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滑車回位機構和包括該滑車回位機構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沖壓模具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滑車回位機構以及包括該滑車回位機構的模具。
背景技術:
在利用沖壓模具對制件進行加工的過程中,有些制件由于結構的需要,其邊緣處要求向下翻邊,并使翻邊處與制件整體之間所成的角度為負角,即小于90度,如圖1所示。因此,在實際的加工過程中,通常將制件的成形與翻邊分成兩個工藝步驟來完成。然而,由于所述負角的原因,將經過翻邊的制件從模具上取下來,或者放到模具上都會非常的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使形成有向下成負角的翻邊的制件非常方便地從模具上取放的滑車回位機構。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包括該滑車回位機構的模具。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滑車回位機構包括滑車基體1、滑車驅動塊2、上斜楔導板3、下斜楔導板4、以及回程彈簧5,其中,上斜楔導板3固定在滑車驅動塊2上,下斜楔導板4固定在滑車基體1上,上斜楔導板3與下斜楔導板4沿垂直方向的位置相對應且互相配合,回程彈簧5的一端固定在滑車基體1上。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模具包括上模座6、下模座7、以及滑車回位機構,其中,所述滑車回位機構包括滑車基體1、滑車驅動塊2、上斜楔導板3、下斜楔導板4、以及回程彈簧5,滑車驅動塊2固定在上模座6上,上斜楔導板3固定在滑車驅動塊2上,下斜楔導板4固定在滑車基體1上,上斜楔導板3與下斜楔導板4沿垂直方向的位置相對應且互相配合,回程彈簧5的一端固定在滑車基體1上,回程彈簧5的另一端固定在下模座7上,滑車基體1與下模座7之間滑動配合。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滑車回位機構以及包括該滑車回位機構的模具所帶來的有益效果在于,不僅能夠方便地將形成有向下的成負角的翻邊的制件放到下模上以及從下模上取下來,而且還能使制件整體的成形和在制件邊緣處形成向下成負角的翻邊的工藝步驟同時完成,因此簡化了加工過程,節約了生產成本。
圖1為形成有向下的成負角的翻邊的制件的局部截面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滑車回位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包括滑車回位機構的模具的局部示意圖,其中上模與下模處于相互分離的狀態,且此時滑車基體位于初始位置;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包括滑車回位機構的模具的局部示意圖,其中上模與下模處于相互配合的狀態,且此時滑車基體位于工作位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地說明。
在進行詳細描述之前,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用新型的整個說明書以及權利要求書中出現的“固定”、“裝配”,在不作特別說明的情況下,意味著均可以通過各種公知的手段,如可以通過螺釘連接、銷釘連接、鉚接、粘接、焊接等來實現。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滑車回位機構包括滑車基體1、滑車驅動塊2、上斜楔導板3、下斜楔導板4、以及一端固定在滑車基體1上的回程彈簧5,如圖2所示。
其中,滑車基體1為具有一定長度、寬度和高度的塊體,其具體的尺寸可以根據需要而定,優選情況下,滑車基體1上不需要參與加工的部分可以適當地掏空,以節省材料并減輕重量,從而滑車基體1上參與加工的部分將形成為突出的塊體。優選情況下,滑車基體1上靠近模具邊緣的端部、遠離模具邊緣的端部、以及滑車基體上靠近中間的部分都形成為突出的塊體。一般情況下,所述的塊體可以與滑車基體1一體形成,或者也可以單獨制造成鑲塊分離式,然后再固定到滑車基體1上,優選情況下,滑車基體1的遠離模具邊緣的端部為鑲塊分離式,單獨固定到滑車基體1上。且滑車基體1的遠離模具邊緣的端部形成為用于支撐制件邊緣的形狀,優選情況下,該端部可以形成為與制件所需形成的向下的成負角的翻邊的形狀相適合的形狀,以適于支撐并成型所需的向下的成負角的翻邊。滑車基體1的靠近模具邊緣的端部上固定有下斜楔導板4。
