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中間杠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發明涉及用于內燃機的可變氣門機構的中間杠桿,該中間杠桿具有兩個側壁,這兩個側壁在中間區段中由軸橋接,在該軸上布置有由側壁圍繞的、用于偏心圓盤的反轉滾子,其中,在端部處坐落著用于將偏心圓盤的行程可變地傳遞到隨動環節的分支點上的面,其中,在另一端部處,側壁由另一軸張緊,在該另一軸上施用用于滑槽路徑接觸和盤式凸輪接觸的滾子組,并且其中,側壁由橫梁橋接。
背景技術:
針對這種(在此由鋼板制成的)中間杠桿的示例由附圖中的圖3可知,并且相對本發明的申請時間點由Bayerischen Motorenwerken (巴伐利亞發動機廠)在他們的具有內部名稱為“Valvetronic Generation 3 (可變氣門正時3代)”的完全可變氣門機構中構建。
在前面提到的中間杠桿的情況下的牢固地與側壁在其它的端部連接的橫梁用于中間杠桿的穩定化。此外,該橫梁引起如下,即,在帶有反轉滾子和滾子組的軸的裝配期間將側壁保持在預先確定的定位中,并且在熱處理中還有必要時在中間杠桿的切削加工中保持中間杠桿的形狀穩定。被認為不利的是,該橫梁界限了中間杠桿的自由度,并且由此在完全可變的氣門機構構成中限制了自由。此外,該橫梁造型中間杠桿還是太復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任務是,設計不帶有前面提到的缺點的中間杠桿。尤其是,該中間杠桿應該在簡單的結構中具有改善了的自由度,并且能夠不帶有不良影響地加工或者說裝配。依據本發明該任務通過如下方式來解決,即,橫梁作為獨立的構件存在。由此解決了前面提到的缺點。中間杠桿具有改善了的自由度,尤其是在滑槽方向和凸輪方向上并且可以通過取消迄今為止單件式地連接的橫梁而更簡單地沖壓-彎曲技術上地加工,其中,當然也設置有該橫梁的成型技術上的生產。作為獨立構件的橫梁的連接也允許將該橫梁布置在迄今為止僅困難的或者不可實現的(如反轉滾子與滾子組之間的)定位處、在中間杠桿的上側面的區域中。橫梁優選定位在中間杠桿的明顯與一個端部間隔的區域中。根據本發明的有利的設計方案,橫梁可以牢固地與側壁連接。在此考慮例如熔焊、釬焊、卡合、咬合、夾合、壓合、粘合、或螺栓連接。備選地,也設置有如下所建立的變形方案,在該變形方案中,橫梁可拆卸地與側壁連接。至少在此設計方案中建議,緊隨在以沖壓-彎曲技術生產中間杠桿之后將橫梁與側壁連接,并且與中間杠桿共同經受熱處理,其中,接下來還進行切削加工和對帶有滾子/滾子組的軸的裝配。因為現在在此情況下桿通過多個軸獲得了足夠的穩定性,所以在將中間杠桿裝配進氣門機構中之前又除去橫梁。但是備選地,該可拆卸的橫梁也可以保留在中間杠桿上。
在本發明的改進方案中,相對前面提到的可拆卸的變形方案如下地設置,即,橫梁在端部側設有呈爪狀的向內彎曲的凸緣,這些凸緣為了緊固而卡入/咬入側壁的各自的凹座中。該連接可以通過如下方式承擔進一步的穩定化/防遺失,即,例如該橫梁在其下側具有呈槽形的凹座,這些呈槽形的凹座在側壁的上側面上插接或者反過來。特別有利的是,中間杠桿由薄壁鋼板深拉或者說沖壓/彎曲而成。但是也可以壓鑄技術地或者擠壓技術地或者說基本上切削地制造。適宜地放棄橫向梁(該橫向梁將賦予中間杠桿以在橫截面中的呈U形型面),這在例如輕量結構方面是有利的。用于橫梁的備選的設計變形方案在于,如依據要求建議地那樣,該橫梁構造為橫檔(Sprosse)或管件并且可以分布在側壁的各自的凹座中。在此同樣可以考慮前面提到的緊固措施。借助微小的修改,該中間杠桿也可以帶有其主要設計特性地用作在“經典的”氣門機構中的凸輪隨動桿。
借助附圖解釋本發明。其中圖I示出帶有可拆卸的橫梁的中間杠桿的第一變形方案;圖2示出帶有牢固地與側壁連接的橫梁的中間杠桿的第二變形方案;和圖3示出了根據現有技術的中間杠桿(參見“背景技術”)。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I公開了一種用于內燃機的可變氣門機構的中間杠桿I。該中間杠桿具有兩個直的側壁2,這兩個直的側壁在中間區段中由軸3橋接,在軸3上布置有用于偏心圓盤的反轉滾子4。為了可變地將偏心圓盤的行程傳遞到作為牽引桿存在的隨動環節的分支點上,面6分布在第一端部5處。在另一端部7處,側壁2由另一軸8張緊,在該軸上施用用于滑槽路徑接觸和盤形凸輪接觸的滾子組9。在圖I中看出,中間杠桿I的側壁2在其上側面12處由獨立的、在此可拆卸的橫梁10橋接。該橫梁搭接縱向地分布在反轉滾子4與滾子組9之間的留空部11。在端部端面14的區域中,該橫梁10具有呈爪狀向內指向的凸緣15。該凸緣嵌接進側壁2的外側面17的各自的槽16中,該槽16也可以是貫穿的。前面提到的橫梁10在其下側面處具有兩個呈槽形的凹座18,經由這兩個凹座,橫梁插接在中間杠桿I的側壁2的上側面12之上。根據圖2的橫梁10牢固地、也就是不可拆卸地與側壁2的內側面13在接近這些側壁的上側面12處連接。該橫梁同樣分布在反轉滾子4與滾子組9之間的縱向區段中。圖3公開一種根據現有技術的中間杠桿19,正如當前由BayerischenMotorenwerken (巴伐利亞發動機廠)在其具有內部名稱為“Valvetronic Generation 3”的完全可變氣門機構中構建的中間杠桿那樣。該中間杠桿的側壁21在滾子組的區域中由單件式地連接的橫梁20橋接,不難看出,該單件式地連接的橫梁限制中間杠桿19的自由度。附圖標記列表
