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刀架一體化的卷簧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206244閱讀:21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刀架一體化的卷簧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金屬線材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刀架一體化的卷簧機。
背景技術
在金屬線材加工中,往往需要用卷簧機對不同直徑的絲線進行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和不同折彎半徑的多次折彎。現有技術中的卷簧機,一般包括機架、安裝在所述機架上的面板和面板背面,所述面板和面板背面上安裝有校直單元、送線單元、卷線單元、切刀組結構、間距刀組結構、推芯組結構和芯棒升降結構,其中的切刀組結構一般包括上切刀和下切刀,上切刀和下切刀并不能獨立進行切斷工作,而且在進行直切和擺切的轉換時,需要更換零件,操作復雜,費時費力。而且,上切刀和下切刀并不是一體化設置,需要對切刀位置進行調整時,操作比較復 雜。有鑒于此,確有必要提供一種刀架一體化的卷簧機,該卷簧機的上切刀和下切刀可以獨立進行切斷工作,而且能夠實現切刀直切和擺切的統一,上切刀和下切刀的一體化設置還使得對切刀位置的調整十分簡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刀架一體化的卷簧機,該卷簧機的上切刀和下切刀可以獨立進行切斷工作,而且能夠實現切刀直切和擺切的統一,上切刀和下切刀的一體化設置還使得對切刀位置的調整十分簡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刀架一體化的卷簧機,包括機架、安裝在所述機架上的面板和面板背面,所述面板和面板背面上安裝有校直單元、送線單元、卷線單元、切刀組結構、間距刀組結構、推芯組結構和芯棒升降結構,所述切刀組結構包括上切刀組和下切刀組,所沭上切刀組和所沭下切刀組及芯棒組均安裝于大滑板上并可隨所述大滑板上下移動(此即刀架一體化),并且所述上切刀組和所述下切刀組分別由上切刀電機和下切刀電機控制。作為本發明刀架一體化的卷簧機,所述卷線單元包括上頂桿和下頂桿,所述上頂桿和所述下頂桿分別由上凸輪和下凸輪控制。作為本發明刀架一體化的卷簧機,所述上切刀組包括上切刀、上蓋板、上切刀座、上支軸板、上切刀滑座、上切刀滑板、上銷軸、上螺桿、上聯板、上端板和上絲母和上曲柄套,所述上曲柄套的一端通過上切刀減速機與所述上切刀電機連接,另一端通過所述上螺桿嵌在所述上聯板的滑槽之中,所述上螺桿通過所述上端板與所述上聯板連在一起,所述上聯板與所述上切刀滑板鉸接,所述上支軸板的一端連接在所述上切刀滑板上,另一端與所述上聯板鉸接,所述上切刀座緊固在所述上切刀滑板上,所述上絲母固定于所述上端板上,所述上切刀固定在所述上切刀座內;所述下切刀組包括下切刀、下蓋板、下切刀座、下支軸板、下切刀滑座、下切刀滑板、下銷軸、下螺桿、下聯板、下端板和下絲母和下曲柄套,所述下曲柄套的一端通過下切刀減速機與所述下切刀電機連接,另一端通過所述下螺桿嵌在所述下聯板的滑槽之中,所述下螺桿通過所述下端板與所述下聯板連在一起,所述下聯板與所述下切刀滑板鉸接,所述下支軸板的一端連接在所述下切刀滑板上,另一端與所述下聯板鉸接,所述下切刀座緊固在所述下切刀滑板上,所述下絲母固定于所述下端板上,所述下切刀固定在所述下切刀座內。