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鋼瓶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鋼瓶的制備方法,特別是一種對車用壓縮天然氣鋼瓶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較大的鋼瓶制造企業普遍采用現有的鋼瓶的制備方法的順序依次為切管エ序,收底成形,刮底,底部氣密試驗,鋼瓶收ロ,打磨エ序,熱處理,外拋丸,切ロ,鉆孔,車螺紋,內拋丸,探傷試驗,外拋丸,噴漆,烘干,纏繞,固化,容積測試,裝閥,氣密試驗,包裝成品。此順序中的熱處理步驟,鋼瓶完全滾到淬火槽內,被淬火液完全侵沒,以此來達到淬火的エ藝,現階段的浸淬技術的前提必須確保鋼瓶的瓶ロ必須是密閉的,否則會在浸淬過程中,鋼瓶進水,在進入回火爐內,由于鋼瓶內的水急劇變為水蒸氣,回使鋼瓶內壓カ増大, 以致發生爆炸,將會造成不可估量的人財損失。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ー種不需要鋼瓶的瓶ロ是密封的狀態就能直接進行淬火,對車用壓縮天然氣鋼瓶エ藝的完善、生產エ藝流程的安全性起到較好的鋼瓶的制備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ー種鋼瓶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切管エ序,收底成形,刮底,底部氣密試驗,鋼瓶收ロ,打磨エ序,切ロ,鉆孔,熱處理,外拋丸,車螺紋,內拋丸,探傷試驗,外拋丸,噴漆,烘干,纏繞,固化,容積測試,裝閥,氣密試驗,包裝成品;所述的熱處理工藝采用下述噴淋淬火裝置完成ー種噴淋淬火裝置,包括淬火水槽、設置在淬火水槽上方的至少兩塊的滑動斜板、轉動設置在淬火水槽上方且位于相鄰兩塊滑動斜板之間的至少兩根的轉動輥棒和設置在滑動斜板上方的噴淋室;所述的淬火水槽與噴淋室相通,淬火水槽與噴淋室中間形成ー噴淋淬火空腔室;還包括用于提升噴淋室前門的提升裝置、用于提升噴淋室后門的提升裝置、設置在噴淋淬火空腔室內的噴淋總水管和噴淋總水管上設置有至少ー根的噴淋管。作為本發明的進ー步改進,還包括用于提升轉移エ件進出噴淋室的提升轉移裝置。作為本發明的進ー步改進,前述的提升裝置采用氣缸;氣缸轉動連接在噴淋室的頂梁上;活塞桿前端連接噴淋室前門;前述的提升裝置采用氣缸;氣缸轉動連接在噴淋室的頂梁上;活塞桿前端連接噴淋室后門。采用氣缸的目的是氣缸操作簡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作為本發明的進ー步改進,還包括用于引導噴淋室前門提升的前引導塊和用于引導噴淋室后門提升的后引導塊;所述的前引導塊一端轉動連接在噴淋室前門上,另一端轉動連接在嗔淋總水管上;所述的后引導塊一端轉動連接在嗔淋室后門上,另一端轉動連接在噴淋總水管上。設置前引導塊和后引導塊是為了解決在噴淋室前門和噴淋室后門在向上提升過程與噴淋室相磨損的問題。利用前引導塊和后引導塊將使得噴淋室前門和噴淋室后門在向上提升的過程中同時也向外擴張,這樣就避免了噴淋室前門和噴淋室后門與噴淋室相磨損的問題。作為本發明的進ー步改進,提升轉移裝置包括設置在淬火水槽上的機架和設置在第一機架上的第一滑輪提升機構。作為本發明的進ー步改進,還包括用于冷卻從噴淋室轉移出來的エ件的冷卻裝置;所述的冷卻裝置包括轉動設置在淬火水槽上方且位于相鄰兩塊滑動斜板之間的至少兩根的冷卻轉動輥棒和冷卻提升轉移裝置。設置冷卻裝置的好處是解決從噴淋室淬火后的エ件本身的溫度很高,不利于操作。同時問題很高也不能立即進行下一步エ序的加工,為了便于生產和操作者的安全,設置了此冷卻裝置。此冷卻裝置結構簡単,操作也方便,不需要額 外的増加工作量和基礎設施。作為本發明的進ー步改進,所述的冷卻提升轉移裝置包括設置在淬火水槽上的第ニ機架和設置在第二機架上的第二滑輪提升機構。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法解決了由于鋼瓶收ロ不密封造成進水爆炸危險的問題,且又節省了材料,降低了投資成本。噴淋淬火技術使現在鋼瓶的生產流程發生了改變,再也不需要鋼瓶的瓶ロ是密閉的狀態下進行淬火了,這就避免了鋼瓶的受熱膨脹爆炸問題。
