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板殼式蒸發器板束元件的沖壓工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沖壓成型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板殼式蒸發器板束元件的制造是先將兩塊板片焊接在一起,然后通過氣體鼓脹,形成鼓泡式板束元件;這種方式生產的板束元件成型不可靠,成品率低,且其生產效
率也不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板殼式蒸發器板束兀件的沖壓工裝,目的在于克服鼓脹式生產效率低,成型不可靠,成品率低的缺陷。本發明包括底部平臺、上模、下模、沖子板束、液壓驅動裝置、龍門架,所述液壓驅動裝置固定在所述龍門架下端,所述沖子板束固定在所述液壓驅動裝置的下端,所述上模設置在所述沖子板束的下方,所述上模設置有若干均布的上模通孔,所述沖子板束的各沖子分別配合布置在所述上模通孔內,所述下模設置在所述底部平臺上,所述下模設有若干均布的下模通孔,所述下模設置在所述底部平臺與上模之間。本發明將待成型板材裝到上模與下模之間,上模壓緊,液壓驅動裝置驅動沖子板束壓下,每個被沖壓的板材上即形成鼓泡,整塊板材通過分段連續沖壓即完成一塊板束元件的板片預制,通過上、下模具、沖子的更換,可實現不同間距的鼓壓;本沖壓工裝,沖壓效率高,成型可靠,成品率高;沖壓成型的板片,在通過整平、預制邊緣、組焊即可形成一塊板束元件。本發明在與各下模通孔相對應的所述底部平臺上分別設置凸起,所述凸起位于下模通孔的中心;平臺上的稍微的凸起結構有利于削減板片預制后的反彈,同時在預制板片上的內凹,其方便點焊。本發明所述下模通孔的孔徑大于所述上模通孔的孔徑;這種設置方便鼓泡的成型。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結構示意 圖2為圖1的俯視 圖3為圖1的局部放大圖。圖中,1、底部平臺,2、上模,3、下模,4、沖子板束,5、沖子,6、上模通孔,7、下模通孔,8、凸起,9、液壓驅動裝置,10、龍門架,11、板材。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2所示,本板殼式蒸發器板束元件的沖壓工裝,包括底部平臺1、上模2、下模3、沖子板束4、液壓驅動裝置9、龍門架10,液壓驅動裝置9固定在龍門架10下端,沖子板束4固定在液壓驅動裝置9的下端,上模2設置在沖子板束4的下方,上模2設置有若干均布的上模通孔6,沖子板束4的各沖子5分別配合布置在上模通孔6內,下模3設置在底部平臺I上,下模3設有若干均布的下模通孔7,下模3設置在底部平臺I與上模2之間。如圖3所示,本板殼式蒸發器板束元件的沖壓工裝在與各下模通孔7相對應的底部平臺I上分別設置凸起8,凸起8位于下模通孔7的中心,下模通孔7的孔徑大于上模通孔6的孔徑。
權利要求
1.一種板殼式蒸發器板束元件的沖壓工裝,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平臺、上模、下模、沖子板束、液壓驅動裝置、龍門架,所述液壓驅動裝置固定在所述龍門架下端,所述沖子板束固定在所述液壓驅動裝置的下端,所述上模設置在所述沖子板束的下方,所述上模設置有若干均布的上模通孔,所述沖子板束的各沖子分別配合布置在所述上模通孔內,所述下模設置在所述底部平臺上,所述下模設有若干均布的下模通孔,所述下模設置在所述底部平臺與上模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板殼式蒸發器板束元件的沖壓工裝,其特征在于在與各下模通孔相對應的所述底部平臺上分別設置凸起,所述凸起位于下模通孔的中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 一種板殼式蒸發器板束元件的沖壓工裝,其特征在于下模通孔的孔徑大于所述上模通孔的孔徑。
全文摘要
一種板殼式蒸發器板束元件的沖壓工裝,屬于沖壓成型機械領域。包括底部平臺、上模、下模、沖子板束、液壓驅動裝置、龍門架,液壓驅動裝置固定在龍門架下端,沖子板束固定在液壓驅動裝置的下端,上模設置在沖子板束的下方,上模設置有若干均布的上模通孔,沖子板束的各沖子分別配合布置在上模通孔內,下模設置在底部平臺上,下模設有若干均布的下模通孔,下模設置在所述底部平臺與上模之間。本沖壓工裝,沖壓效率高,成型可靠,成品率高。
文檔編號B21D22/04GK103212616SQ201210015139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8日
發明者金沙, 浦心銘, 金如聰 申請人:金沙, 浦心銘, 金如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