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電LED導軌射燈。
背景技術:
導軌射燈是一類在工廠廠房應用十分廣泛的照明燈具,所采用的光源一般為金鹵燈或鹵鎢燈,但是由于其能耗高、體積大,既不利于節能減排、又不利于懸掛,所以漸漸有被取代的趨勢。目前,LED導軌射燈正逐步取代金鹵燈或鹵鎢燈,成為工業照明的首選。
LED導軌射燈所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是散熱,為解決散熱問題,申請號為201220740501.X的中國專利提出在燈體內增加散熱系統,并在燈體后蓋上開設散熱孔,所述散熱系統包括固定于燈體后蓋上的散熱支架,設置于散熱支架前方的散熱器和嵌置于散熱支架內的風扇,其雖然解決了散熱問題,但卻產生了新的問題,比如:1)工廠廠房內塵土較多,由于散熱孔的開設,風扇將一直暴露于空氣中,極易粘塵;2)燈體盒體由前蓋和后蓋組成,不僅更換LED光源組件需要將整個燈體拆散,清潔風扇時,更需要將燈體盒體、散熱支架、散熱器、風扇一一拆散,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很難組裝復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電LED導軌射燈,其風扇暴露于空氣中的時間短,粘塵少,清洗方便快捷;擦拭風扇葉片以及更換LED光源組件時只需要拆卸部分部件即可,不需要將整個燈體一一拆散,省時省力,且方便組裝復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光電LED導軌射燈,包括燈體、燈臂組件、導軌盒、控制開關及設置在導軌盒內部的電源驅動模塊,導軌盒可通過嵌入軌道與墻體連接,燈臂組件的一端與導軌盒連接,燈臂組件的另一端與燈體連接,所述燈體包括燈體盒體及依序設置在燈體盒體內部的透鏡、LED光源組件和散熱系統,所述燈體盒體包括依次連接的燈體前蓋、燈體筒體和燈體后蓋;所述透鏡固定設置于燈體前蓋上;所述散熱系統包括固定設置于所述燈體盒體上的散熱支架,設置于散熱支架前方的散熱器,設置于散熱支架內的風扇;所述LED光源組件固定設置在所述散熱器的前壁上;
所述燈體前蓋與所述燈體筒體螺紋連接;所述燈體后蓋和所述燈體筒體滑動連接;所述燈體筒體的內壁上設置有滑道,所述燈體后蓋上與所述滑道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滑桿,所述滑桿設置于所述滑道內,并沿所述滑道滑動;所述燈體盒體內還設置有固定桿、絲杠以及驅動絲杠轉動的電機;所述電機固定設置于所述散熱支架的后方、且固定于所述散熱支架上, 所述固定桿通過螺釘一固定設置于所述燈體筒體的后端,所述絲杠穿過所述燈體后蓋和所述固定桿后與所述電機的驅動軸固定連接,所述絲杠與所述燈體后蓋螺紋連接,所述絲杠與所述固定桿轉動連接;
所述控制開關為2個,分別為控制燈體后蓋開/合的后蓋開關和控制風扇和LED光源組件的開/合的燈體開關;所述后蓋開關和所述電機電連接;所述燈體開關與所述LED光源組件和風扇電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燈體后蓋上設置有通孔一,所述通孔一的內壁設置有外螺紋,所述絲杠上設置有與所述外螺紋相適配的內螺紋。
所述固定桿上設置有通孔二,所述通孔二內設置有軸承,所述軸承的外圈與所述通孔二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軸承的內圈與所述絲杠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散熱支架包括由4根肋板組成的散熱筒架,設置于所述散熱筒架、并與所述散熱筒架一體連接的前壁板,設置于散熱筒架后端、與所述散熱筒架通過螺釘二連接的十字型后壁板;
所述散熱支架的肋板上設置有通孔三,所述通孔三處設置有螺釘三,所述肋板與所述燈體筒體通過螺釘三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滑桿的前端向上折彎形成限位凸起,所述滑道的后端設置用于阻擋所述限位凸起向后位移的擋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燈體后蓋可自動打開/關閉,當燈使用時,打開后蓋,有利于散熱,當燈關閉時,關閉后蓋,減少風扇暴露于外界空氣中的時間,減少風扇粘塵;本實用新型散熱筒架與燈體筒體通過螺釘固定連接,十字型后壁板與散熱筒架螺紋連接,散熱風扇設置于散熱支架內,并固定于十字型后壁板上,當清潔風扇時,只需打開燈體后蓋,拆下固定柱和十字型后壁板,即可將后壁板與風扇一起取出,進行擦拭,擦拭完組裝復原即可,不需要將整個燈體一一拆卸下來,拆卸方便,易于復原;本實用新型燈體前蓋與所述燈體筒體螺紋連接,當需要更換LED光源組件時,將燈體前蓋打開,即可進行更換,方便快捷、簡單。