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微擠壓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205155閱讀:18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微擠壓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擠壓成型模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微擠壓模具。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工業及精密機械的飛速發展,產品的微型化已經成為工業界的趨勢之一,微成形技術由于能夠滿足微型化產業的大批量、高效率、高精度、低成本等需要得到世界各國的極大的關注。但是在在現有的微擠壓成形中,由于擠壓件微小而脫模困難。其微成形擠壓成形的零件尺寸較小其強度也較低,采用通用頂出方式取件容易造成對成形件的破壞和變形。因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一種能夠方便的取出擠壓件的雙哈夫錐形凹 模結構的微擠壓模具。

發明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微擠壓模具。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雙哈夫錐形凹模結構的微擠壓模具,包括包括外模套(6)、下模座(I)、支撐板(2)、推銷(3)、擠壓用墊圈(4)、微正擠壓限位板(8)、微正擠壓壓桿(10)、擠壓桿導向塊(11)、頂出塊(18),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上、下雙錐哈夫結構,包括上哈夫錐形凹模座(7)、上哈夫錐形凹模(12)、下哈夫錐形凹模(5)及下哈夫錐形凹模座(17),所述上哈夫錐形凹模(12)通過錐面與所述上哈夫錐形凹模座(7)配合以壓緊所述上哈夫錐形凹模(12);下哈夫錐形凹模(5)通過錐面與下哈夫錐形凹模座(17)配合以壓緊下哈夫錐形凹模(5)。上述的微擠壓模具,其中,外模套(6)與所述下模座(I)之間通過內六角螺釘(19)實現緊密連接,支撐板(2)與擠壓用墊圈(4)起到支撐下哈夫凹模座(17)與推銷(3)的作用。上述的微擠壓模具,其中,通過將所述上哈夫錐形凹模座(7)與所述上哈夫錐形凹模(12)分離來使得微擠壓成形件與余料和飛邊的分離。上述的微擠壓模具,其中,通過將所述下哈夫錐形凹模(5)及所述下哈夫錐形凹模座(17)之間分離得到微擠壓成形件。上述的微擠壓模具,其中,還包括了擠壓墊片(14)。本發明的有益效果能夠很好的解決微成形擠壓成形件尤其是帶有齒輪以及螺紋類的零件的脫模困難的問題;通過使用上哈夫錐形凹模能夠有效的解決擠壓件端部或者是坯料的與凹模型腔的分離,通過使用下哈夫錐形凹模能夠有效的解決擠壓件與模具工作帶之間的分離,從而解決了微擠壓成形件的脫模困難問題。


圖I是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雙錐哈夫結構微型齒輪擠壓模具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上哈夫錐形凹模與上模座之間的配合關系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下哈夫錐形凹模與下哈夫凹模座的配合關系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上下哈夫錐形凹模之間接觸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一個齒形零件的三維透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以充分地了解本發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為了能夠方便的取出擠壓件,在微成形的模具中設計采用了雙哈夫錐形凹模結構。這主要是因為在擠壓成形過程中,通過下哈夫錐形凹模可以有效的解決齒形類零件的脫離凹模工作帶困難問題,另外一方面,在擠壓過程中多余的坯料與底部的已擠壓成形件仍然是連接在一起的,由于微成形零件的尺寸較小,一般直徑均小于Imm左右,零件的強度也較低,因此在對擠壓成形件的取件的過程中,容易因坯料與模具間的摩擦力導致微成形件在脫模時產生變形。通過采用上哈夫錐形凹模的結構可以有效的解決正擠壓凹模套內工件的脫模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外模套、下模座、支撐板、推銷、擠壓用墊圈、下哈夫錐形凹模、上模座、微正擠壓限位板、微正擠壓壓桿、擠壓桿導向塊、上哈夫錐形凹模、擠壓墊片、頂出塊。其中下哈夫錐形凹模通過錐面與下哈夫凹模座之間進行緊密連接,上哈夫錐形凹模通過錐面與上模座進行緊密連接。擠壓成形主要是通過模具上部的擠壓桿導向塊的向下運動使得擠壓桿對坯料產生擠壓力促使坯料向下運動進入凹模型腔,最后得到擠壓件。如圖I所示,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主要結構有下模座I、支撐板2、推銷3、擠壓用墊圈4、下哈夫錐形凹模5、外模套6、上模座7、微正擠壓限位板8、內六角圓柱頭螺釘9、微正擠壓壓桿10、擠壓桿導向塊11、上哈夫錐形凹模12、內六角圓柱頭螺釘13、擠壓墊片14、坯料15、熱電偶16、下哈夫凹模座17、頂出塊18、內六角圓柱頭螺釘19,其中通過內六角螺釘9實現微正擠壓限位板8與上模座7之間的緊密連接,通過內六角螺釘13是實現上模座7與外模套6之間的緊密連接。