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銑位置坑夾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夾具,尤其涉及一種銑位置坑夾具。
背景技術(shù):
先前的加工方法是鉆位置孔后車加工車掉大半個孔,雖然在沖加工16底孔時前、 后定珠圈可以采用一副模具,但存在諸多不利一是浪費材料;二是鉆加工位置孔速度慢; 三是增加車加工作業(yè)的難度。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提供的銑位置坑夾具,解決了上述的成本大,加工速度慢,加工難度大的問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
本發(fā)明所述的銑位置坑夾具,包括手輪,軸套,軸座,絲桿軸;所述手輪連接絲桿軸,軸套套置在絲桿軸,軸套固定在軸座上;還包括螺母,第一料架,壓緊塊,滑動銷,第二料架; 所述的螺母5布置在絲桿軸4的一端,第一料架6上布置一個橫向開口槽,壓緊塊7的截面呈凸形、凸出部分延伸入第一料架6的一個橫向開口槽內(nèi),螺母5布置在壓緊塊7凸出部分內(nèi),滑動銷8固定在壓緊塊7的下方,并穿過第一料架6下方的通孔,壓緊塊7的另一側(cè)平行布置第二料架9。所述壓緊塊7、第一料架6、第二料架9的同一部位均對稱設(shè)置兩個向上的開口槽。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提供的銑位置坑夾具,裝、卸方便,省時、省力,一次裝夾可以加工幾十片后定珠圈的位置坑,工作效率高。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中1是手輪,2是軸套,3是軸座,4是絲桿軸,5是螺母,6是第一料架,7是壓緊塊,8 是滑動銷,9是第二料架。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jìn)一步詳細(xì)說明
如圖所示包括手輪1,軸套2,軸座3,絲桿軸4,螺母5,第一料架6,壓緊塊7,滑動銷 8,第二料架9。所述手輪1連接絲桿軸4,軸套2套置在絲桿軸4,軸套2固定在軸座3上;螺母5 布置在絲桿軸4的一端,第一料架6上布置一個橫向開口槽,壓緊塊7的截面呈凸形、凸出部分延伸入第一料架6的一個橫向開口槽內(nèi),螺母5布置在壓緊塊7凸出部分內(nèi),滑動銷8固定在壓緊塊7的下方,并穿過第一料架6下方的通孔,壓緊塊7的另一側(cè)平行布置第二料 ^k 9 ο 所述壓緊塊7、第一料架6、第二料架9的同一部位均對稱設(shè)置兩個向上的開口槽用兩根長300 mm、φ 12. 5的GCrl5鋼棒,穿在近百片后定珠圈16個底孔中的兩個固定的孔中,然后放在第一料架和第二料架的向上開口槽中,料架上設(shè)置的向上開口槽,必須與穿有加工件的兩根鋼棒位置吻合,且兩鋼棒置于開口槽中其鋼棒中心所在的中心圓與產(chǎn)品16孔中心徑一致;搖動手輪,壓緊塊沿著滑動銷向前移動,即可固定加工件,在銑加工的同時,可以騰出手來穿第二次加工的定珠圈;加工結(jié)束,反方向搖動手輪,壓緊塊退回,就可裝卸。方便、快捷、質(zhì)量易控制且提高效益。
權(quán)利要求
1.銑位置坑夾具,包括手輪(1),軸套(2),軸座(3),絲桿軸(4);所述手輪(1)連接絲桿軸(4),軸套(2)套置在絲桿軸(4),軸套(2)固定在軸座(3)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螺母 (5),第一料架(6),壓緊塊(7),滑動銷(8),第二料架(9);所述的螺母(5)布置在絲桿軸(4) 的一端,第一料架(6)上布置一個橫向開口槽,壓緊塊(7)的截面呈凸形、凸出部分延伸入第一料架(6)的一個橫向開口槽內(nèi),螺母(5)布置在壓緊塊(7)凸出部分內(nèi),滑動銷(8)固定在壓緊塊(7)的下方,并穿過第一料架(6)下方的通孔,壓緊塊(7)的另一側(cè)平行布置第二料架(9)。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銑位置坑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緊塊(7)、第一料架(6)、 第二料架(9)的同一部位均對稱設(shè)置兩個向上的開口槽。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夾具,尤其涉及一種銑位置坑夾具。包括手輪,軸套,軸座,絲桿軸;所述手輪連接絲桿軸,軸套套置在絲桿軸,軸套固定在軸座上;還包括螺母,第一料架,壓緊塊,滑動銷,第二料架;所述的螺母布置在絲桿軸的一端,第一料架上布置一個橫向開口槽,壓緊塊的截面呈凸形、凸出部分延伸入第一料架的一個橫向開口槽內(nèi),螺母布置在壓緊塊凸出部分內(nèi),滑動銷固定在壓緊塊的下方,并穿過第一料架下方的通孔,壓緊塊的另一側(cè)平行布置第二料架。本發(fā)明提供的銑位置坑夾具,裝、卸方便,省時、省力,一次裝夾可以加工幾十片后定珠圈的位置坑,工作效率高。
文檔編號B23C3/00GK102441804SQ20111036973
公開日2012年5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1年11月21日
發(fā)明者馮連鎖 申請人:吳江市雙精軸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