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照明工具,具體涉及一種封閉空間或半封閉空間的照明設備。
背景技術:
負離子燈作為一種既可以照明又可以改善空氣質量的照明工具,已成為一種新的趨勢。現有的負離子燈一般包括燈頭和燈殼本體,負離子發射器上設置有負離子發射針,負離子發射針一般外露于燈殼本體,LED燈是一種節能環保的綠色產品,目前在照明行業中使用越來越廣泛。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實施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封閉空間或半封閉空間的照明設備,旨在解決現有負離子LED燈具有的壽命短、負離子發射針更換困難、燈光顏色單一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封閉空間或半封閉空間的照明設備,所述照明設備包括有一連接電源的燈頭及連接一連接燈頭的燈殼本體,所述燈殼本體內設置有一LED模塊,所述LED模塊中心處設置一負離子發生器,所述負離子發生器包括金屬纖維和鋁節,所述金屬纖維以可拆卸式連接方式連接在鋁節上,所述鋁節通過電源引線連接至燈頭。
所述燈殼本體包括上燈殼、下燈殼和燈罩,所述上燈殼、下燈殼和燈罩通過卡扣和卡槽配合的方式順次連接而成,所述LED模塊包括LED底座,所述LED底座周側連接開設于燈罩頂部的熱輻射孔,所述下燈殼底部開設有散熱孔,所述散熱孔與熱輻射孔連通。
所述LED模塊還包括LED燈管和透鏡,所述LED燈管設置在LED底座上方,所述LED燈管表面設置有一層LED膜,所述透鏡位于LED底座下方。
進一步地,所述上燈殼上端連接在燈頭上,所述上燈殼與燈頭連接處設置有一防裂孔。
進一步地,所述LED底座與設置在燈罩上側的安裝槽配合連接,所述LED底座、安裝槽及透鏡中心開設有一引洞,所述引洞上側連接引線管,所述電源引線穿設于引線管及引洞。
進一步地,所述安裝槽置于LED底座及透鏡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引線管及引洞構成通孔。
進一步地,所述負離子發生器設置在安裝槽底端,外露的所述引洞與所述鋁節上端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可拆卸的金屬纖維設定在鋁節下端,鋁節上端通過引洞與安裝槽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散熱孔是圓柱形形狀,分開沿外周表面設置,所述燈罩為可拆卸的錐形燈體。
進一步地,所述熱輻射孔在垂直方向設置多個。
進一步地,所述燈罩上部有一環形槽,下燈殼與燈罩之間通過環形槽配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LED燈管的兩端開有散熱孔,使其容易釋放所產生的熱量以延長LED燈管的壽命;金屬纖維和金屬纖維端部加以整合,使其很容易分離,并用新的金屬纖維代替;打開時的光透過采用光催化材料的透鏡,經光催化材料的燈罩以保持駐波恒定,外觀大氣美觀,因此能夠在室內照明的各種顏色的光。該內置負離子發生器LED用材新穎,克服了傳統材料照射顏色單一的缺點,性能可靠,經久耐用,節能環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剖面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透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上下等軸側圖。
附圖標號為:1、燈頭;2、燈殼本體;3、電源引線;31、安裝槽;32、通孔;33、引洞;34、引線管4、防裂孔;5、LED模塊;51、LED燈管;52、透鏡;53、LED底座;6、散熱孔;7、負離子發生器;71、可拆卸的金屬纖維;72、鋁節;8、熱輻射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描述。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相反,本實用新型涵蓋任何由權利要求定義的在本實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圍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進一步,為了使公眾對本實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對本實用新型的細節描述中,詳盡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細節部分。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沒有這些細節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實用新型。
如圖1-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封閉空間或半封閉空間的照明設備,所述照明設備包括有一連接電源的燈頭1及一連接燈頭的燈殼本體2,所述燈殼本體2內設置有一LED模塊5,所述LED模塊5中心處設置一負離子發生器7,所述負離子發生器7包括金屬纖維71和鋁節72,所述金屬纖維71以可拆卸式連接方式連接在鋁節72上,所述鋁節72通過電源引線3連接至燈頭1。所述燈殼本體2包括上燈殼21、下燈殼22和燈罩23,所述上燈殼21、下燈殼22和燈罩23通過卡扣和卡槽配合的方式順次連接而成;
所述LED模塊5包括LED底座53,所述LED底座53周側連接開設于燈罩23頂部的熱輻射孔8,所述下燈殼22底部開設有散熱孔6,所述散熱孔6與熱輻射孔8連通。所述LED模塊5還包括LED燈管51和透鏡52,所述LED燈管51設置在LED底座53上方,所述LED燈管51表面設置有一層LED膜,所述透鏡52位于LED底座53下方;所述上燈殼21上端連接在燈頭1上,所述上燈殼21與所述燈頭1連接處設置有一防裂孔4。
所述LED底座53與設置在燈罩23上側的安裝槽31配合連接,所述LED底座53、安裝槽31及透鏡52中心開設有一引洞33,所述 引洞33上側連接引線管34,所述電源引線3穿設于引線管34及引洞33;
所述安裝槽31置于LED底座53及透鏡52之間;所述引線管34及引洞33構成通孔32。所述鋁節72的頂部連接在安裝槽31底端,外露的所述引洞33與所述鋁節72上端連接。可拆卸的所述金屬纖維71設定在鋁節72下端,所述鋁節72上端通過引洞33與安裝槽31相連。所述散熱孔6是圓柱形形狀,分開沿外周表面設置,所述燈罩23為可拆卸的錐形燈體。
所述熱輻射孔8在垂直方向設置多個;所述燈罩23上部有一環形槽,下燈殼22與燈罩23之間通過環形槽配合。LED模塊產生的熱量是通過散熱孔進入空氣內,LED模塊可被有效地冷卻。外部空氣可自由地在LED模塊中,它通過所述通孔和散熱孔流入,然后它是通過頂部的下燈殼斷室排出,以防止LED模塊與LED的老化,延長LED燈管的壽命。
燈殼本體的上燈殼能夠提供必要的功率,以使離子發生器和設置在內側LED模塊作用,可拆卸的金屬纖維從負離子發生器引出,可拆卸的金屬纖維端部的外涂層是用合成樹脂的銀納米涂層處理,可拆卸的金屬纖維端部的內涂層是不處理的。(因為它被暴露到外部,離子發生器發射負離子到空氣中,以促進殺菌效果)。另一方面,金屬纖維的端部充滿集成油霧聚合物,如尼古丁,焦油,PM2.5等。所述安裝槽可以與可拆卸金屬纖維分開,防止負離子從金屬纖維排出,負離子產生效率降低,使金屬纖維可以被更換。
熱輻射孔的環形區域長度和散熱孔垂直長度相等,甚至大于散熱孔的長度,以進行熱輻射孔的功能,可防止眩光,還可以提高光的傳輸效率。通孔通過LED模塊,將冷卻的入口空氣排入,根據燈罩的直徑和高度尺寸改變透鏡以及透鏡周圍的內側的氣流。實驗表明,相對于透鏡的垂直中心線附近35°范圍內,透鏡發射的負離子可以在長度5~7厘米的范圍內有效,透鏡可在同一時間內最小化外表面積累的灰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