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套筒加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床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是ー種套筒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機械行業的發展迅速,各種機械對エ件和加工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機械加工的過程中,常常需要加工套筒,而套筒油槽的形式一般為直線形、環形、螺線形、八字形,八字形油槽的加工尤其困難,一般的車床只能加工直線形、環形和螺線形油槽,八字形油槽的加工費時費力,且加工質量很難保證,生產效率低,產品質量不穩定,影響了生產企業的經濟效益。
發明內容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省時省力、生產效率高、加工產品質量穩定的套筒加工裝置,其具體方案為所述的套筒加工裝置由撥桿、驅動鍵軸、驅動鍵槽、定位軸、驅動撥盤、水平齒輪、連桿、調節軸、豎直齒輪、前定位套、底座、后定位套、刀具桿組成,其特征在于底座的上端一側設置前定位套,底座的上端另ー側設置后定位套,前定位套和后定位套內設置刀具桿,刀具桿的前部設置豎直齒輪,刀具桿的后端設置調節軸,豎直齒輪的邊緣設置撥桿,底座的上端設置定位軸,定位軸上設置水平齒輪,水平齒輪的上面設置驅動撥盤,驅動撥盤上設置驅動鍵槽,驅動鍵槽內設置驅動鍵軸,驅動鍵軸與調節軸之間設置連桿。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水平齒輪和豎直齒輪,其特征在于水平齒輪和豎直齒輪相嚙
ム
ロ o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套筒加工裝置省時省力,生產效率高,加工產品質量穩定。
附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I中I.撥桿,2.驅動鍵軸,3.驅動鍵槽,4.定位軸,5.驅動撥盤,6.水平齒輪,7.連桿,8.調節軸,9.豎直齒輪,10.前定位套,11.底座,12.后定位套,13.刀具桿。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ー步詳細描述,以便公眾更好地掌握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法,本實用新型具體的實施方案為所述的套筒加工裝置由撥桿I、驅動鍵軸2、驅動鍵槽3、定位軸4、驅動撥盤5、水平齒輪6、連桿7、調節軸8、豎直齒輪9、前定位套10、底座11、后定位套12、刀具桿13組成,其特征在于底座11的上端一側設置前定位套10,底座11的上端另ー側設置后定位套12,前定位套10和后定位套12內設置刀具桿13,刀具桿13的前部設置豎直齒輪9,刀具桿13的后端設置調節軸8,豎直齒輪9的邊緣設置撥桿1,底座11的上端設置定位軸4,定位軸4上設置水平齒輪6,水平齒輪6的上面設置驅動撥盤5,驅動撥盤5上設置驅動鍵槽3,驅動鍵槽3內設置驅動鍵軸2,驅動鍵軸2與調節軸8之間設置連桿7o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水平齒輪6和豎直齒輪9,其特征在于水平齒輪6和豎直齒輪9 相( 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套筒加工裝置省時省力,生產效率高,加工產品質量穩定。
權利要求1.套筒加工裝置,由撥桿(I)、驅動鍵軸(2)、驅動鍵槽(3)、定位軸(4)、驅動撥盤(5)、水平齒輪(6)、連桿(7)、調節軸(8)、豎直齒輪(9)、前定位套(10)、底座(11)、后定位套(12)、刀具桿(13)組成,其特征在于底座(11)的上端一側設置前定位套(10),底座(11)的上端另一側設置后定位套(12),前定位套(10)和后定位套(12)內設置刀具桿(13),刀具桿(13)的前部設置豎直齒輪(9),刀具桿(13)的后端設置調節軸(8),豎直齒輪(9)的邊緣設置撥桿(1),底座(11)的上端設置定位軸(4),定位軸(4)上設置水平齒輪(6),水平齒輪(6)的上面設置驅動撥盤(5),驅動撥盤(5)上設置驅動鍵槽(3),驅動鍵槽(3)內設置驅動鍵軸(2),驅動鍵軸(2)與調節軸(8)之間設置連桿(7)。
專利摘要套筒加工裝置,由撥桿、驅動鍵軸、驅動鍵槽、定位軸、驅動撥盤、水平齒輪、連桿、調節軸、豎直齒輪、前定位套、底座、后定位套、刀具桿組成,其特征在于底座的上端一側設置前定位套,底座的上端另一側設置后定位套,前定位套和后定位套內設置刀具桿,刀具桿的前部設置豎直齒輪,刀具桿的后端設置調節軸,豎直齒輪的邊緣設置撥桿,底座的上端設置定位軸,定位軸上設置水平齒輪,水平齒輪的上面設置驅動撥盤,驅動撥盤上設置驅動鍵槽,驅動鍵槽內設置驅動鍵軸,驅動鍵軸與調節軸之間設置連桿,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套筒加工裝置省時省力,生產效率高,加工產品質量穩定。
文檔編號B23D79/00GK202639539SQ20122034003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5日
發明者王桂勤 申請人:泗水創力機床附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