作為本發明刀架一體化的卷簧機,所述卷線單元還包括上凸輪減速機、上凸輪電機、上凸輪從動軸承、上擺臂、上連板、上軸支座、上滑板、上滑座、上頂桿座、上頂桿夾、上曲線規刀桿、下凸輪減速機、下凸輪電機、下凸輪從動軸承、下擺臂、下連板、下軸支座、下滑板、下滑座、下頂桿座、下頂桿夾、下曲線規刀桿,所述上凸輪安裝在所述上凸輪減速機上,所述上凸輪減速機與所述上凸輪電機電連接,所述上擺臂軸接于所述上凸輪從動軸承上,所述上擺臂與所述上連板鉸接,所述上連板與所述上軸支座鉸接,所述上軸支座固接在所述上滑板上,所述上頂桿座固接在所述上滑板上,所述上頂桿夾鎖在所述上頂桿座中,所述上曲線規刀桿位于所述上頂桿夾內;所述下凸輪安裝在所述下凸輪減速機上,所述下凸輪減速機與所述下凸輪電機電連接,所述下擺臂軸接于所述下凸輪從動軸承上,所述下擺臂與所述下連板鉸接,所述下連板與所述下軸支座鉸接,所述下軸支座固接在所述下滑板上, 所述下頂桿座固接在所述下滑板上,所述下頂桿夾鎖在所述下頂桿座中,所述下曲線規刀桿位于所述下頂桿夾內,并且所述上擺臂依次通過拉桿、拉臂和絲桿與所述下滑板連接。作為本發明刀架一體化的卷簧機,所述大滑板內還設置有芯棒組,所述芯棒組包括中心刀座、芯棒夾、芯棒和墊塊,所述中心刀座通過斜鐵與所述大滑板楔緊,所述芯棒夾安裝于所述中心刀座上,所述芯棒設置于所述芯棒夾內,所述墊塊設置于所述芯棒夾下方。作為本發明刀架一體化的卷簧機,所述芯棒升降結構包括手動移動組件,所述手動移動組件包括手輪、手輪軸、第一支座、第一錐齒輪、第二錐齒輪、傳動軸、蝸輪箱、螺桿、小直角座、第二支座和支板,所述手輪和所述第一錐齒輪均軸接于所述手輪軸,所述第一錐齒輪和所述第二錐齒輪嚙合連接,并且所述第二錐齒輪軸接于所述傳動軸,所述蝸輪箱內設置有渦輪和蝸桿,所述渦輪與所述螺桿軸接,所述螺桿與所述小直角座螺接,所述小直角座與所述大滑板固定連接。作為本發明刀架一體化的卷簧機,所述芯棒升降結構還包括自動移動組件,所述自動移動組件包括滑板移動電機、蝸輪箱、螺桿和小直角座,所述蝸輪箱內設置有渦輪和蝸桿,所述滑板移動電機的電機軸通過聯軸器與所述蝸桿連接,所述渦輪軸接于所述蝸桿,并且所述所述渦輪與所述螺桿軸接,所述螺桿與所述小直角座螺接,所述小直角座與所述大滑板固定連接。作為本發明刀架一體化的卷簧機,所述校直單元包括前直線座和后直線座,所述前直線座和所述后直線座通過連接板連接,所述前直線座和所述后直線座均設置有五個滾輪,所述前直線座還設置有前調整螺絲、后調整螺絲和導線板孔,所述后直線座上設置有上調整螺絲和下調整螺絲。作為本發明刀架一體化的卷簧機,所述送線單元包括安裝面板和設置于安裝面板上的上送線輪、下送線輪、前線板座、中線板座、后線板座、壓力表、油缸座和液壓缸,所述上送線輪與所述上送線軸通過壓輪螺絲連接,所述下送線輪與所述下送線軸通過壓輪螺絲連接,所述油缸座設置于所述液壓缸上方,所述壓力表設置于兩個所述油缸座之間。
作為本發明刀架一體化的卷簧機,所述卷簧機還連接有控制系統。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自動卷簧機由于采用了刀架一體化的設計,從而可以方便地調整切刀(包括上切刀和下切刀)的行程,而且無需更換什么零件,只要稍作調整即可實現切刀直切和擺切的統一,另外,上切刀和下切刀分別直接由上切刀電機和下切刀電機驅動,簡化了控制過程,方便直接。


圖I是本發明中面板及安裝在其上的零部件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中面板背面及安裝在其上的零部件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中校直單元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送線單元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間距刀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及其有益效果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并不限于此。參照圖I、圖2所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刀架一體化的卷簧機,包括機架、安裝在機架上的面板I和面板背面,面板和面板背面上安裝有校直單元、送線單元、卷線單元、切刀組結構、間距刀組結構、推芯組結構和芯棒升降結構,切刀組結構包括上切刀組和下切刀組,上切刀組和下切刀組均安裝于大滑板30上并可隨大滑板30上下移動,并且上切刀組和 下切刀組分別由上切刀電機38和下切刀電機40控制。