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儲液器與壓縮機的組裝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壓縮機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儲液器與壓縮機的組裝方法。
背景技術:
壓縮機,是一種將低壓氣體提升為高壓氣體的流體機械,是制冷系統的心臟,壓縮機的殼體內部設置有氣缸,工作時,低溫低壓的制冷劑氣體從進氣管進入氣缸,氣缸對其進行壓縮后,從排氣管排出高溫高壓的制冷劑氣體,為制冷循環提供動力,從而實現壓縮一冷凝一膨脹一蒸發的制冷循環。由于在系統運轉過程中,無法保證制冷劑在蒸發階段能夠完全汽化,為了避免從蒸發器出來的制冷劑會有液態的制冷劑進入氣缸造成液擊,需要在氣缸與蒸發器之間設置儲液器,氣缸與儲液器通過進氣管連通,然而,由于連接裝置的結構、 材質及焊接工藝等問題,儲液器與壓縮機的組裝工藝總是存在諸如工序復雜、成本過高、焊接不良導致氣體泄漏等多方面的問題,給業界造成極大的困擾。為解決該問題,專利號為200410096520. 3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旋轉式壓縮機的吸入管連接結構”,如圖I、圖2所示,其包括壓縮機的外殼I'、氣缸2'、吸入管5'、適配器4'、進氣管3',其中,氣缸2'設置于外殼I'內,且氣缸2'設置有吸入口 21',吸入口21'、吸入管5'、適配器4'均設有圓錐狀連接部分,外殼I'設置有與吸入口 21'連通的貫通孔11',貫通孔11'外設置有外殼凸緣12',吸入管5'設置有與外殼凸緣12'抵觸的吸入管凸緣51',適配器4'設置有與吸入管凸緣51'抵觸的適配器凸緣41',組裝時,進氣管3'伸入適配器4'內,適配器4'伸入吸入管5'內,吸入管5'通過貫通孔11'伸入吸入口 21'內,其通過相互連接的錐面保證各零件的同心度,并通過外殼凸緣12'、吸入管凸緣51'、適配器凸緣41'依次抵觸進行定位,該技術方案雖然簡化了結構,組裝時容易操作,在凸緣部分進行焊接也使焊接較為容易,但是,該技術方案存在如下問題。各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而由于機械加工的尺寸誤差,常常無法保證所需要的加工精度。例如,氣缸吸入口 21'內表面的錐度與吸入管5'外表面的錐度必須一致,如果氣缸吸入口 21'與吸入管5'不能很好地貼合,氣體就會沿兩者的間隙滲出,并進入壓縮機外殼I的內部。再例如,夕卜殼凸緣12的伸出尺寸與吸入管凸緣51、吸入管5外表面必須配合,否則,可能出現吸入管5'與吸入口 21'已經貼合,而外殼凸緣12'、吸入管凸緣51'尚未抵觸,從而導致外殼凸緣12'、吸入管凸緣51'之間存在較大的間隙,從而需要消耗更多的焊材,造成成本上升,反之,可能外殼凸緣12'、吸入管凸緣51'已經抵觸,而吸入管5'與吸入口 21'尚未貼合,導致氣體滲出。同樣地,對吸入管5'、適配器4'的其他尺寸也需要控制精度,這些尺寸相互依賴,只要有一處出現問題,都可能引發連鎖故障。該技術方案焊接時,需要在外殼凸緣12'至進氣管3'形成一環形的焊縫,焊接的寬度超過吸入管凸緣51'、適配器凸緣41'的長度之和,因此需要消耗較多的焊材,造成成本上升,焊接的勞動強度大。鑒于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申請人對現有技術做出改進,改進后的結構如圖3所示,其包括殼體I、外連接管5、內連接管4、進氣管3,其中,進氣管3為銅管,外連接管5套接在內連接管4外側,內連接管4套接在進氣管3內側,外連接管5的第一端與殼體I焊接,內連接管4的第一端壓入氣缸2的進氣口 21,外連接管5的第二端、內連接管4的第二端平齊,將內連接管4的第二端與外連接管5的第二端、進氣管3同時焊接在一起,焊接均采用火焰釬焊焊接。該技術方案結構科學簡單,焊接方便,但是由于銅管的價格很貴,導致成本非常高,并且對內連接管的第二端焊接時操作比較困難。可見,上述的連接結構仍然存在有不便和缺陷,亟待加以進一步的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儲液器與壓縮機的組裝方法,其加工方便、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焊接效果,避免現有技術中組裝工序復雜、氣體容易泄漏、成本較高等缺陷。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儲液器與壓縮機的組裝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a、在壓縮機的殼體側面設置一貫穿孔,貫穿孔的邊緣設置有翻邊,該貫穿孔的直徑大于進氣管的外徑;
b、將氣缸設置于殼體內,氣缸的進氣口與貫穿孔的方向一致,將進氣管的第一端穿過貫穿孔壓入氣缸的進氣口中,進氣口設置有密封槽,密封槽內設置有密封環,密封環套接于進氣管的側壁;
