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及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光學模擬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直下式背光源的光學方案主要由以下步驟來完成:首先根據產品的特性,對其光學特性進行軟件模擬;確認光學方案后,由背光源廠家進行LED棒打樣,打樣周期預計兩周;利用背光模組(back light unit,縮寫為BLU)制作實體模型(Mockup)樣品,時間至少兩周,耗費萬元以上。若光學方案出現錯誤,還需重復打樣步驟,開發周期長,費用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根據本實用新型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及系統,可分別調節擴散板至反射片的距離(即OD值)、LED之間的距離(即LED Pitch)、以及MF(塑框,moldframe)反射板的傾斜角度,無需對LED棒進行打樣,同時也不需要進行實體模型制作,即可真實的模擬出光學方案,能夠節省開發周期和大量費用。
[0004]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所述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包括擴散板、擴散板支撐板、MF裝置以及機臺,所述機臺周邊形成有側壁和擴散板支撐架,所述機臺包括滑道、反射片以及多條平行設置的第一導軌,其中所述滑道形成在所述機臺相對的兩個側壁上,所述第一導軌的兩端分別架設在所述滑道上,所述反射片位于所述第一導軌靠近所述機臺的一側,所述第一導軌上設有多個能夠沿所述第一導軌的長度方向滑動的LED卡具,所述擴散板支撐板的一端與所述擴散板支撐架活動連接并且所述擴散板支撐板的另一端支撐所述擴散板,所述MF裝置包括MF固定裝置、MF反射板以及MF角度調節裝置,所述MF反射板通過所述MF角度調節裝置與所述MF固定裝置結合在一起,所述MF裝置通過所述MF固定裝置固定在所述機臺的側壁上。
[0005]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所述擴散板支撐架上形成有標有第一刻度的第二導軌,所述第二導軌的長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機臺的上表面。
[0006]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所述第一導軌上沿所述第一導軌的長度方向標有第二刻度,以及所述LED卡具上設有指向所述第二刻度的第一指針。
[0007]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至少一側的所述滑道上沿所述滑道延伸方向標有第三刻度,以及所述第一導軌的至少一端上設有指向所述第三刻度的第二指針。
[0008]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所述擴散板支撐板一端與所述擴散板支撐架活動連接為所述擴散板支撐板一端套接在所述擴散板支撐架上。
[0009]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所述擴散板支撐板上設置有與所述擴散板相匹配的支撐部。
[0010]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所述LED卡具底部設有導向滑塊并且所述LED卡具頂部設有正負極。
[0011]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MF固定裝置包括MF支撐卡槽,所述MF裝置通過所述MF固定裝置固定在所述機臺的側壁上為所述MF裝置通過所述MF支撐卡槽卡接在所述機臺的側壁上。
[0012]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所述MF支撐卡槽與所述機臺的側壁之間設有墊塊。
[0013]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所述MF角度調節裝置為圍繞所述MF裝置的徑向旋轉的MF旋轉軸。
[0014]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所述MF旋轉軸上標有第四刻度。
[0015]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所述MF反射板為反光柔性材質。
[0016]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所述機臺為長方形或者正方形,所述擴散板支撐架設置于所述機臺的四個角上。
[0017]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系統,包括上述的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以及電源。
【附圖說明】
[001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涉及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而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19]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示例性實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示例性實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中擴散板、擴散板支撐板以及擴散板支撐架結合時的局部示意圖;
[0021]圖3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示例性實施例的多處標有刻度的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22]圖4為圖3中A的局部放大圖;