I中間杠桿2 側壁3 軸4反轉滾子5 端部6 面7另一端部8 軸
9滾子組10 橫梁11留空部12上側面13內側面14端部端面15 凸緣16 槽17外側面18 凹座19中間杠桿(現有技術)20橫梁(現有技術)21側壁(現有技術)
權利要求
1.用于內燃機的可變氣門機構的中間杠桿(1),該中間杠桿具有兩個側壁(2),這兩個側壁在中間區段中由軸(3)橋接,在所述軸上布置有由所述側壁(2)圍繞的用于偏心圓盤的反轉滾子(4);其中,在一個端部(5)處坐落著用于將所述偏心圓盤的行程可變地傳遞到隨動環節的分支點上的面(6);其中,在另一端部(7)處,所述側壁(2)由另一軸(8)張緊,在這個另一軸上施用用于滑槽路徑接觸和盤式凸輪接觸的滾子組(9);并且其中,所述側壁(2)由橫梁(10)橋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10)作為獨立的構件存在。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中間杠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10)搭接所述中間杠桿(I)的在所述反轉滾子(4)和所述滾子組(9)之間的留空部(11)。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中間杠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側壁(2)的內側面(13)之間,所述橫梁(10)坐落在上側面(12)的區域中或接近上側面(12),所述上側面(12)面朝所述偏心圓盤的助滑坡道。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中間杠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10)是可拆卸的。
5.根據權利要求I或4所述的中間杠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10)張緊所述側壁(2)的上側面(12),并且在所述橫梁的端部端面(14)的區域中具有呈爪狀地向內或向外指向的凸緣(15),該凸緣嵌入所述側壁(2)的外側面或內側面(17、13)的各自的槽(16)中。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中間杠桿,其特征在于,要么所述橫梁(10)固有兩個呈槽形的凹座(18),所述橫梁經由該凹座插接在所述中間杠桿(I)的所述側壁(2)的上側面(12)之上;要么所述上側面(12)具有兩個呈槽形的凹座,所述橫梁(10)坐落在該凹座中。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中間杠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10)與所述側壁(2)通過如熔焊、釬焊、卡合、咬合、夾合、壓合、粘合或螺栓連接的方法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中間杠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杠桿(I)由薄壁鋼板制成,并且直到所述橫梁(10)都是無橫向梁的。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中間杠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10)被制成為橫檔,并且在端部側坐落在所述側壁(2)的孔中。
10.用于制造根據權利要求4的中間杠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以沖壓-彎曲技術生產所述中間杠桿(I)之后裝配所述橫梁(10 ),接著進行結構組件(I、10 )的熱處理和切削加工,隨后裝配帶有反轉滾子(4)以及滾子組(9)的所述軸(3、8),并且其中,接下來又拆卸所述橫梁(10)。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內燃機的可變氣門機構的中間杠桿(1),該中間杠桿具有兩個側壁(2),這兩個側壁在中間區段中由軸(3)橋接,在該軸上布置有由側壁(2)圍繞的、用于偏心圓盤的反轉滾子(4),其中,在端部(5)處坐落著用于可變地傳遞偏心圓盤的行程到隨動環節的分支點上的面(6),其中,在另一端部(7)處,側壁(2)由另一軸(8)張緊,在該另一軸上施用用于滑槽路徑接觸和盤式凸輪接觸的滾子組(9),并且其中,側壁(2)由橫梁(10)橋接,該橫梁作為獨立的構件存在。
文檔編號B23P15/00GK102828793SQ20121020164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15日
發明者沃爾夫岡·克里斯特根, 邁克爾·舍貝爾 申請人:謝夫勒科技股份兩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