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導體壓延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壓延機,尤其是指用于進行扁平導體壓延的FCC導體壓延機。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發展,一些電子線材壓延設備也應運而生。目前在市面上的壓延設備是將導體電子線材經過壓延使其具有一定寬度的導體片材。導體壓延機通常包括放線裝置、壓延裝置、退火裝置、收線裝置。比如中國專利200820212515中所描述的導體壓延機,導體線材經放線裝置進入壓延裝置壓延使導體線材變成具有一定寬度的導體片材,再經過加熱退火提高導體常溫下的加工性能,最后繞卷收線。壓延機的壓延出的產品張力比較均勻、產品性能比較好。但是其還存在一些不足,在壓延部進行壓延導體線材時,由于一大卷線材在壓延過程中經常位于壓延部的同一部位,長時間使用壓延部同一部位對線材施壓壓力進行壓延,會導致壓延部某些部位磨損厲害,造成壓輥表面粗糙不平整,使需經壓延過的導體片材的表面不夠平滑,寬度厚度不夠均勻。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壓延機,其可以在壓延過程中改變導體線材在壓延裝置中的位置,不會使其在壓延過程中固定在壓延裝置的某個部位上,避免了壓延部的損壞,提高了壓延裝置的壽命。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導體壓延機,其包括放線裝置、壓延裝置、退火裝置及收線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壓延裝置的進出線的兩側分別安裝有自動移位裝置,所述自動移位裝置包括可往復直線運動的移動機構,在所述移動機構上安裝有移位過線輪。所述移動機構包括固定基座,安裝在所述固定基座上的移位滾珠絲桿,所述移位滾珠絲桿通過移位步進電機帶動轉動;在所述移位滾珠絲桿上設置一可沿所述移位滾珠絲桿做直線運動的移位滑塊,在所述移位滑塊上固定有移位過線輪。所述收線裝置為雙軸自動換卷裝置。所述雙軸自動換卷裝置包括轉動盤、安裝在所述轉動盤上的兩個收線盤和切線裝置,及驅動所述轉動盤及收線盤轉動的驅動裝置。在所述收線裝置的進線一側安裝有排線裝置。在所述退火裝置與所述收線裝置之間安裝有激光檢測裝置。在所述壓延裝置上方安裝有自動寬度調節裝置。本實用新型的壓延機,通過加裝自動移位裝置,在壓延過程中,自動移位裝置帶動導體線材沿著壓延面左右移動,使其與壓延面的各個部位接觸并隨時變換位置,保證了壓延面的平整度,降低了壓延面的磨損,提高了壓延裝置的使用壽命。通過使用雙軸自動換卷裝置,可以在收線時自動進行卷軸切換,節省了人工換卷的時間,減少了操作員監控設備的時間。通過排線裝置,可使在收線時均勻卷繞。通過激光檢測裝置,可以檢測壓延后導體片材的加工表面是否平滑,寬度是否一致,及時發現加工存在的問題,并予以修正。通過放線裝置及壓延機上的張力調節裝置,使在壓延作業過程中,放線至收線過程中線材張力保持一致,提高了產品壓延的寬度精度。
圖I本實用新型的壓延機結構示意圖圖2本實用新型自動移位裝置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針對上述技術方案,現舉一較佳實施例并結合圖式進行具體說明。參看圖1,本實用新型的導體壓延機包括箱體I、放線裝置2、壓延裝置3、自動移位裝置4、退火裝置5、檢測裝置6、收線裝置7,其中在箱體I上安裝有壓延裝置3、擺線裝置4、退火裝置5、檢測裝置6、收線裝置7,及電控裝置,放線裝置2安裝在箱體I一側。電控裝置包括各裝置控制系統及人機操作界面,為操作方便,電控裝置安裝在箱體I的上部。放線裝置2,位于壓延裝置3的右下側。放線裝置2包括支座,安裝在支座上的可轉動的放線盤21,驅動放線盤21轉動的電機。壓延裝置3,包括壓延輥輪固定座,通過軸承座安裝在固定座上的動壓延輥輪30,靜壓延輥輪31。支撐動壓延輥輪30的軸承座為可活動軸承座。設置在壓延輥輪固定座上端的寬度調整裝置,該寬度調整裝置包括寬度調整電機32,位于寬度調整電機32 —側的間隙調整裝置34,間隙調整裝置34與寬度調整電機32之間設置有電磁離合器33。間隙調整裝置34包括復數組渦輪蝸桿減速機構、復數組精細絲桿螺母傳動機構以及與兩組渦輪蝸桿減速機構中的蝸桿軸連接的手動調節輪35。動力傳輸裝置,其驅動動壓延輥輪30和靜壓延輥輪31轉動。動力傳輸裝置包括包括齒輪減速箱皮帶輪36、齒輪減速箱37、與齒輪減速箱連接的偏心聯軸器38,動壓延輥輪30和靜壓延輥輪31分別上下安裝在偏心聯軸器38上。在動壓延輥輪30及靜壓延輥輪31的滾筒中間穿過一對其進行冷卻的水冷卻循環系統。在壓延輥輪壓延導體線材過程中會不斷產生熱能,通過水冷卻循環系統使壓延輥輪保持在恒定溫度,提高壓延輥輪壽命。在壓延裝置3的進出線兩側分別安裝有壓延自動移位裝置4,其包括移位機構和安裝在移位機構上的移位過線輪44。其中,移位機構包括固定基座41,安裝在固定基座41上的移位滾珠絲桿42,在移位滾珠絲桿42上設置有移動滑塊43,在移動滑塊43的上部安裝有移位過線輪44,在移位滾珠絲桿42 —端安裝有驅動移位滾珠絲桿42轉動的移位步進馬達45。在移位步進馬達的帶動下,移位滾珠絲桿轉動,驅使設置在其上的移動滑塊43帶動移動過線輪沿著絲桿做直線移動。