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零件成型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模具沖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零件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術:
沖壓工藝被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業,車輛中的許多覆蓋件和內部板件都 是利用模具沖壓而成的。然而車輛中有些零件,由于形狀所限,在加工成型
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例如,圖l中所示的零件,該零件的A處包括 主平面1和與主平面1相連且互成夾角的立面2。
這種零件當在成型過程中對其進行切邊時,如圖2所示,由于各個面的 切邊方向都是垂直于各面的,如圖中箭頭所示,因此如果選擇在一步工序中 對這兩個面同時進行切邊,即從兩個方向同時進行切邊,那么在這兩個面的 交界處,就會不可避免地出現模具的切邊刃口相互干涉的情況。
而如果為避免模具的切邊刃口發生相互干涉而選擇通過兩步切邊工序 來分別對這兩個面進行切邊,那么不僅生產效率低,而且將直接導致零件的 制造成本增加。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既能夠避免模具的切邊刃口相互干涉,同時又 能夠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零件的制造成本的零件成型方法。
本發明提供的零件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對制件進行沖孔,以形 成過渡孔,其中所述制件包括主平面、與主平面相連且互成夾角的立面、從 主平面延伸的第一工藝補充面、以及從立面延伸并與所述第一工藝補充面一 體相連的第二工藝補充面,所述過渡孔位于第一工藝補充面和第二工藝補充
面的交界處并位于主平面和立面的交界處的邊緣;b)對制件進行切邊,以 沿垂直于主平面的第一方向將所述第一工藝補充面切去,并沿垂直于立面的 第二方向將所述第二工藝補充面切去。
利用本發明提供的零件成型方法成型具有互成夾角的主平面和立面的 零件,不僅可以避免在對兩個面同時進行切邊時模具的切邊刃口發生相互干 涉,而且由于不必將切邊工序分成兩步來完成,因此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 而且明顯降低了零件的制造成本。
圖1為本發明針對的具有兩個互成夾角的面的零件的結構示意圖2為圖1所示零件的A處的剖面示意圖,其中示意性地表示出了現有
技術在對兩個互成夾角的面同時進行切邊時模具的切邊刃口發生相互干涉
的情況;
圖3為表示在利用本發明提供的成型方法成型圖1所示零件時,成型零 件的中間狀態的示意圖4為圖3中B處的剖面示意圖,其中表示出了對于過渡孔的尺寸的設
計方法。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提供的零件成型方法進行詳細地說明。 本發明提供的零件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對制件進行沖孔,以形 成過渡孔5。其中,所述制件如圖3所示,包括主平面l、立面2、第一工藝 補充面3以及第二工藝補充面4。所述立面2與主平面1相連且互成夾角, 二者均為所要形成的最終零件的組成部分。所述第一工藝補充面3為從主平 面l延伸出的工藝補充部分,不是所要形成的最終零件的一部分,需要在后
續的切邊工序中將其切除。所述第二工藝補充面4為從立面2延伸出并與所 述第一工藝補充面3 —體相連的工藝補充部分,也不是所要形成的最終零件 的一部分,同樣需要在后續的切邊工序中將其切除。通過該沖孔步驟形成的 所述過渡孔5位于第一工藝補充面3和第二工藝補充面4的交界處并位于主 平面1和立面2的交界處的邊緣,也就是說,所述過渡孔5的靠近主平面1 和立面1一側的邊緣即為主平面1和立面2的交界處的邊緣,當沖出過渡孔 5之后,相當于主平面1和立面2的交界處已經完成切邊。
之后,進行步驟b):對沖孔后的制件進行切邊,以沿垂直于主平面1 的第一方向將所述第一工藝補充面3切去,并沿垂直于立面2的第二方向將 所述第二工藝補充面4切去,從而得到最終需要的工序零件。由于通過形成 過渡孔5,所述主平面1和立面2的交界處已經完成了切邊,切去了不需要 的工藝補充部分,因此在步驟b)進行切邊時,過渡孔5所在處就無需再進 行切邊,所以沿第一方向沖切第一工藝補充面3的切邊刃口和沿第二方向沖 切第二工藝補充面4的切邊刃口就可以隔開過渡孔5進行沖裁,這樣就可以 避免沿兩個方向沖切的模具的兩個切邊刃口發生相互干涉。同時,由于不必 將切邊工序分成兩步來完成,可以僅在一步工序中同時沿兩個方向進行沖 切,因此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由于不必增加一步切邊工序,所以也明 顯降低了零件的制造成本。
