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一種顯影盒,尤其涉及一種顯影盒中的顯影輥。
背景技術:
1、現有技術公開了一種顯影盒,該顯影盒進行顯影工作時,需要為顯影輥以及送粉輥提供電力,顯影盒可以附接到鼓盒從而被安設在成像設備的本體中,并且在顯影盒附接到鼓盒的狀態下,電極的接觸表面可以被布置在鼓盒的側向壁的外側,從而將電力傳輸到顯影輥軸和送粉輥軸上。
2、然而,上述的電力傳輸方案需要電極同時接觸顯影輥軸和送粉輥軸,結構較為復雜,并且這將電極所需的導電材料增加,但導電材料相對非導電材料的制造成本更高,從而導致顯影盒的制造成本上升。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顯影盒,可以降低電極的設計難度,減少顯影盒的制造成本,為了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2、一種顯影盒,包括:
3、殼體,具有在第一方向分離設置的第一側和第二側;
4、顯影輥,設置在所述殼體上,可繞在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顯影輥軸線旋轉,所述顯影輥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顯影輥軸和與所述顯影輥軸一起旋轉的彈性層;
5、輸入齒輪,設置于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一側,可接收外部驅動力并帶動所述顯影輥旋轉;
6、處理部件,所述處理部件可以作用在所述顯影輥上;
7、還包括電極,所述電極具有電接觸表面,所述電接觸表面設置在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二側,所述電接觸表面與所述處理部件電連接;
8、其中,所述顯影輥軸包括軸體和覆蓋所述軸體的覆蓋層,所述覆蓋層為非金屬材料制成。
9、進一步地,所述電接觸表面到所述軸體之間的阻抗大于所述電接觸表面到所述彈性層之間的阻抗。
10、進一步地,所述覆蓋層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所述彈性層和所述軸體之間。
11、進一步地,所述彈性層的外周表面設置有隔絕層,所述隔絕層構造為非金屬材料制成。
12、進一步地,所述覆蓋層為絕緣涂料,所述絕緣涂料通過噴涂工藝設置在所述軸體上。
13、進一步地,所述覆蓋層通過電鍍工藝設置在所述軸體上。
14、進一步地,所述處理部件包括層厚調節構件,所述層厚調節構件與所述顯影輥抵接,用于調節附著在所述顯影輥上的顯影劑的厚度,所述電接觸表面與所述層厚調節構件電連接。
15、進一步地,所述處理部件包括送粉輥,所述送粉輥可繞在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送粉輥軸線旋轉,所述電接觸表面與所述送粉輥電連接。
16、進一步地,所述處理部件包括層厚調節構件和送粉輥,所述電極包括第一接觸部、第二接觸部以及第三接觸部,所述第一接觸部與所述電接觸表面接觸,所述第二接觸部與所述層厚調節構件接觸,和所述第三接觸部與所述送粉輥接觸,所述第一接觸部、所述第三接觸部以及所述第二接觸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依次排列設置。
17、進一步地,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二側的支架,所述電極支撐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顯影輥軸的一端支撐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配置為絕緣樹脂制成。
18、進一步地,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二側的支架,所述覆蓋層可旋轉地支撐在所述支架上。
19、進一步地,還包括存儲單元,所述存儲單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設置在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一側,所述存儲單元與所述覆蓋層在與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分隔設置。
20、進一步地,所述顯影輥軸的一端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與所述顯影輥軸線交叉設置。
21、進一步地,還包括迫推突起和存儲單元,所述存儲單元設置在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一側,所述迫推突起在與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覆蓋層和所述存儲單元之間。
22、進一步地,還包括存儲單元,所述存儲單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設置在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一側,所述電接觸表面在與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覆蓋層和所述存儲單元之間。
23、另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顯影盒,包括:
24、殼體,具有在第一方向分離設置的第一側和第二側;
25、顯影輥,設置在所述殼體上,可繞在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顯影輥軸線旋轉,所述顯影輥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顯影輥軸和與所述顯影輥軸一起旋轉的彈性層;
26、輸入齒輪,設置于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一側,可接收外部驅動力并帶動所述顯影輥旋轉;
27、處理部件,所述處理部件可以作用在所述顯影輥上;
28、電極,所述電極具有電接觸表面,所述電接觸表面設置在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二側,所述電接觸表面與所述處理部件電連接;
29、所述處理部件包括層厚調節構件,所述層厚調節構件與所述顯影輥抵接,用于調節附著在所述顯影輥上的顯影劑的厚度,所述電接觸表面與所述層厚調節構件電連接,并且所述電接觸表面與所述顯影輥軸之間的電阻值大于1兆歐姆。
30、進一步地,所述所述電接觸表面與所述顯影輥軸之間的電阻值大于20兆歐姆。
31、進一步地,還包括存儲單元,具有電接觸部,所述電接觸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設置在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一側。
32、進一步地,所述電接觸表面到所述顯影輥軸之間的阻抗大于所述電接觸表面到所述彈性層之間的阻抗。
33、進一步地,所述顯影輥軸構造為絕緣樹脂制成。
34、進一步地,所述顯影輥軸構造為非金屬材料制成。
35、進一步地,所述彈性層的外周表面設置有隔絕層,所述隔絕層構造為非金屬材料制成。
36、另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顯影輥,包括:
37、顯影輥軸;
38、彈性層,設置在所述顯影輥軸外周;
39、所述顯影輥軸包括軸體和覆蓋所述軸體的覆蓋層,所述覆蓋層為非金屬材料制成。
