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立體磁浮無張力連軋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112945閱讀:22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立體磁浮無張力連軋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板帶鋼軋機,確切地說是一種立體磁浮無張力連軋機。
背景技術
目前,常規板帶鋼軋機是所有生產梹帶鋼企業廣泛應用的軋鋼裝備,但是,現有的軋機都是水平排列的軋機,水平排列的軋機存在以下不足各對軋輥間傳動速度不同,難以實現理論設計中的多對軋輥同步轉動,使得鋼帶在軋制過程中存在張力,影響鋼帶軋制的質量;各種輥系中只有中間兩個工作輥軋帶鋼,上下的支持輥是輔助壓下輥,不起磨擦變形帶鋼作用,無法使每個軋輥得以充分發揮變形作用,現有生產線冗長,而且軋機體積龐大,軋制效率也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立體磁浮無張力連軋機,它可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可使軋機每個軋輥都成為工作輥,有功過鋼,大幅縮小軋機的體積和投資;并且,能徹底消除軋制過程中的張力,全面提髙軋制質量,大幅度提髙連軋生產率。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立體磁浮無張力連軋機,包括支架,支架上安裝第二上軋輥、第三上軋輥、第三下軋輥和第二下軋輥,支架上安裝第三換向輥和第二換向輥,第三換向輥和第二換向輥位于第三上軋輥的兩側,支架上安裝磁浮壓力裝置,磁浮壓力裝置包括第一磁體和第二磁體。
為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支架上對稱開設兩個槽,每個槽內各安裝一根絲杠,絲杠的一端與支架連接,每根絲杠的外周各安裝一個嫘母,蠊母與絲杠蠊紋連接,第三上軋輥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據母連接。支架上安裝第一上軋輥和第一下軋輥,第一上軋輥和第一下軋輥位于第二上軋輥和第二 F軋輥的兩側,支架上安裝第一換向輥和第四換向輥,第一換向輥與第三換向輥同側,第一換向輥位于第三換向輥上方,第四換向輥位于第二換向輥的下方。第二換向輥和第三換向輥的兩端各安裝兩個緩沖裝置,緩沖裝置與支架連接。緩沖裝置由拉桿、套筒和彈簧連接構成,套筒內安裝拉桿,拉桿的外周安裝彈簧,拉桿的一端伸出套筒外與第四換向輥連接,拉桿的另一端設置限位塊,套筒與支架連接。支架由底座、中支架、第一側支架和第二側支架連接構成,底座上安裝中支架、第一側支架和第二側支架,第一側支架和第二側支架分別位于中支架兩側。中支架上對稱開設兩個導向槽,中支架與第一磁體連接,第二磁體兩端分別位于兩個導向槽內。第二磁體上安裝壓輥架,壓輥架上安裝壓輥。第二磁體內安裝滾珠螺母,第一磁體上安裝絲桿,絲桿與滾珠螺母螺紋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在于它具有體積小、制造成本低廉、使用安全方便的優點,可實現一臺軋機多次軋制的功能,相當于多臺水平軋機同時工作;它的所有軋輥均是工作輥,無需輔助輥,從而可有效減小軋機的體積。