如圖2所示,上哈夫錐形凹模12通過錐面與上模座7來實現配合來起到壓緊上哈夫錐形凹模的作用。如圖3所示,下哈夫錐形凹模5通過錐面與下哈夫凹模座17來實現配合來起到壓緊下哈夫錐形凹模的作用。如圖4所示,上哈夫錐形凹模12與下哈夫錐形凹模17之間通過上哈夫錐形凹模上的凸臺來實現接觸,為了能夠有效的降低擠壓成形中的飛邊的產生,必須使得上下哈夫錐形凹模之間實現緊密的接觸。因此在微齒輪擠壓成形中,通過壓力機來使得上模座7與外模套6之間壓緊,然后通過緊固螺栓的作用來壓緊上下兩個哈夫錐形凹模。在本模具中通過熱電偶15來實現微擠壓成形中溫度的測量。外模套6與下模座之間通過內六角螺釘19實現緊密連接,支撐板2與擠壓用墊圈4起到支撐下哈夫凹模座17與推銷3的作用。同時在本模具中采用了擠壓墊片14的方式來實現與坯料15之間的直接接觸來實現擠壓成形,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降低擠壓過程中的摩擦力大小從而能夠降低擠壓力的大小。同時由于采用了擠壓墊片,因此降低了與上哈夫錐形凹模之間的配合面的高度有利于降低模具的加工成本。擠壓流程下面以一個微型齒輪零件的擠壓成形過程來說明該模具的擠壓流程。圖5是一個齒形零件的三維模型圖,其齒數為11,模數為O. 08mm,齒頂圓直徑為I. 08mm、齒根圓直徑為O. 73mm,其還料的大小為03x3. 5mm,當還料放置在模具中,壓力機通過作用在擠壓桿導向塊11來微正擠壓壓桿10產生向下的運動來推動擠壓墊片14迫使坯料15進入下哈夫錐形凹模型腔中,從而完成微齒輪擠壓成形。此時余料和飛邊卡在上哈夫凹模型腔中,齒輪件卡在下哈夫凹模型腔中。成形完成后將上模座取出,然后通過將上哈夫凹模座與上哈夫凹模之間分離來使得擠壓成形件與余料和飛邊的分離。最后通過頂出塊18和推銷3的作用來實現下哈夫凹模與下哈夫凹模座之間的分離,從而得到微齒輪擠壓件。然后再重新將上下哈夫塊裝配在模具上,進行下一次擠壓成形循環。以上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發明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 依本發明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微擠壓模具,包括外模套¢)、下模座(I)、支撐板(2)、推銷(3)、擠壓用墊圈(4)、微正擠壓限位板(8)、微正擠壓壓桿(10)、擠壓桿導向塊(11)、頂出塊(18),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上、下雙錐哈夫結構,包括上哈夫錐形凹模座(7)、上哈夫錐形凹模(12)、下哈夫錐形凹模(5)及下哈夫錐形凹模座(17),所述上哈夫錐形凹模(12)通過錐面與所述上哈夫錐形凹模座(7)配合以壓緊所述上哈夫錐形凹模(12);下哈夫錐形凹模(5)通過錐面與下哈夫錐形凹模座(17)配合以壓緊下哈夫錐形凹模(5)。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微擠壓模具,其特征在于,外模套(6)與所述下模座(I)之間通過內六角螺釘(19)實現緊密連接,支撐板(2)與擠壓用墊圈(4)起到支撐下哈夫凹模座(17)與推銷(3)的作用。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微擠壓模具,其特征在于,通過將所述上哈夫錐形凹模座(7)與 所述上哈夫錐形凹模(12)分離來使得微擠壓成形件與余料和飛邊的分離。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微擠壓模具,其特征在于,通過將所述下哈夫錐形凹模(5)及所述下哈夫錐形凹模座(17)之間分離得到微擠壓成形件。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微擠壓模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了擠壓墊片(14)。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適用于微成形產品制造領域的一種微擠壓模具,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雙錐哈夫結構的模具結構設計,包括外模套、下模座、支撐板、推銷、擠壓用墊圈、下哈夫錐形凹模、上模座、微正擠壓限位板、微正擠壓壓桿、擠壓桿導向塊、上哈夫錐形凹模、擠壓墊片、頂出塊。其中下哈夫錐形凹模通過錐面與下哈夫凹模座之間進行緊密連接,上哈夫錐形凹模通過錐面與上模座進行緊密連接。擠壓成形主要是通過模具上部的擠壓桿導向塊的向下運動使得擠壓桿對坯料產生擠壓力促使坯料向下運動進入凹模型腔,最后得到擠壓件。本發明適用于擠壓加工尺寸小于1毫米以下的微擠壓成形工藝,能夠方便的取出擠壓件。
文檔編號B21C25/02GK102794326SQ201210295939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7日
發明者于滬平, 陳少東, 申昱, 趙雅珠, 陳金晶, 王俊園 申請人:上海交通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源县| 瑞昌市| 尚志市| 特克斯县| 文水县| 汤原县| 元谋县| 塔河县| 南江县| 久治县| 湘潭县| 囊谦县| 吕梁市| 衡东县| 常宁市| 望谟县| 沙雅县| 太仓市| 古田县| 永川市| 九龙县| 临洮县| 西盟| 安国市| 永春县| 兴山县| 威远县| 玉溪市| 习水县| 琼海市| 靖西县| 安龙县| 卢氏县| 南江县| 沈丘县| 平远县| 南宁市| 嘉禾县| 海门市| 西城区| 图木舒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