圖I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結合附圖I、圖2對本發明進ー步說明本發明的鋼瓶的制備方法,由以下生產順序組成切管エ序,收底成形,刮底,底部氣密試驗,鋼瓶收ロ,打磨エ序,切ロ,鉆孔,熱處理,外拋丸,車螺紋,內拋丸,探傷試驗,外拋丸,噴漆,烘干,纏繞,固化,容積測試,裝閥,氣密試驗,包裝成品;本發明的方法與現有技術的主要區別在于切ロエ藝和熱處理工藝的先后順序作了改變。本發明的方法是將切ロエ藝安排在熱處理工藝之前,降低了切ロエ藝的難度。因經過熱處理之后鋼瓶的材料性能發生了變化,這樣對于切ロエ藝的難度高,エ藝要求也高。所述的熱處理工藝采用下述噴淋淬火裝置完成噴淋淬火裝置,其結構是包括淬火水槽10,設置在淬火水槽10上方的三塊滑動斜板11,滑動斜板11用于支持淬火エ件,滑動斜板的斜度設計要求是只要エ件在滑動斜板11上能滾動就行。在每相鄰的兩塊滑動斜板11之間還設置有轉動連接在淬火水槽10上的兩根轉動輥棒4。兩根轉動輥棒4之間形成一個可以支撐エ件的型腔;需淬火的エ件自滑動斜板11滾動到轉動棍棒4上的型腔內,エ件將跟隨轉動輥棒4轉動。在滑動斜板11的上方還設置有噴淋室3,淬火水槽10與噴淋室3相通且淬火水槽10與噴淋室3中間形成一噴淋淬火空腔室12。在噴淋淬火空腔室12內,靠著噴淋淬火空腔室12的兩個側壁上設置有兩路噴淋總水管13 ;噴淋總水管13上設置有多跟噴淋管5。用于來淬火過程進行高壓噴淋,對エ件進行淬火。噴淋室3上還設置有用于提升噴淋室前門I的提升裝置2和用于提升噴淋室后門7的提升裝置8。提升裝置2采用的是與現有氣缸結構相同的氣缸組件;氣缸轉動連接在噴淋室3的橫梁上;氣缸的活塞桿前端與噴淋室前門I相連。提升裝置8也是采用與現有氣缸結構相同的氣缸組件;氣缸轉動連接在噴淋室3的橫梁上;氣缸的活塞桿前端與噴淋室后門7相連。提升裝置2還可以采用鏈輪提升裝置。將鏈輪活動連接在噴淋室3的橫梁上,鏈條的一端連接在噴淋室前門I上,另一端連接控制裝置或者操作者手動拉鏈條。提升裝置8也可以采用與上述裝置相同的鏈輪提升裝置。鏈輪提升裝置與現有技術的結構相同,這里不在做過多的描述。提升裝置2與提升裝置8還可以采用與現有技術相同的帶傳動裝置。所述的帶傳 動裝置與現有技術的結構相同,這里不在做過多的描述。還包括用于提升轉移エ件進出噴淋室3的提升轉移裝置6。提升轉移裝置6包括設置在淬火水槽10上的第一機架6-1和設置在第一機架6-1上的第一滑輪提升機構6-1-1。在淬火水槽10上設置的機架主要是用來固定第一滑輪提升機構6-1-1。第一滑輪提升機構6-1-1的結構與現有技術所知的滑輪升降機構結構相同,可以參照附圖這里不做過多的說明。本發明還設置了用于引導噴淋室前門I提升的前引導塊15和用于引導噴淋室后門7提升的后引導塊14 ;所述的前引導塊15 —端轉動連接在噴淋室前門I上,另一端轉動連接在嗔淋總水管13上;所述的后引導塊14 一端轉動連接在嗔淋室后門7上,另一端轉動連接在噴淋總水管13上。設置前引導塊和后引導塊是為了解決在噴淋室前門I和噴淋室后門7在向上提升過程與噴淋室3相磨損的問題。利用前引導塊和后引導塊將使得噴淋室前門I和噴淋室后門7在向上提升的過程中同時也向外擴張,這樣就避免了噴淋室前門I和噴淋室后門7與噴淋室3相磨損的問題。本發明還設置了用于冷卻從噴淋室3轉移出來的エ件的冷卻裝置;設置冷卻裝置的好處是解決從噴淋室淬火后的エ件本身的溫度很高,不利于操作。同時問題很高也不能立即進行下一步エ序的加工,為了便于生產和操作者的安全,設置了此冷卻裝置。此冷卻裝置結構簡單,操作也方便,不需要額外的増加工作量和基礎設施。所述的冷卻裝置包括轉動設置在淬火水槽10上方且位于相鄰兩塊滑動斜板11之間的兩根的冷卻轉動輥棒16和冷卻提升轉移裝置17。冷卻提升轉移裝置17包括設置在淬火水槽10上的第二機架6-2和設置在第二機架6-2上的第二滑輪提升機構6-2-2。第二滑輪提升機構6-2-2的結構與第一滑輪提升機構6-1-1的結構相同都與現有技術所知的滑輪升降機構結構相同,可以參照附圖這里不做過多的說明。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噴淋室前門I先由噴淋室前門提升裝置2提升到位后,鋼瓶20沿著滑動斜板11向前平移滑動到噴淋室3內的轉動棍棒4上,鋼瓶20進入轉動輥棒4進行旋轉,同時輥棒四周的噴淋管5進行高壓噴淋,噴淋時間到后接到信號轉動輥棒4停止轉動,同時噴淋室后門提升裝置8把噴淋室后門7提升到位,提升轉移裝置6后向上把鋼瓶20抬起,鋼瓶20沿著滑動斜板11向前平移轉移出噴淋室 3,鋼瓶20平移滾動到冷卻裝置上進行自然冷卻,冷卻后由冷卻提升轉移裝置將鋼瓶抬起,使鋼瓶20沿著滑動斜板11滑出,進行下一エ藝程序。
權利要求
