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動換位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轉動換位器,該轉動換位器不向與集電單元連接的焊接用線纜施加不合適的力,并且能夠抑制集電刷被焊接用線纜拉動而導致集電刷的動作的阻礙以及集電刷與集電環的接觸面積變小。轉動換位器在設置于支承基座的收納室(12)收納外部電源連接用的焊接用線纜(50),將被收納的焊接用線纜(50)的集電裝置(30)側形成為無限制的游離狀態,將集電裝置(30)側端部從收納室(12)向外部導出,并且與設置于母線(40)的連接片連接。
【專利說明】轉動換位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用于使用工業用機器人來進行焊接或切斷的轉動換位器。
【背景技術】
[0002]以往,在工業用的焊接機器人中使用的轉動換位器,眾所周知有例如專利文獻I的“現有技術” 一欄所記載的轉動換位器。該轉動換位器具備固定焊接物并使焊接物旋轉的旋轉臺,設置于圓板狀的下表面突出部且構成集電裝置的集電刷與旋轉臺的下表面的側方接觸的方式配置。然后,集電刷配置有用于與旋轉臺接觸固定的彈簧構件。
[0003]在上述的轉動換位器中,集電刷與外部焊接用電源的負電極連接,經圓板狀的下表面突出部而與旋轉臺電連接。然后,在保持于旋轉臺的被焊接物與固定于焊接機器人的臂前端的外部焊接用電源的焊炬之間產生電弧而進行焊接。
[0004]先行技術文獻
[0005]專利文獻
[0006]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8-47796公報,現有技術、段落0003、圖3
[0007]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0008]在將所述集電裝置與外部焊接用電源的負電極之間電連接的情況下,經由焊接用線纜而進行。在該情況下,以往是所述焊接用線纜收納于將旋轉臺支承成旋轉自如的支承基座的內部空間,并且為了防止支承基座的內部空間的壁內表面與所述焊接用線纜摩擦而對所述焊接用線纜進行固定。因此,存在對焊接用線纜施加不合適的力的問題。
[0009]另外,當對焊接用線纜進行固定時,隨著作為消耗品的集電刷逐漸磨耗,擔心集電刷的動作被固定的焊接用線纜拉動而變得不順暢,或者在與集電刷接觸的所述旋轉臺設置的集電環與集電刷之間的接觸面積變小而導致集電性變差。
【發明內容】
[0010]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轉動換位器,該轉動換位器不向與集電單元連接的焊接用線纜施加不合適的力,并且能夠抑制集電刷被焊接用線纜拉動而導致集電刷的動作的阻礙以及集電刷與集電環的接觸面積變小。
[0011]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點,技術方案I的發明的主旨是一種轉動換位器,該轉動換位器具備:旋轉臺,該旋轉臺在軸心的周圍具備集電環,并且具有導電性;支承基座,該支承基座將所述旋轉臺支承成旋轉自如;以及集電單元,該集電單元安裝于所述支承基座,所述集電單元具有:與所述集電環接觸的集電刷;與所述集電刷一體連接的導電構件;以及將所述集電刷及導電構件朝旋轉臺側施力的施力單元,其特征在于,在設置于所述支承基座的收納室收納外部電源連接用的焊接用線纜,將所述被收納的焊接用線纜的集電單元側形成為無限制的游離狀態,將該集電單元側端部從所述收納室向外部導出,并且與所述導電構件連接。
[0012]技術方案2的發明在技術方案I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用線纜的與集電單元側相反一側的端部與設置于所述收納室的連接端子連接。
[0013]技術方案3的發明在技術方案I或2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基座的收納室中的朝向所述集電單元一側的側壁設置有將所述焊接用線纜的集電單元側端部向外部直線地導出的導出部。
[0014]技術方案4的發明在技術方案3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電構件中,連接所述焊接用線纜的集電單元側端部的連接部以與所述導出部朝上方分離的方式配置,并且與所述被直線地導出的焊接用線纜的集電單元側端部連接。