其中,大滑板30的移動,實行的是整體移動方式——大滑板30及大滑板30上的零件整體移動。移動的途徑可以通過手動和機動完成。其中,卷線單元包括上頂桿和下頂桿,上頂桿和下頂桿分別由上凸輪2和下凸輪3控制。以往的卷線單元一般是外凸輪共軸驅動模式,而本發明則采用內凸輪獨立驅動的方式。上切刀組包括上切刀19、上蓋板20、上切刀座21、上支軸板22、上切刀滑座29、上切刀滑板28、上銷軸33、上螺桿23、上聯板24、上端板25和上絲母26和上曲柄套27,上曲柄套27的一端通過上切刀減速機37與上切刀電機38連接,另一端通過上螺桿23嵌在上聯板24的滑槽之中,上螺桿23通過上端板25與上聯板24連在一起,上聯板24與上切刀滑板28鉸接,上支軸板22的一端連接在上切刀滑板28上,另一端與上聯板24鉸接,上切刀座21緊固在上切刀滑板28上,上絲母26固定于上端板25上,上切刀19固定在上切刀座21內;相應的,下切刀組包括下切刀、下蓋板、下切刀座、下支軸板、下切刀滑座、下切刀滑板、下銷軸、下螺桿、下聯板、下端板和下絲母和下曲柄套,下曲柄套的一端通過下切刀減速機39與下切刀電機40連接,另一端通過下螺桿嵌在下聯板的滑槽之中,下螺桿通過下端板與下聯板連在一起,下聯板與下切刀滑板鉸接,下支軸板的一端連接在下切刀滑板上,另一端與下聯板鉸接,下切刀座緊固在下切刀滑板上,下切刀固定在下切刀座內。上切刀組、下切刀組、上切刀電機38、下切刀電機40、上切刀減速機37和下切刀減速機39均依附在大滑板30上,大滑板30上下移動時,上切刀組和下切刀組等隨之移動。具體的,上切刀組的運動過程如下上切刀電機38通過上切刀減速機37帶動上曲柄套27旋轉運動,此運動由上螺桿23、上聯板24及上端板25轉換成上切刀滑板28在上切刀滑座29中的上下移動。上絲母26用來調節上螺桿23在上聯板24中的高低位置,以實現不同的切刀行程長度。下切刀組的運動與上切刀組的運動相同。通過以上的連接和運動,切刀可以實現兩種形式的切斷任務直切和擺切。若直切,需讓上支軸板22與上聯板24脫開,即撤消上銷軸33聯接或直接取下上支軸板22,并讓下支軸板與下聯板脫開,即撤消下銷軸聯接或直接取下下支軸板;若擺切,一定要將上支軸板22裝上且與上聯板24通過上銷軸33鉸接,并將下支軸板裝上且與下聯板通過下銷軸鉸接。切刀的行程可以通過調整上螺桿23在上聯板24中的位置,以及下螺桿在下聯板中的位置來實現。 松開上端板25和下端板的夾緊螺絲,放松背緊螺母,順向或逆向轉動被背緊螺母,使上螺桿23處在上聯板24的滑槽中合適的位置,或使下螺桿處在下聯板的滑槽中合適的位置,然后擰緊背緊螺母。順向擰緊被背緊螺母,切刀行程加長;反之,行程縮短。這樣做的優點是一是根據需要,可以方便調整切刀的行程;二是實現了切刀直切和擺切的統一,無需更換什么零件,只要稍作調整即可;三是上、下切刀直接由電機驅動,簡化了控制過程,方便直接。卷線單元還包括上凸輪減速機41、上凸輪電機42、上凸輪從動軸承32、上擺臂4、上連板6、上軸支座8、上滑板10、上滑座12、上頂桿座14、上頂桿夾16、上曲線規刀桿18、下凸輪減速機43、下凸輪電機44、下擺臂5、下連板7、下軸支座11、下凸輪從動軸承、下滑板13、下滑座13、下頂桿座15、下頂桿夾17、下曲線規刀桿,上凸輪2安裝在上凸輪減速機41上,上凸輪減速機41與上凸輪電機42電連接,上擺臂4軸接于上凸輪從動軸承32上,上擺臂4與上連板6鉸接,上連板6與上軸支座8鉸接,上軸支座8固接在上滑板10上,上頂桿座14固接在上滑板10上,上頂桿夾16鎖在上頂桿座14中,上曲線規刀桿18位于上頂桿夾16內;下凸輪3安裝在下凸輪減速機43上,下凸輪減速機43與下凸輪電機44電連接,下擺臂5軸接于下凸輪從動軸承上,下擺臂5與下連板7鉸接,下連板7與下軸支座9鉸接,下軸支座9固接在下滑板11上,下頂桿座15固接在下滑板11上,下頂桿夾17鎖在下頂桿座15中,下曲線規刀桿位于下頂桿夾17內,并且上擺臂4依次通過拉桿34、拉臂35和絲桿36與下滑板13連接,具體的,上擺臂4與拉桿34鉸接,拉桿34與拉臂35鉸接,拉臂35與絲桿36鉸接,絲桿36與下滑板13鉸接。