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雕銑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ー種機床,具體的說是ー種主要用作模具制作過程中雕、銑精加工エ序的雕銑機。
背景技術:
雕銑機是ー種高精、高效的自動化切削機床,現有技術的雕銑機床一般包括底座、X軸運動機構、Y軸運動機構、Z軸運動機構、立柱、橫梁、工作臺、電主軸和電氣控制裝置。然而,現在市場上的雕銑機存在的缺陷是①使用雕銑機加工零件吋,是先開動雕銑機然后才關閉防護門,因此在加工時產生的碎屑會因關閉防護門不及時而濺出來,濺出來的碎屑不僅污染環境還有可能損傷工作人員。②工作人員在開動雕銑機后甚至有可能因疏忽而未關閉防護門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確保關閉防護門之后再開動運作的雕銑機。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雕銑機,包括機架、工作臺、主軸、銑刀、防護門以及用于控制機床工作的控制機構,所述主軸安裝在機架上,所述控制機構與上述部件分別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門包括門體和門框,在所述門框上設有感應器和感應開關,感應開關與所述控制機構串聯連接,感應器控制感應開關開閉。為了適應各種不同的防護門安裝設置的需要,所述的門體可以通過滑軌與門框配合,在所述門框上設有感應器和感應開關。所述的防護門門體也可以是通過鉸鏈連接或通過四桿結構與門框配合的。本實用新型的進ー步技術方案是所述用于控制機床工作的控制機構為數控單元。
圖I為本實用新型雕銑機第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雕銑機第二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雕銑機的兩種實施方式作更進ー步的說明。本實用新型的雕銑機的第一種實施方式如圖I所示,包括機架、工作臺、主軸、銑刀、防護門以及用于控制機床工作的控制機構(未圖示),其中,所述主軸安裝在機架上,所述控制機構與上述部件分別連接。所述防護門包括門體2和門框1,在所述門框I上設有感應器3和感應開關4,感應開關4與所述控制機構5串聯連接,感應器3控制感應開關4開閉,所述的門體2是通過滑軌與門框I配合。本實用新型的雕銑機的第二種實施方式如圖2所示,與第一種實施方式的不同在于,所述的防護門門體2是通過鉸鏈連接或通過四桿結構與門框I配合的。上述實施例的工作原理是當防護門關閉時, 感應器就會感應到,向感應開關發出開啟信號,感應開關打開控制機構,控制機構開動雕銑機開始運作;雕銑機完成雕銑工作后打開防護門,感應器感應到防護門打開后向感應開關發出關閉信號,感應開關斷開控制機構,雕銑機隨之結束本次動作。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做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_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1.一種雕銑機,包括機架、工作臺、主軸、銑刀、防護門以及用于控制機床工作的控制機構,所述主軸安裝在機架上,所述控制機構與上述部件分別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門包括門體和門框,在所述門框上設有感應器和感應開關,感應開關與所述控制機構串聯連接,感應器控制感應開關開閉。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雕銑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門體是通過滑軌與門框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雕銑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門體是通過鉸鏈連接或通過四桿結構與門框配合的。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雕銑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機構為數控單元。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雕銑機,包括機架、工作臺、主軸、銑刀、防護門以及用于控制機床工作的控制機構,主軸安裝在機架上,控制機構與上述部件分別連接;防護門包括門體和門框,在門框上設有感應器和感應開關,感應開關與控制機構串聯連接,感應器控制感應開關開閉。采用此結構,感應器感應到防護門關閉時,控制感應開關開啟,感應開關打開控制機構,控制機構開動雕銑機開始運作,從而可確保關閉防護門之后再開動雕銑機運作,有效地保證了工作人員的安全,并能防止污染環境。
文檔編號B23C3/00GK202592111SQ20122013763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日
發明者陸慶年 申請人:蘇州怡信光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