[0015]技術方案5的發明在技術方案4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納室以沿著與所述旋轉臺的旋轉中心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并且在至少一方具有能夠被蓋體閉塞的開口部,所述導出部形成于所述開口部,并且以相對于與所述集電刷一體連結的所述導電構件位于所述收納室的中間部一側的方式偏移配置,所述導電構件的連接部以朝所述導出部的偏移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而與所述焊接用線纜連接。
[0016]發明的效果
[0017]根據技術方案I的發明,當集電刷消耗時,由于允許將焊接用線纜的集電單元側端部向旋轉臺側移動,因此不向與集電單元連接的焊接用線纜施加不合適的力,并且能夠抑制集電刷被焊接用線纜拉動而導致集電刷的動作的阻礙以及集電刷與集電環的接觸面積變小。
[0018]根據技術方案2的發明,由于是將焊接用線纜的與集電單元側相反一側的端部與設置于支承基座的連接端子連接的結構,且將被收納的焊接用線纜的至少集電單元側形成為無限制的游離狀態,因此不向與集電刷連接的焊接用線纜施加不合適的力,并且能夠抑制集電刷被焊接用線纜拉動而導致集電刷的動作的阻礙以及集電刷與集電環的接觸面積變小。
[0019]根據技術方案3發明,由于在收納室中的朝向集電單元一側的側部設置有將焊接用線纜的集電單元側端部向外部直線地導出的導出部,因此在集電單元的集電刷在消耗時進行移動的情況下,焊接用線纜也能夠容易地移動,其結果是,不向連接的焊接用線纜施加不合適的力,并且能夠抑制集電刷被焊接用線纜拉動而導致集電刷的動作的阻礙以及集電刷與集電環的接觸面積變小。
[0020]根據技術方案4的發明,導電構件的連接部以與導出部朝上方分離的方式配置,并且與被直線地導出的焊接用線纜的集電單元側端部連接,由此能夠容易地實現技術方案I至3中任一項的效果。
[0021]根據技術方案5的發明,導出部以相對于與集電刷一體連結的主體部而位于收納室的中間部一側的方式偏移配置,并且導電構件的連接部以朝導出部的偏移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而與焊接用線纜連接,由此與不使焊接用線纜偏移的情況相比,無需延長焊接用線纜的長度,而能夠減少焊接用線纜的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中,(a)是一個實施方式的轉動換位器的右視圖,(b)是后視圖,(C)是左視圖。
[0023]圖2中,(a)是將焊接用線纜收納于支承基座的狀態的左視圖,(b)是將焊接用線纜收納于支承基座的狀態的主視圖。
[0024]圖3是旋轉臺與支承基座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
[0025]圖4中,(a)是集電裝置的剖視圖,(b)是集電裝置的俯視圖。
[0026]圖5 (a)、(b)是支承基座的立體圖。
[0027]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0028]10…支承基座,IOA…基座部,11…旋轉臺,12…收納室,12a…開口部,12b...凹部(導出部),13a...蓋板(蓋板部),13b…連接板(蓋體),22…集電環,30…集電裝置,31...支承體,34...集電刷,35…彈簧構件(施力單兀),40…母線(導電構件),40a…安裝部,40b…彎折部,42...連接片(導電構件、連接部),50…焊接用線纜,A…安裝部位。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以下,參照圖1~圖5對將本發明的轉動換位器具體化了的一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030]如圖1 (a)~(C)所示,旋轉臺11被旋轉自如地支承于轉動換位器的支承基座10。支承基座10具有:基座部10A,該基座部IOA具備如圖5 (a)、圖5(b)所示沿橫向延伸且在左右兩端具有開口的開口部12a的四邊筒狀的收納室12 ;支承壁部14,該支承壁部1位起設置于基座部IOA上的一側部側;以及一對肋部15,上述一對肋部15設置成將基座部IOA的上表面與支承壁部14之間連結,并對所述支承壁部14進行加強。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旋轉臺11以其旋轉中心線O包含于水平面的方式配置,將其旋轉中心線O的旋轉臺11側的工件保持面側設為前,將相反的一側設為后,朝向旋轉臺11,將右側設為右,將左側設為左。