1.一種鋼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生產順序組成 切管工序,收底成形,刮底,底部氣密試驗,鋼瓶收口,打磨工序,切口,鉆孔,熱處理,外拋丸,車螺紋,內拋丸,探傷試驗,外拋丸,噴漆,烘干,纏繞,固化,容積測試,裝閥,氣密試驗,包裝成品; 所述的熱處理順序采用下述噴淋淬火裝置完成 噴淋淬火裝置 包括淬火水槽(10);設置在淬火水槽(10)上方的至少兩塊的滑動斜板(11);轉動設置在淬火水槽(10)上方且位于相鄰兩塊滑動斜板(11)之間的至少兩根的轉動輥棒(4);設置在滑動斜板(11)上方的噴淋室(3); 所述的淬火水槽(10)與噴淋室(3)相通,淬火水槽(10)與噴淋室(3)中間形成一噴淋淬火空腔室(12); 用于提升噴淋室前門(I)的提升裝置(2); 用于提升噴淋室后門(7)的提升裝置(8); 設置在噴淋淬火空腔室(12)內的噴淋總水管(13);噴淋總水管(13)上設置有至少一根的噴淋管(5)。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鋼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提升轉移工件進出噴淋室(3 )的提升轉移裝置(6 )。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鋼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的提升裝置(2)采用氣缸;氣缸轉動連接在噴淋室(3)的頂梁(3-1);活塞桿前端連接噴淋室前門(I);前述的提升裝置(8)采用氣缸;氣缸轉動連接在噴淋室(3)的頂梁上;活塞桿前端連接噴淋室后門(7)。
4.根據權利要求I或3所述的鋼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引導噴淋室前門(I)提升的前引導塊(15)和用于引導噴淋室后門(7)提升的后引導塊(14);所述的前引導塊(15)—端轉動連接在噴淋室前門(I)上,另一端轉動連接在噴淋總水管(13)上;所述的后引導塊(14) 一端轉動連接在嗔淋室后門(7)上,另一端轉動連接在嗔淋總水管(13)上。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鋼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升轉移裝置(6)包括設置在淬火水槽(10)上的機架(6-1)和設置在第一機架(6-1)上的第一滑輪提升機構(6-1-1)。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鋼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冷卻從噴淋室(3)轉移出來的工件的冷卻裝置;所述的冷卻裝置包括轉動設置在淬火水槽(10)上方且位于相鄰兩塊滑動斜板(11)之間的至少兩根的冷卻轉動輥棒(16)和冷卻提升轉移裝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鋼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卻提升轉移裝置包括設置在淬火水槽(10 )上的第二機架(6-2 )和設置在第二機架(6-2 )上的第二滑輪提升機構(6-2-2)。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鋼瓶的制備方法,由如下順序組成切管工序,收底成形,刮底,底部氣密試驗,鋼瓶收口,打磨工序,切口,鉆孔,熱處理,外拋丸,車螺紋,內拋丸,探傷試驗,外拋丸,噴漆,烘干,纏繞,固化,容積測試,裝閥,氣密試驗,包裝成品;噴淋淬火裝置包括淬火水槽、設置在淬火水槽上方的至少兩塊的滑動斜板、轉動設置在淬火水槽上方且位于相鄰兩塊滑動斜板之間的至少兩根的轉動輥棒和設置在滑動斜板上方的噴淋室;所述的淬火水槽與噴淋室相通,淬火水槽與噴淋室中間形成一噴淋淬火空腔室;還包括用于提升噴淋室前門的提升裝置、用于提升噴淋室后門的提升裝置、設置在噴淋淬火空腔室內的噴淋總水管和噴淋總水管上設置有至少一根的噴淋管。
文檔編號B23P15/00GK102848153SQ20121034387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7日
發明者張延波 申請人:南京長江工業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