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肘桿式四錘頭鍛造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金屬壓力加工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肘桿式四錘頭鍛造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環保節能的要求,快速、高效鍛造越來越顯得重要, 尤其是對難變形材料。此外大壓機的投入,充分、有效地利用大功率壓機,提升大壓機的工作量也是當前國內亟需解決的問題。傳統自由鍛液壓機只是靠上下兩個錘頭擠壓坯料沿軸向和橫向變形完成鍛造工作,由于橫向變形不僅拔長效率低,而且難變形,還極容易在橫向變形的表面開裂,為此,在自由鍛造砧型方面有采用上下V型砧進行鍛造,這比上下平砧兩錘頭自由鍛來說拔長效率有所提高,而且具有防止表面開裂的功能。V型砧尺寸一定,對工件接觸點也不變,拔長效果有限。怎樣能夠在變形過程中砧形隨著工件的變化而改變,專利ZL 200780001312“四錘頭鍛造設備”和專利ZL94223996. 2 “雙主動、雙被動四錘頭鍛造機”是將上下左右四個鍛錘安裝在有斜面和防磨片的支架上,上下鍛錘支架與側面鍛錘支架運動連接,上下鍛錘支架與設備活動橫梁和工作臺固定,上錘頭的運動依靠活動橫梁帶動,而左右側面錘頭通過斜面運動連接被上支架帶動。上述兩專利上下錘頭的運動靠壓機運動來實現,兩個側錘頭的運動靠40 50度的斜面通過上下錘頭相對運動而實現,側錘頭的水平分力靠斜面來產生,水平分力的大小受錘頭作業的支撐面積的影響,并且整個過程都是滑動摩擦,摩擦力大、作業面潤滑要求苛刻,而且潤滑劑也難以封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雙肘桿式四錘頭鍛造裝置,可有效地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如圖1所示,它包括有上下砧座4、11、上下錘頭5、10、左右側滑塊6、9、左右側錘頭 7、8,其特征是在上下砧座4、11的左右兩側分別對稱地安裝有雙肘桿機構,該雙肘桿機構的構造是以左側為例是由擺桿1、連桿2、肘桿τγ、Z2、Z3、Z4及導桿3構成,擺桿1的上端與上砧座4上固定點A相鉸接,下端為動點B,分別與連桿2、肘桿\、L的上端相鉸接,連桿2 的下端為動點C,分別與肘桿Z3、Z4的上端相鉸接,肘桿\、Z3的下端分別與下砧座11上的固定點E、F相鉸接,肘桿&、&下端分別與側滑塊6上的固定點E'、F'相鉸接,導桿3的上端與側滑塊6上的固定點F'相鉸接,下端與下砧座11上的固定點D相鉸接。本發明優點及積極效果是變滑動摩擦為轉動摩擦,可大大降低能耗,節省能源。同時,實現了四個錘頭的位置隨著坯料的直徑變化而自動改變,還可以改變連桿及肘桿機構的長度和比例來調整錘頭間的距離,來調整鍛造坯料的直徑范圍,擴大了裝置的使用范圍、增加了設備的通用性。
圖1為雙肘桿式四錘頭鍛造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擺桿 2-連桿 3-導桿 4-上砧座 5-上錘頭 6_左側滑塊7-左側錘頭 8-右側錘頭 9-右側滑塊 10-下錘頭 11-下砧座ZpZ2^ Z4-肘桿 A、E、E'、F、F'、D_ 固定點 B、C-動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將本裝置安裝在液壓機上,下砧座11與工作臺固定連接,上砧座4與活動橫梁固定連接。當開動液壓機時活動橫梁帶動上砧座11及上錘頭5向下施壓時,帶動左右雙肘桿機構推動左右側滑塊6、9和左右側錘頭7、8向坯料中心擠壓鍛造,形成上下左右四個錘頭同時同步向坯料中心擠壓鍛造,坯料由于受擠壓鍛造的作用只能沿軸向變形, 隨后活動橫梁向上抬起帶動上砧座和上錘頭向上抬起,而左右側滑塊和側錘頭在左右雙肘桿機構的帶動下拉開,接下來坯料在操作機或其他方式作用下沿軸向進給或旋轉進行下一步鍛造,這樣重復鍛造完成整個坯料的拔長過程。
權利要求
1. 一種雙肘桿式四錘頭鍛造裝置,它包括有上下砧座(4、11)、上下錘頭(5、10)、左右側滑塊(6、9)、左右側錘頭(7、8),其特征是在上下砧座0、11)的左右兩側分別對稱地安裝有雙肘桿機構,以左側為例該雙肘桿機構的構造是它是由擺桿⑴、連桿⑵、肘桿Z”Z2、 Z3、Z4以及導桿(3)構成的,擺桿(1)的上端與上砧座(4)上的固定點A相鉸接,下端為動點B,分別與連桿⑵、肘桿\、Z2的上端相鉸接,連桿(2)的下端為動點C,分別與肘桿Z3、 &的上端相鉸接,肘桿Z1^的下端分別與下砧座(11)上的固定點E、F相鉸接,肘桿Ζ2、& 下端分別與側滑塊(6)上的固定點Γ相鉸接,導桿(3)的上端與側滑塊(6)上的固定點Γ相鉸接,下端與下砧座(11)上的固定點D相鉸接。
全文摘要
一種雙肘桿式四錘頭鍛造裝置,屬于金屬壓力加工機械領域,包括有上下砧座、上下錘頭、左右側滑塊和左右側錘頭。特征是在上下砧座的左右兩側分別對稱地安裝有雙肘桿機構,該雙肘桿機構是由擺桿、連桿、肘桿及導桿構成,擺桿上端與上砧座上固定點相鉸接,下端為動點分別與連桿、肘桿Z1、Z2上端相鉸接,連桿的下端為動點分別與肘桿Z3、Z4上端相鉸接,肘桿Z1、Z3下端分別與下砧座的固定點相鉸接,肘桿Z2、Z4下端分別與側滑塊上的固定點相鉸接,導桿上端與側滑塊上的固定點相鉸接,下端與下砧座固定點相鉸接。優點是將滑動摩擦變為轉動摩擦,降低能耗,節省能源。同時,四個錘頭位置隨著坯料直徑變化而改變,可以改變連桿及肘桿機構的長度和比例來調整錘頭間距離,調整鍛造坯料直徑范圍,擴大了使用范圍。
文檔編號B21J7/14GK102303084SQ20111025203
公開日2012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25日
發明者何文武, 孫述利 申請人:太原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