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去除滾齒毛刺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去除毛刺的裝置,更確切的說是ー種去除滾齒毛刺的裝置。
背景技術:
滾齒是用滾刀在滾齒機上按展成原理來加工齒輪齒形的方法,是齒輪的主要加工方法之一,因其具有加工齒形精度高、分齒準確以及生產率高等優點,所以齒形的加工普遍采取滾齒的方式。滾齒刀具在加工過程中為單項型垂直進給,而滾齒的エ件都為低硬度甚至無硬度的材質(材質硬度一般< HRC30),因此會在被加工齒輪的端面上產生大量毛刺,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之下,大都齒輪加工單位采用板銼進行人工去除,或者等滾齒結束后將エ件裝夾到車床上進行車削去除。這些傳統エ藝的不足之處在于增加工序、耗費エ時、生產效益極低且手工操作一致性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去除滾齒毛刺的裝置。本實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來實現的一種去除滾齒毛刺的裝置,它包括胎具、軸、刀架和合金刀片,所述胎具中心突出設有軸,側端設有刀架;所述合金刀片設在刀架上,用螺母A固定;所述エ件的中心孔套入軸,用螺母B固定。所述螺母B的上端設有頂針,用于頂住螺母B。所述合金刀片長度的調整是根據エ件外徑的尺寸而確定。工作時,エ件跟隨胎具的旋轉,將生產エ件所產生的端面毛刺,通過合金刀片及時去除。這樣加工出來的エ件便不再需要手工去除毛刺,而且提到了生產效率。本實用新型的顯著效果相比于現有加工方法,不但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不再需要手工去除毛刺,而且提高了生產效率,效果顯著。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闡述。附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胎具2、刀架3、合金刀片4、螺母A 5、エ件6、頂針7、軸8、螺母B。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的一種去除滾齒毛刺的裝置,它包括胎具I、軸7、刀架2和合金刀片3,所述胎具I中心突出設有軸7,側端設有刀架2 ;所述合金刀3片設在刀架2上,用螺母A4固定;所述エ件5的中心孔套入軸7,用螺母B8固定。所述螺母B8的上端設有頂針6,用于頂住螺母B8。將エ件5套入胎具I上的軸上,用螺母B8固定,再用頂針6頂住,其次根據エ件5的外徑尺寸調整合金刀片3的長度,合金刀片3與刀架2是通過螺母A4進行固定連接,エ件5在隨胎具I旋轉滾齒加工所產生的端面毛刺,就會被合金刀片3及時去除。這樣加工出來的エ件5便不再需要手工去除毛刺,而且一致性較好, 通過調整合金刀片3的長度還能適用于同種類型的任何產品。在滾齒加工的同時能很好的去除毛刺,節省了エ時保證了質量,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效益。
權利要求1.一種去除滾齒毛刺的裝置,它包括胎具(I)、軸(7)、刀架(2)和合金刀片(3),所述胎具(I)中心突出設有軸(7),側端設有刀架(2);所述合金刀(3)片設在刀架(2)上,用螺母A (4)固定;所述工件(5)的中心孔套入軸(7),用螺母B (8)固定。
2.按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去除滾齒毛刺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B(8)的上端設有頂針(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去除毛刺的裝置,更確切的說是一種去除滾齒毛刺的裝置,它包括胎具1、軸7、刀架2和合金刀片3,所述胎具1中心突出設有軸7,側端設有刀架2;所述合金刀3片設在刀架2上,用螺母A4固定;所述工件5的中心孔套入軸7,用螺母B8固定。相比于現有加工方法,不但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不再需要手工去除毛刺,而且提高了生產效率,效果顯著。
文檔編號B23Q3/00GK202639545SQ201220341720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6日
發明者丁祥, 楊小樂, 陳煒峰, 張凱, 袁安富 申請人:泰州市宏祥動力機械有限公司