導體線材經過放線裝置后經過位于壓延裝置3兩側的移位過線輪44,位于壓延裝置3兩側的移位步進馬達同步動作,帶動移位過線輪44移動,位于移位過線輪44上的導體線材也在其帶動下在動壓延輥輪和靜壓延輥輪之間往復移動,使其在壓延過程中,隨時變換在動靜壓延輥輪之間的壓延位置,保證了讓動靜壓延輥輪的壓延表面均接觸導體線材進行壓延,避免了固定位置壓延時對壓延輥輪表面帶來的巨大磨損。退火裝置5,其位于壓延裝置3的一側,其包括可調直流退火電源、退火冷卻水系統、動態退火傳動機構。動態退火傳動機構包括復數個電極輪,設置在電極輪與電極輪之間的附屬組碳刷導電結構,與電極輪連接的皮帶傳動機構以及控制電極輪轉動的馬達。經過壓延的導體片材繞過電極輪的同時,通過電極輪對其進行加熱,使其達到所需溫度。經過加熱的導體片材進入退火冷卻水系統中進行退火冷卻,使其更易于進行加工。退火冷卻水系統其液面可調可控。監測裝置6,其設置在退火裝置4 一側,在本實施例中監測裝置采用激光測徑儀,通過激光測井儀可檢測壓延退火后導體片材壓延后寬度參數。收線裝置7,其包括轉動盤71,及安裝在轉動盤71上的可轉動的收線盤(711、712),安裝在轉動盤71上切線裝置,及驅動裝置。在收線裝置7的一側設置有排線裝置72。收線裝置7的驅動裝置分別驅動轉動盤71、收線盤(711、712)動作。通過排線裝置72使 收線裝置在卷繞更均勻。收線裝置7及排線裝置72的具體結構為現有技術,在此則不再贅述。在放線裝置與壓延裝置之間、壓延裝置與退火裝置之間、退火裝置與收線裝置之間分別設置有張力調整裝置8和進線機構9。通過張力調整裝置8保持整機張力維持在恒定張力。進線裝置9包括進線輪,在伺服電機的驅動下進線裝置驅動導體線材順暢前進,不至于產生太大拉力使線材產生形變。本實用新型的導體壓延機,其各個裝置之間的導體線材沿著復數個過線輪進行傳送,再通過各個裝置及各裝置之間安裝的傳動機構、進線裝置使導體線材順暢傳送。保證了導體線材通過放線壓延退火檢測收線一系列動作的自動化動作。其實現了整機恒張力,雙軸自動換卷,壓延時導體線材可隨壓延左右移動,提高了壓延輥輪的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1.一種導體壓延機,其包括放線裝置、壓延裝置、退火裝置及收線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壓延裝置的進出線的兩側分別安裝有自動移位裝置,所述自動移位裝置包括可往復直線運動的移動機構,在所述移動機構上安裝有移位過線輪。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導體壓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機構包括固定基座,安裝在所述固定基座上的移位滾珠絲桿,所述移位滾珠絲桿通過移位步進電機帶動轉動;在所述移位滾珠絲桿上設置一可沿所述移位滾珠絲桿做直線運動的移位滑塊,在所述移位滑塊上固定有所述移位過線輪。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任一所述的導體壓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線裝置為雙軸自動換卷裝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導體壓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雙軸自動換卷裝置包括轉動盤、安裝在所述轉動盤上的兩個收線盤和切線裝置,及驅動所述轉動盤及收線盤轉動的驅動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任一所述的導體壓延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線裝置的進線一側安裝有排線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I或2任一所述的導體壓延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退火裝置與所述收線裝置之間安裝有激光檢測裝置。
7.根據權利要求I或2任一所述的導體壓延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壓延裝置上方安裝有自動寬度調節裝置。
專利摘要一種導體壓延機,其包括放線裝置、壓延裝置、退火裝置及收線裝置,在所述壓延裝置的進出線的兩側分別安裝有自動移位裝置,所述自動移位裝置包括可往復直線運動的移動機構,在所述移動機構上安裝有移位過線輪。本實用新型可使導體線材在壓延時接觸壓輥的表面各部分,避免在固定部位壓延造成磨損,提高靜壓輥和動壓輥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21C47/16GK202555587SQ20122020178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8日
發明者龔德良 申請人:蘇州科展精密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