具體的,卷線單元的運動包括上成形運動和下成形運動,由于上下成形運動過程相同,這里只就上成形運動作一說明。上凸輪2裝在上凸輪減速機41上,上凸輪電機42的旋轉運動,通過上凸輪減速機41傳遞給上凸輪2,上凸輪2作旋轉運動。其運動通過凸輪從動軸承32帶動上擺臂4定軸擺動,上擺臂4與上連板6鉸接,上連板6與上軸支座8鉸接,上軸支座8固接在上滑板10上,上頂桿座14固接在上滑板10上,上頂桿夾16鎖在上頂桿座14中,上曲線規刀桿18位于上頂桿夾16內。如此一來,上凸輪電機42的旋轉運動就轉換成上曲線規刀桿18沿著上滑座12的直線運動,從而實現了卷制彈簧需要的進退運動。上、下成形運動的復合,就可以繞制出不同類型的彈簧來。為了保證卷制的彈簧精度,請注意上滑板10、下滑板13與其滑座之間的間隙。滑板與滑座之間的間隙可以通過各自的調整螺絲來調整。綜上所述,其運動表現出如下特點上、下成形運動互相獨立運行,互不牽扯,這樣便于調整各自的運動動作;凸輪與凸輪從動件之間是通過形嚙合,提高了凸輪傳動精度,利于精確控制;由于上、下成形運動分離,運動動作獨立,可以自由調整彈簧的曲率點和曲率半徑,由此更方便異型彈簧的打造。大滑板內還設置有芯棒組,芯棒組包括中心刀座45、芯棒夾46、芯棒和墊塊,中心刀座45通過斜鐵47與大滑板30楔緊,防止松動,芯棒夾安裝于中心刀座45上,芯棒設置于芯棒夾46內,墊塊設置于芯棒夾46下方。 芯棒升降結構包括手動移動組件,手動移動組件包括手輪31、手輪軸52、第一支座53、第一錐齒輪54、第二錐齒輪55、傳動軸56、蝸輪箱57、螺桿49、小直角座48、第二支座58、支板59和大直角座60,手輪31和第一錐齒輪54均軸接于手輪軸52,第一錐齒輪54和第二錐齒輪55嚙合連接,并且第二錐齒輪55軸接于傳動軸56,蝸輪箱57置于大直角座60上,大直角座60固定在大滑板30上,蝸輪箱57內設置有渦輪和蝸桿,渦輪與螺桿49軸接,螺桿49與小直角座48螺接,小直角座48與大滑板30固定連接。芯棒升降結構還包括自動移動組件,自動移動組件包括滑板移動電機50、蝸輪箱57、螺桿49、小直角座48和大直角座60,蝸輪箱57置于大直角座60上,大直角座60固定在大滑板30上,蝸輪箱57內設置有渦輪和蝸桿,滑板移動電機50的電機軸通過聯軸器與蝸桿連接,渦輪軸接于蝸桿,并且渦輪與螺桿49軸接,螺桿49與小直角座48螺接,小直角座48與大滑板30固定連接,滑板移動電機50放置在電機座51上。由此可見,芯棒升降運動綜合運用了齒輪傳動、蝸輪蝸桿傳動及液壓傳動系統。芯棒升降運動可以通過手動和機動完成。手動主要用來調整芯棒的起始位置,機動便于大距離芯棒位置的調整。轉動手輪31,手輪軸52轉動,帶動第一錐齒輪54和第二錐齒輪55嚙合轉動,傳動軸56轉動,即蝸桿轉動。蝸輪、蝸桿置于密閉的蝸輪箱57中,蝸輪內孔有梯形螺紋。蝸輪轉動,通過螺桿49,使小直角座48移動,小直角座48與大滑板30固接在一起,由此大滑板30移動,大滑板30上所有零件隨之移動,芯棒隨之移動——這是手動升降芯棒運動。上滑板移動電機50運轉,電機軸與蝸桿通過聯軸器聯接,蝸桿運動,蝸輪旋轉,推動螺桿49移動。電機正轉,螺桿49下行移動,使大滑板30上行,芯棒位置抬高;反之,螺桿49上行移動,使大滑板30下行,芯棒位置降低——這是機動升降芯棒運動。此過程的特點表現在芯棒升降運動,不僅僅是芯棒本身及其附件的運動,而是整個大滑板30的運動(包括其上所依附的所有零件),這樣做好處在芯棒、切刀位置等調整好后,縱然芯棒進行了升降,無需再對它們進行位置的調整;芯棒的位置在調制彈簧前和在繞制彈簧中都能進行調整,只要需要。如圖3所示,校直單元包括前直線座61和后直線座62,前直線座61和后直線座62通過連接板63連接,前直線座61和后直線座62均設置有五個滾輪64,前直線座61還設置有前調整螺絲65、后調整螺絲66和導線板孔67,后直線座62上設置有上調整螺絲68和下調整螺絲69。