[0023]圖5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示例性實施例的LED卡具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6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示例性實施例的MF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7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示例性實施例的MF裝置固定在機臺側壁上時的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的局部結構示意圖;以及
[0026]圖8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示例性實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的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8]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下”、“頂”、“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29]此外,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更多。
[0030]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所述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包括擴散板、擴散板支撐板、MF裝置以及機臺,所述機臺周邊形成有側壁和擴散板支撐架,所述機臺包括滑道、反射片以及多條平行設置的第一導軌,其中所述滑道形成在所述機臺相對的兩個側壁上,所述第一導軌的兩端分別架設在所述滑道上,所述反射片位于所述第一導軌靠近所述機臺的一側,所述第一導軌上設有多個能夠沿所述第一導軌的長度方向滑動的LED卡具,所述擴散板支撐板的一端與所述擴散板支撐架活動連接并且所述擴散板支撐板的另一端支撐所述擴散板,所述MF裝置包括MF固定裝置、MF反射板以及MF角度調節裝置,所述MF反射板通過所述MF角度調節裝置與所述MF固定裝置結合在一起,所述MF裝置通過所述MF固定裝置固定在所述機臺的側壁上。
[0031]以下將以機臺為長方形為例,對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進行說明。
[0032]如圖1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包括擴散板1、擴散板支撐板7、MF裝置2以及機臺5,機臺5四周形成有側壁,機臺5的四角上形成有擴散板支撐架6,并且機臺5上形成有滑道、反射片以及多條平行的第一導軌3,具體地,機臺5的左右兩側壁上分別形成有滑道,多條平行的第一導軌3的兩端分別架設在兩側的滑道上,從而使得多條平行的第一導軌3能夠沿第一方向(例如縱向)在所述滑道上滑動,反射片(圖中未示出)位于第一導軌3的下方,以便將光線反射至擴散板,從而提高光線的利用率,第一導軌3上設有多個能夠沿第二方向(例如橫向)在第一導軌3上滑動的LED卡具4,擴散板支撐板7—端與擴散板支撐架6活動連接并且其另一端支撐擴散板I的一角,以便擴散板支撐板7可沿著擴散板支撐架6上下移動,所述MF裝置固定在所述機臺的側壁上。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MF裝置包括MF固定裝置、MF反射板以及MF角度調節裝置,MF反射板通過MF角度調節裝置與MF固定裝置結合在一起,MF裝置通過MF固定裝置固定在所述機臺的側壁上。需要說明的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擴散板支撐板7以及擴散板支撐架6可以是多個,例如四個。因此,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及系統,可分別調節擴散板至反射片的距離(即OD值)以及LED之間的距離(SPLED Pitch)、以及MF反射板的傾斜角度,無需對LED棒進行打樣,同時也不需要進行實體模型制作,即可真實的模擬出光學方案,能夠節省開發周期和大量費用。
[0033]在一示例性實施例中,機臺5朝向所述擴散板I一側(即上側)的面積可以是55-65平方英寸。
[0034]如圖2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擴散板支撐架6的至少一側上形成有標有第一刻度的第二導軌61,從而可以準確地調節混光距離;并且擴散板支撐板7—端套接在擴散板支撐架6上,并且擴散板支撐板7上設置有與擴散板I的一角形狀相匹配的支撐部,以防止擴散板I在擴散板支撐板7上滑動。
[0035]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如圖3所示,第一導軌3在沿第二方向(例如橫向)上標有第二刻度,以及如圖5所示,所述LED卡具4上設有指向第二刻度的第一指針81,從而在第二方向上準確地調節LED的位置。
[0036]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如圖3所示,所述機臺5在與所述第一導軌3垂直的至少一側沿第一方向(例如縱向)上標有第三刻度,并且從圖4可以看到,所述第一導軌3的至少一端上設有指向所述第三刻度的第二指針,從而在第一方向上準確地調節LED的位置。因此,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設置于第一導軌3上的LED卡具4既能夠在第一方向上滑動,又能夠在第二方向上移動,從而可精確地調節LED之間的距離。
[0037]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如圖5所示,LED卡具4的底部設有導向滑塊8并且LED卡具4的頂部設有正負極9,從而可以有效提供給LED電壓和電流,并且導向滑塊8設置于第一導軌3的槽內并可沿著第一導軌3在第二方向(例如橫向)上滑動。
[0038]如圖6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MF裝置2包括MF固定裝置11、MF反射板10以及MF角度調節裝置12,MF反射板10通過MF角度調節裝置12與MF固定裝置11結合在一起。進一步地,MF固定裝置11包括MF支撐卡槽13,如圖7所示,MF裝置2可通過MF支撐卡槽13卡接在所述機臺5的側壁上。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通過采用MF裝置2,可實現MF反射板10的傾斜角度調節。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難理解,MF裝置2與機臺5的側壁的連接方式不限于此。