上斜楔導板3固定在滑車驅動塊2上,上斜楔導板3與下斜楔導板4沿垂直方向的位置相對應且互相配合,即上斜楔導板3的斜面與下斜楔導板4的斜面相配合,當上斜楔導板3沿垂直方向運動時,與其相配合的下斜楔導板4將沿水平方向運動。上、下斜楔導板3,4可以選用各種角度的相互配合的一套斜楔導板,一般情況下,上斜楔導板3和下斜楔導板4的斜面的傾斜角度在30度和60度之間,優選情況下,選用斜面的傾斜角度為45度的相互配合的一套斜楔導板。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模具包括上模座6、下模座7、以及滑車回位機構,所述滑車回位機構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滑車回位機構,如圖3所示。
其中,滑車驅動塊2為適合實際需要的各種塊體,其尺寸可以根據情況而定。滑車驅動塊2固定在上模座6上,并且其固定的位置應當保證固定在滑車驅動塊2上的上斜楔導板3與下斜楔導板4的位置沿垂直方向對應并能夠相互配合。
回程彈簧5的一端固定在滑車基體1上,另一端固定在下模座7上。由于滑車基體1與下模座7之間為滑動配合,并且回程彈簧5在上模壓下來時,會因滑車基體1的水平運動而被壓縮,因此當上斜楔導板3隨上模一起升起時,回程彈簧5能夠依靠自身恢復彈性形變的彈力使滑車基體1回復到初始位置。
優選情況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模具還包括導滑板8,如圖3所示。導滑板8位于滑車基體1與下模座7之間,且固定在下模座7上。導滑板8可以設置一塊或者多塊,用于減少滑車基體1與下模座7之間的摩擦力,以助于滑車基體1沿水平方向運動。
優選情況下,下模座7上包括凸塊13,凸塊13位于與滑車基體1的遠離模具邊緣的端部相接觸的位置上。當滑車基體1位于初始位置時,凸塊13與滑車基體1的遠離模具邊緣的端部相接觸,以對滑車基體1的水平位置進行限制。凸塊13的尺寸可以根據需要而定,只要能夠滿足對滑車基體1進行限位即可。
優選情況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模具還包括擋塊9,如圖3所示。擋塊9固定在滑車基體1的與下模座7的凸塊13相接觸的側面上。當滑車基體1位于初始位置時,擋塊9靠在下模座7的凸塊13上,以緩沖滑車基體1與下模座7的凸塊13之間的作用力,并減小摩擦。
優選情況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模具還包括工作鑲塊10、上斜楔機構14和下斜楔機構11,如圖3所示。其中,上斜楔機構14固定在上模座6上,下斜楔機構11固定在滑車基體1上。上斜楔機構14和下斜楔機構11可以是現有的任意的配套的斜楔機構,這些斜楔機構的結構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所述工作鑲塊10固定在上斜楔機構14上或者與上斜楔機構14形成一體,優選情況下,工作鑲塊10固定在上斜楔機構14上。
上斜楔機構14與下斜楔機構11的位置沿垂直方向相對應且相互配合,即保證上斜楔機構14的斜面與下斜楔機構11的斜面之間相互配合。當上斜楔機構14在壓力機床的作用下隨上模向下運動,并與固定在滑車基體1上的下斜楔機構11相配合時,固定在上斜楔機構14上的工作鑲塊10的運動方向將轉變為沿水平方向。
同時,工作鑲塊10與滑車基體1的遠離模具邊緣的端部的位置相對應且相互配合。工作鑲塊10具有一定的形狀,該形狀應當與滑車基體上遠離模具邊緣的端部上形成的形狀相配合,即與制件所需形成的向下的成負角的翻邊的形狀相配合,以使制件的邊緣處形成所需的向下的成負角的翻邊。工作鑲塊10、上斜楔機構14和下斜楔機構11的位置還必須保證,當上模向下壓到最低位置,使得工作鑲塊10在斜楔機構的作用下水平運動到最終位置時,工作鑲塊10的位置應當與滑車基體1上遠離模具邊緣的端部相配合,以使制件的邊緣向下翻邊并形成所需的負角,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包括滑車回位機構的模具,由于滑車基體1在初始狀態下可以保證制件12與滑車基體1上遠離模具邊緣的端部之間有足夠的間隔距離,因此,對于已經加工出向下的成負角的翻邊的制件,可以保證其不與滑車基體1上遠離模具邊緣的端部相接觸,并且相隔有一定距離,因此可以很方便地將形成有向下的負角的翻邊的制件12放到下模上。
而當需要利用該模具同時完成制件整體成形并形成向下的成負角的翻邊時,在將制件放置到下模上之后,隨著上模的下壓,相互配合的上、下斜楔導板3、4會將固定在上模座6上的滑車驅動塊2所受的沿垂直方向的作用力,轉換為沿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因此可以使通過斜楔導板與滑車驅動塊2相配合的滑車基體1沿水平方向運動到工作位置,同時工作鑲塊10也在斜楔機構的作用下邊向下邊沿水平方向運動,在工作鑲塊10與滑車基體1上遠離模具邊緣的端部的共同作用下,制件12的邊緣處將向下翻邊并形成所需的負角。此時一端固定在滑車基體1上,另一端固定在下模座7上的回程彈簧5將被壓縮。并且此時利用模具中其他的成形部分可以同時完成對制件整體的成形。
