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裸眼3d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的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裸眼3d立體顯示技術正在不斷地快速崛起,人們對于裸眼3d圖像顯示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對影響3d圖像效果的3d串擾進行控制顯得極為重要。裸眼3d模組作為裸眼3d立體顯示設備中最重要的組件,其顯示性能是決定最終設備圖像顯示效果的最直接因素,因此,如何控制裸眼3d模組的串擾值是保證設備顯示效果的重要環節。
如圖1所示,裸眼3d模組通常包括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10’(3dswitchcell)和2d顯示模塊20’(2dlcm),且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10’和2d顯示模塊20’之間通過膠層30’粘結。現有的裸眼3d模組的生產制造過程中,通常在裸眼3d模組產品出庫前要對其進行串擾值檢測,以確認其3d串擾功能參數,以保證3d圖像質量,滿足人們的需求。檢測過程中,只有3d串擾功能參數達標才能作為最終產品應用。
然而,這樣的檢測過程中,一旦裸眼3d模組的3d串擾功能參數沒有達標,由于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10’和2d顯示模塊20’之間已通過膠層30’粘結,就會導致二者因剝離困難而報廢,無法對其進行重復利用,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也極大地提高了成產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的檢測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在裸眼3d模組串擾值檢測不達標后,這部分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和2d顯示模塊因玻璃困難而無法重復利用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的檢測方法,其用于檢測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是否達到用于組裝3d顯示模組的串擾值標準,該方法包括:將無粘性光學基材層設置在2d顯示模塊的上方,并將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設置在無粘性光學基材層遠離2d顯示模塊的表面上,形成模擬3d顯示模組;以及對模擬3d顯示模組進行串擾值檢測,判斷是否達標。
進一步地,3d顯示模組包括采用膠層粘結的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和2d顯示模塊,3d顯示模組包括:2d顯示模塊;膠層,設置在2d顯示模塊的一側表面上;以及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設置在膠層的遠離2d顯示模塊的一側表面上。
進一步地,無粘性光學基材層具有與膠層相同的厚度、折射率及透過率。
進一步地,無粘性光學基材層為玻璃層、pmma層、pc層、ps層或pet層。
進一步地,無粘性光學基材層由以下方法制備而成:將膠層采用的膠水涂覆于基層,固化后形成固化層;將固化層從基層上剝離,以作為無粘性光學基材層。
進一步地,將無粘性光學基材層設置在2d顯示模塊的上方的步驟之間,檢測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在2d顯示模塊的欲接觸無粘性光學基材層的表面上涂撒第一揮發性溶劑。
進一步地,將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設置在無粘性光學基材層遠離2d顯示模塊的表面上的步驟之前,檢測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在無粘性光學基材層遠離2d顯示模塊的表面上涂撒第二揮發性溶劑。
進一步地,第一揮發性溶劑和第二揮發性溶劑分別獨立地選自酒精、丙酮、四氫呋喃、甲醇中的一種或多種。
進一步地,在對模擬3d顯示模組進行串擾值檢測的步驟之前,檢測方法還包括將模擬3d顯示模組進行烘干的步驟。
進一步地,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包括依次疊置的上玻璃基板、透鏡層、液晶層及下玻璃基板;其中,下玻璃基板靠近2d顯示模塊20設置。
應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的檢測方法,該檢測方法用于檢測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是否達到用于組裝3d顯示模組的串擾值標準,其包括:將無粘性光學基材層設置在2d顯示模塊的上方,并將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設置在無粘性光學基材層遠離2d顯示模塊的表面上,形成模擬3d顯示模組;以及對模擬3d顯示模組進行串擾值檢測,判斷是否達標。
上述檢測方法中,以無粘性光學基材層代替膠層設置在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和2d顯示模塊之間進行串擾值檢測。該測試可以代替現有的串擾值檢測方式,使用在裸眼3d模組量產前的設計測試階段。當串擾值檢測結束后,可以很容易地將3d可切換顯示模塊和2d顯示模塊從無粘性光學基材層上分離下來。然后,對于達標的3d可切換顯示模塊和2d顯示模塊可以進行最終膠層粘結組裝。而對于不達標的3d可切換顯示模塊和2d顯示模塊,因很容易從無粘性光學基材層分離,可以將其重復利用,這就實現了資源的有效利用,極大地節約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根據現有技術的裸眼3d模組的結構示意圖;以及
圖2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模擬3d顯示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申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這些實施例不能理解為限制本申請所要求保護的范圍。