C、沿進氣管的外圓將翻邊與進氣管焊接。其中,進氣管為銅管、鋼管或鍍銅鋼管。當進氣管為鋼管時,翻邊與進氣管的連接處采用CO2保護焊、電阻焊或摩擦焊焊接。當進氣管為銅管或鍍銅鋼管時,翻邊與進氣管的連接處采用火焰釬焊或摩擦焊焊接。或者,翻邊與進氣管之間填充有焊環或焊片,翻邊與進氣管的連接處采用高頻焊焊接。對于本發明,步驟b中的密封環的材質為橡膠、樹脂或金屬。對于本發明,步驟a中,翻邊與進氣管之間的夾角為0 90°。優選的,步驟a中,翻邊與進氣管平行,翻邊與殼體的側面垂直。對于本發明,焊接時,通過工裝夾具夾持殼體,一邊使殼體繞進氣管的軸線旋轉,一邊焊接。對于本發明,步驟a中,翻邊為喇叭狀,翻邊的直徑沿遠離殼體的方向逐漸變大,進氣管設置有喇叭狀的凸起部,翻邊與凸起部之間填充有焊環或焊片,翻邊與凸起部的連接處采用高頻焊焊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種儲液器與壓縮機的組裝方法,殼體的側面設置有貫穿孔,貫穿孔的邊緣設置有翻邊,將氣缸設置于殼體內,將進氣管的第一端穿過貫穿孔壓入氣缸的進氣口中,進氣口設置有密封槽,密封槽內設置有密封環,密封環套接于進氣管的側壁,沿進氣管的外圓將翻邊與進氣管焊接,本發明將進氣管與殼體直接連接,制冷劑氣體通過進氣管直接進入氣缸,氣體經過的零件少,并且進氣管與氣缸的進氣口之間設置有密封環,從而避免發生泄漏,本發明中通過翻邊固定進氣管,結構簡單,組裝方便,并且焊接部位少,可以減少焊材消耗,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
圖I是現有的儲液器與壓縮機的連接結構的示意圖。圖2是圖I中儲液器與壓縮機的連接結構的剖面示意圖。圖3是現有的儲液器與壓縮機的另一種連接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儲液器與壓縮機的連接結構的一種實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的儲液器與壓縮機的連接結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
I—殼體11—貫穿孔
12——翻邊2——氣缸
21——進氣口22——密封槽
3——進氣管31——凸起部
4-密封環。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并不是把本發明的實施范圍限制于此。實施例一。如圖4、圖5所示,本實施例的儲液器與壓縮機的組裝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a、在壓縮機的殼體I側面設置一貫穿孔11,貫穿孔11的邊緣設置有翻邊12,翻邊12可以通過沖壓成型,翻邊12與進氣管3之間的夾角為O 90°,該夾角為O 90°是指翻邊12的形狀為一向外張開的喇叭形,喇叭形的翻邊12便于進氣管3插入貫穿孔11,也便于對翻邊12與進氣管3進行焊接,該貫穿孔11的直徑大于進氣管3的外徑,殼體I為鋼質材料;
b、將氣缸2設置于殼體I內,氣缸2的進氣口21與貫穿孔11的方向一致,將進氣管3的第一端穿過貫穿孔11壓入氣缸2的進氣口 21中,進氣口 21設置有密封槽22,密封槽22內設置有密封環4,密封環4的材質可以為橡膠、樹脂或金屬等材料,密封環4套接于進氣管3的側壁;
C、沿進氣管3的外圓將翻邊12與進氣管3焊接。對于本發明,進氣管3可以為銅管,鋼管或鍍銅鋼管,優選的,進氣管3為鋼管,此時,翻邊12與進氣管3的連接處可以采用C02保護焊、電阻焊或摩擦焊進行焊接。當進氣管3為銅管或鍍銅鋼管時,翻邊12與進氣管3的連接處可以采用火焰釬焊或摩擦焊進行焊接。也可以在翻邊12與進氣管3之間填充有焊環或焊片,翻邊12與進氣管3的連接處采用高頻焊焊接。優選的,如圖4所示,步驟a中,翻邊12與進氣管3平行,之間的夾角為0,即翻邊12與進氣管之間的夾角為0,翻邊12與殼體I的側面垂直。此時翻邊12為一截圓管,進氣管3套接于翻邊12內,該翻邊12與殼體I間隙配合,對于該實施方式,進氣管3與翻邊12的接觸面積大,固定效果好,但是也要求更高的加工要求,控制尺寸誤差。本發明將進氣管3與殼體I直接連接,制冷劑氣體通過進氣管3直接進入氣缸2,氣體經過的零件少,并且進氣管3與氣缸2的進氣口 21之間設置有密封環4,從而避免發生泄漏,本發明中通過翻邊12固定進氣管3,結構簡單,組裝方便,并且焊接部位少,可以減少焊材消耗,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焊接時,由于焊縫為圓形,為方便焊接,可將殼體I固定于工裝夾具,工裝夾具旋轉帶動殼體I旋轉,進氣管3的軸線為旋轉中心,使殼體I邊旋轉邊焊接。步驟a中,翻邊12為喇叭狀,翻邊12的直徑沿遠離殼體I的方向逐漸變大,進氣管3設置有喇叭狀的凸起部31,翻邊12與凸起部31之間填充有焊環或焊片,翻邊12與凸 起部31的連接處采用高頻焊焊接。作為另一種實施方式,如圖5所示,步驟a中,翻邊12為喇叭狀,翻邊12的直徑沿遠離殼體I的方向逐漸變大,該直徑變化的趨勢可以是線性的,也可以是非線性的,進氣管3設置有喇叭狀的凸起部31,該凸起部31伸入翻邊12中,當翻邊12與凸起部31焊接時,翻邊12與凸起部31并不是緊密接觸的,而是留有間隙,該間隙用于填充有焊環或焊片,翻邊12與凸起部31采用高頻焊焊接。由于翻邊12與凸起部31并不是緊密接觸,因此對進氣管3相對翻邊12的位置、角度可以進行微調。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
