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照明裝置,尤其是一種結構簡單的新型夜燈。
背景技術:
市場上,夜燈種類很多,一般的夜燈其亮度比較高且不均勻,使用時,容易產生刺眼而影響使用者的眼睛,并且零部件多,制造工藝復雜,制造成本高。另外,一般夜燈的燈珠與控制電路板是分開設計,并通過導線電連接,且這種導線電連接的夜燈在沖擊的環境中使用常有電接觸不穩定的現象,且制造成本較高。
本實用新型即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出光均勻、電接觸穩定以及便于生產組裝、成本低的新型夜燈。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一種結構簡單的新型夜燈,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設有控制電路板,所述控制電路板上電連接有第一燈珠,所述殼體1包括能夠透光的出光面板,所述殼體上還設有能夠將第一燈珠發出的光線導入出光面板而射出的導光件。
所述導光件的一端設有內凹的導光槽,所述第一燈珠位于導光槽之中。
所述導光件為導光套或導光柱,所述導光槽設置在導光套或導光 柱一端底部,所述的第一燈珠多個連接呈環形分布,所述導光槽為與第一燈珠相對應的環形槽。
所述第一燈珠設在控制電路板上。
所述殼體包括下殼與上蓋,所述出光面板卡接在上蓋上。
所述的導光件為階梯軸套,所述上蓋上設有與階梯軸套相配合的限位沉孔。
所述導光件設有多個定位孔,所述出光面板上設有裝飾件,所述裝飾件上設有與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
所述控制電路板上電連接有穿過導光件的用于感應控制第一燈珠點亮的感應開關。
所述殼體一端內設有與控制電路板電連接的第二燈珠,所述殼體端部內設有呈錐形結構的用于罩住第二燈珠的反光杯,所述殼體端部設有用于封擋反光杯出光口的端部導光板。
所述端部導光板內側面設有使第二燈珠產生的光均勻射出的端部調光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1、在殼體上設有透光的出光面板,所述導光件可以為導光套,也可以為導光柱,第一燈珠發出的光線經導光件的折射和反射后導入出光面板,利于光線的傳輸并使得出光面板出光均勻而柔和。
2、導光件的一端設有內凹的導光槽,第一燈珠位于導光槽之中,使得第一燈珠發出的光更多的進入導光件中,并經導光件導入出光面板,保證出光亮度,以減小光能損耗。
3、第一燈珠多個連接呈環形分布,導光槽為與第一燈珠相對應的環形槽,使之出光均勻而柔和,有效避免刺眼現象。
4、第一燈珠直接焊接在控制電路板上,具有結構簡單,電接觸穩定,簡化了生產組裝流程,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5、殼體包括下殼與上蓋,所述出光面板卡接在上蓋上,方便生產組裝連接和拆卸更換,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6、出光面板上設有與導光件相配合的裝飾件,裝飾件對導光件的射出的光有一定的反射的效果,使出光更加均勻,同時增加美觀度。
7、控制電路板上電連接有穿過導光件的用于感應控制第一燈珠點亮的感應開關,通過感應開關自動感應人體移動以點亮第一燈珠,具有自動控制特點,方便人們使用。
8、殼體端部設置有第二燈珠和罩住第二燈珠的反光杯,反光杯的出光口設有插接在殼體端部的端部導光板,端部導光板內側面設有端部調光結構,端部調光結構為設在端部導光板內側面上的凸點,且凸點的表面為曲面或斜面,使得第二燈珠產生的光經過凸點表面折射及反射后,再由端部導光板導出,具有出光均勻、柔和的特點,可以作為手電照明,方便人們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爆炸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A-A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導光件為導光套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導光件為導光柱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裝飾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中端部導光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中上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中上蓋本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結構簡單的新型夜燈,包括殼體1,所述殼體1內設有控制電路板2,所述控制電路板2上電連接有第一燈珠3,即將第一燈珠3直接焊接在控制電路板2上,保證其電接觸穩定,簡化了生產組裝流程,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所述殼體1包括能夠透光的出光面板4,所述殼體1上還設有能夠將第一燈珠3發出的光線導入出光面板4而射出的導光件5。第一燈珠3發出的光線經導光件5的折射和反射后導入出光面板4,使得出光面板出光均勻而柔和。
如圖5所示,所述導光件5為導光套,如圖6所示所述導光件5為導光柱,所述導光槽51則相應設置在導光套或導光柱一端底部,所述導光槽51為與第一燈珠3相對應的環形槽,以用于容納第一燈珠3,所述的第一燈珠3為LED燈珠,采用多個連接呈環形分布。第一燈珠3發光時,可保證更多光線進入導光件51中,并經導光件51導入出光面板4,保證出光亮度,以減小光能損耗。
如圖9和圖10所示,所述殼體1包括下殼11與上蓋12,所述出光面板4卡接在上蓋12上。為了提高亮度及降低光能損耗,在上蓋12的上表面涂覆有反光層,進一步提高出光效率。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導光件5采用導光套時,該導光套為階梯軸套,所述上蓋12上設有與階梯軸套相配合的限位沉孔13。
所述導光件5端部設有多個定位孔52,所述出光面板4上設有裝飾件6,如圖7所示,所述裝飾件6上設有與定位孔52配合的定位柱61,所述定位柱61配合鎖定在定位孔52中。所述的出光面板4正面上設有蓋體沉孔41,所述裝飾件6上部鑲嵌于蓋體沉孔41內。
所述控制電路板2上電連接有穿過導光件5的用于感應控制第一燈珠3點亮的感應開關21,通過感應開關自動感應人體移動以點亮第一燈珠3,具有自動控制特點。
所述殼體1一端內設有與控制電路板2電連接的第二燈珠7,所述殼體1端部內設有呈錐形結構的用于罩住第二燈珠7的反光杯8,所述的反光杯8呈四棱錐結構,所述殼體1端部設有用于封擋反光杯8出光口的端部導光板9,所述端部導光板9內側面設有使第二燈珠7產生的光均勻射出的端部調光結構10,如圖8所示,所述端部調光結構10為陣列分布的凸點,且凸點的表面為曲面或斜面。
所述殼體1端部設有端部出光口15,所述端部出光口15內側相向設有插槽16,所述端部導光板9兩側設有插銷17,所述插銷17插接于插槽16上。
所述的殼體1側面設有控制第一燈珠3的第一開關17和控制第 二燈珠7的第二開關18。所述的殼體內設有電池19。所述殼體1上設有可折疊的插頭14,所述插頭14與控制電路板電連接。使用時拔出電插頭14,插上插座,提供電源和給電池充電。所述插頭14拔下插座,可折疊到殼體1內。當打開第一開關17,第一燈珠3發光,光線通過導光件5導入到出光面板4,出光面板4均勻射出燈光。當打開第二開關18,第二燈珠7發光,光線經過反光杯8反射和直射進入端部導光板9,經端部導光板9上的端部調光結構10調光后射出均勻的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