正如背景技術部分所描述的,現有技術中在裸眼3d模組串擾值檢測不達標后,這部分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和2d顯示模塊因玻璃困難而無法重復利用。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3dswitchcell)的檢測方法,該檢測方法用于檢測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是否達到用于組裝3d顯示模組的串擾值標準,該方法包括:將無粘性光學基材層設置在2d顯示模塊(2dlcm)的上方,并將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設置在無粘性光學基材層遠離2d顯示模塊的表面上,形成模擬3d顯示模組;以及對模擬3d顯示模組進行串擾值檢測,判斷是否達標。
上述檢測方法中,以無粘性光學基材層代替膠層設置在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和2d顯示模塊之間進行串擾值檢測。如圖2所示,該模擬3d顯示模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10、無粘性光學基材層30和2d顯示模塊20。
該測試可以代替現有的串擾值檢測方式,使用在裸眼3d模組量產前的設計測試階段。當串擾值檢測結束后,可以很容易地將3d可切換顯示模塊和2d顯示模塊從無粘性光學基材層上分離下來。然后,對于達標的3d可切換顯示模塊和2d顯示模塊可以進行最終膠層粘結組裝。而對于不達標的3d可切換顯示模塊和2d顯示模塊,因很容易從無粘性光學基材層分離,可以將其重復利用,這就實現了資源的有效利用,極大地節約了生產成本。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對模擬3d顯示模組進行串擾值檢測,判斷是否達標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本領域常規的判斷標準進行達標判斷,在此不再贅述。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3d顯示模組包括采用膠層粘結的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和2d顯示模塊,3d顯示模組包括2d顯示模塊、膠層以及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膠層設置在2d顯示模塊的一側表面上;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設置在膠層的遠離2d顯示模塊的一側表面上。
在實際操作中,進行串擾值檢測步驟之后,將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無粘性光學基材層及2d顯示模塊分離開來;對達標的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及2d顯示模塊進行組裝,形成裸眼3d模組。經過上述串擾值檢測步驟后,因無粘性光學基材層的粘結力很小甚至沒有,使得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和2d顯示模塊很容易分離下來。將測試達標的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和2d顯示模塊送入粘結制程即可,以獲得最終的裸眼3d模組成品。
而且,本發明中只要采用膠層將達標的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和2d顯示模塊粘結即可。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裸眼3d模組的組裝過程包括:在達標的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和2d顯示模塊之間設置膠層,使達標的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和2d顯示模塊通過膠層粘結,形成裸眼3d模組。具體操作過程中,優選根據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所設計的柱狀透鏡光學距離,匹配柱狀透鏡的焦距,用特定的折射率特定厚度的膠體將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和2d顯示模塊。
更優選地,如圖2所示,上述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10的具體結構優選如下: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10包括依次疊置的上玻璃基板11(lensglass)、透鏡層12、液晶層13及下玻璃基板14(spacerglass);其中,下玻璃基板14靠近上述2d顯示模塊20設置。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無粘性光學基材層具有與膠層相同的厚度、折射率及透過率。如前文所述,膠層的折射率、厚度等均是用以匹配柱狀透鏡的焦距的,這樣能夠進一步提高裸眼3d模組的3d圖像顯示效果。而采用厚度、折射率、透過率與所欲制備的成品裸眼3d模組中的膠層相一致的無粘性光學基材層,能夠更充分地模擬成品裸眼3d模組的光學特性,使串擾值檢測的結果更為準確。
實際應用過程中,無粘性光學基材層的材質可以是任意透明材質,只要其具有不粘性即可。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無粘性光學基材層為玻璃層、pmma層、pc層、ps層或pet層。這幾種材質的無粘性光學基材層具有透明度高、不粘性特征更加鮮明的優點,同時,這些材質的表面光滑平整,不易吸附雜質顆粒等,使用時能夠進一步提高與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和2d顯示模塊之間的貼合程度。