如圖4所示,送線單元包括安裝面板70和設置于安裝面板70上的上送線輪71、下送線輪72、上送線軸、下送線軸、前線板座73、中線板座79、后線板座74、壓力表75、油缸座76和液壓缸77,上送線輪71與上送線軸通過壓輪螺絲78連接,下送線輪72與下送線軸通過壓輪螺絲78連接,油缸座_76設置于液壓缸77上方,壓力表75設置于兩個油缸座76之間。前線板座73由前線板、前導線板、前壓線板及前壓板組成;中線板座79由中線板、中導線板、中壓線板及壓板組成;后線板座74由后線板、后導線板、后壓線板及壓板組成。送線輪(包括上送線輪71和下送線輪72)的壓緊,是由液壓系統通過液壓缸77來完成的。裝線時,先開啟液壓系統,讓液壓油的壓力緩慢回零,通過壓力表75可以看到回零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各滑塊沿著滑槽亦緩慢移動,送線輪緩慢抬起,接著將前線板座73、后線板座74、中線板座79上的壓緊螺絲一一松開,取出各壓線板或將壓線板抬起,將從校直單元送出的鋼線順次穿過后線板座74、后送線輪組、中線板座79、中送線輪組、中線板座79、中送線輪組、中線板座79、前送線輪組、前線板座73,直達棒芯,然后將各壓線板放回原處,使其與導線板對齊,壓緊各壓板上的緊固螺絲。調整各送線輪的相對位置適當調整液 壓缸77的壓力,讓每組送線輪都到達剛剛接觸線材的位置,放松防松壓板,用專用扳手轉動各螺柱,順向轉動,送線輪前移;逆向轉動,送線輪后移,經過此番調整,使各送線輪的溝槽與各線板座的導線板的溝槽處在同一中心位置上,壓緊防松壓板,調整液壓油的壓力約至4Mpa,接著便可以送線了。關于壓緊力是否合適,需根據送線狀況加以調整,原則只有一個,既要保證線材平滑送出,又要防止將線材壓扁。如果需要更換送線輪,在每個送線輪上都有兩個取輪螺絲,具體操作如下減掉液壓缸77的壓力,擰出壓輪螺絲78,通過取輪螺絲將各送線輪從送線軸上退出,安裝送線輪其過程與之相反。為了保證送出的鋼線平滑無劃傷,建議且有必要在安裝前對各導線板的進口和出口適當加以修圓,切忌尖角和棱邊鋒利。
另外,如圖5所示,間距刀組結構的推距動作是采用滾珠絲桿80和螺母運動來完成的。電機81通過聯軸器82與滾珠絲桿80聯在一起,螺母與上推桿83和下推桿84以活動節的形式固緊一體,螺母在滾珠絲桿80中的位置可通過其活動節加以調整。這樣,滾珠絲桿80的旋轉運動,就可以變成上推桿83和下推桿84的往復直線運動,從而完成推距工作。其中,上推桿83、下推桿84和滾珠絲桿80均設置在前面板和面板背面之間。推芯組結構的推芯部分主要由以下部件組成氣缸、關節軸承、撥塊、擺動軸、擺架、擺架軸、支座及螺桿等。螺桿是用來手工調整芯棒的位置,推芯工作主要由氣動來完成。在氣壓的作用下,氣缸的活塞桿會作伸縮運動,其運動通過關節軸承傳遞給擺動軸,擺動軸撥動撥動塊,撥動塊聯接在芯棒座上,從而使芯棒向前或退后運動。這一運動過程在卷制彈簧的過程中亦可進行,視工作要求而定。此外,本發明的卷簧機還連接有控制系統,用于控制整個生產過程,以實現自動化生產。具體地,在生產之前,先將各項參數輸入到控制系統中,啟動控制系統,放入金屬線材,金屬線材在控制系統的指引和控制下,依次經過校直單元、送線單元、卷線單元和切刀組結構,并在間距刀組結構、推芯組結構和芯棒升降結構的輔助作用下,就能變成需要的彈簧,整個過程完全自動化,操作簡單,而且還能卷制出多種形式各異的彈簧,甚至還能卷制出異形彈簧,以滿足目前市場上越來越多的彈簧需求。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運用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 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刀架一體化的卷簧機,包括機架、安裝在所述機架上的面板和面板背面,所述面板和面板背面上安裝有校直單元、送線單元、卷線單元、切刀組結構、間距刀組結構、推芯組結構和芯棒升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組結構包括上切刀組和下切刀組,所述上切刀組和所述下切刀組均安裝于大滑板上并可隨所述大滑板上下移動,并且所述上切刀組和所述下切刀組分別由上切刀電機和下切刀電機控制。