權利要求
1.儲液器與壓縮機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在壓縮機的殼體側面設置一貫穿孔,貫穿孔的邊緣設置有翻邊,該貫穿孔的直徑大于進氣管的外徑; b、將氣缸設置于殼體內,氣缸的進氣口與貫穿孔的方向一致,將進氣管的第一端穿過貫穿孔壓入氣缸的進氣口中,進氣口設置有密封槽,密封槽內設置有密封環,密封環套接于進氣管的側壁; C、沿進氣管的外圓將翻邊與進氣管焊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儲液器與壓縮機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進氣管為銅管、鋼管或鍍銅鋼管。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儲液器與壓縮機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進氣管為鋼管,翻邊與進氣管的連接處采用CO2保護焊、電阻焊或摩擦焊焊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儲液器與壓縮機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進氣管為銅管或鍍銅鋼管,翻邊與進氣管的連接處采用火焰釬焊或摩擦焊焊接。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儲液器與壓縮機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翻邊與進氣管之間填充有焊環或焊片,翻邊與進氣管的連接處采用高頻焊焊接。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儲液器與壓縮機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的密封環的材質為橡膠、樹脂或金屬。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儲液器與壓縮機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翻邊與進氣管之間的夾角為O 90°。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儲液器與壓縮機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翻邊與進氣管平行,翻邊與殼體的側面垂直。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儲液器與壓縮機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焊接時,通過工裝夾具夾持殼體,一邊使殼體繞進氣管的軸線旋轉,一邊焊接。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儲液器與壓縮機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翻邊為喇叭狀,翻邊的直徑沿遠離殼體的方向逐漸變大,進氣管設置有喇叭狀的凸起部,翻邊與凸起部之間填充有焊環或焊片,翻邊與凸起部的連接處采用高頻焊焊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壓縮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儲液器與壓縮機的組裝方法,本發明的殼體的側面設置有貫穿孔,貫穿孔的邊緣設置有翻邊,該貫穿孔的直徑大于進氣管的外徑,將氣缸設置于殼體內,將進氣管的第一端穿過貫穿孔壓入氣缸的進氣口中,進氣口設置有密封槽,密封槽內設置有密封環,密封環套接于進氣管的側壁,將氣缸固定于殼體內后,沿進氣管的外圓將翻邊與進氣管焊接,本發明將進氣管與殼體直接連接,制冷劑氣體通過進氣管直接進入氣缸,氣體經過的零件少,并且進氣管與氣缸的進氣口之間設置有密封環,從而避免發生泄漏,通過翻邊固定進氣管,結構簡單,組裝方便,并且焊接部位少,可以減少焊材消耗,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B23K20/12GK102962631SQ20121050261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30日
發明者陳金龍 申請人:東莞市金瑞五金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