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燈具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瓦楞燈。
背景技術:
瓦楞燈是一種常用的裝飾燈具,通常安裝在古建筑的屋頂上,用于在夜晚照亮屋頂。由于各建筑的屋頂形式結構通常有較大區別,而現有的瓦楞燈其光源通常是固定在燈座通常是固定在燈座上的,在安裝的過程中以及安裝完成后難以根據需要調節光源的高度、照射方向和角度,影響了瓦楞燈的適用范圍,經常還需要在屋頂上增設支架等來安裝瓦楞燈,不方便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靈活調節光源的照射方向、易于安裝和使用的可調式瓦楞燈。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其技術問題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可調式瓦楞燈,包括一燈座和至少一燈頭,所述的燈頭樞設在燈座上而可相對燈座轉動,燈座和/或燈頭上設置有與燈頭相匹配的可解鎖的鎖緊機構,所述的鎖緊機構用于限制燈頭相對燈座的轉動;燈頭上設置有至少一光源。
優選的,所述的光源中至少有一的照射方向偏離其所在燈頭的轉動軸。
優選的,所述的燈頭上設置有一圓筒狀的插接槽,所述的燈體上設置有與所述插接槽相匹配的插接臺,所述的插接臺可轉動插設在插接槽內以將燈頭樞設在燈座上。
優選的,所述的燈座上環繞燈頭的轉動軸設置有一圓弧形的限位槽,燈頭上設置有與所述限位槽相適配的一限位塊,所述的限位塊插設在限位槽內并可沿限位槽滑動,且限位塊隨著燈頭的轉動而與限位槽的端部抵接以限制燈頭相對燈座轉動的角度。
優選的,所述的鎖緊機構包括設置在燈座上的一第一端面齒輪和設置在燈頭上的一第二端面齒輪,所述的第二端面齒輪與第一端面齒輪相匹配并嚙合以限制燈頭與燈座的相對轉動,第一端面齒輪和第二端面齒輪的中心軸均與燈頭的轉動軸重合;所述的燈頭可沿其轉動軸相對燈座移動至使第二端面齒輪脫離第一端面齒輪,所述的燈座和燈頭之間設置有用于推動燈頭沿其轉動軸相對燈座回移復位的一彈性件。
優選的,所述的彈性件為一復位彈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實用新型中燈頭可轉動的樞設在了燈座上,并且將光源設置在了燈頭上,通過適當的選擇光源或設置光源在燈頭上的位置,即可通過轉動燈頭來調節光源的照射方向,而且降低了對安裝位置和安裝條件的要求,適用范圍更廣,易于安裝和使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將一燈頭翻轉和將燈座局部剖視后的分解結構圖;
圖3是圖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3,一種可調式瓦楞燈,包括一燈座10和至少一燈頭20,燈頭20樞設在燈座10上而可相對燈座10轉動,燈座10和/或燈頭20上設置有與燈頭20相匹配的可解鎖的鎖緊機構,鎖緊機構用于限制燈頭20相對燈座10的轉動;燈頭20上設置有至少一光源21。由于本實用新型中燈頭20可轉動的樞設在了燈座10上,并且將光源21設置在了燈頭20上,通過適當的選擇光源21或設置光源21在燈頭20上的位置,即可通過轉動燈頭20來調節光源21的照射方向,而且降低了對安裝位置和安裝條件的要求,適用范圍更廣,易于安裝和使用。本實施例中燈頭20的數量為兩個,分別設置在燈座10的左部和右部,當然,實際應用中,燈頭20的數量和位置可根據需要靈活調整,并不局限于此。
光源21中至少有一的照射方向偏離其所在燈頭20的轉動軸,本實施例中,各燈頭20上設置有兩個光源21,其中一光源21的照射方向與燈頭20的轉動軸重合,另一光源21的照射方向偏離光源21的轉動軸,這樣在轉動燈頭20時,該光源21的照射方向即可隨著燈頭20的轉動而變動,實現不同的照射效果,結構簡單,易于生產、裝配和使用,當然,實際應用中,光源21的數量和安裝位置可以根據需要靈活調整,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將光源21的光斑制成橢圓形等形狀,這樣,即便將光源21的照射方向與燈頭20的轉動軸重合,也可通過轉動燈頭20來改變光源21的光照效果。燈座10上安裝有與燈頭20內光源21相匹配的電源適配器,有利于減小燈頭20的體積,便于安裝和使用。
燈頭20上設置有一圓筒狀的插接槽22,燈體上設置有與插接槽22相匹配的插接臺11,插接臺11可轉動插設在插接槽22內以將燈頭20樞設在燈座10上,該樞接結構易于加工和裝配,而且能夠牢固的將燈頭20安裝在燈座10上,不易出現松脫等故障,當然,實際應用中,燈頭20也可采用鉸鏈等常用的樞接機構樞設在燈座10上,并不局限于此。燈座10上環繞燈頭20的轉動軸設置有一圓弧形的限位槽12,燈頭20上設置有與限位槽12相適配的一限位塊23,限位塊23插設在限位槽12內并可沿限位槽12滑動,且限位塊23隨著燈頭20的轉動而與限位槽12的端部抵接以限制燈頭20相對燈座10轉動的角度,能夠防止燈頭20轉動過度而造成磕碰和損壞。
本實施例中,鎖緊機構包括設置在燈座10上的一第一端面齒輪13和設置在燈頭20上的一第二端面齒輪24,第二端面齒輪24與第一端面齒輪13相匹配并嚙合以限制燈頭20與燈座10的相對轉動,第一端面齒輪13和第二端面齒輪24的中心軸均與燈頭20的轉動軸重合;燈頭20可沿其轉動軸相對燈座10移動至使第二端面齒輪24脫離第一端面齒輪13,燈座10和燈頭20之間設置有用于推動燈頭20沿其轉動軸相對燈座10回移復位的一彈性件30,第一端面齒輪13和第二端面齒輪24的嚙合能夠防止燈頭20自行轉動,具有良好的定位效果,而當使用者對燈頭20施加的轉動力達到預定值以克服彈性件30的拉力或推力時即可是第二端面齒輪24脫離第一端面齒輪13,此時燈頭20即可相對燈座10轉動,在將燈頭20轉動到需要的角度后,松開燈頭20,彈性件30即可推動燈頭20回移復位使得第二端面齒輪24與第一端面齒輪13再度嚙合,從而能夠將燈頭20定位在需要的角度,結構簡單,易于使用,本實施例中第二端面齒輪24的齒數較少,易于加工,實際應用中,第二端面齒輪24和第一端面齒輪13的齒數可以根據需要靈活調整,甚至兩者中的其一可以僅有一嚙合齒,鎖緊機構也可采用螺釘等其他常用的結構,或者也可將燈頭20與燈座10的接觸面制成磨砂面來提高摩擦力以達到定位效果,并不局限于此。本實施例中,彈性件30為一復位彈簧,該復位彈簧的一端抵接燈座10的內壁上,另一端抵接在固定與燈頭20上的一螺釘的頭部,利用其壓縮力拉動燈頭20回移復位,結構簡單,易于制造和裝配,當然,實際應用中,彈性件30也可采用皮筋、扭簧等其他常用的結構,并不局限于此。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先實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