的相對布置、數字表達式和數值不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以下對至少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實際上僅僅是說明性的,決不作為對本發明及其應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對于相關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技術、方法和設備可能不作詳細討論,但在適當情況下,所述技術、方法和設備應當被視為說明書的一部分。

在這里示出和討論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體值應被解釋為僅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為限制。因此,示例性實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討論。

本發明提供一種側光式背光模組的光源,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側光式背光模組的光源的示意圖。

如圖4所示,光源10包括:多個發光單元11,各個發光單元11沿第一方向a排列。

其中,發光單元11的具體結構參考圖5-圖7,圖5為本實施例提供的發光單元示意圖,圖6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第一發光單元截面示意圖,圖7為本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第一發光單元截面示意圖。

如圖5所示,發光單元包括支架111、芯片承載件(未示出,位于支架111內部,參見圖6和圖7)、發光芯片(未示出,位于支架111內部,參考圖6和圖7)和封裝蓋板114。其中,形成封裝蓋板的材料可以為樹脂和熒光粉。

如圖6和圖7所示,封裝蓋板114和芯片承載件112相對設置,封裝蓋板114位于芯片承載件112的上方;發光芯片113設置于芯片承載件112的承載平面上,通過連接導線l與芯片承載件112相連接,發光單元的光線經由封裝蓋板114發出,封裝蓋板114的外表面1141所在平面與第一方向a平行。

本實施例提供的光源中多個發光單元包括第一發光單元。如圖6和圖7所示,第一發光單元包括:支架111、芯片承載件112、發光芯片113和封裝蓋板114,其中,芯片承載件112的承載平面1121與第一方向a具有傾斜夾角θ。可以理解的是,芯片承載件112的承載平面1121可以認為是芯片承載件112靠近發光芯片113一側的表面;若芯片承載件112靠近發光芯片113一側的表面與芯片承載件112遠離發光芯片113一側的表面相互平行,則可以認為芯片承載件112遠離發光芯片113一側的表面為芯片承載件112的承載平面1121。

在發光單元中,發光芯片113的發光角度決定了發光單元的發光角度,圖9為發光單元的發光角度示意圖,在常規發光單元中,參考圖8所示,圖8為現有技術中的發光單元截面示意圖,芯片承載件112的承載平面與第一方向a平行,發光角度為f1,在第一發光單元11a中,設置芯片承載件的承載平面與第一方向a具有傾斜夾角θ,參考圖6或圖7所示,相比于芯片承載件112的承載平面與第一方向a平行的情況,使得發光芯片113的發光角度傾斜θ,進而使得第一發光單元11a的發光角度傾斜θ,第一發光單元11a的發光角度為f2。本實施例中對于第一發光單元11a在光源中的位置不做限定,第一發光單元可以設置于光源沿第一方向的邊緣或者光源的中間。當第一發光單元11a設置于光源10的邊緣時,由于第一發光單元發光角度傾斜,增大了光源邊緣光線照射區域,與左右設置缺角的導光板配合組成側光式背光模組時,光源光線能夠照射到背光模組的左右暗區,解決顯示面板下邊框角落暗影問題。

本發明提供的側光式背光模組的光源中,設置多個發光單元,其中包括第一發光單元,第一發光單元的芯片承載件的承載平面與第一方向具有傾斜夾角,使得第一發光單元的發光角度傾斜,增大了光源的光線照射區域,且同時能夠與導光板密切配合,減少漏光發生,提高光線利用率,能夠適用于導光板設置左右缺角的背光模組,解決顯示面板顯示區下邊框左右角落暗影問題,無需將導光板的入光側的兩端做斜角設計,可降低導光板生產和光學效果處理難度,能夠適用于顯示面板下邊框窄小的設計。

進一步的,在一些可選的實施方式中,圖4中的發光單元為led顆粒。采用led顆粒作為光源的發光單元具有工作電壓很低、可靠性高、壽命長等優點。

進一步的,在一些可選的實施方式中,圖6和圖7中所示的傾斜夾角θ大于0且小于45度。傾斜角度過大,發光單元的支架內壁會遮擋部分發光芯片的發光角度內的光線,影響光線利用率,在0到45度范圍內合理設置傾斜夾角,保證發光芯片發出的光線的利用率。