[0039]在示例性實施例中,所述MF支撐卡槽13與所述機臺5的側壁之間設有高度調節裝置(例如,可在MF支撐卡槽13與所述機臺5的側壁上表面之間設置墊塊),從而調節MF裝置的整體高度。
[0040]在示例性實施例中,所述MF角度調節裝置為圍繞MF裝置的徑向(例如左右兩側MF裝置的徑向為縱向,上下兩側MF裝置的徑向為橫向)旋轉的MF旋轉軸。
[0041]在示例性實施例中,MF旋轉軸在其至少一側上標有第四刻度(例如角度),從而可準確地控制MF反射板10與MF固定裝置11之間的夾角。
[0042]在示例性實施例中,MF反射板10可采用反光柔性材質,以便于對MF反射板10的長度進行調節,例如MF反射板10可以跟隨MF旋轉軸卷起來從而調整其長度;并且可以增加光線反射,提高光的利用率。在另一實施例中,還可以在MF反射板10相對MF角度調節裝置12的另一端設置一轉軸,并通過該轉軸的轉動從而實現MF反射板10的伸縮,即實現MF反射板10的長度調節。
[0043]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如圖8所示,提供了一種包括上述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以及電源的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系統,其中所述電源可以根據需要而調整電壓和電流。
[0044]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示例性實施例僅為了解釋而非限制本實用新型,在某些情形中,第一方向可以是橫向,而第二方向可以是縱向。
[004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代,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主權項】
1.一種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包括擴散板、擴散板支撐板、MF裝置以及機臺,所述機臺周邊形成有側壁和擴散板支撐架,所述機臺包括滑道、反射片以及多條平行設置的第一導軌,其中所述滑道形成在所述機臺相對的兩個側壁上,所述第一導軌的兩端分別架設在所述滑道上,所述反射片位于所述第一導軌靠近所述機臺的一側,所述第一導軌上設有多個能夠沿所述第一導軌的長度方向滑動的LED卡具,所述擴散板支撐板的一端與所述擴散板支撐架活動連接并且所述擴散板支撐板的另一端支撐所述擴散板,所述MF裝置包括MF固定裝置、MF反射板以及MF角度調節裝置,所述MF反射板通過所述MF角度調節裝置與所述MF固定裝置結合在一起,所述MF裝置通過所述MF固定裝置固定在所述機臺的側壁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擴散板支撐架上形成有標有第一刻度的第二導軌,所述第二導軌的長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機臺的上表面。3.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軌上沿所述第一導軌的長度方向標有第二刻度,以及所述LED卡具上設有指向所述第二刻度的第一指針。4.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側的所述滑道上沿所述滑道延伸方向標有第三刻度,以及所述第一導軌的至少一端上設有指向所述第三刻度的第二指針。5.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擴散板支撐板一端與所述擴散板支撐架活動連接為所述擴散板支撐板一端套接在所述擴散板支撐架上。6.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擴散板支撐板上設置有與所述擴散板相匹配的支撐部。7.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卡具底部設有導向滑塊并且所述LED卡具頂部設有正負極。8.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其特征在于,MF固定裝置包括MF支撐卡槽,所述MF裝置通過所述MF固定裝置固定在所述機臺的側壁上為所述MF裝置通過所述MF支撐卡槽卡接在所述機臺的側壁上。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F支撐卡槽與所述機臺的側壁之間設有墊塊。10.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F角度調節裝置為圍繞所述MF裝置的徑向旋轉的MF旋轉軸。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F旋轉軸上標有第四刻度。12.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F反射板為反光柔性材質。13.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臺為長方形或者正方形,所述擴散板支撐架設置于所述機臺的四個角上。14.一種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模擬系統包括權利要求1-13任一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以及電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直下式背光源光學模擬裝置及系統,該裝置包括擴散板、擴散板支撐板、MF裝置以及機臺,機臺周邊形成有側壁和擴散板支撐架,機臺包括滑道、反射片以及多條平行設置的第一導軌,其中滑道形成在機臺相對的兩個側壁上,第一導軌的兩端分別架設在滑道上,反射片位于所述第一導軌靠近所述機臺的一側,第一導軌上設有多個能夠沿第一導軌的長度方向滑動的LED卡具,擴散板支撐板的一端與擴散板支撐架活動連接并且擴散板支撐板的另一端支撐擴散板,MF裝置包括MF固定裝置、MF反射板以及MF角度調節裝置,MF反射板通過MF角度調節裝置與MF固定裝置結合在一起,MF裝置通過其MF固定裝置固定在機臺的側壁上。
【IPC分類】F21V1/08, F21V7/00, F21V17/16, F21Y115/10, F21V13/10, F21V14/02, F21K9/23
【公開號】CN205383453
【申請號】CN201620183553
【發明人】張偉, 張宇, 周昊, 廖燕平, 胡巍浩, 池海, 鐘維
【申請人】北京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7月13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