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1的B-B剖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2的I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l中支架2第一側支架3第二側支架4第一背板5第二背板6底座7第一上軋輥8第二上軋輥9第三上軋輥IO第三下軋輥ll第二下軋輥12第一下軋輥13進料輥14出料輥15第一換向輥16第二換向輥17第三換向輥18第四換向輥19緩沖裝置20第一磁體21導向槽22第二磁體23壓輥架24壓輥25鋼帶26第四換向輥的軸27拉桿28套筒29彈簧30限位塊31軸承套32絲杠33螺母34第一驅動裝置35第二驅動裝置36槽37絲桿38滾珠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立體磁浮無張力連軋機,包括支架,支架上安裝第二上軋輥8、第三上軋輥9、第三下軋輥10和第二下軋輥11,為操作方便,可將第二上軋輥8、第三上軋輥9、第三下軋輥10和第二下軋輥11由上而下依次垂直安裝,支架上安裝第三換向輥17和第二換向輥16,第三換向輥17和第二換向輥16位于第三上軋輥9的兩側,支架上安裝磁浮壓力裝置,磁浮壓力裝置包括第一磁體20和第二磁體22。使用時,鋼帶先進入第二上軋輥8與第三上軋輥9之間軋制,之后鋼帶經第二換向輥16反向進入第三上軋輥9和第三下軋輥10之間軋制,再經第三換向輥17反向進入第三下軋輥10與第二下軋輥11之間軋制。在整個軋制過程中,不存在各輥之間轉動不同步,使鋼帶各處張力不均勻的問題,可有效地提高鋼帶軋制的質量。 一架軋機可對鋼帶進行多次軋制,可起多臺水平連軋機的作用。
為方便生產都控制鋼帶軋制的厚度,如圖4所示,支架上可對稱開設兩個槽36,每個槽36內各安裝一根絲杠32,絲杠32的一端與支架連接,絲杠32可相對支架轉動,每根絲杠32的外周各安裝一個螺母33,螺母33與絲杠32螺紋連接,第三上軋輥9的兩端分別與兩個螺母33連接。絲杠32和螺母33可構成絲杠螺母機構,操作人員,可通過轉動絲杠32調節第三上軋輥9和第三下軋輥10之間的間距。第三上軋輥9和第三下軋輥10之間也可安裝其他現有的調整機構調節第三上軋輥9和第三下軋輥IO之間的間距。
為進一步提高鋼帶的軋制質量,如圖1所示,可在支架上安裝第一上軋輥7和第一下軋輥12,第一上軋輥7和第一下軋輥12位于第二上軋輥8和第二下軋輥11的兩側,即第一上軋輥7位于第二上軋輥8上方,第一下軋輥12位于第二下軋輥11的下方,支架上安裝第一換向輥15和第四換向輥18,第一換向輥15與第三換向輥17同側,第一換向輥15位于第三換向輥17上方,第四換向輥18位于第二換向輥16的下方,第一換向輥15和第四換向輥18同第二換向輥16和第三換向輥17功能相同,起到使鋼帶平滑過度變向的作用。如圖l所示,支架上還可安裝進料輥13和出料輥14,進料輥13和出料輥14可對鋼帶起導向作用。鋼帶在第一上軋輥7和第二上軋輥8之間是粗軋過程,第二上軋輥8與第三上軋輥9之間是中軋過程,第三上軋輥9與第三下軋輥IO之間是精軋過程,第三下軋輥IO和第二下軋輥11之間是精整過程,第二下軋輥11和第一下軋輥12是粗整過程。第一上軋輥7和第一下軋輥12的軸可分別與第一驅動裝置34和第二驅動裝置35連接,第一上軋輥7和第一下軋輥12是軋機的主動輥,其他均為從動輥。軋機軋輥兩端可有0 180度平行雙向鏈條對稱傳動,取代齒輪箱、傳動軸的90度傳動方式,消除了軋制分力的產生及單向軸頭傳動軋輥形成軋制力隱形變弱的缺陷。
為進一步防止鋼帶在乳制過程中出現張力不均勾的情況,如圖l所示,第二換向輥16和第三換向輥17的兩端各安裝兩個緩沖裝置19,緩沖裝置19與支架連接。緩沖裝置19可以是減震器。第一換向輥15和第四換向輥18的兩端也可安裝緩沖裝置19。
如圖3所示,緩沖裝置19也可由拉桿27、套筒28和彈簧29連接構成,套筒28內安裝拉桿27,拉桿27的外周安裝彈簧29,拉桿27的一端伸出套筒28外與第四換向輥18連接,拉桿27的另一端設置限位塊30,套筒28與支架連接。當鋼帶存在的張力較大時,拉桿27的克服彈簧29的彈力,帶動限位塊30作壓縮彈簧29的運動;當鋼帶張力減小時,拉桿27會在彈簧29的帶動下向套筒28內運動,從而,可實現消除鋼帶張力的作用。
