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移動式導桿支撐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支撐架,特別是涉及一種移動式導桿支撐架。
背景技術:
導桿為現有加工機最常使用的傳動元件,針對大型的加工產品,加工機及其導桿都要相對地加大及加長。當導桿的長度大于某一程度后,會因為自重問題于遠離支撐處產生向下彎曲的效應,而造成載物臺移動不順暢容易造成作業中斷,且產生振動而使加工精度降低,且該導桿轉動時會受到一個徑向負荷的反復應力而產生疲勞破壞,該導桿的使用壽命會減短,造成維修成本過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防止導桿彎曲及振動且能夠提高導桿使用壽命的移動式導桿支撐架。本實用新型移動式導桿支撐架安裝于一個導桿組,該導桿組具有一個導桿及一個設置于該導桿且被該導桿帶動沿該導桿往復移動的載物臺,其特征在于該移動式導桿支撐架包含一個導軌及兩個支撐組。該導軌設置于該導桿下方且包括至少兩個間隔形成在該導軌表面的承置槽。前述支撐組分別連接該載物臺且呈反向滑設于該導軌,每一個支撐組包括一個帶動板及至少一個支撐座,該帶動板連接于該載物臺并滑設于該導軌且具有一個貼合于該導軌表面的底壁、一個由該底壁的頂面貫穿至其底面的開槽,及一個能夠滾動且容置于該開槽的掣動件,該支撐座立置于該導軌且其頂面抵頂于該導桿,該支撐座橫跨該帶動板并具有一個形成于其底面的凸部,該掣動件能夠在一個行走于該導軌表面且抵靠于該凸部并帶動該支撐座沿該導軌滑動的上升位置,及一個沒入該開槽并行走于其中一個承置槽且遠離該凸部的下降位置間移動。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移動式導桿支撐架,每一個支撐座還具有一個形成在其頂面且抵頂于該導桿的嵌合槽。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移動式導桿支撐架,每一個支撐座的嵌合槽具有一個與該導桿接觸的作用區及兩個分別由該作用區兩側向外延伸且與該導桿非接觸的非作用區,且每一個支撐座的硬度低于該導桿的硬度。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移動式導桿支撐架,每一個帶動板還具有兩個分別由該底壁兩側向上延伸的側壁,且前述側壁沿該導軌長度方向延伸。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移動式導桿支撐架,每一個支撐座還具有兩個間隔設置于其底面且沿該導軌長度方向延伸并供其中一個帶動板的前述側壁穿設的定位溝,該凸部形成于前述定位溝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移動式導桿支撐架,每一個承置槽具有一個平移段及兩個分別由該平移段兩端朝該導軌表面延伸的斜坡段,前述斜坡段分別使每一個掣動件在該上升位置及該下降位置間移動。[0010]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移動式導桿支撐架,每一個掣動件為一個圓柱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前述掣動件配合前述承置槽,使前述支撐座分別立置于該導桿下方并支撐該導桿重量,進而避免該導桿因自重而產生彎曲及振動的問題,也能夠提高該導桿的使用壽命。
圖I是一個立體組合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移動式導桿支撐架的一個較佳實施例安裝于一個導桿時,一個支撐組在一個收合狀態,且另一個支撐組在一個擺放狀態;圖2是一個取自圖I的局部放大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多數個支撐座橫跨一個帶動板且立置于一個導軌;圖3是一個立體組合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前述支撐座在該擺放狀態;圖4是一個局部立體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其中一個支撐座的一個凸部;圖5是移除其中一個導桿座后的一側視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一個掣動件在一個上升位置;圖6是一個類似于圖5的視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該掣動件在一個下降位置;圖7 —個沿該導桿長度方向的剖視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該掣動件在一個上升位置;圖8是一個類似于圖7的視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該掣動件在一個下降位置;圖9是一個類似于圖7的視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該掣動件由該下降位置回復至該上升位置;圖10是一個類似于圖7的視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其中一個支撐座立置于一個
