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實施例涉及光學器件,尤其涉及一種成像鏡頭。
背景技術:
1、隨著人們安全意識不斷提高,監(jiān)控鏡頭在機器視覺、人工智能、刑偵監(jiān)控、無人駕駛等方面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些都推動了安防監(jiān)控領域的發(fā)展。
2、近幾年來,針對不同的使用目的或者環(huán)境,監(jiān)控鏡頭已經推出很多系列產品,其中,6.0mm焦距的鏡頭基于其特有的性能在市場上占有量比較大,但市面上該類型鏡頭的畸變普遍大于15%,畸變較大,影響成像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成像鏡頭,通過合理設置鏡頭的組成方式以及光焦度分配方式,實現小畸變的成像鏡頭。
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成像鏡頭,包括沿光軸從物面到像面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和第五透鏡;
3、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為負光焦度透鏡,所述第二透鏡為正光焦度透鏡,所述第三透鏡為正光焦度透鏡,所述第四透鏡和所述第五透鏡均具備光焦度且光焦度相反;
4、所述第一透鏡的光焦度為φ1,所述第二透鏡的光焦度為φ2,所述第三透鏡的光焦度為φ3,所述成像鏡頭的光焦度為φ;
5、其中,-0.75≤(φ1+φ2)/φ≤-0.05,0.01≤(φ1+φ2+φ3)/φ≤0.55。
6、可選的,所述第四透鏡的光焦度為φ4,所述第五透鏡的光焦度為φ5;
7、其中,-0.65≤φ1/φ≤-0.25,0.15≤φ2/φ≤0.45,0.55≤φ3/φ≤0.68,
8、-1.50≤φ4/φ≤1.50,-1.25≤φ5/φ≤1.25。
9、可選的,所述第三透鏡的折射率為nd3,所述第三透鏡的阿貝常數為vd3;
10、其中,1.40≤nd3≤1.65,75.5≤vd3≤96.50。
11、可選的,所述第一透鏡與所述第二透鏡的中心軸向距離為th12,所述第二透鏡與所述第三透鏡的中心軸向距離為th23,所述第三透鏡與所述第四透鏡的中心軸向距離為th34;
12、其中,1.55≤th12≤5.50mm;0.05≤th23≤1.85mm;0.05≤th34≤1.25mm。
13、可選的,所述第一透鏡的中心厚度為ct1,所述第二透鏡的中心厚度為ct2;
14、其中,0.65≤ct1≤2.45,1.45≤ct2≤2.85。
15、可選的,所述成像鏡頭的全像高為ic,所述成像鏡頭的光學總長為ttl,所述成像鏡頭的總焦距為f,所述成像鏡頭的光學后截距為obfl;
16、其中,0.13≤ic/ttl≤0.18;3.45≤ttl/f≤4.25;0.18≤obfl/ttl≤0.45。
17、可選的,所述第一透鏡包括靠近所述物面一側的第一物側面和靠近所述像面一側的第一像側面,所述第一物側面為凹面,所述第一像側面為凹面;
18、所述第二透鏡包括靠近所述像面一側的第二像側面,所述第二像側面為凸面;
19、所述第三透鏡包括靠近所述物面一側的第三物側面和靠近所述像面一側的第三像側面,所述第三物側面為凸面或者平面,所述第三像側面為凸面;
20、所述第四透鏡包括靠近所述像面一側的第四像側面,所述第五透鏡包括靠近所述物面一側的第五物側面和靠近所述像面一側的第五像側面;所述第四像側面為凹面,所述第五物側面為凸面,所述第五像側面為凸面;或者,所述第四像側面為凸面,所述第五物側面為凹面,所述第五像側面為凸面。
21、可選的,所述第一透鏡、所述第二透鏡、所述第四透鏡和所述第五透鏡均為塑料非球面透鏡;
22、所述第三透鏡為玻璃球面透鏡。
23、可選的,所述成像鏡頭還包括孔徑光闌和濾光片;
24、所述孔徑光闌設置于所述第二透鏡與所述第三透鏡之間的光路中;或者,所述孔徑光闌設置于所述第三透鏡與所述第四透鏡之間的光路中;
25、所述濾光片設置于所述第五透鏡與所述像面之間的光路中。
26、可選的,所述成像鏡頭的光圈數為f#;
27、其中,1.52≤f#≤1.65。
28、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成像鏡頭,通過設置成像鏡頭包括五枚透鏡,整個光學系統中的透鏡數量較少,有利于實現小型化的成像鏡頭設置。并且,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成像鏡頭中,通過設置五枚透鏡的光焦度搭配方式以及具體光焦度數值,可以實現成像鏡頭小畸變、大光圈的特點,有利于提升成像質量。
29、應當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內容并非旨在標識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關鍵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將通過以下的說明書而變得容易理解。
1.一種成像鏡頭,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軸從物面到像面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和第五透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鏡的光焦度為φ4,所述第五透鏡的光焦度為φ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鏡的折射率為nd3,所述第三透鏡的阿貝常數為vd3;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鏡與所述第二透鏡的中心軸向距離為th12,所述第二透鏡與所述第三透鏡的中心軸向距離為th23,所述第三透鏡與所述第四透鏡的中心軸向距離為th34;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鏡的中心厚度為ct1,所述第二透鏡的中心厚度為ct2;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鏡頭的全像高為ic,所述成像鏡頭的光學總長為ttl,所述成像鏡頭的總焦距為f,所述成像鏡頭的光學后截距為obfl;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鏡包括靠近所述物面一側的第一物側面和靠近所述像面一側的第一像側面,所述第一物側面為凹面,所述第一像側面為凹面;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鏡、所述第二透鏡、所述第四透鏡和所述第五透鏡均為塑料非球面透鏡;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鏡頭還包括孔徑光闌和濾光片;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鏡頭的光圈數為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