[0031]如圖5(a)、圖5(b)所示,在支承壁部14設置有具有貫通孔16的軸承部18。如圖3所示,旋轉臺11經由金屬制的圓盤17、以及設置于圓盤17的背面側(后側)的未圖示的減速機構而被旋轉自如地支承于軸承部18。此外,圖3為了方便說明而省略馬達21。
[0032]另外,所述旋轉臺11經在貫通孔16的上方安裝于支承壁部14的馬達21以及所述減速機構(未圖示)而被旋轉驅動。如圖3所示,在圓盤17的背面(后面)利用螺栓23而固定有形成為圓形的金屬制的集電環22。集電環22以與旋轉臺11的旋轉中心線O同軸的方式配置。
[0033]如圖2 (b)、以及圖5 (b)所示,在支承壁部14的左右的各側端以將通過旋轉中心線O的鉛垂面作為界線形成為左右對稱的方式形成安裝面19、20,并且如圖1 (b)所示,安裝面
19、20的上下方向的中間部處于夾著旋轉中心線O的等距離的位置,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安裝面19、20的上下方向的中間部在包含旋轉中心線O的水平面S(參照圖1(b))所包含的位置。
[0034]而且,在任一方的面或兩安裝面安裝有后述的集電裝置30。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支承壁部14的左側端的安裝面19安裝有集電裝置30。集電裝置30相當于集電單元。
[0035]如圖4(a)、(b)所示,集電裝置30具備:由絕緣材料(例如絕緣性合成樹脂)構成的支承體31 ;—對軸33,上述一對軸33分別移動自如地穿過設置于支承體31的一對彈簧收納孔32 ;固定于上述一對軸33的前端的集電刷34 ;以及作為施力單元的彈簧構件35,該彈簧構件35將收納于彈簧收納孔32的軸33朝集電刷34側按壓施力。[0036]支承體31形成為長方體狀的塊。如圖3所示,在支承體31中,利用從面31a的相反一側的面31b穿過螺栓孔31c的螺栓25,安裝板24能夠拆卸地緊固固定于朝向安裝面19側的面31a。而且,在安裝板24中,將螺栓26 (參照圖3、圖4(b))穿過在從支承體31朝后方延伸的延伸部24a的上下兩部形成的螺栓孔24b,由此支承體31裝卸自如地安裝于安裝面19。如圖2(a)所示,在安裝于安裝面19的狀態下,支承體31配置成比支承壁部14朝前方突出。
[0037]如圖4(a)所示,支承體31的一對彈簧收納孔32被相互平行地設置。在彈簧收納孔32的底部形成有貫通孔32a,該貫通孔32a形成為與彈簧收納孔32同軸,并且直徑比彈簧收納孔32的內徑小。作為按壓構件的軸33沿集電刷34側方向以及與集電刷相反的方向往復移動自如地穿過各彈簧收納孔32內。軸33具有:滑動接觸自如地穿過所述貫通孔32a的小徑部33a ;以及在彈簧收納孔32的內周面滑動自如地形成的大徑部33b。如圖4(a)所示,各軸33的基端部從貫通孔32a朝外部突出。
[0038]在軸33的大徑部33b前端面,從彈簧收納孔32朝支承體31的外部突出的螺釘部36經作為導電構件的母線40而裝卸自如地與集電刷34螺合。在本實施方式中,雖然軸33通過螺釘部36裝卸自如地螺旋緊固于集電刷34,但這僅是一例,將集電刷34形成為相對于軸33裝卸自如的結構并不局限于所述結構。例如,也可以利用帶有六邊孔的螺栓代替所述螺釘部36,從集電刷34的前端面側裝卸自如地與軸33的前端面螺合,由此利用該帶有六邊孔的螺栓將集電刷34緊固固定于母線40。集電刷34的前端面、即集電面以與集電環22滑動接觸的方式平坦地形成。
[0039]另外,在軸33的大徑部33b與彈簧收納孔32的底部之間,在小徑部33a卷裝由螺旋彈簧構成的彈簧構件35,并且彈簧構件35的兩端部通過卡止于大徑部33b與彈簧收納孔32的底部而被蓄積壓力。然后,利用彈簧構件35所蓄積的彈簧力,軸33被向集電環22側施力。