承置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參閱圖I、圖2,及圖3,本實用新型移動式導桿支撐架的一個較佳實施例安裝于一個導桿組1,該導桿組I具有兩個相間隔設置的導桿座10、一個連接于前述導桿座10的導桿11,及一個設置于該導桿11上方且被該導桿11帶動沿該導桿11往復移動的載物臺12,該移動式導桿支撐架包含一個導軌2,及兩個支撐組3、4。該導軌2設置于該導桿11下方且包括多數個間隔形成在該導軌2鄰近該導桿11的一個表面21的承置槽22。前述支撐組3、4分別連接該載物臺12的底面121且呈反向滑設于該導軌2。前述支撐組3、4分別包括一個帶動板31、41及多數個支撐座32、42且該支撐組3與該支撐組4的結構及動作完全相同,以下僅以該支撐組3詳加說明。該支撐組3的帶動板31連接于該載物臺12且滑設于該導軌2且被該載物臺12帶動沿該導軌2往復移動,該帶動板31具有一個貼合于該導軌2表面21的底壁311、兩分別由該底壁311兩側向上延伸的側壁312、一個形成在該底壁311且由頂面貫穿至底面的開槽313,及一個能夠滾動且容置于該開槽313的掣動件314,且前述側壁312沿該導軌2長度方向延伸。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掣動件314為一個圓柱體,但該掣動件314也能夠為一個球狀體(圖未示)。參閱圖2、圖4,該支撐組3的前述支撐座32分別立置于該導軌2且橫跨該帶動板31的前述側壁312。每一個支撐座32的頂面322抵頂于該導桿2,每一個支撐座32系具有一個形成在其頂面322且抵頂于該導桿2的嵌合槽323、兩個間隔設置于其底面324且沿該導軌2長度方向延伸并供其中一個帶動板31的前述側壁312穿設的定位溝327,及一個形成于其底面324且位于前述定位溝327間的凸部321。前述定位溝327配合前述側壁312能夠使前述支撐座32立置于該導軌2時較為穩固不會晃動。參閱圖5、圖6,該掣動件314能夠在一個行走于該導軌2表面21且抵靠其中一個支撐座32凸部321并帶動該支撐座32沿該導軌2滑動的上升位置,及一個沒入該開槽313并行走于其中一個承置槽22且遠離該凸部321的下降位置間移動。在圖5的上升位置時,該掣動件314行走于該導軌2表面21且部分外露于該開槽 313并抵靠其相鄰支撐座32的凸部321,并使前述支撐座32被帶動而沿該導軌2移動,在圖6的下降位置時,該掣動件314沒入該開槽313并行走于其中一個承置槽22且遠離其鄰近支撐座32的凸部321,因此該支撐座32不會被帶動而會留在該承置槽22的位置。較佳地,每一個支撐座32的嵌合槽323具有一個與該導桿11接觸的作用區325及兩個分別由該作用區325兩側向外延伸且與該導桿11非接觸的非作用區326,借由前述作用區325支撐該導桿11的重量,并以局部的接觸使前述支撐座32達到最小的磨耗,而能夠延長前述支撐座32的壽命。較佳地,每一個支撐座32采用硬度低于該導桿11硬度的軟金屬制成,因此該導桿11不會被磨損。使用時,請參閱圖7至圖10,該載物臺12由圖中的左方往右方移動時,前述支撐座32會由一個收合狀態往一個擺放狀態移動。在該收合狀態時,前述支撐座32被該帶動板31穿設,且該掣動件314位于該上升位置且抵靠于最外側支撐座32的凸部321,并使前述支撐座32被帶動沿該導軌2滑動。當該掣動件314行走至其中一個承置槽22時,會由該上升位置移動至該下降位置,此時該掣動件314沒入該開槽313并遠離最外側支撐座32的凸部321,該掣動件314由該承置槽22繼續行走至該導軌2表面21時,最外側的支撐座32會留在該承置槽22的位置,而該掣動件314則會抵靠于下一個支撐座32并繼續帶動其他支撐座32沿該導軌2滑動,直到行走至下一個承置槽22時,該掣動件314又會重復相同動作而使前述各支撐座32 —個一個被置放于前述各承置槽22,并使前述各支撐座32到達該擺放狀態。反之,該載物臺12由圖中的右方往左方移動時,前述支撐座32會由該擺放狀態往該收合狀態移動,該掣動件314經過前述各承置槽22時會一一滑過置放于前述各承置槽22的支撐座32,且各支撐座32會被該帶動板31帶動沿該導軌2移動而到達該收合狀態。值得一提的是,每一個承置槽22具有一個平移段221及兩個分別由該平移段221兩端朝該導軌2表面21延伸的斜坡段222,前述斜坡段222分別使該掣動件314能夠順利地在該上升位置及該下降位置間移動,但每一個承置槽22也能夠為一個圓弧形凹槽(圖未示),同樣也能夠達到相同功能。