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機床自動換刀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機床自動換刀裝置[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數控機床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機床自動換刀 裝置。 [背景技術]現有的鉆孔機和成形機,換刀需要主軸不僅要水平移動而且要上下 移動,換刀時需要附抓或緩沖刀庫進行輔助換刀,換刀速度較慢,也易 出現刀具抓不牢,易脫落的情況。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在刀庫下方增設頂針, 使頂針與主軸配合運行,提高換刀速度。為實現上述目的,設計一種機床自動換刀裝置,包括由微電腦控制 器控制的主軸、主軸下方連接的夾頭、由多個刀座連接成排的刀庫,其 特征在于刀庫中每個刀座的外部套筒(4)的底端面中間鏤空,外部 套筒(4)內套入夾刀座(3),夾刀座(3)上部嵌入刀具扣環(2),刀 具(1)插入刀具扣環(2)內,刀庫下方設有一個氣壓缸式頂針,氣壓 缸式頂針連接電磁閥(U) —端,電磁閥(11)另一端連接微電腦控制 器(9)。所述的氣壓缸式頂針是將頂軸(5)有活塞的一端插入氣壓缸 (6)內,氣壓缸(6)外的頂軸(5)另一端設有與頂軸(5)垂直的磁 板(12),氣壓缸(6)的上部和下部分別設上、下氣孔,氣壓缸(6)
的上、下氣孔采用氣路(10)連接電磁閥(11)。本實用新型同現有技術相比,主軸不需上下運動,不需要抓刀臂 輔助抓刀,不需緩沖刀庫,加快了換刀速度,提高了換刀的效率。 [
]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指定圖l為摘要附圖。參見圖l, l為刀具;2為刀具扣環;3為夾刀座;4為外部套筒;5為 頂軸;6為氣壓缸;7為夾頭;8為主軸;9為微電腦控制器;IO為氣路; ll為電磁閥;12為磁板。[具體實施方式
]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在微電腦控制器的9控制下,主軸8快速水平移動到刀庫中想要換 刀的刀座位置,同時由頂軸5和氣壓缸6組成的頂針也如同主軸8 —樣 水平移動到換刀的刀座位置,并把主軸8下的夾頭7打開,微電腦控制 器9也控制電磁閥11將外部的髙壓氣體通過電磁閥11底部的氣管給電 磁閥11供氣,然后通過連接的氣路10給刀座下面的氣壓缸6底部進氣, 氣體把頂軸5頂起,頂軸5頂部的磁板12由外部套筒4底部中間的鏤 空處將夾刀座3頂起,夾刀座3在外部套筒4中滑行向上,并把刀具l 連同刀具扣環2 —并帶動向上,刀具1向上伸入主軸8下方的夾頭7內, 然后夾頭7閉合,夾緊刀具l,同時微電腦控制器9控制電磁閥11,使氣壓缸6由頂部進氣,而底部排氣,氣體推動活塞往下運動,活塞帶動 頂軸5和磁板12往下運動,磁板12會吸住夾刀座3帶動其往下運動并 復位,由此便完成一次夾刀過程;放刀順序則與之相反,當主軸8想換 另一把刀具時,主軸8在微電腦控制器9的控制下水平移到原有刀具1 上方,同時頂軸5又在氣壓缸6的推動下將夾刀座3頂起,使夾頭7內 的刀具1及刀具1上附帶的刀具扣環2歸位到夾刀座3內,夾頭7松開, 主軸8移動到要夾的另一把刀具的上方,同時頂軸5和氣壓缸6也移動 到該刀具所在刀座的下方,重復上述夾刀的過程。
權利要求1. 一種機床自動換刀裝置,包括由微電腦控制器控制的主軸、主軸下方連接的夾頭、由多個刀座連接成排的刀庫,其特征在于刀庫中每個刀座的外部套筒(4)的底端面中間鏤空,外部套筒(4)內套入夾刀座(3),夾刀座(3)上部嵌入刀具扣環(2),刀具(1)插入刀具扣環(2)內,刀庫下方設有一個氣壓缸式頂針,氣壓缸式頂針連接電磁閥(11)一端,電磁閥(11)另一端連接微電腦控制器(9)。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機床自動換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氣壓缸式頂針是將頂軸(5)有活塞的一端插入氣壓缸(6)內, 氣壓缸(6)外的頂軸(5)另一端設有與頂軸(5)垂直的磁板(12),氣壓缸(6)的上部和下部分別設上、下氣孔,氣壓缸 (6)的上、下氣孔采用氣路(10)連接電磁閥(1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數控機床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機床自動換刀裝置,包括由微電腦控制器控制的主軸、主軸下方連接的夾頭、由多個刀座連接成排的刀庫,其特征在于刀庫中每個刀座的外部套筒(4)的底端面中間鏤空,外部套筒(4)內套入夾刀座(3),夾刀座(3)上部嵌入刀具扣環(2),刀具(1)插入刀具扣環(2)內,刀庫下方設有一個氣壓缸式頂針,氣壓缸式頂針連接電磁閥(11)一端,電磁閥(11)另一端連接微電腦控制器(9)。本實用新型同現有技術相比,主軸不需上下運動,不需要抓刀臂輔助抓刀,不需緩沖刀庫,加快了換刀速度,提高了換刀的效率。
文檔編號B23Q3/157GK201079906SQ200720073669
公開日2008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16日
發明者魏德重 申請人:魏德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