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千斤頂缸底開孔方法以及一種焊接用輔助工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千斤頂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帶行程傳感器的千斤頂的缸底開孔方法以及一種焊接用輔助工裝。
背景技術:
千斤頂是一種用剛性頂舉件作為工作裝置,通過頂部托座或底部托爪在行程內頂升重物的輕小起重設備。由于千斤頂是一種起重裝置,因此千斤頂中用于頂舉的剛性頂舉件需要在工作狀態下,其軸線方向與承重方向或者是軸線方向與移動方向保持較高的平行度,以避免由于承重而產生彎矩,發生剛性頂舉件的彎曲現象。一種帶行程傳感器的千斤頂包括缸底、缸筒和行程傳感器探測桿,缸底具有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行程傳感器探測桿能夠穿過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進行移動。為了保證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定位的準確性,需要保證行程傳感器探測桿與缸筒保持較高的同軸度。此外,由于帶行程傳感器的千斤頂對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屬于精加工,其對該孔的粗糙度、尺寸公差和圓度公差要求較高,增加了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的加工難度。請參考圖1,圖1為現有技術中帶有定位架窩的缸底與缸筒的組合結構示意圖。現有技術中,對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的加工方式為首先,于缸筒2'上加工出定位架窩b',定位架窩b'保持與缸筒2'壁較高的平行度,并將缸筒2'與缸底1'焊接;然后,以定位架窩b'為加工基準車出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a'。在上述方法中, 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a'是通過定位架窩b'進行基準轉換實現與缸筒2'保持較高同軸度的,在基準轉換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定位架窩b'與缸筒2'之間、定位架窩 b'與缸底Γ之間的匹配誤差,這兩種誤差將會在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a'加工過程中產生較大程度的誤差。并且,采用將缸筒2'焊接好之后再車孔的加工工藝,在開孔過程中,需要較長的刀具深入到缸筒2'內部,增加了加工難度。綜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種千斤頂缸底開孔方法以及一種焊接用輔助工裝,通過該一種焊接用輔助工裝,使用本發明所提供的方法能夠較為簡便地加工出具有較高同軸度的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成為了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提供一種千斤頂缸底開孔方法以及一種焊接用輔助工裝,通過該一種焊接用輔助工裝,使用本發明所提供的方法能夠較為簡便地加工出具有較高同軸度的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千斤頂缸底開孔方法,用于對千斤頂缸底開孔,包括缸底加工工序、缸筒安裝工序和缸底開孔工序,包括步驟1)缸底加工工序;2)缸底開孔工序,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在缸底加工時加工出;3)缸筒安裝工序,采用焊接用輔助工裝對缸底和缸筒定位,并對缸底和缸筒進行組對焊接。本發明還提供了,用于上述千斤頂缸底開孔方法步驟幻中的千斤頂的缸底與缸筒組對焊接時的定位,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夠與所述缸筒的內腔定位配合的工裝主體,所述工裝主體為中心對稱結構,所述工裝主體的對稱中心處具有能夠與所述行程傳感器桿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與所述焊接用輔助工裝同心。優選地,所述焊接用輔助工裝具有定位壁,所述定位壁設置于所述焊接用輔助工裝的外緣,所述定位壁的外側面為光滑曲面。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千斤頂缸底開孔方法,其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在缸底加工時加工出,使用該方法對缸底進行開孔時所使用的開孔刀桿較短,能夠保證所開設的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具有較小的尺寸和形位公差,提高了所開設的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與缸筒的同軸精度。并且,由于缸底尺寸相對較小,重量輕,直接在缸底加工時開設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其開孔操作較為簡便。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焊接用輔助工裝,用于千斤頂的缸底與缸筒組對焊接時的定位,由于先對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進行加工,該孔具有較小的尺寸和形位公差,因此通過焊接用輔助工裝進行基準轉換時,所產生的誤差較小,使得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與缸筒具有較高的同軸度。
圖1為現有技術中帶有定位架窩的缸底與缸筒的組合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所加工的缸底與缸筒的組合結構示意圖3為本發明對千斤頂缸底開孔的流程圖1中部件名稱與附圖標記的對應關系為
缸底1';
缸筒2';
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a ‘;
定位架窩b';
圖2中部件名稱與附圖標記的對應關系為
缸底1 ;
缸筒2 ;
工裝主體3 ;定位壁31 ;