如圖1所示,支架由底座6、中支架l、第一側支架2和第二側支架3連接構成,底座6上安裝中支架1、第一側支架2和第二側支架3,第一側支架2和第二側支架3分別位于中支架1兩側。第一上軋輥7、第二上軋輥8、第三上軋輥9、第三下軋輥10、第二下軋輥11、第一下軋輥12和磁浮壓力裝置分別安裝于中支架1上,第一換向輥15、第三換向輥17和出料輥14分別安裝于第二側支架3上,進料輥13、第二換向輥16和第四換向輥18分別于第一側支架2上。第一側支架2上可設置第一背板4,第二側支架3上可設置第二背板5,第一背板4和第二背板5可與緩沖裝置19連接。
中支架1上對稱開設兩個導向槽21,中支架1與第一磁體20連接,第二磁體22兩端分別位于兩個導向槽21內。當軋制時,使第一磁體20和第二磁體22的同側為同極,第二磁體22在磁力的作用下,對第一上軋輥7施加壓力。
為減少第二磁體22與第一上軋輥7之間的磨擦力,如圖l所示,可在第二磁體22上安裝壓輥架23,壓輥架23上安裝壓輥24,壓輥24與第一上軋輥7直接接觸。圖1中壓輥架23上平行安裝兩個壓輥24。
如圖1和圖2所示,第二磁體22內可安裝滾珠螺母38,第一磁體20上安裝絲桿37,絲桿37與滾珠螺母38螺紋連接,第一磁體20和第二磁體22可通過絲桿37和滾珠螺母38連接,絲桿37和滾珠螺母38也對第二磁體22的上下運動起導向作用。絲桿37和滾珠螺母38連接構成滾珠絲杠結構。
本實用新型采用軋輥軸頭兩端同步無級變速傳動的方法,實行0 180度平行同步傳動,使傳動力與軋輥對帶鋼摩擦壓力完全相同,改變了傳統的90度傳動方法,徹底擺脫了軋制分力的產生,從而更有效的保證了帶鋼板形的高精密平直度。
本實用新型還釆用了軋輥異步技術,就是小輥徑與大輥徑,是小輥峰值線與大輥峰值線不相等的摩擦系數關系,形成小輥比大輥轉得快,使正反向帶鋼同步軋制,這就非常有效地、準確無誤地、沒有差別地實現了軋制帶鋼全過程張力恒定、張力等于零的極佳科學效果。這就徹底擺脫了常規帶鋼軋機一貫采用的帶鋼張力控制不穩定的難題,結束了因為張力不能恒定而造成的各種弊端,使帶鋼軋機功能得到空前的提升。
本實用新型的高端積極效果,還在于有軋輥兩端的輥縫數字定位的精密絲杠,它改變了軋制力壓下一貫難以平衡的模擬量,而用數字量準確地對輥縫定格,并根據帶鋼減薄的厚度實行數字控制,這就避免了減徑的誤差,達到了一次出精品的目的;得到了厚度準確的保證,結束了長期不精確現象,把復雜的軋鋼流程變得簡單明了。
本實用新型之所以能大幅度節省資源,就是因為六輥立體磁浮無張力連軋機一架軋機能同時完成或三機架次或五機架次或六機架次連軋的生產量形成乘積軋制量,巧妙地運用立體連軋新工藝,取代了多機水平傳統布局格式連軋的大量浪費,使貫有的單向過鋼變為一架次同步多次過鋼,得到了產量大提升,使生產率幾倍的大提高。
由于解決了軋輥彈性變形控制難題,使帶鋼軋制的寬度得到了大量延伸,目前世界熱軋帶鋼最寬2300mm,可擴寬軋到3800mm以上;冷軋帶鋼最薄厚度中國產品0. 3 0. lmm,可再軋薄到0. OOlmm,填補了國內外空缺。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實施例的范圍內。本實用新型未詳盡描述的技術內容均為公知技術。
權利要求1、立體磁浮無張力連軋機,其特征是包括支架,支架上安裝第二上軋輥(8)、第三上軋輥(9)、第三下軋輥(10)和第二下軋輥(11),支架上安裝第三換向輥(17)和第二換向輥(16),第三換向輥(17)和第二換向輥(16)位于第三上軋輥(9)的兩側,支架上安裝磁浮壓力裝置,磁浮壓力裝置包括第一磁體(20)和第二磁體(22)。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磁浮無張力連軋機,其特征是支架上對稱開設 兩個槽(36),每個槽(36)內各安裝一根絲杠(32),絲杠(32)的一端與支架連接, 每根絲杠(32)的外周各安裝一個螺母(33),螺母(33)與絲杠(32)螺紋連接,第 三上軋輥(9)的兩端分別與兩個螺母(33)連接。