進一步的,在一些可選的實施方式中,如圖6和圖7所示,支架111具有在第一方向a上相對設置的第一內壁1111和第二內壁1112,芯片承載件112設置于第一內壁1111與第二內壁1112之間;第一內壁1111的壁面與封裝蓋板114的外表面1141具有第一夾角α1,第二內壁1112的壁面與封裝蓋板114的外表面1141具有第二夾角α2;在第一發光單元中,第一夾角α1與第二夾角α2不相等。

發光單元中,發光芯片的發光角度決定了發光單元的發光角度,在第一發光單元中,設置芯片承載件的承載平面與第一方向具有傾斜夾角的同時,通過設置第一夾角α1與第二夾角α2不相等,保證了發光單元的第一內壁或第二內壁不遮擋發光芯片的發光角度角度內的光線,保證發光芯片發出的光線的利用率。

進一步的,在一些可選的實施方式中,如圖6,在第一發光單元中,芯片承載件112的承載平面1121向第一內壁1111傾斜,第一夾角α1與第二夾角α2均為銳角,且第一夾角α1小于第二夾角α2。其中,芯片承載件112的承載平面1121向第一內壁1111傾斜,即芯片承載件112的承載平面1121靠近第一內壁1111的一端向下傾斜,芯片承載件112的承載平面1121靠近第二內壁1112的一端向上傾斜,如圖6中所示。

進一步的,在一些可選的實施方式中,在第一發光單元中,第二夾角與第一夾角的差大于或等于傾斜夾角且小于或等于傾斜夾角的二倍。

具體的,在一種情況中,圖10為第一發光單元一種可選實施方式的簡化示意圖。

如圖10所示,第一發光單元中,芯片承載件的承載平面1121與第一方向a具有傾斜夾角θ,芯片承載件的承載平面1121向第一內壁1111傾斜,為了保證第一內壁不遮擋發光芯片的發光角度內的光線,第一內壁1111靠近封裝蓋板的外表面1141的一端向遠離第二內壁1112的方向傾斜γ1度,第一發光單元的發光角度為f2,第一內壁1111的壁面與封裝蓋板的外表面1141具有第一夾角α1,第二內壁1112的壁面與封裝蓋板的外表面1141具有第二夾角α2,其中,當∠γ1<∠θ時,第一內壁1111可能會遮擋發光芯片邊緣發出的部分光線;當∠γ1=∠θ時,發光芯片邊緣發出的光線正好沿第一內壁1111發射,所以設置∠γ1≥∠θ,保證了第一內壁不遮擋發光芯片的發光角度內的光線。

第一發光單元的發光角度未傾斜時,如圖10中虛線所示,也即芯片承載件的承載平面1121與第一方向a沒有傾斜夾角時,發光單元的發光角度為f1,第一內壁1111的壁面與封裝蓋板的外表面1141的第一夾角等于第二內壁1112的壁面與封裝蓋板的外表面1141之間的夾角α2。

如圖10所示,根據外角定理可知:∠α1<∠α2,且α1和α2均為銳角;∠α2=∠α1+∠γ1,又因為,∠γ1≥∠θ,所以,∠α2-∠α1=∠γ1≥∠θ,即在第一發光單元中,第二夾角α2與第一夾角α1的差大于或等于傾斜夾角θ。

在另一種情況中,圖11為第一發光單元另一種可選實施方式的簡化示意圖。

如圖11中虛線所示,第一發光單元的發光角度未傾斜時,也即芯片承載件的承載平面1121與第一方向a沒有傾斜夾角時,發光單元的發光角度為f1,第一內壁1111的壁面與封裝蓋板的外表面1141的第一夾角等于第二內壁1112的壁面與封裝蓋板的外表面1141之間的夾角α。