隨后,當上模升起時,滑車基體1所受到的作用力將減小,滑車基體1將在回程彈簧5的彈力作用下回復到初始位置,而當滑車基體1回復到此初始位置時,制件12將與滑車基體1上遠離模具邊緣的端部相分離,并相隔有一定距離,因此,可以很方便地將制件12從下模上取下來。從而,利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包括滑車回位機構的模具,可以實現將制件的整體成形與在邊緣處形成向下的成負角的翻邊的加工過程同時完成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滑車回位機構,其特征在于,該機構包括滑車基體(1)、滑車驅動塊(2)、上斜楔導板(3)、下斜楔導板(4)、以及回程彈簧(5),上斜楔導板(3)固定在滑車驅動塊(2)上,下斜楔導板(4)固定在滑車基體(1)上,上斜楔導板(3)與下斜楔導板(4)沿垂直方向的位置相對應且互相配合,回程彈簧(5)的一端固定在滑車基體(1)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車回位機構,其特征是,所述上斜楔導板(3)和下斜楔導板(4)的斜面的傾斜角度在30度和60度之間。
3.一種模具,該模具包括上模座(6)、下模座(7),其特征在于,該模具還包括滑車回位機構,所述滑車回位機構包括滑車基體(1)、滑車驅動塊(2)、上斜楔導板(3)、下斜楔導板(4)、以及回程彈簧(5),滑車驅動塊(2)固定在上模座(6)上,上斜楔導板(3)固定在滑車驅動塊(2)上,下斜楔導板(4)固定在滑車基體(1)上,上斜楔導板(3)與下斜楔導板(4)沿垂直方向的位置相對應且互相配合,回程彈簧(5)的一端固定在滑車基體(1)上,回程彈簧(5)的另一端固定在下模座(7)上,滑車基體(1)與下模座(7)之間滑動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上斜楔導板(3)和下斜楔導板(4)的斜面的傾斜角度在30度和60度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模具還包括一塊或者多塊導滑板(8),導滑板(8)位于滑車基體(1)與下模座(7)之間,且固定在下模座(7)上。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下模座(7)上包括凸塊(13),凸塊(13)位于與滑車基體(1)的遠離模具邊緣的端部相接觸的位置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模具還包括擋塊(9),擋塊(9)固定在滑車基體(1)的與下模座(7)的凸塊(13)相接觸的側面上。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模具還包括工作鑲塊(10)、上斜楔機構(14)和下斜楔機構(11),工作鑲塊(10)固定在上斜楔機構(14),上斜楔機構(14)固定在上模座(6)上,下斜楔機構(11)固定在滑車基體(1)上,上斜楔機構(14)與下斜楔機構(11)沿垂直方向的位置相對應且相互配合,工作鑲塊(10)與滑車基體(1)的遠離模具邊緣的端部的位置相對應且相互配合。
專利摘要一種滑車回位機構和包括該滑車回位機構的模具。其中,所述滑車回位機構包括滑車基體(1)、滑車驅動塊(2)、上斜楔導板(3)、下斜楔導板(4)、以及回程彈簧(5),上斜楔導板(3)固定在滑車驅動塊(2)上,下斜楔導板(4)固定在滑車基體(1)上,上斜楔導板(3)與下斜楔導板(4)沿垂直方向的位置相對應且互相配合,回程彈簧(5)的一端固定在滑車基體(1)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滑車回位機構以及包括該滑車回位機構的模具,不僅能夠方便地將形成有向下的成負角的翻邊的制件放到下模上以及從下模上取下來,而且還能使制件整體的成形和在制件邊緣處形成向下成負角的翻邊的工藝同時完成,因此簡化了加工過程,節約了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B21D19/00GK2841183SQ200520129428
公開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19日 優先權日2005年10月19日
發明者楊淼 申請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