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磁浮無張力連軋機,其特征是支架上安裝第一 上軋輥(7)和第一下軋輥(12),第一上軋輥(7)和第一下軋輥(12)位于第二上軋 輥(8)和第二下軋輥(11)的兩側,支架上安裝第一換向輥(15)和第四換向輥(18), 第一換向輥(15)與第三換向輥(17)同側,第一換向輥(15)位于第三換向輥(17) 上方,第四換向輥(18)位于第二換向輥(16)的下方。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磁浮無張力連軋機,其特征是第二換向輥(16) 和第三換向輥(17)的兩端各安裝兩個緩沖裝置(19),緩沖裝置(19)與支架連接。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立體磁浮無張力連軋機,其特征是緩沖裝置(19) 由拉桿(27)、套筒(28)和彈簧(29)連接構成,套筒(28)內安裝拉桿(27),拉 桿(27)的外周安裝彈簧(29),拉桿(27)的一端伸出套筒(28)外與第四換向輥(18) 連接,拉桿(27)的另一端設置限位塊(30),套筒(28)與支架連接。
6、 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立體磁浮無張力連軋機,其特征是支 架由底座(6)、中支架(1)、第一側支架(2)和第二側支架(3)連接構成,底座(6) 上安裝中支架(1)、第一側支架(2)和第二側支架(3),第一側支架(2)和第二側 支架(3)分別位于中支架(1)兩側。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立體磁浮無張力連軋機,其特征是中支架(1)上對 稱開設兩個導向槽(21),中支架(1)與第一磁體(20)連接,第二磁體(22)兩端 分別位于兩個導向槽(21)內。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立體磁浮無張力連軋機,其特征是第二磁體(22) 上安裝壓輥架(23),壓輥架(23)上安裝壓輥(24)。
9、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立體磁浮無張力連軋機,其特征是第二磁體(22) 內安裝滾珠螺母(38),第一磁體(20)上安裝絲桿(37),絲桿(37)與滾珠螺母(38) 螺紋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立體磁浮無張力連軋機,包括支架,支架上安裝第二上軋輥、第三上軋輥、第三下軋輥和第二下軋輥,支架上安裝第三換向輥和第二換向輥,第三換向輥和第二換向輥位于第三上軋輥的兩側,支架上安裝磁浮壓力裝置,磁浮壓力裝置包括第一磁體和第二磁體。它可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可使每個支持軋輥也成為帶鋼變形工作輥,大幅度提高帶鋼變形量,從而能實現一機頂多機的生產率,將長流程變為短程高效,并完全可消除軋制過程中的張力,全方位提高帶鋼軋制質量。
文檔編號B21B31/24GK201361634SQ200820227009
公開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10日
發明者東 孫, 宋慎平, 鵬 秦, 許國鳳, 雷亞夫 申請人:雷亞夫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仁县| 沂源县| 霍林郭勒市| 新田县| 乐山市| 抚州市| 赤城县| 定西市| 郓城县| 渭南市| 北票市| 仁布县| 雷山县| 连州市| 扎鲁特旗| 夹江县| 勐海县| 铅山县| 云阳县| 武清区| 开化县| 井研县| 临潭县| 交城县| 耒阳市| 临桂县| 伊吾县| 安义县| 泗水县| 永州市| 云梦县| 资中县| 岳阳市| 上杭县| 内黄县| 莱西市| 新乡县| 沁阳市| 丹东市| 通辽市| 锡林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