如圖11中實線所示,第一發光單元中,芯片承載件的承載平面1121與第一方向a具有傾斜夾角θ,芯片承載件的承載平面1121向第一內壁1111傾斜,為了保證第一內壁不遮擋發光芯片的發光角度內的光線,第一內壁1111靠近封裝蓋板的外表面1141的一端向遠離第二內壁1112的方向傾斜γ1度,同時,第二內壁靠近封裝蓋板的外表面1141的一端向第一內壁傾斜γ2度,第一發光單元的發光角度為f2,第一內壁1111的壁面與封裝蓋板的外表面1141具有第一夾角α1,第二內壁1112的壁面與封裝蓋板的外表面1141具有第二夾角α2,其中,當∠γ1<∠θ或∠γ2>∠θ時,第一內壁1111或第二遮擋壁1112可能會遮擋發光芯片邊緣發出的部分光線;當∠γ1=∠γ2=∠θ時,發光芯片邊緣發出的光線正好沿第一內壁1111和第二內壁1112發射;為了保證第一內壁和第二內壁不遮擋發光芯片邊緣發出的部分光線,需要設置∠γ1≥∠θ,∠γ2≤∠θ,優選的,∠γ1=∠γ2=∠θ;所以∠γ2≤∠γ1=∠θ。

如圖11所示,由外角定理可知:∠α2=∠α+∠γ2;∠α=∠α1+∠γ1,所以,∠α2-∠α1=∠α+∠γ2-(∠α-∠γ1)=∠γ2+∠γ1≤2∠γ1=2∠θ,即在第一發光單元中,第二夾角α2與第一夾角α1的差小于或等于傾斜夾角θ的二倍。

進一步的,在一些可選的實施方式中,參見圖5-圖7,發光單元還包括位于支架111外的固定連接件115,固定連接件115與芯片承載件連接;固定連接件115通過焊接的方式將發光單元固定在柔性電路板上,發光單元中發光芯片通過連接導線l、芯片承載件和固定連接件連接到柔性電路板上,通電后發光芯片可發光。

進一步的,在一些可選的實施方式中,圖1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側光式背光模組的光源示意圖,如圖12所示,光源還包括柔性電路板12,發光單元11設置于柔性電路板12上;在第一方向a上,柔性電路板12包括第一端部db1(即圖12中光源的左側邊緣)、中部zb和第二端部db2(即圖12中光源的右側邊緣);多個發光單元11包括多個第一發光單元11a和多個第二發光單元11b,在第二發光單元11b中,芯片承載件的承載平面與第一方向平行,其中,第二發光單元11b的截面示意圖參考圖8所示。

柔性電路板12的中部zb設置有第二發光單元11b,柔性電路板12的第一端部db1和第二端部db2均設置第一發光單元11a;在位于第一端部db1的第一發光單元11a中,第一發光單元11a的截面示意圖參考圖6所示,芯片承載件的承載平面向由中部指向第一端部db1的方向傾斜(即芯片承載件112的承載平面1121向第一內壁1111傾斜),在位于第二端部db2的第一發光單元11a中,第一發光單元11a的截面示意圖參考圖7所示,芯片承載件的承載平面向由中部指向第二端部db2的方向傾斜(即芯片承載件112的承載平面1121向第二內壁1112傾斜)。

該實施例提供的側光式背光模組的光源,在光源的第一端部設置芯片承載件的承載平面向由中部指向第一端部的方向傾斜,第一發光單元的發光角度向第一端部方向傾斜,增大了光源第一端部方向的光線照射區域;在光源的第二端部設置芯片承載件的承載平面向由中部指向第二端部的方向傾斜,第一發光單元的發光角度向第二端部方向傾斜,增大了光源第二端部方向的光線照射區域,該實施例提供的側光式背光模組的光源,能夠與左右設置缺角的導光板組成背光模組,解決背光模組中左右邊緣角落暗影問題,進而解決顯示面板下邊框左右暗影問題,無需將導光板的入光側的兩端做斜角設計,可降低導光板生產和光學效果處理難度,提升顯示面板的顯示效果,適用于顯示面板下邊框窄小化的設計。

進一步的,在一些可選的實施方式中,如圖12所示的側光式背光模組的光源,在由第一端部db1指向中部zb的第一方向a上,位于第一端部db1的各個第一發光單元11a的傾斜夾角依次減小,位于第二端部db2的各個第一發光單元11a的傾斜夾角依次增大,其中,傾斜夾角為芯片承載件的承載平面與第一方向的夾角,每個發光單元中發出的光會有部分光線與左右相鄰的發光單元發出的部分光線疊加,設置光源左右邊緣的第一發光單元的傾斜夾角依次變化,保證了側光式背光模組的光源發出的射向導光板方向的光的均一性好。

