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無縫鋼管冷床配重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搖桿傳動裝置。
背景技術:
無縫管2#冷床在生產過程中,由于總長52米,一根無縫管挨著一根無縫管地布滿冷床時,因重量太大,動力裝置無法承受(動力裝置上的偏心輪牽引著冷床上的三根拉桿4,拉桿4再牽引著搖桿3使動齒條做上下往復運動),不能正常生產,只能間隔一個、兩個或三個空位來排布無縫管,以減輕冷床負荷。如此一來,就制約了無縫管生產線的生產效率,影響了生產線的滿負荷生產,制約了經濟效益最大化。另外,冷床頭部支座地腳、銅套受力大,損壞很快。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無縫鋼管冷床配重搖桿傳動裝置,以解決目前升降裝置工作時需要克服移動齒條整體重量和冷床承載的無縫管的重量之和,導致冷床承載能力低的問題。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所述裝置包括動齒條、拉桿和多個搖桿組件,多個搖桿組件分成三列平行設置,每個搖桿組件包括平衡桿、搖桿、鋼絲繩和平衡鐵,每個搖桿的一端與拉桿固接,每個搖桿的另一端與動齒條接觸,每個搖桿與平衡桿的一端固接,每個平衡桿的另一端與鋼絲繩的一端連接,鋼絲繩的另一端與平衡鐵連接。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無縫管2#冷床的移動齒條整體重量為97噸,冷床設計承載無縫管能力為200噸,即升降裝置工作時需要克服移動齒條整體重量和冷床承載的無縫管的重量之和最大為297噸。本發明使移動齒條的整體重量平衡掉,冷床的承載能力相應地提高97噸(平衡掉的重量),即提高了冷床約三分之一的承載能力,從而解決了冷床承載能力低的瓶頸問題,提高了無縫管生產線的經濟效益。
圖I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主視圖,圖2是圖I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具體實施方式
一結合圖I和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裝置包括動齒條
I、拉桿4和多個搖桿組件,多個搖桿組件分成三列平行設置,每個搖桿組件包括平衡桿2、搖桿3、鋼絲繩5和平衡鐵6,每個搖桿3的一端與拉桿4固接,每個搖桿3的另一端與動齒條I接觸,每個搖桿3與平衡桿2的一端固接,每個平衡桿2的另一端與鋼絲繩5的一端連接,鋼絲繩5的另一端與平衡鐵6連接。
2#冷床搖桿共有42個,沿著冷床移動方向分三行排列,每行12個搖桿;現場實際可以安裝配重裝置的有33個搖桿,也即每行可以安裝配重裝置的搖桿有11個;在每個搖桿后部安裝配重約I噸,利用杠桿原理即可平衡移動齒條整體重量。
具體實施方式
二 結合圖I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搖桿組件還包括多個鋼絲繩軋頭7,每根鋼絲繩5上設有多個鋼絲繩軋頭7,該鋼絲繩軋頭7用于固定鋼絲繩5的端。其它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三結合圖I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用于無縫鋼管冷床配重裝置,其特征在于搖桿組件的數量為33個,此數據較為常用。其它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工作原理每個平衡鐵的重量約為I噸,利用杠桿原理(長度比例約為I比3)通過平衡桿2即可平衡移動齒條整體重量,冷床的承載能力相應地提高97噸(平衡掉的重量),即提高了冷床約三分之一的承載能力。搖桿端部與冷床動齒條大梁(大工字鋼)底部接觸。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無縫鋼管冷床配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動齒條(I)、拉桿(4)和多個搖桿組件,多個搖桿組件分成三列平行設置,每個搖桿組件包括平衡桿(2)、搖桿(3)、鋼絲繩(5)和平衡鐵¢),每個搖桿(3)的一端與拉桿(4)固接,每個搖桿(3)的另一端與動齒條⑴接觸,每個搖桿⑶與平衡桿⑵的一端固接,每個平衡桿⑵的另一端與鋼絲繩(5)的一端連接,鋼絲繩(5)的另一端與平衡鐵(6)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用于無縫鋼管冷床配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搖桿組件還包括多個鋼絲繩軋頭(7),每跟鋼絲繩(5)上設有多個鋼絲繩軋頭(7)。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用于無縫鋼管冷床配重裝置,其特征在于搖桿組件的數量為33個。
全文摘要
用于無縫鋼管冷床配重裝置,它涉及一種搖桿傳動裝置。本發明為解決目前升降裝置工作時需要克服移動齒條整體重量和冷床承載的無縫管的重量之和,導致冷床承載能力低的問題。所述裝置包括動齒條、拉桿和多個搖桿組件,多個搖桿組件分成三列平行設置,每個搖桿組件包括平衡桿、搖桿、鋼絲繩和平衡鐵,每個搖桿的一端與拉桿固接,每個搖桿的另一端與動齒條接觸,每個搖桿與平衡桿的一端固接,每個平衡桿的另一端與鋼絲繩的一端連接,鋼絲繩的另一端與平衡鐵連接。本發明用于無縫鋼管冷床。
文檔編號B21B43/00GK102962265SQ20121038976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5日
發明者付修嶺 申請人:黑龍江建龍鋼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