[0040]如圖4(a)所示,母線40具有:平板狀的安裝部40a,該安裝部40a夾裝于集電刷34與軸33的大徑部33b之間,并且朝下方延伸;以及彎折部40b,該彎折部40b相對于安裝部40a以規定角度朝支承基座10的下部一側彎折。安裝部40a相當于主體部。此外,彎折部40b相對于安裝部40a的彎折角度并無限定,以彎折部40b朝向后述的導出部一側的方式設定角度。
[0041]利用螺栓43以及螺母44,在彎折部40b安裝有連接片42。連接片42相當于導電構件且相當于連接部。對于連接片42來說,通過使螺栓43以及螺母44相互松弛,能夠改變連接片42的前端的朝向。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2(b)所示,連接片42以朝向右側而與朝斜下方的彎折部40b正交的方式安裝。如圖2(b)所示,連接片42的前端形成為后述的焊接用線纜50的安裝部位A。安裝部位A以朝向后述的偏移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
[0042]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雖然連接片42能夠與彎折部40b分離,但也可以將連接片42與彎折部40b不能分離地連結成一體。
[0043]接著,對本實施方式的特征之一收納室12進行說明。
[0044]如圖l(a)、(b)所示,收納室12形成為沿與旋轉臺11的旋轉中心線O正交的方向延伸。并且,收納室12的左端的開口部12a被蓋板13a閉塞,并且右端的開口部12a被連接板13b閉塞。即,利用多個螺栓13c,蓋板13a、以及連接板13b裝卸自如地緊固于開口部12a的周緣部的端面12c。蓋板13a、以及連接板13b相當于蓋體。
[0045]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蓋板13a以及連接板13b的外形形狀形成為相互相同形狀的四邊板,利用螺栓13c都能夠安裝于左右的開口部12a的周緣部的端面12c。如圖1 (b)、圖2 (b)、圖5 (b)所示,在收納室12的兩端的開口部12a的周緣部中,在旋轉臺11側的側壁上部形成有凹部12b,該凹部12b具有遠遠大于焊接用線纜50的截面形狀,且允許焊接用線纜50在內外的移動的大小。如圖2(b)所示,凹部12b相對于集電裝置30的母線40以位于收納室12的中心側的方式配置,在本實施方式中,以位于右側(收納室12的中間部一偵D而具有偏移量L的方式配置。因此,所述連接片42的前端的安裝部位A將偏移方向作為右方向而延伸有所述偏移量L的量。
[0046]如圖1(a)、(b)所示,經未圖示的線纜而與外部焊接用電源連接的外部連接用的端子13d突出于連接板13b外表面。并且,如圖1(b)所示,與所述端子13d電連接的內部連接用的端子13e朝向收納室12的內側而突出于連接板13b的內表面。端子13e相當于連接端子。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蓋板13a上不設置端子13d、13e。如圖1 (b)、圖2 (a)、圖2(b)所示,在收納室12內收納有焊接用線纜50。焊接用線纜50的第一端與所述內部連接用的端子13e連接。第一端相當于與集電單元側相反一側的端部。
[0047]焊接用線纜50的第二端、即集電裝置30側端部經收納室12的左端側的凹部12b而直線地向外部導出,利用螺栓45、46而能夠拆卸地緊固固定于以比凹部12b朝上方分離的方式配置的連接片42的安裝部位A。在本實施方式中,收納室12的左端側的凹部12b相當于導出部。
[0048]如圖2(a)所示,焊接用線纜50的第二端在與安裝部位A連結的狀態下,以從左側的凹部12b直線狀延伸的方式配置。并且,焊接用線纜50具有不限制集電裝置30的集電刷34消耗而朝集電環22側的移動的長度,并收納于收納室12內。即,雖然焊接用線纜50的第一端側與連接板13b的端子13e連結而被限制,但具有在集電裝置30的集電刷34消耗的情況下,不限制朝集電環22側的移動的長度,將集電裝置30側設為無限制的游離狀態,第二端側不受到其限制的影響。
[0049]此外,與相對于安裝面19的安裝方法相同地,相對于安裝面20也能夠安裝集電裝置30。在該情況下,與安裝于安裝面20的集電裝置30的母線40和右端的凹部12b相關的偏移方向,與在安裝面19安裝了集電裝置30的情況是相反方向,其偏移量相同。
