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照明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平板燈及用于轎廂照明的平板燈。
背景技術:
平板燈是近幾年新興的照明燈,其節能的特點非常符合國家的發展需求,已經逐漸代替了傳統的白熾燈。
現有平板燈的缺陷是:
1、在施工、使用及電梯井道清潔過程中存在積塵與浸水現象,容易引起平板燈進塵進水,導致其損壞。
2、電梯升降過程中產生的震動,對轎廂內部照明燈具抗震性能差,容易導致平板燈變形。
3、現有的平板燈具其發光組件為單口單端輸入,因電梯升降的震動,內部接線存在開路隱患,任何一個接口焊點的開路,會導致整燈不亮。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平板燈及用于轎廂照明的平板燈,可有效防止平板燈進塵進水,提高其使用的可靠性。
其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平板燈,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多個邊框,所述邊框設有安裝部;發光組件,所述發光組件通過所述安裝部固定于所述框架;及防護板,所述防護板設有容納腔,所述框架設置于所述容納腔內。
下面對進一步技術方案進行說明: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防護板包括防護本體及設置于防護體邊緣的側護體,所述防護本體與所述側護體相互配合形成所述容納腔,所述側護體與所述邊框間隙配合。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該平板燈還包括固定角碼,所述防護板通過所述固定角碼與所述邊框固定連接,所述邊框設有固定螺栓的第一卡槽。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發光組件設有多個兩個回路并聯輸入端。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發光組件包括發光體及導光板,所述發光體設置于所述導光板的側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發光體為多個,多個所述發光體間隔設置于所述導光板的側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發光體與所述導光板的間距大于0cm而小于或等于3.5cm。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該平板燈還包括至少兩個橫梁,至少兩個橫梁橫向間隔設置于所述導光板與所述防護板之間。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安裝部設有第二卡槽及第三卡槽,所述發光體通過所述第二卡槽固定于所述邊框內,所述導光板與所述第三卡槽卡固配合。
本技術方案還提供了一種用于轎廂照明的平板燈,包括上述的平板燈,還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與所述防護板或所述框架固定連接,所述固定件設有與所述轎廂固定的固定部。
上述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不代表具體的數量及順序,僅僅是用于名稱的區分。
上述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上述平板燈及用于轎廂照明的平板燈使用時,通過設置防護板,將框架設置于防護板內,防止發光組件因進水或進塵。該平板燈及用于轎廂照明的平板燈可有效防止平板燈進塵進水,提高其使用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平板燈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平板燈的剖視示意圖;
圖3為圖2中A的局部放大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0、框架,110、邊框,112、安裝部,114、第一卡槽,116、第二卡槽,118、第三卡槽,200、發光組件,210、發光體,220、導光板,300、防護板,310、容納腔,320、防護主體,330、側護體,400、固定角碼,500、回路并聯輸入端,600、橫梁,700、螺栓,800、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如圖1及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平板燈包括框架100,框架100包括多個邊框110,邊框110設有安裝部112;發光組件200,發光組件200通過安裝部112固定于框架100;及防護板300,防護板300設有容納腔310,框架100設置于容納腔310內。
該平板燈使用時,通過設置防護板300,將框架100設置于防護板300內,防止發光組件200因進水或進塵。該平板燈可有效防止平板燈進塵進水,提高其使用的可靠性。
如圖3所示,防護板300包括防護本體及設置于防護體邊緣的側護體330,防護本體與側護體330相互配合形成容納腔310,側護體330與邊框110間隙配合,通過防護板300包裹邊框110,以達到整體防水防塵之功能。該平板燈還包括固定角碼400,防護板300通過固定角碼400與邊框110固定連接,邊框110設有固定螺栓700的第一卡槽114,在邊框110對接的角落處有固定角碼400,邊框110通過第一卡槽114內預留有螺栓700,螺栓700穿過防護板300及固定角碼400與螺母800相配合,將邊框110、防護板300、固定角碼400及導光板220整體緊固,實現了該平板燈防塵防水的功能。
如圖1所示,該發光組件200設有多個兩個回路并聯輸入端500,該回路并聯輸入端500可為2個、3個或4個,本案為2個,任一發光組件200焊點及接口的開路,該發光體210仍能發光。
如圖1至3所示,該發光組件200包括發光體210及導光板220,發光體 210設置于導光板220的側面,因而實現了整個導光板220的發光發亮,該發光體可為LED燈珠,優選為中小功率LED燈珠(LED是英文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管)的縮寫,它的基本結構是一塊電致發光的半導體材料芯片),該導光板可由利用光學級的亞克力/PC板材,然后用具有極高反射率且不吸光的高科技材料,在光學級的亞克力板材底面用UV網版印刷技術印上導光點制成;進一步的,發光體210為多個,多個發光體210間隔設置于導光板220的側面,保證導光板220發光發亮的均勻性,使燈光更加均衡;進一步的,發光體210與導光板220的間距大于0cm而小于或等于3.5cm,保證發光體210的發出的光能均勻的傳遞至導光板220上,同時使導光板220發光均勻,優選的發光體210與導光板220的間距為0.5cm、1.5cm、2cm或3.5cm。該平板燈還包括至少兩個橫梁600,至少兩個橫梁600橫向間隔設置于導光板220與防護板300之間,因而可防止防護板300受外力壓陷,起到緩沖防震之作用,保持該平板燈的整體形狀。安裝部112設有第二卡槽116及第三卡槽118,發光體210通過第二卡槽116固定于邊框110內,導光板220與第三卡槽118卡固配合,因而實現了發光體210及導光板220的固定及安裝。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用于轎廂照明的平板燈,包括上述的平板燈,還包括固定件,固定件與防護板300或框架100固定連接,固定件設有與轎廂固定的固定部。
該用于轎廂照明的平板燈使用時,平板燈通過固定件安裝固定于轎廂內,并通過設置防護板300,將框架100設置于防護板300內,防止發光組件200因進水或進塵。該用于轎廂照明的平板燈可有效防止平板燈進塵進水,提高其使用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 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