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具有保護殼的后霧燈面罩,屬于汽車配飾領域。
背景技術:
一般的汽車除了前遠光燈、近光燈、大燈、小燈,后面的行駛燈、剎車燈,在車后不起眼的地方還有一組防霧燈。車用后霧燈是指在霧、雨或塵埃彌漫等能見度較低的環境中,為使車輛后方其他道路交通參與者易于發現而安裝在車輛尾部,發光強度比尾燈更大的紅色信號燈面罩是為了保護后霧燈。
現有技術公開了申請號為:201220246609.3的一種具有后回復反射功能的后霧燈,它包括主要由燈殼和面罩連接構成的后霧燈燈體,其中,燈殼內設有后霧燈,燈殼上設有與后霧燈匹配的后霧燈配光花紋,它還包括設置在面罩上的后回復反射配光花紋,所述后霧燈配光花紋位于后霧燈燈體的一側,后回復反射配光花紋位于后霧燈燈體的另一側。本實用新型將后回復反射配光花紋集成在后霧燈上,提高了汽車燈具的整體集成度,解決了汽車燈具的布置空間。但是該霧燈面罩沒有保護板裝置,不能更好的保護后霧燈,不能更好的在極端天氣和特殊情況下保護后霧燈。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保護殼的后霧燈面罩,其結構包括裝卸卡口、卡條、反射花紋、塑料板、罩殼、塑料內殼、保護殼、貫通口、罩口,所述裝卸卡口與罩殼固定連接,所述卡條設于罩殼四周,所述反射花紋與塑料板固定連接,所述塑料板設于塑料內殼上方,所述罩殼設于保護殼后面,所述塑料內殼與保護殼固定連接,所述貫通口與罩殼固定連接,所述罩口與塑料內殼固定連接,所述卡條設有卡棍一、卡棍二,所述卡棍一與卡條固定連接,所述卡棍二設于卡棍一下方,所述保護殼設有焊條,石英玻璃,所述焊條與保護殼固定連接,所述石英玻璃設于保護殼上方。
進一步的,所述塑料內殼設有過渡塊。
進一步的,所述過渡塊與塑料內殼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裝卸卡口設有折疊端。
進一步的,所述折疊端與裝卸卡口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反射花紋為網狀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卡條為合金材料。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有保護殼的后霧燈面罩,該霧燈面罩有保護板裝置,能更好的保護后霧燈,能更好的在極端天氣和特殊情況下保護后霧燈。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有保護殼的后霧燈面罩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保護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卡條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裝卸卡口-1、卡條-2、反射花紋-3、塑料板-4、罩殼-5、塑料內殼-6、保護殼-7、貫通口-8、罩口-9、卡棍一-21、卡棍二-22、焊條-71,石英玻璃-72、過渡塊-61、折疊端-11。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保護殼的后霧燈面罩,其結構包括裝卸卡口1、卡條2、反射花紋3、塑料板4、罩殼5、塑料內殼6、保護殼7、貫通口8、罩口9,所述裝卸卡口1與罩殼5固定連接,所述卡條2設于罩殼5四周,所述反射花紋3與塑料板4固定連接,所述塑料板4設于塑料內殼6上方,所述罩殼5設于保護殼7后面,所述塑料內殼6與保護殼7固定連接,所述貫通口8與罩殼6固定連接,所述罩口9與塑料內殼6固定連接,所述卡條2設有卡棍一21、卡棍二22,所述卡棍一1與卡條2固定連接,所述卡棍二22設于卡棍一21下方,所述保護殼7設有焊條71,石英玻璃72,所述焊條71與保護殼7固定連接,所述石英玻璃72設于保護殼7上方,所述塑料內殼6設有過渡塊61,所述過渡塊61與塑料內殼6固定連接,所述裝卸卡口1設有折疊端11,所述折疊端11與裝卸卡口1固定連接,所述反射花紋為網狀結構,所述卡條為合金材料。
在進行使用時,通過設有保護板7,實現了該霧燈面罩有保護板裝置,能更好的保護后霧燈,能更好的在極端天氣和特殊情況下保護后霧燈。
例如司機在行車時有其他車擦到后霧燈,能更好的保護后霧燈在接下去的行駛中繼續使用。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