該實施例提供的側光式背光模組的光源,能夠與左右設置缺角的導光板組成背光模組,解決背光模組中導光板左右邊緣角落暗影問題,無需將導光板的入光側的兩端做斜角設計,可降低導光板生產和光學效果處理難度,同時保證了光源出射光的均勻性,進一步提升顯示面板的顯示效果。

進一步的,在一些可選的實施方式中,參考圖6所示,發光單元的第一內壁1111的壁面與第二內壁1112的壁面的夾角為120度。設置第一內壁1111的壁面與第二內壁1112的壁面的夾角為120度,能夠保證發光芯片發出的邊緣部分的光線沿第一內壁1111的壁面與第二內壁1112的壁面出射,發光單元發光范圍大,在如圖12所示的光源中沿第一方向設置的多個發光單元,每個發光單元中發出的光會有部分光線與左右相鄰的發光單元發出的部分光線疊加,發光單元發光范圍大,保證了側光式背光模組的光源發出的射向導光板方向的光的均一性好。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側光式背光模組,圖13為本實施例提供的側光式背光模組示意圖,如圖13所示,側光式背光模組包括光源10和導光板20,光源10為上述任一項實施例所述的側光式背光模組的光源;導光板20包括靠近光源10的第一端面201以及在第一方向a上相對設置的第二端面202和第三端面203,第一端面201與第一方向a平行;導光板20具有缺角204,缺角204位于第一端面201與第二端面202的交界處和/或第一端面201與第三端面204的交界處,圖13中示出了在第一端面201與第二端面202的交界處和第一端面201與第三端面204的交界處都有缺角204的情況;光源中第一發光單元11a的芯片承載件的承載平面向缺角204傾斜。該實施例提供的側光式背光模組中,光源中第一發光單元11a的芯片承載件的承載平面向缺角204傾斜,則第一發光單元11a的發光角度向缺角204方向傾斜,增大了缺角204方向的光線照射區域,解決背光模組中導光板缺角方向角落暗影問題,顯示面板的顯示區域aa顯示效果好,有利于制作窄小下邊框ba的顯示面板。同時第一發光單元的封裝蓋板的外表面與導光板的一端面平行設置,可以確保第一發光單元與導光板緊密相對的結構設置,減少漏光發生,提高第一發光單元的光線利用率。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包括上述側光式背光模組,圖1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示意圖,如圖14所示顯示面板包括顯示區aa和邊框區ba。該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側光式背光模組的光源中,包括芯片承載件的承載平面與第一方向具有傾斜夾角的第一發光單元,使得第一發光單元的發光角傾斜,增大了光源的光線照射區域,解決顯示面板下邊框左右角落暗影問題,提升顯示面板的顯示效果,該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具有下邊框窄小的特點。

通過上述實施例可知,本發明的側光式背光模組及其光源和顯示面板,達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測光式背光模組的光源中,設置多個發光單元,其中包括第一發光單元,第一發光單元的芯片承載件的承載平面與第一方向具有傾斜夾角,使得第一發光單元的發光角度傾斜,增大了光源的光線照射區域,且同時能夠與導光板密切配合,減少漏光發生,提高光線利用率,能夠適用于導光板設置左右缺角的背光模組,解決顯示面板顯示區下邊框左右角落暗影問題,無需將導光板的入光側的兩端做斜角設計,可降低導光板生產和光學效果處理難度,能夠適用于顯示面板下邊框窄小的設計。

雖然已經通過例子對本發明的一些特定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理解,以上例子僅是為了進行說明,而不是為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理解,可在不脫離本發明的范圍和精神的情況下,對以上實施例進行修改。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來限定。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溧阳市| 龙岩市| 江孜县| 阳原县| 肥乡县| 雅江县| 建始县| 巨鹿县| 屯昌县| 五大连池市| 光山县| 新巴尔虎左旗| 榕江县| 万年县| 屯门区| 镇原县| 武清区| 正蓝旗| 瓦房店市| 连城县| 珲春市| 平湖市| 辉南县| 保亭| 汽车| 宿松县| 汶川县| 清涧县| 西贡区| 涿鹿县| 黄大仙区| 久治县| 竹北市| 新源县| 抚州市| 镇原县| 佳木斯市| 沙湾县| 烟台市| 嘉义市| 安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