通常,所述過渡孔5可以根據需要設計為各種形狀,如長方形、長圓形、 正方形、圓形、橢圓形等等,優選為長方形或長圓形。這樣過渡孔5的靠近 主平面1和立面1一側的長邊即為主平面1和立面2的交界處的切邊邊緣。
并且,優選情況下,可以利用公式Ui廣(b2+c2—2bccwA) 1/2來設計 所述過渡孔5的最小長度Lmin,如圖4所示,其中b表示沿所述第一方向切 去所述第一工藝補充面3的切入深度,c表示沿所述第二方向切去所述第二 工藝補充面4的切入深度,A表示兩個沖切方向,即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
向之間的夾角,也即主平面1和立面2之間所夾的銳角。
由于在步驟a)中進行沖孔的制件即可以直接商購得到,也可以由毛坯 板料通過拉延造型工藝而制得,因此優選情況下,所述零件成型方法還包括 步驟c):在對制件進行沖孔之前,先將板料拉延造型成包括所述主平面l、 立面2、第一工藝補充面3以及第二工藝補充面4的制件。也就是說,在此 情況下,所述零件成型方法順序包括三個步驟拉延造型、沖孔、以及切邊, 從而將毛坯板料成型為所需形狀的零件。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這種避免兩個刃口相互干涉的方法同樣也可以適用 于在兩個方向同時進行翻邊加工的情況。此時,與形成過渡孔相類似的,只 需在進行正式翻邊之前,增加一步形成過渡翻邊區域的步驟,即可避免正式 翻邊時沿兩方向沖壓的兩個翻邊刃口發生相互干涉。
權利要求
1. 一種零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對制件進行沖孔,以形成過渡孔(5),其中所述制件包括主平面(1)、與主平面(1)相連且互成夾角的立面(2)、從主平面(1)延伸的第一工藝補充面(3)、以及從立面(2)延伸并與所述第一工藝補充面(3)一體相連的第二工藝補充面(4),所述過渡孔(5)位于第一工藝補充面(3)和第二工藝補充面(4)的交界處并位于主平面(1)和立面(2)的交界處的邊緣;b)對制件進行切邊,以沿垂直于主平面(1)的第一方向將所述第一工藝補充面(3)切去,并沿垂直于立面(2)的第二方向將所述第二工藝補充面(4)切去。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成型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步驟c): 在對制件進行沖孔之前,先將板料拉延造型成包括所述主平面(1)、立面(2)、 第一工藝補充面(3)以及第二工藝補充面(4)的制件。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零件成型方法,其中,所述過渡孔(5)為 長方形或長圓形。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零件成型方法,其中,所述過渡孔的最小長度Lmin =(^+J—2bccoyA) 1/2,其中b表示沿所述第一方向切去所述第一工藝補充面(3) 的切入深度,c表示沿所述第二方向切去所述第二工藝補充面(4)的切入 深度,A表示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間的夾角。
全文摘要
一種零件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對制件進行沖孔,以形成過渡孔,其中所述制件包括主平面、與主平面相連且互成夾角的立面、從主平面延伸的第一工藝補充面、以及從立面延伸并與第一工藝補充面一體相連的第二工藝補充面,過渡孔位于第一工藝補充面和第二工藝補充面的交界處并位于主平面和立面的交界處的邊緣;b)對制件進行切邊,以將第一工藝補充面和第二工藝補充面切去。利用本發明提供的零件成型方法成型具有互成夾角的主平面和立面的零件,不僅可以避免在對兩個面同時進行切邊時模具的切邊刃口發生相互干涉,而且由于不必將切邊工序分成兩步來完成,因此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明顯降低了零件的制造成本。
文檔編號B21D28/24GK101376147SQ200710147648
公開日2009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31日
發明者河 黃 申請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