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刀架一體化的卷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線單元包括上頂桿和下頂桿,所述上頂桿和所述下頂桿分別由上凸輪和下凸輪控制。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刀架一體化的卷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刀組包括上切刀、上蓋板、上切刀座、上支軸板、上切刀滑座、上切刀滑板、上銷軸、上螺桿、上聯板、上端板和上絲母和上曲柄套,所述上曲柄套的一端通過上切刀減速機與所述上切刀電機連接,另一端通過所述上螺桿嵌在所述上聯板的滑槽之中,所述上螺桿通過所述上端板與所述上聯板連在一起,所述上聯板與所述上切刀滑板鉸接,所述上支軸板的一端連接在所述上切刀滑板上,另一端與所述上聯板鉸接,所述上切刀座緊固在所述上切刀滑板上,所述上絲母固定于所述上端板上,所述上切刀固定在所述上切刀座內;所述下切刀組包括下切刀、下蓋板、下切刀座、下支軸板、下切刀滑座、下切刀滑板、下銷軸、下螺桿、下聯板、下端板和下絲母和下曲柄套,所述下曲柄套的一端通過下切刀減速機與所述下切刀電機連接,另一端通過所述下螺桿嵌在所述下聯板的滑槽之中,所述下螺桿通過所述下端板與所述下聯板連在一起,所述下聯板與所述下切刀滑板鉸接,所述下支軸板的一端連接在所述下切刀滑板上,另一端與所述下聯板鉸接,所述下切刀座緊固在所述下切刀滑板上,所述下絲母固定于所述下端板上,所述下切刀固定在所述下切刀座內。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刀架一體化的卷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線單元還包括上凸輪減速機、上凸輪電機、上凸輪從動軸承、上擺臂、上連板、上軸支座、上滑板、上滑座、上頂桿座、上頂桿夾、上曲線規刀桿、下凸輪減速機、下凸輪電機、下凸輪從動軸承、下擺臂、下連板、下軸支座、下滑板、下滑座、下頂桿座、下頂桿夾、下曲線規刀桿,所述上凸輪安裝在所述上凸輪減速機上,所述上凸輪減速機與所述上凸輪電機電連接,所述上擺臂軸接于所述上凸輪從動軸承上,所述上擺臂與所述上連板鉸接,所述上連板與所述上軸支座鉸接,所述上軸支座固接在所述上滑板上,所述上頂桿座固接在所述上滑板上,所述上頂桿夾鎖在所述上頂桿座中,所述上曲線規刀桿位于所述上頂桿夾內;所述下凸輪安裝在所述下凸輪減速機上,所述下凸輪減速機與所述下凸輪電機電連接,所述下擺臂軸接于所述下凸輪從動軸承上,所述下擺臂與所述下連板鉸接,所述下連板與所述下軸支座鉸接,所述下軸支座固接在所述下滑板上,所述下頂桿座固接在所述下滑板上,所述下頂桿夾鎖在所述下頂桿座中,所述下曲線規刀桿位于所述下頂桿夾內,并且所述上擺臂依次通過拉桿、拉臂和絲桿與所述下滑板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刀架一體化的卷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滑板內還設置有芯棒組,所述芯棒組包括中心刀座、芯棒夾、芯棒和墊塊,所述中心刀座通過斜鐵與所述大滑板楔緊,所述芯棒夾安裝于所述中心刀座上,所述芯棒設置于所述芯棒夾內,所述墊塊設置于所述芯棒夾下方。