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照明燈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舞臺照明燈具。
背景技術:
由于當前市場對舞臺藝術的豐富性和多樣性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在布置舞臺時,需要不斷變換舞臺燈光和背景效果。在進行變換舞臺燈光和背景效果,需要進行調焦,同時在對圖案放大和縮小的對焦過程中,現有的燈具結構,其調焦和對焦操作較為耗時,效率較低,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自動實現調焦對焦過程、調焦對焦操作效率高、圖案效果豐富的舞臺照明燈具。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第一支架體、第二支架體、物鏡、放大鏡、調焦鏡、顏色盤、圖案盤、動態效果盤、光源裝置、散熱風扇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支架體上設有第一導軌和第一驅動裝置,第二支架體與第一導軌滑動配合,第一驅動裝置作用第二支架體使其能在第一導軌上滑動,在第二支架體上設有第二滑軌,在第二滑軌上設有第一支座體和第二支座體,放大鏡設在第一支座體上,調焦鏡設在第二支座體上,在第二支架體上設有第二驅動裝置和第三驅動裝置,第二驅動裝置作用第一支座體使其能在第二滑軌上滑動,第三驅動裝置作用第二支座體使其能在第二滑軌上滑動,光源裝置和散熱風扇設在第一支架體上,在第一支架體上設有能作用顏色盤轉動的第四驅動裝置、能作用圖案盤轉動的第五驅動裝置、能作用動態效果盤轉動的第六驅動裝置,所述第二支架體上設有第三支座體,所述物鏡與第三支座體連接,控制器分別與第一驅動裝置、第二驅動裝置、第三驅動裝置、第四驅動裝置、第五驅動裝置、第六驅動裝置、光源裝置和散熱風扇連接。
當控制器接收到對焦信號時,控制器通過第一驅動裝置控制第二支架體在第一導軌滑動,實現物鏡、放大鏡、調焦鏡的整體移動,當圖案清晰以后,控制器接收到放大或者縮小的信號,控制器通過第二驅動裝置控制放大鏡的移動位置,同時控制器通過第三驅動裝置控制調焦鏡的移動位置,使調焦鏡隨著放大鏡的移動而移動,以保證圖案在放大或縮小的狀態下都是清晰的,從而實現自動對焦,效率很高,因為該舞臺照明燈具具有顏色盤、圖案盤、動態效果盤,使其圖案效果豐富。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支架體包括第一支架板、第二支架板、第三支架板,在第一支架板的兩端分別垂直設有第四支架板和第五支架板,第二支架板位于第一支架板的上方,第三支架板分別與第四支架板和第五支架板的側邊連接,所述第一導軌和第一驅動裝置設在第三支架板上,所述第二支架體設在第四支架板和第五支架板之間。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第一支架板上設有第一通孔,光源裝置和散熱風扇設在第一支架板上板上且光源裝置處于第一通孔的下方,所述第四驅動裝置、第五驅動裝置和第六驅動裝置設在第二支架板上,在第二支架板上還設有第二通孔,所述物鏡、放大鏡、調焦鏡、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光源裝置的中心處在同一軸心上,所述第一支架體還包括導向板,導向板與第四支架板和第五支架板的上端連接,在導向板上設有導向孔,物鏡與導向孔相配合且導向孔的直徑大于物鏡的直徑。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所述第一支架體上設有第一安裝座,第一驅動裝置設在第一安裝座上,所述第一驅動裝置為轉動電機,在第一驅動裝置的驅動端設有轉動絲桿,在第一支架體上位于第一導軌的位置處設有第一滑動槽,所述第二支架體上設有穿過第一滑動槽的第一連接座,轉動絲桿穿過第一連接座,在轉動絲桿上設有絲桿螺母,絲桿螺母與第一連接座連接,在轉動絲桿的底部設有防脫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第二支架體上設有第一滾輪體和第二滾輪體,在第二驅動裝置的驅動端設有第三滾輪體,在第三驅動裝置的驅動端設有第四滾輪體,在第一滾輪體和第三滾輪體上套有第一傳動帶,在第二滾輪體和第四滾輪體上套有第二傳動帶,第一傳動帶與第一支座體連接,第二傳動帶與第二支座體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動態效果盤處于圖案盤的上方,所述圖案盤處于顏色盤的上方,在動態效果盤上設有長條形效果孔和圓形效果孔,在圖案盤上設有多個圖案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舞臺照明燈具還包括轉向座和控制底座,所述轉向座包括第一轉向支架、第二轉向支架和轉向連接架,第一轉向支架與第四支架板通過轉動軸連接,第二轉向支架與第五支架板通過轉動軸連接,在第一轉向支架內設有作用轉動軸轉動的第七驅動裝置,在控制底座內設有電源裝置、LCD顯示屏、ART-NET信號輸入接口、ART-NET信號輸出接口、DMX信號輸入接口、DMX信號輸出接口、電源開關和充電接口,所述控制器設在控制底座內,第七驅動裝置與控制器連接,第七驅動裝置為轉動電機。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四驅動裝置通過皮帶傳動機構作用顏色盤轉動,所述第五驅動裝置通過皮帶傳動機構作用圖案盤轉動,所述第六驅動裝置通過皮帶傳動機構作用動態效果盤轉動。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能自動實現調焦對焦過程、調焦對焦操作效率高、圖案效果豐富。