最優選地,無粘性光學基材層由以下方法制備而成:將膠層采用的膠水涂覆于基層,固化后形成固化層;將固化層從基層上剝離,以作為無粘性光學基材層。這樣,利用所欲制備的成品裸眼3d模組中膠層本身采用的膠水,將其涂覆并固化后,剝離下來的固化層本身具有很小的粘性,甚至沒有粘性。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固化層具有與目的膠層完全一致的光學特性,更夠在保持不粘性的同時更大程度地模擬成品裸眼3d模組的光學特性,使得串擾值檢測的結果更為準確,基本與成品裸眼3d模組的檢測結果一致。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將無粘性光學基材層設置在2d顯示模塊的上方的步驟之間,檢測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在2d顯示模塊的欲接觸無粘性光學基材層的表面上涂撒第一揮發性溶劑。這樣,利用可揮發性溶劑,一方面能夠去除貼合適存在于無粘性光學基材層和2d顯示模塊之間的空氣,從而使檢測結果更為準確。此外,這樣還能夠起到初步固定無粘性光學基材層和2d顯示模塊的目的。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將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設置在無粘性光學基材層遠離2d顯示模塊的表面上的步驟之前,檢測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在無粘性光學基材層遠離2d顯示模塊的表面上涂撒第二揮發性溶劑。同理,這樣可以去除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和無粘性光學基材層之間的空氣,從而使檢測結果更為準確。且這樣還能夠起到初步固定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和無粘性光學基材層的目的。
上述揮發性溶劑的具體類型沒有特定限制,只需其揮發性高即可。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第一揮發性溶劑和第二揮發性溶劑分別獨立地選自酒精、丙酮、四氫呋喃及甲醇中的一種或多種。這些溶劑的揮發性較高,同時,對環境的危害較小。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在對模擬3d顯示模組進行串擾值檢測的步驟之前,檢測方法還包括將模擬3d顯示模組進行烘干的步驟。烘干過程中,揮發性溶劑能夠將空氣帶走,以使檢測結果更為準確。
以下通過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對照例
將同一生產批次的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2d顯示模塊進行膠層粘結后,形成成品裸眼3d模組;
對上述成品裸眼3d模組進行串擾值檢測,檢測值為6.9%。
實施例1
準備與對照例中同一生產批次的待檢測的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和2d顯示模塊;
根據所欲制備的裸眼3d模組的結構,準備膠水;
將膠水單獨涂覆在基材上,固化后形成固化層,且該固化層的厚度和所欲制備的裸眼3d模組的膠層厚度相同;成品膠層的厚度為10mm、折射率1.4、透過率90%;
在2d顯示模塊的上表面上涂撒酒精后,將固化層放置與2d顯示模塊的上表面上;然后在固化層遠離2d顯示模塊的表面上再涂撒酒精,并將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放置在固化層遠離2d顯示模塊的表面上,烘干后,進而形成模擬3d顯示模組;
對模擬3d顯示模組進行串擾值檢測,檢測值為6.9%。
實施例2
準備與對照例中同一生產批次的待檢測的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和2d顯示模塊;
根據所欲制備的裸眼3d模組的結構,準備膠水;
將膠水單獨涂覆在基材上,固化后形成固化層,且該固化層的厚度和所欲制備的裸眼3d模組的膠層厚度相同;
將固化層放置與2d顯示模塊的上表面上,并將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放置在固化層遠離2d顯示模塊的表面上,進而形成模擬3d顯示模組;
對模擬3d顯示模組進行串擾值檢測,檢測值為6.8%。
實施例3
準備與對照例中同一生產批次的待檢測的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和2d顯示模塊;
根據所欲制備的裸眼3d模組的結構,選擇與成品中膠層的厚度、折射率、透過率一致的玻璃層作為無粘性光學基材層;
在2d顯示模塊的上表面上涂撒酒精后,將玻璃層放置與2d顯示模塊的上表面上;然后在玻璃層遠離2d顯示模塊的表面上再涂撒酒精,并將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放置在玻璃層遠離2d顯示模塊的表面上,烘干后,進而形成模擬3d顯示模組;
對模擬3d顯示模組進行串擾值檢測,檢測值為6.8%。
實施例4
準備與對照例中同一生產批次的待檢測的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和2d顯示模塊;
根據所欲制備的裸眼3d模組的結構,選擇與成品中膠層的厚度、折射率、透過率一致的pmma層作為無粘性光學基材層;
在2d顯示模塊的上表面上涂撒酒精后,將pmma層放置與2d顯示模塊的上表面上;然后在pmma層遠離2d顯示模塊的表面上再涂撒酒精,并將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放置在pmma層遠離2d顯示模塊的表面上,烘干后,進而形成模擬3d顯示模組;
對模擬3d顯示模組進行串擾值檢測,檢測值為6.7%。
實施例5
檢測方法同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膠層的厚度為9.5mm。
對模擬3d顯示模組進行串擾值檢測,檢測值為7.4%。
實施例6
檢測方法同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采用的膠層的厚度的透過率為80%。
對模擬3d顯示模組進行串擾值檢測,檢測值為8.1%。
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發明上述的實施例實現了如下技術效果:
上述檢測方法中,以無粘性光學基材層代替膠層設置在裸眼3d可切換顯示模塊和2d顯示模塊之間進行串擾值檢測。該測試可以代替現有的串擾值檢測方式,使用在裸眼3d模組量產前的設計測試階段。當串擾值檢測結束后,可以很容易地將3d可切換顯示模塊和2d顯示模塊從無粘性光學基材層上分離下來。然后,對于達標的3d可切換顯示模塊和2d顯示模塊可以進行最終膠層粘結組裝。而對于不達標的3d可切換顯示模塊和2d顯示模塊,因很容易從無粘性光學基材層分離,可以將其重復利用,這就實現了資源的有效利用,極大地節約了生產成本。
更優選地,以膠層采用的膠水制備的固化層作為無粘性光學基材層,以及在2d顯示模塊的欲接觸無粘性光學基材層的表面上涂撒第一揮發性溶劑、在所述無粘性光學基材層遠離所述2d顯示模塊的表面上涂撒第二揮發性溶劑后,對于模擬3d顯示模組的串擾值檢測更為準確,檢測結果與實際成品的檢測結果基本一致。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