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刀架一體化的卷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升降結構包括手動移動組件,所述手動移動組件包括手輪、手輪軸、第一支座、第一錐齒輪、第二錐齒輪、傳動軸、蝸輪箱、螺桿、小直角座、第二支座和支板,所述手輪和所述第一錐齒輪均軸接于所述手輪軸,所述第一錐齒輪和所述第二錐齒輪嚙合連接,并且所述第二錐齒輪軸接于所述傳動軸,所述蝸輪箱內設置有渦輪和蝸桿,所述渦輪與所述螺桿軸接,所述螺桿與所述小直角座螺接,所述小直角座與所述大滑板固定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刀架一體化的卷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升降結構還包括自動移動組件,所述自動移動組件包括滑板移動電機、蝸輪箱、螺桿和小直角座,所述蝸輪箱內設置有渦輪和蝸桿,所述滑板移動電機的電機軸通過聯軸器與所述蝸桿連接,所述渦輪軸接于所述蝸桿,并且所述渦輪與所述螺桿軸接,所述螺桿與所述小直角座螺接,所述小直角座與所述大滑板固定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刀架一體化的卷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校直單元包括前直線座和后直線座,所述前直線座和所述后直線座通過連接板連接,所述前直線座和所述后直線座均設置有五個滾輪,所述前直線座還設置有前調整螺絲、后調整螺絲和導線板孔,所述后直線座上設置有上調整螺絲和下調整螺絲。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刀架一體化的卷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線單元包括安裝面板和設置于安裝面板上的上送線輪、下送線輪、前線板座、中線板座、后線板座、壓力表、油缸座和液壓缸,所述上送線輪與所述上送線軸通過壓輪螺絲連接,所述下送線輪與所述下送線軸通過壓輪螺絲連接,所述油缸座設置于所述液壓缸上方,所述壓力表設置于兩個所述油缸座之間。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刀架一體化的卷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簧機還連接有控制系統。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金屬線材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刀架一體化的卷簧機,包括機架、安裝在機架上的面板和面板背面,面板和面板背面上安裝有校直單元、送線單元、卷線單元、切刀組結構、間距刀組結構、推芯組結構和芯棒升降結構,切刀組結構包括上切刀組和下切刀組,上切刀組和下切刀組分別由上切刀電機和下切刀電機控制,上切刀組和下切刀組及芯棒組均安裝于大滑板上并可隨大滑板上下移動。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自動卷簧機由于采用了刀架一體化的設計,從而可以方便地調整切刀的行程,而且只要稍作調整即可實現切刀直切和擺切的統一,另外,上切刀和下切刀分別直接由上切刀電機和下切刀電機驅動,簡化了控制過程,方便直接。
文檔編號B21F35/00GK102825180SQ20121033791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3日
發明者張漢興, 冼惠墩, 劉安全 申請人:東莞市開創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滦平县| 左云县| 明溪县| 视频| 邢台市| 潮安县| 清涧县| 平湖市| 禄丰县| 晋城| 客服| 台中县| 姚安县| 儋州市| 思南县| 晴隆县| 蕲春县| 嘉祥县| 防城港市| 楚雄市| 从江县| 红安县| 乐平市| 大田县| 大姚县| 邹城市| 梨树县| 阿图什市| 尼木县| 福清市| 米泉市| 安陆市| 延庆县| 光泽县| 昌平区| 施甸县| 泽库县| 闸北区| 揭西县| 弥渡县| 色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