本實用新型風扇暴露于空氣中的時間短,粘塵少,清洗方便快捷;擦拭風扇葉片以及更換LED光源組件時只需要拆卸部分部件即可,不需要將整個燈體一一拆散,省時省力,且方便組裝復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爆炸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燈體筒體的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燈體后蓋關閉時的立體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燈體后蓋打開時的立體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燈體后蓋打開時的局部剖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中燈體后蓋的立體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中燈體筒體的立體圖。
圖中,1、燈體;2、燈臂組件;3、導軌盒;4、透鏡;5、LED光源組件;6、螺釘二;7、散熱器;8、風扇;9、燈體前蓋;10、燈體筒體;11、燈體后蓋;12、滑道;13、滑桿;14、固定桿;15、絲杠;16、電機;17、螺釘一;18、通孔一,19、通孔二;20、肋板;21、散熱筒架,22、前壁板,23、后壁板;24、螺釘三,25、限位凸起,26、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
如附圖1~5所示,一種光電LED導軌射燈,包括燈體1、燈臂組件2、導軌盒3、控制開關及設置在導軌盒3內部的電源驅動模塊,導軌盒3可通過嵌入軌道與墻體連接,燈臂組件2的一端與導軌盒3連接,燈臂組件2的另一端與燈體1連接,所述燈體1包括燈體盒體及依序設置在燈體盒體內部的透鏡4、LED光源組件5和散熱系統,所述燈體盒體包括依次連接的燈體前蓋9、燈體筒體10和燈體后蓋11;所述透鏡4固定設置于燈體前蓋9上;所述散熱系統包括固定設置于所述燈體盒體上的散熱支架,設置于散熱支架前方的散熱器7,設置于散熱支架內的風扇8;所述LED光源組件固定設置在所述散熱器7的前壁上;
所述燈體前蓋9與所述燈體筒體10螺紋連接;所述燈體后蓋11和所述燈體筒體10滑動連接;所述燈體筒體10的內壁上設置有滑道12,所述燈體后蓋11上與所述滑道12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滑桿13,所述滑桿13設置于所述滑道12內,并沿所述滑道12滑動;所述燈體盒體內還設置有固定桿14、絲杠15以及驅動絲杠15轉動的電機16;所述電機16固定設置于所述散熱支架的后方、且固定于所述散熱支架上,所述固定桿14通過螺釘一17固定設置于所述燈體筒體10的后端,所述絲杠15穿過所述燈體后蓋11和所述固定桿14后與所述電機16的驅動軸固定連接,所述絲杠15與所述燈體后蓋11螺紋連接,所述絲杠15與所述固定桿14轉動連接;由于滑道限制了燈體后蓋的轉動,當電機16正轉時,帶動絲杠15正轉,從而帶動燈體后蓋11向前移動,蓋合燈體后蓋11;當電機16反轉時,帶動絲杠15反轉,從而帶動燈體后蓋11向后移動,打開燈體后蓋11;
所述控制開關為2個,分別為控制燈體后蓋11開/合的后蓋開關和控制風扇8和LED光 源組件的開/合的燈體開關;所述后蓋開關和所述電機16電連接;所述燈體開關與所述LED光源組件和風扇8電連接;所述風扇8、LED光源組件以及電機16均統一由電源驅動模塊供電。當燈使用時,通過后蓋開關打開后蓋,有利于散熱,當燈關閉時,通過后蓋開關關閉后蓋,減少風扇8暴露于外界空氣中的時間,減少風扇8粘塵。
進一步的,所述燈體后蓋11上設置有通孔一18,所述通孔一18的內壁設置有外螺紋,所述絲杠15上設置有與所述外螺紋相適配的內螺紋。
所述固定桿14上設置有通孔二19,所述通孔二19內設置有軸承,所述軸承的外圈與所述通孔二19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軸承的內圈與所述絲杠15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散熱支架包括由4根肋板20組成的散熱筒架21,設置于所述散熱筒架21、并與所述散熱筒架21一體連接的前壁板22,設置于散熱筒架21后端、與所述散熱筒架21通過螺釘二6連接的十字型后壁板23;只需拆卸下后壁板23,即可取出風扇8,進行擦拭,簡單、方便。
所述散熱支架的肋板20上設置有通孔三,所述通孔三處設置有螺釘三24,所述肋板20與所述燈體筒體10通過螺釘三24固定連接;將散熱支架與燈體筒體10固定,更換LED光源組件時,將前蓋打開即可,清洗風扇8時,將后蓋打開,拆下固定桿14和十字型后壁板23即可,不需要將散熱支架整體拆散,簡單、方便、省時省力。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光電LED導軌射燈的一種優選實施例,如圖6~7所示,所述滑桿13的前端向上折彎形成限位凸起25,所述滑道12的后端設置用于阻擋所述限位凸起25向后位移的擋板26;避免了滑桿13脫出滑道12,所述擋板26的一端與所述燈體筒體10鉸接、另一端與所述滑道12的前壁卡接;方便風扇8的拆卸、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