[0050](實施方式的作用)
[0051]接著,對如上述構成的轉動換位器的作用進行說明。
[0052]如圖4(a)所示,當集電刷34的集電環22側的面消耗時,集電刷34被由彈簧構件35所施力的軸33按壓而朝集電環22側移動。
[0053]此時,如圖2 (a)所示,由于母線40也朝相同方向移動,因此與母線40連結成一體的連接片42也同樣地移動,并且焊接用線纜50的第二端也移動。此時,焊接用線纜50被從收納室12的左端的凹部12b抽出。在進行該抽出時,由于沒有限制焊接用線纜50的抽出的構件,因此焊接用線纜50順暢地從所述凹部12b向外部抽出。因此,能夠抑制集電裝置30的集電刷34被焊接用線纜50拉動而所導致集電刷34的動作的阻礙以及集電刷34與集電環22的接觸面積變小。
[0054]本實施方式具有下述的特征。[0055](I)本實施方式的轉動換位器在設置于支承基座10的收納室12收納外部電源連接用的焊接用線纜50,將被收納的焊接用線纜50的集電裝置30側形成為無限制的游離狀態,將第二端(集電裝置30側端部)從收納室12向外部導出,并且與母線40(導電構件)以及連接片42 (導電構件)連接。
[0056]其結果是,根據本實施方式,當集電刷34消耗時,由于允許焊接用線纜50的第二端向旋轉臺11側移動,因此不向經由母線40而與集電刷34連接的焊接用線纜50施加不合適的力,并且能夠抑制集電刷34被焊接用線纜50拉動而導致集電刷34的動作的阻礙以及集電刷34與集電環22的接觸面積變小。
[0057](2)在本實施方式的轉動換位器中,焊接用線纜50的第一端(與集電單元側相反一側的端部)與設置于支承基座10的端子13e (連接端子)連接。其結果是,根據本實施方式,由于是焊接用線纜50的第一端與設置于支承基座的端子13e (連接端子)連接的結構,且將被收納的焊接用線纜50的集電裝置30側形成為無限制的游離狀態,因此不向與集電刷34連接的焊接用線纜50施加不合適的力,并且能夠抑制集電刷34被焊接用線纜50拉動而導致集電刷34的動作的阻礙以及集電刷34與集電環22的接觸面積變小。
[0058](3)在本實施方式的轉動換位器中,在支承基座10的收納室12中的朝向集電裝置30 一側的側壁設置有凹部12b (導出部),該凹部12b將焊接用線纜50的第二端(集電單元側端部)向外部直線地導出。因此,在集電刷34在消耗時進行移動的情況下,焊接用線纜50也能夠容易地移動,其結果是,不向連接的焊接用線纜50施加不合適的力,并且能夠抑制集電刷34被焊接用線纜50拉動而導致集電刷34的動作的阻礙以及集電刷34與集電環22的接觸面積變小。
[0059](4)在本實施方式的轉動換位器中,連接片42 (連接部)以與收納室12的左端側的凹部12b (導出部)朝上方分離的方式配置,并且與被直線地導出的焊接用線纜50的第二端(集電單元側端部)連接。
[0060]因此,能夠容易地實現上述(I)至(3)的效果。
[0061](5)本實施方式的轉動換位器的收納室12以沿著與旋轉臺11的旋轉中心線O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并且具有能夠被蓋板13a、連接板13b (蓋體)閉塞的開口部12a。而且,設置于收納室12的左端的凹部12b (導出部)形成于開口部12a,并且以相對于與集電刷34 —體連結的母線40的安裝部40a(主體部)而位于收納室12的中間部一側的方式偏移配置。并且,連接片42 (導電構件、連接部)以朝設置于收納室12的左端的凹部12b(導出部)的偏移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而與焊接用線纜50連接。因此,與不使焊接用線纜50偏移的情況相比,無需延長焊接用線纜50的長度,而能夠減少焊接用線纜50的成本。
[0062]此外,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所述實施方式,也可以進行如下變更。
[0063]雖然所述實施方式的轉動換位器構成為以將旋轉臺11的旋轉中心線O包含于水平面的方式配置,但作為轉動換位器的構成并不局限于所述實施方式,也可以是以將旋轉臺11的旋轉中心線O包含于鉛垂面的方式配置的結構。
[0064]另外,雖然所述實施方式由一軸的轉動換位器構成,但也可以具體化為兩軸的轉動換位器。