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a。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核心為提供了一種千斤頂缸底開孔方法以及一種焊接用輔助工裝,通過該一種焊接用輔助工裝,使用本發明所提供的方法能夠較為簡便地加工出具有較高同軸度的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的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請參考圖3,圖3為本發明對千斤頂缸底開孔的流程圖。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應用于帶有行程傳感器的千斤頂的缸底1開孔方法包括步驟Sl 缸底1加工;對千斤頂加工具體包括缸底1加工工序、缸筒2安裝工序和缸底1開孔工序,其中,缸底1加工為對缸底1毛坯進行精細加工,包括校正、磨邊等,使得缸底1尺寸較為精準。步驟S2 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a開孔;根據所開孔于缸底1的具體位置、開孔大小等開孔條件對缸底1進行開孔。首先,將缸底1固定,使其不能晃動;然后,設定開孔刀具位置,使得開孔刀的加工中心對準所開孔的孔中心位置,并使得所開孔的孔中心線與缸底1平行。具體地,可以使用短刀柄刀具進行開孔加工,由此減小由于刀具晃動引起的開孔誤差。步驟S3缸底1與缸筒2組對焊接;將行程傳感器探測桿插入到所開設的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a中,并將一種具有對中作用的輔助工裝套于行程傳感器探測桿的探測桿上。然后再將缸筒2套于輔助工裝并和缸底1相接處,保證缸筒2與行程傳感器探測桿保持沒有安裝偏差的情況下焊接缸底 1與缸筒2。在采用上述方法對缸底1進行開孔加工過程中,能夠較小加工刀具所引起的加工誤差,以及才采用精度較高的輔助工裝進行組對焊接中,還能夠減小對中基準轉化所帶來的對中偏差。請參考圖2,圖2為本發明所加工的缸底與缸筒的組合結構示意圖。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用于上述方法中組對焊接的輔助工裝,該輔助工裝能夠對缸底1及缸筒2的定位。該輔助工裝的工裝主體3部分為中心對稱結構,工裝主體3的對稱中心具有能夠與行程傳感器桿相配合的通孔,當行程傳感器探測桿插入到已開設的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a中時,然后將工裝主體3套入到工裝主體3的通孔中,由于工裝主體 3為中心對稱設計,所以缸筒2套住工裝主體3以后,能夠通過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實現與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a是對中,然后再進行焊接。由于工裝主體3的精度較高,能夠減小工裝主體3與所開設的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a對中的偏差。具體地,焊接用輔助工裝具有定位壁31,定位壁31設置于焊接用輔助工裝的外緣,定位壁31的外側面為光滑曲面,該結構設計能夠實現工裝主體3的定位壁31與缸筒2 的嚴密接觸,保證了缸筒2與所開設的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a對中的偏差。以上對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千斤頂缸底1開孔方法以及一種焊接用輔助工裝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發明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千斤頂缸底開孔方法,用于對千斤頂缸底開孔,包括缸底加工工序、缸筒安裝工序和缸底開孔工序,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1)缸底加工工序;2)缸底開孔工序,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在缸底加工時加工出;3)缸筒安裝工序,采用焊接用輔助工裝對缸底和缸筒定位,并對缸底和缸筒進行組對焊接。
2.一種焊接用輔助工裝,用于權利要求1中千斤頂的缸底與缸筒組對焊接時的定位, 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夠與所述缸筒的內腔定位配合的工裝主體,所述工裝主體為中心對稱結構,所述工裝主體的對稱中心處具有能夠與所述行程傳感器桿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與所述焊接用輔助工裝同心。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焊接用輔助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用輔助工裝具有定位壁,所述定位壁設置于所述焊接用輔助工裝的外緣,所述定位壁的外側面為光滑曲面。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千斤頂缸底開孔方法,其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在缸底加工時加工出,使用該方法對缸底進行開孔時所使用的開孔刀桿較短,能夠保證所開設的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具有較小的尺寸和形位公差,提高了所開設的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與缸筒的同軸精度。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焊接用輔助工裝,用于千斤頂的缸底與缸筒組對焊接時的定位,由于先對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進行加工,該孔具有較小的尺寸和形位公差,因此通過焊接用輔助工裝進行基準轉換時,所產生的誤差較小,使得行程傳感器探測桿安裝孔與缸筒具有較高的同軸度。
文檔編號B23K37/04GK102489949SQ201110390620
公開日2012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30日
發明者馮川, 劉安鋒, 孔凡猛, 常文濤, 李全會, 趙峰 申請人:兗礦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