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來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除去轉向座和控制底座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除去轉向座和控制底座后的另一個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支架體與放大鏡、調焦鏡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顏色盤、圖案盤、動態效果盤與第二支架板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動態效果盤的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圖案盤的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支座體的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支座體的示意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支架板的示意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的調焦鏡與放大鏡運動相對距離的曲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1至圖10所示,包括第一支架體、第二支架體1、物鏡2、放大鏡3、調焦鏡4、顏色盤5、圖案盤6、動態效果盤7、光源裝置8、散熱風扇9、控制器、轉向座和控制底座10,所述第一支架體包括第一支架板11、第二支架板12、第三支架板13、導向板14,在第一支架板11的兩端分別垂直設有第四支架板15和第五支架板16,導向板14與第四支架板15和第五支架板16的上端連接,在導向板14上設有導向孔,物鏡2與導向孔相配合且導向孔的直徑大于物鏡2的直徑,第二支架板12位于第一支架板11的上方,第三支架板13分別與第四支架板15和第五支架板16的側邊連接,在第三支架板13上設有第一導軌17和第一安裝座18,在第一安裝座18上設有第一驅動裝置19,在第一驅動裝置19的驅動端設有轉動絲桿20,在第三支架板13上位于第一導軌17的位置處設有第一滑動槽21,所述第二支架體1上設有穿過第一滑動槽21的第一連接座23,轉動絲桿20穿過第一連接座23,在轉動絲桿20上設有絲桿螺母24,絲桿螺母24與第一連接座23連接,在轉動絲桿20的底部設有防脫塊25,所述第二支架體1設在第四支架板15和第五支架板16之間,第二支架體1與第一導軌17滑動配合,第一驅動裝置19作用第二支架體1使其能在第一導軌17上滑動,如圖4所示,在第二支架體1上設有第二滑軌26,在第二滑軌26上設有第一支座體27和第二支座體28,放大鏡3設在第一支座體27上,調焦鏡4設在第二支座體28上,如圖8所示,所述第一支座體27為L型結構,在第一支座體27上設有與放大鏡3配合的第一安裝孔29和與第二滑軌26滑動配合的第一滑塊30,所述第二支座體28為L型結構,在第二支座體28上設有與調焦鏡4配合的第二安裝孔和與第二滑軌26滑動配合的第二滑塊31,在第二支架體1上設有第二驅動裝置32、第三驅動裝置33、第一滾輪體34和第二滾輪體35,在第二驅動裝置32的驅動端設有第三滾輪體36,在第三驅動裝置33的驅動端設有第四滾輪體37,在第一滾輪體34和第三滾輪體36上套有第一傳動帶38,在第二滾輪體35和第四滾輪體37上套有第二傳動帶39,第一傳動帶38與第一支座體27連接,第二傳動帶39與第二支座體28連接,第二驅動裝置32作用第一支座體27使其能在第二滑軌26上滑動,第三驅動裝置33作用第二支座體28使其能在第二滑軌26上滑動,在第一支架板11上設有第一通孔,光源裝置8設在第一支架板11上且光源裝置8處于第一通孔的下方,散熱風扇9設在光源裝置8的兩側,如圖5所示,在第二支架板12上設有第四驅動裝置40、第五驅動裝置41、第六驅動裝置42和第二通孔,所述動態效果盤7處于圖案盤6的上方,所述圖案盤6處于顏色盤5的上方,如圖6,在動態效果盤7上設有長條形效果孔和圓形效果孔,如圖7,在圖案盤6上設有多個圖案孔,所述第四驅動裝置40通過皮帶傳動機構作用顏色盤5轉動,所述第五驅動裝置41通過皮帶傳動機構作用圖案盤6轉動,所述第六驅動裝置42通過皮帶傳動機構作用動態效果盤7轉動,所述第二支架體1上設有第三支座體43,所述物鏡2與第三支座體43連接,如圖9所示,所述第三支座體43包括兩個與第二支架體1連接的支座連接板44,在兩個支座連接板44之間設有支座板45,在支座板45上設有與物鏡2配合的第三安裝孔46,所述物鏡2、放大鏡3、調焦鏡4、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光源裝置8的中心處在同一軸心上,控制器分別與第一驅動裝置19、第二驅動裝置32、第三驅動裝置33、第四驅動裝置40、第五驅動裝置41、第六驅動裝置42、光源裝置8和散熱風扇9連接,所述轉向座包括第一轉向支架47、第二轉向支架48和轉向連接架49,第一轉向支架47與第四支架板15通過轉動軸57連接,第二轉向支架48與第五支架板16通過轉動軸57連接,在第一轉向支架47內設有作用轉動軸57轉動的第七驅動裝置,在控制底座10內設有電源裝置、LCD顯示屏50、ART-NET信號輸入接口51、ART-NET信號輸出接口52、DMX信號輸入接口53、DMX信號輸出接口54、電源開關55和充電接口56,所述控制器設在控制底座10內,第七驅動裝置與控制器連接,所述第一驅動裝置19、第二驅動裝置32、第三驅動裝置33、第四驅動裝置40、第五驅動裝置41、第六驅動裝置42和第七驅動裝置為轉動電機。
控制器接收到對焦信息后,控制器控制第一驅動裝置19使物鏡2、放大鏡3、調焦鏡4同時運動,同時控制器控制顏色盤5、圖案盤6、動態效果盤7轉動調整圖案顯示效果;
當圖案效果清楚后,控制器控制第二驅動裝置32和第三驅動裝置33使放大鏡3和調焦鏡4相對運動,調焦鏡4的行程與放大鏡3的行程的相互關系為二次曲線方程:,如圖11所示,調焦鏡4隨著放大鏡3的移動而移動,x表示放大鏡3移動的行程,y表示調焦鏡4移動的行程,x的取值范圍在30到110之間。這樣可以保證圖案在放大或縮小的狀態下都是清晰的,從而實現自動對焦,效率很高,因為該舞臺照明燈具具有顏色盤5、圖案盤6、動態效果盤7,使其圖案效果豐富。控制器使第七驅動裝置作用第一支架體在轉向座內轉動以達到可以自動照射不同方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