[0065]雖然收納室12在所述實施方式中形成為四邊筒狀,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圓筒狀等其他截面形狀。并且,收納室12也可以形成為省略一方的開口部而閉塞的構件。在該情況下,在具有開口部12a的一側,在形成收納室12的側壁形成凹部12b。
[0066]此外,在所述實施方式中,雖然形成為凹部,但并不局限于凹部,也可以在形成收納室12的側壁形成貫通孔,并將該貫通孔作為導出部。
[0067]在所述實施方式中,將焊接用線纜50從收納室12的左端側的凹部12b向外部導出,并與安裝于安裝面19的集電裝置30連結。代替上述結構,也可以在安裝面20安裝集電裝置30,將焊接用線纜50的第二端從收納室12的右端側的凹部12b向外部導出而在安裝面20與集電裝置30連接。在該情況下,收納室12的右端側的凹部12b相當于導出部。
[0068]另外,在該情況下,蓋板13a、連接板13b相對于開口部12a的周緣部的安裝可以與所述實施方式相同,或者也可以向相反的開口部12a的周緣部安裝。此外,在蓋板13a、連接板13b相對于開口部12a的周緣部的安裝與所述實施方式相同的情況下,焊接用線纜50的長度只要是具有不限制集電裝置30的集電刷34的消耗時焊接用線纜50的第二端的移動的長度即可。
[0069]在所述實施方式中,連接端子為設置于連接板13b的端子13e,但也可以形成閉塞收納室12的一端的側壁,并在其側壁內表面設置作為連接端子的端子13e,并且在其側壁外表面設置端子13d而將焊接用線纜50與端子13e連接。
【權利要求】
1.一種轉動換位器,該轉動換位器具備:旋轉臺,該旋轉臺在軸心的周圍具備集電環,并且具有導電性;支承基座,該支承基座將所述旋轉臺支承成旋轉自如;以及集電單元,該集電單元安裝于所述支承基座,所述集電單元具有:與所述集電環接觸的集電刷;與所述集電刷一體連接的導電構件;以及將所述集電刷及導電構件朝旋轉臺側施力的施力單元,所述轉動換位器的特征在于, 在設置于所述支承基座的收納室中收納外部電源連接用的焊接用線纜, 將所述被收納的焊接用線纜的集電單元側形成為無限制的游離狀態,將該集電單元側端部從所述收納室向外部導出,并且與所述導電構件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動換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焊接用線纜的與集電單元側相反一側的端部與設置于所述收納室的連接端子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轉動換位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承基座的收納室中的朝向所述集電單元一側的側壁設置有將所述焊接用線纜的集電單元側端部向外部直線地導出的導出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轉動換位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導電構件中,連接所述焊接用線纜的集電單元側端部的連接部以相對于所述導出部朝上方分離的方式配置,并且與所述被直線地導出的焊接用線纜的集電單元側端部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轉動換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納室沿著與所述旋轉臺的旋轉中心正交的方向延伸而形成,并且在至少一側具有能夠被蓋體閉塞的開口部, 所述導出部形成于所述開口部,并且以相對于與所述集電刷一體連結的所述導電構件位于所述收納室的中間部側的方式偏移配置, 所述導電構件的連接部朝所述導出部的偏移方向延伸配置且與所述焊接用線纜連接。
【文檔編號】B23K9/32GK103659129SQ201210347240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8日
【發明者】十川弘樹, 中桐浩, 高橋誠, 宮原壽朗 申請人:株式會社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