40、進一步地,所述覆蓋層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所述彈性層和所述軸體之間。
41、進一步地,所述彈性層的外周表面設置有隔絕層,所述隔絕層構造為非金屬材料制成。
42、進一步地,所述顯影輥軸的一端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與所述顯影輥軸線交叉設置。
43、在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的導電構件,該導電構件通過與層厚調節構件或送粉輥軸連接,從而向顯影盒輸送電力,降低了導電構件的設計難度以及顯影盒的制造成本。
1.一種顯影盒,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接觸表面到所述軸體之間的阻抗大于所述電接觸表面到所述彈性層之間的阻抗。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蓋層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所述彈性層和所述軸體之間。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層的外周表面設置有隔絕層,所述隔絕層構造為非金屬材料制成。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蓋層為絕緣涂料,所述絕緣涂料通過噴涂工藝設置在所述軸體上。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蓋層通過電鍍工藝設置在所述軸體上。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部件包括層厚調節構件,所述層厚調節構件與所述顯影輥抵接,用于調節附著在所述顯影輥上的顯影劑的厚度,所述電接觸表面與所述層厚調節構件電連接。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部件包括送粉輥,所述送粉輥可繞在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送粉輥軸線旋轉,所述電接觸表面與所述送粉輥電連接。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部件包括層厚調節構件和送粉輥,所述電極包括第一接觸部、第二接觸部以及第三接觸部,所述第一接觸部與所述電接觸表面接觸,所述第二接觸部與所述層厚調節構件接觸,和所述第三接觸部與所述送粉輥接觸,所述第一接觸部、所述第三接觸部以及所述第二接觸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依次排列設置。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二側的支架,所述電極支撐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顯影輥軸的一端支撐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配置為絕緣樹脂制成。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二側的支架,所述覆蓋層可旋轉地支撐在所述支架上。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存儲單元,所述存儲單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設置在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一側,所述存儲單元與所述覆蓋層在與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分隔設置。
1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顯影輥軸的一端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與所述顯影輥軸線交叉設置。
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迫推突起和存儲單元,所述存儲單元設置在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一側,所述迫推突起在與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覆蓋層和所述存儲單元之間。
1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存儲單元,所述存儲單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設置在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一側,所述電接觸表面在與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覆蓋層和所述存儲單元之間。
16.一種顯影盒,包括: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接觸表面與所述顯影輥軸之間的電阻值大于20兆歐姆。
18.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存儲單元,具有電接觸部,所述電接觸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設置在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一側。
19.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接觸表面到所述顯影輥軸之間的阻抗大于所述電接觸表面到所述彈性層之間的阻抗。
20.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顯影輥軸構造為絕緣樹脂制成。
21.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顯影輥軸構造為非金屬材料制成。
22.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層的外周表面設置有隔絕層,所述隔絕層構造為非金屬材料制成。
23.一種顯影輥,包括:
24.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顯影輥,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蓋層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所述彈性層和所述軸體之間。
25.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顯影輥,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層的外周表面設置有隔絕層,所述隔絕層構造為非金屬材料制成。
26.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顯影輥,其特征在于,所述顯影輥軸的一端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與所述顯影輥軸線交叉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