參閱圖I及圖3,該支撐組3的狀態與另一個支撐組4的狀態恰巧相反,當該支撐組3的支撐座32到達該收合狀態時,另一個支撐組4的支撐座42則到達該擺放狀態;反之,該支撐組3的支撐座32到達該擺放狀態時,另一個支撐組4的支撐座42就會到達該收合狀態,如此一來,能夠使該導桿11隨時都被前述支撐座32、42支撐。 故本實用新型通過前述支撐座32、42能夠隨時支撐該導桿11的重量,而避免該導桿11移動時發生彎曲及振動,使該載物臺12移動順暢,且能夠減少其徑向負荷的反復應力,提高該導桿11的使用壽命,故確實能達成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移動式導桿支撐架,安裝于一個導桿組,該導桿組具有一個導桿及一個設置于該導桿且被該導桿帶動沿該導桿往復移動的載物臺,其特征在于該移動式導桿支撐架包含: 一個導軌,該導軌設置于該導桿下方且包括至少兩個間隔形成在該導軌表面的承置槽; 兩個支撐組,分別連接該載物臺且呈反向滑設于該導軌,每一個支撐組包括一個帶動板及至少一個支撐座,該帶動板連接于該載物臺并滑設于該導軌且具有一個貼合于該導軌表面的底壁、一個由該底壁的頂面貫穿至其底面的開槽,及一個能夠滾動且容置于該開槽的掣動件,該支撐座立置于該導軌且其頂面抵頂于該導桿,該支撐座橫跨該帶動板并具有一個形成于其底面的凸部,該掣動件能夠在一個行走于該導軌表面且抵靠于該凸部并帶動該支撐座沿該導軌滑動的上升位置,及一個沒入該開槽并行走于其中一個承置槽且遠離該凸部的下降位置間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移動式導桿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每一個支撐座還具有一個形成在其頂面且抵頂于該導桿的嵌合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移動式導桿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每一個支撐座的嵌合槽具有一個與該導桿接觸的作用區及兩個分別由該作用區兩側向外延伸且與該導桿非接觸的非作用區,且每一個支撐座的硬度低于該導桿的硬度。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移動式導桿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每一個帶動板還具有兩個分別由該底壁兩側向上延伸的側壁,且前述側壁沿該導軌長度方向延伸。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移動式導桿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每一個支撐座還具有兩個間隔設置于其底面且沿該導軌長度方向延伸并供其中一個帶動板的前述側壁穿設的定位溝,該凸部形成于前述定位溝間。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移動式導桿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每一個承置槽具有一個平移段及兩個分別由該平移段兩端朝該導軌表面延伸的斜坡段,前述斜坡段分別使每一個掣動件在該上升位置及該下降位置間移動。
7.根據權利要求I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移動式導桿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每一個掣動件為一個圓柱體。
專利摘要一個移動式導桿支撐架,安裝于一個導桿及一個載物臺,該移動式導桿支撐架包含一個導軌及兩個支撐組,該導軌設置于該導桿下方且包括至少兩個承置槽。每一個支撐組包括一個帶動板及至少一個支撐座,該帶動板連接于該載物臺并滑設于該導軌且具有一個開槽,及一個容置于該開槽的掣動件,該支撐座立置于該導軌且具有一個位于底面的凸部,該掣動件能夠在一個抵靠于該凸部并帶動該支撐座的上升位置,及一個行走于其中一個承置槽且遠離該凸部的下降位置間移動。借此,支撐該導桿的重量而不產生彎曲及振動,使該載物臺移動順暢并能夠提高該導桿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23Q5/58GK202540017SQ20122018509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7日
發明者張芳琳, 洪伯瑋 申請人:臺灣麗偉電腦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