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微構磨砂面與微構棱鏡結構的擴散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具有微構磨砂面與微構棱鏡結構的擴散板,包括擴散基板,所述擴散基板上表面為出光面,擴散基板的出光面上設有微構棱鏡結構,擴散基板的下表面為反射面,擴散基板的反射面上設有微構磨砂面;所述微構棱鏡結構包括兩條以上平行設置的棱鏡條,所述棱鏡條的橫截面為等腰三角形,棱鏡條的頂角θ的角度為100?110度,棱鏡條的深度H為80?90μm,所述微構磨砂面為星光磨砂面,所述星光磨砂面的厚度為0.10?0.15mm。本實用新型具有高透過率,可以調整擴散角度、光場的空間和能量分布,進而影響光擴散片的均勻度和透光率。
【專利說明】
一種具有微構磨砂面與微構棱鏡結構的擴散板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微構磨砂面與微構棱鏡結構的擴散板。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擴散板主要是在擴散板基材中加入化學顆粒作為散射粒子,使光線在經過散射層時不斷的在兩個折射率相異的介質中發生折射、反射與散射,以此產生光學擴散的效果。然而這種方式,將不可避免地存在擴散粒子對光的吸收,造成光能利用率低。
[0003]目前的燈具采用LED或其他高亮度的點/線光源,為降低光源眩光或提高光源在視覺上的舒適度,通常采用擴散板把點/線光源擴散為亮度均勻的面光源,而衡量擴散效果的指標是霧度和透光率,兩者越高越好,但在現有的技術上此兩種光學指標為矛盾。傳統擴散板是在透明的PMMA、PC、PS、PP等基材中加入擴散劑,通過擴散劑及基材表面的微結構對光的折射、反射、散射來達到光擴散效果,一般擴散劑為白色低透明粗糙外觀,霧度越高的擴散板要加入的擴散劑就越多或微結構越細小、密度越高,由于擴散劑的擴散粒子對光線存在著遮擋的效應及擴散劑和微結構對光多次的折射、散射造成光線的損耗,所以霧度越高的擴散板其透光率越低,導致模組應運上需要增加增亮膜。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微構磨砂面與微構棱鏡結構的擴散板。
[0005]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種具有微構磨砂面與微構棱鏡結構的擴散板,其包括擴散基板,所述擴散基板上表面為出光面,擴散基板的出光面上設有微構棱鏡結構,擴散基板的下表面為反射面,擴散基板的反射面上設有微構磨砂面;所述微構棱鏡結構包括兩條以上平行設置的棱鏡條,所述棱鏡條的橫截面為等腰三角形,棱鏡條的頂角Θ的角度為100-110度,棱鏡條的深度H為80-90μπι,所述微構磨砂面為星光磨砂面,所述星光磨砂面的厚度為0.10-0.15_。
[0007]所述微構棱鏡結構與擴散基板一體成型。
[0008]所述擴散基板的厚度為0.6-0.9mm。
[0009]所述擴散基板是由有機玻璃、聚碳酸脂、聚苯乙烯或聚丙烯的透明塑料制成。
[0010]所述微構磨砂面和微構棱鏡結構均采用輥壓法一次成型。
[0011]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上技術方案,采用微構棱鏡結構與微構磨砂面結合,使得光擴散板具有高透過率,而納米磨砂面與微結構菱鏡光擴散板是通過其表面的微特征結構的改變微結構的形狀和不同排布,可以調整擴散角度、光場的空間和能量分布,使光線經過時發生不同方向的折射,改變光的行進路線,實現入射光充分散色,實現更柔和、均勻的照射效果。本實用新型減少了增亮膜的使用。
【附圖說明】
[0012]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有微構磨砂面與微構棱鏡結構的擴散板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有微構磨砂面與微構棱鏡結構的擴散板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如圖1或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擴散基板I,所述擴散基板I上表面為出光面,擴散基板I的出光面上設有微構棱鏡結構2,擴散基板I的下表面為反射面,擴散基板I的反射面上設有微構磨砂面3;所述微構棱鏡結構2包括兩條以上平行設置的棱鏡條,所述棱鏡條的橫截面為等腰三角形,棱鏡條的頂角Θ的角度為100-110度,棱鏡條的深度H為80-90μηι,所述微構磨砂面3為星光磨砂面,所述星光磨砂面的厚度為0.10-0.15mm。
[0016]所述微構棱鏡結構2與擴散基板I一體成型。
[0017]所述擴散基板I的厚度為0.6-0.9mm。
[0018]所述擴散基板I是由有機玻璃、聚碳酸脂、聚苯乙烯或聚丙烯的透明塑料制成。
[0019]所述微構磨砂面3和微構棱鏡結構2均采用輥壓法一次成型。
[0020]本實用新型是將導光擴散功能復合在厚度只有0.8毫米的面板上,并且在雙面都做了微結構。底面的微構磨砂面3具有極好的透鏡性能,能將點光源導入擴散基板I,發散的光線被導入并經過擴散基板I將光源均勻擴散,實現了對光源的均勻擴散和極高的透光率。
[0021]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上技術方案,采用微構棱鏡結構2與微構磨砂面3結合,使得光擴散板具有高透過率,而納米磨砂面與微結構菱鏡光擴散板是通過其表面的微特征結構的改變微結構的形狀和不同排布,可以調整擴散角度、光場的空間和能量分布,使光線經過時發生不同方向的折射,改變光的行進路線,實現入射光充分散色,實現更柔和、均勻的照射效果。本實用新型減少了增亮膜的使用。
[0022]本實用新型廣泛應用在液晶顯示與LED照明及成像顯示系統中,它的主要功能是使入射光充分散射,實現更柔和、均勻的照射效果。A、應用于液晶電視所采用的直下式背光源系統,與鋁鎂合金結合具有耐熱性、尺寸穩定性,優良的遮蔽性及耐久性,使其光線擴散效果達到最佳狀態,最適合直下式背光源單元,實現了超薄顯示。B、應用于LED照明所采用的直下式光源系統,它并不需要將光做很大的擴散,只需要改變視覺效果。
【主權項】
1.一種具有微構磨砂面與微構棱鏡結構的擴散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擴散基板,所述擴散基板上表面為出光面,擴散基板的出光面上設有微構棱鏡結構,擴散基板的下表面為反射面,擴散基板的反射面上設有微構磨砂面;所述微構棱鏡結構包括兩條以上平行設置的棱鏡條,所述棱鏡條的橫截面為等腰三角形,棱鏡條的頂角Θ的角度為100-110度,棱鏡條的深度H為80-90μπι,所述微構磨砂面為星光磨砂面,所述星光磨砂面的厚度為0.10-0.15mm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具有微構磨砂面與微構棱鏡結構的擴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構棱鏡結構與擴散基板一體成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具有微構磨砂面與微構棱鏡結構的擴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擴散基板的厚度為0.6-0.9mm。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具有微構磨砂面與微構棱鏡結構的擴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擴散基板是由有機玻璃、聚碳酸脂、聚苯乙烯或聚丙烯的透明塑料制成。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具有微構磨砂面與微構棱鏡結構的擴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構磨砂面和微構棱鏡結構均采用輥壓法一次成型。
【文檔編號】G02B5/02GK205427218SQ201620216437
【公開日】2016年8月3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1日
【發明人】薛木慶, 劉顯平
【申請人】福建正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